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吸納瞭中公研發團隊新教研成果,緊隨上海市考變化,立足教學研發,傳授實戰技巧,一題一碼微課助學,幫助考生破解行測題量大、考點多、方式活三大難題,全麵提高。
購書享有移動自習室:核心考點輕鬆學+在綫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視頻直播免費看。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細緻分析瞭上海行測命題的變化趨勢及具體考情,按照“題型/考點/技巧方法講解”的內容,分八章係統講解瞭言語理解與錶達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數理能力、常識應用能力和綜閤分析能力五大專項。具體特點如下:
1.真題考點分析。本書在一開始設置“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情深度分析”,通過題型解讀和考點分析深入講解上海市考命題特點,確保考生備考方嚮不跑偏。
2.講授核心知識。全書貫徹“講練結閤”思想,在講解核心知識過程中配以真題精講進行闡述說明,幫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論,學會運用。
3.呈現優解法。全書以“直觀易學,講透教會”為宗旨,盡可能多的使用圖解形式,將作答過程步驟化,並對部分題型針對性的配以“點撥”,力求為考生呈現各類題目的優解法。
4.雙綫備考助學。通過集考點濃縮、在綫題庫、考友圈答疑、視頻直播為一體的移動自習室,考生不僅可以學習基礎理論、模擬實戰考場,也能與專業老師互動、求教學習中的難題,還可以下載多種復習資料。
目錄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節選詞填空(10)
一、把握對應關係(10)
二、辨析詞語差異(12)
三、警惕成語設置陷阱(14)
四、掌握常考關聯詞(16)
第二節語句錶達(19)
一、古漢語知識(19)
二、語句排序(23)
三、語句填充(27)
四、病句辨析(30)
五、句法結構(35)
六、其他題型(40)
第三節閱讀理解(42)
一、主旨觀點題(42)
二、細節判斷題(48)
三、推斷下文題(51)
四、標題添加題(54)
五、詞句理解題(56)
六、文章閱讀(58)
第一節力學(68)
一、受力分析(68)
二、壓強(71)
三、浮力(73)
四、簡單機械(74)
第二節運動學(76)
一、牛頓運動定律(76)
二、勻速圓周運動(77)
三、其他運動學定理和定律(79)
第三節光學(81)
一、光的直綫傳播與反射(81)
二、光的摺射(83)
三、透鏡(84)
四、光的色散(85)
五、偏振光(86)
第四節電學(87)
一、簡單電路和歐姆定律(87)
二、傢庭電路(89)
三、電功率(90)
第五節磁學(91)
一、磁現象(91)
二、電與磁(92)
第一節圖形推理核心考點(96)
一、數量類考點(96)
二、結構類考點(104)
三、位置類考點(106)
四、疊加類考點(109)
五、空間類考點(111)
第二節圖形推理題型精講(115)
一、順推型圖形推理(115)
二、九宮格圖形推理(115)
三、分類型圖形推理(117)
四、類比型圖形推理(117)
第三節圖形推理實戰技巧(119)
一、求同分析法(119)
二、特徵圖形定位法(120)
第一節必然性推理(126)
一、直言命題(126)
二、概念和三段論(131)
三、復言命題(136)
四、模態命題(144)
五、智力推理(145)
第二節可能性推理(150)
一、削弱、加強型(150)
二、結論型(159)
三、評價型(161)
四、解釋型(163)
五、選項分析(164)
附錄定義判斷實戰技巧(167)
第一節數列形式數字推理(172)
一、等差數列及其變式(172)
二、等比數列及其變式(173)
三、和數列及其變式(174)
四、積數列及其變式(176)
五、多次方數列及其變式(176)
六、分式數列(178)
七、組閤數列(179)
八、創新數列(181)
第二節圖形形式數字推理(184)
一、三角形式數字推理(184)
二、圓圈形式數字推理(184)
三、錶格形式數字推理(185)
第三節數字推理實戰技巧(187)
一、數項特徵分析(187)
二、運算關係分析(188)
三、整體特徵分析(189)
第一節數學應用基礎必備(192)
一、算術基礎知識(192)
二、代數工具(196)
三、實戰技巧(199)
第二節數學應用高頻考點(205)
一、幾何問題(205)
二、工程問題(210)
三、行程問題(212)
四、排列組閤(217)
五、時鍾問題(221)
六、策略製定(223)
七、推理分析(224)
第三節數學應用擴展考點(226)
一、日期問題(226)
二、利潤問題(227)
三、概率問題(229)
四、最不利原則(231)
五、年齡推算(233)
六、周期循環(233)
七、濃度問題(234)
八、容斥問題(236)
第一節核心統計知識(240)
一、基期與現期(240)
二、增長(240)
三、貢獻率與利潤率(244)
四、順差與逆差(246)
第二節核心考查體係(247)
一、比重(247)
二、倍數、翻番(251)
三、平均數(254)
四、隔年增長(257)
五、年均增長(258)
第三節實戰快解技巧(260)
一、實戰速算方法(260)
二、高頻公式速解(267)
第一節上海市情(272)
一、市情概況(272)
二、重要文件摘要(274)
第二節政治(276)
一、時政文件(276)
二、馬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279)
第三節法律(282)
一、行政法(282)
二、行政訴訟法(286)
三、公務員法(290)
四、國傢賠償法(292)
五、國歌法(293)
第四節管理(294)
一、行政管理(294)
二、公共管理(295)
第五節經濟(298)
一、微觀經濟(298)
二、宏觀經濟(299)
第六節公文(302)
一、公文的種類(302)
二、公文的行文規則(303)
三、公文的結構(304)
四、公文的處理(306)
第七節人文曆史(308)
一、文學常識(308)
二、文化常識(309)
三、中國古代史(311)
四、中國近現代史(314)
第八節科技生活與地理(317)
一、重大科技成就(317)
二、高新技術(318)
三、生活常識(322)
四、自然地理(325)
五、世界地理(328)
第九節國情概況(329)
一、我國的疆域(329)
二、我國的地理分區(329)
三、我國的河流、湖泊(330)
四、我國的島嶼(330)
五、我國的地勢和地形(331)
六、我國的資源(331)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32)
精彩書摘
上海市公務員考試與其他省市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其中,行測科目錶現最為突齣。行測科目全部為客觀性試題,一共分為五個部分,即言語理解與錶達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數理能力、常識應用能力和綜閤分析能力。五個部分涉及的知識麵廣泛,涵蓋瞭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曆史文化、科技生活、數學幾何、邏輯、法律、經濟、政治、人文地理、公文、物理、化學等。
從近幾年的考情來看,行測科目的綜閤性和靈活性逐漸增加,重點測查考生的思維能力,不僅要求考生熟悉並掌握各種基礎知識,還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分析、解決各類問題。以下我們將對行測試題進行深度分析,並選擇最新真題進行解析,讓各位考生瞭解考試的總體情況及命題趨勢,明確備考方嚮。同時,各個部分在內容講解之後設有“備考攻略”,可以幫助考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備考。
一、言語理解與錶達能力
言語理解與錶達能力主要測查報考人員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準確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重點考查理解和使用詞語、把握語句各類錶達方式和閱讀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2018年上海行測(A類、B類)中的言語理解與錶達能力考查瞭選詞填空、語句錶達和閱讀理解三種題型,均為單項選擇題。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選詞填空
選詞填空主要考查詞語的使用,雖然題量不多,但考點全麵,並且形式靈活,涉及實詞、成語、熟語和古漢語詞語等。
“當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環遊世界。”在當今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時代,這句名言可謂。科學類流言往往是披著科學外衣的僞科學,內容中常齣現很多專業用語,或引用國外科學期刊內容,看似引經據典,其實卻。科學類流言經常會反復傳播,即使已被科學界和傳統媒體闢謠,很多人抱著“寜可信其有”的心態,客觀上存在“”的效應。
填入畫橫綫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語中的偷梁換柱眾口鑠金
B.一言蔽之故弄玄虛以訛傳訛
C.一語成讖移花接木三人成虎
D.一針見血信口開河風聲鶴唳
解析:第一空,句中說的是在當今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時代,謠言傳播得非常快,恰恰印證瞭“當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環遊世界”這句名言。“一言蔽之”指用一句話來概括。其後多接總結性內容,填入此處不恰當,排除B。“一針見血”比喻話說得簡短而能切中要害。填入也不能體現這句名言與當今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時代的契閤性,排除D。第三空,“眾口鑠金”形容人多嘴雜,能混淆是非;強調的是輿論的力量大。“三人成虎”指三個人謊報城市裏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瞭,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作事實。“三人成虎”與形容謠言傳播的語境更契閤。故本題選C。
依次填入下列橫綫處的字,正確的一組是:
(1)這一來,耳根反倒清多瞭。
(2)外灘見證瞭上海人民的戰鬥程。
(3)為瞭避免誤解,我要再一次明。
(4)齣瞭問題,要認真檢查,不要埋怨,更不要推。
A.靜裏聲脫B.淨曆申脫
C.靜曆聲托D.淨裏申托
解析:本題可從(4)句入手,“推托”指藉故拒絕;“推脫”指推卸,多與責任搭配。句中說的是齣瞭問題不要推卸責任,應選“推脫”,排除C、D。(2)句,“裏程”指路程;“曆程”指經曆的過程。此處強調的是外灘見證瞭曆史,應選“曆程”,排除A。(1)句,“清淨”指沒有事物打擾,清澈;“清靜”形容環境安靜,不嘈雜。形容耳根,應選“清淨”。(3)句,“申明”指鄭重說明,側重說明,以說服對方;“聲明”指公開錶示態度或說明真相,側重公開宣布。此處句意為要說明情況,避免被誤解,填入“申明”更恰當。故本題選B。
2.語句錶達
語句錶達注重考查語言基礎知識,考點廣泛,包括病句辨析、語句排序、語句填充、成語使用、古漢語句式結構、詩句理解等。
下列句子錶達有問題的一項是:
A.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
B.隨著智能機器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我們更應該擔心人為錯誤導緻的危險,而不是超級人工智能的齣現。
C.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真相有時變得不重要瞭,重要的是情感和觀點。
D.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2020年,抑鬱癥將成為僅次於心髒病的第二大疾病。
解析:A項“給”字使用不當,應改為“讓”。其他三項均錶述無誤。故本題選A。
下列語句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那就是在政治主體之間確立起透明、包容、規則、閤作的觀念,並內化為政治主體的行為準則
②理解和認識政治生態的內涵並不是最終的目的,也不是進行文字的遊戲,而是為瞭達到這樣的目標:判斷一個政治生態的優劣,並據此而探尋修復、優化政治生態的對策
③至於如何修復惡化的政治生態,如何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則需要根據具體的診斷來進行
④但是,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政治生態是係統性的,因而在對其進行修復或優化時,切不可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
⑤那麼,判斷一個政治生態優劣與否的標準是什麼?
⑥符閤這些要求的政治生態,就可以稱得上是優良的政治生態
A.③①②④⑤⑥B.②⑤①③⑥④C.⑤①⑥③④②D.②⑤①⑥③④
解析:③以“至於”開頭,⑤以“那麼”開頭,前文均應有與之承接的內容,③、⑤不應作為首句,排除A、C。⑥中的“這些要求”指的應是①中的“確立起透明、包容、規則、閤作的觀念,並內化為政治主體的行為準則”,①⑥應相連,排除B。故本題選D。
3.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包括片段閱讀和文章閱讀兩類題目。片段閱讀以主旨觀點題、細節判斷題為主要考點。文章閱讀包括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綜閤考查考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理解把握、對細節信息進行甄彆的能力;文言文閱讀則要求考生能準確理解文言詞句的意思,能對其中的文言句式進行判斷,並能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難度較大。
我們驚嘆於威尼斯舟船往來的水上風貌、贛州古城地下排水設施“福壽溝”的巧奪天工。這些集聚功能性與藝術性,並能夠綿延韆載的城市風貌,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其實並不復雜,隻是在城市的規劃思路中,深深地鎸刻瞭“人”的考量:如何讓人的生活得到最大便利,如何照顧人的物質情感需求。隻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高高置於規劃思路的核心位置,既指嚮柴米油鹽的豐沛,也承載弦歌禮樂的厚重,城市纔會呈現齣既快節奏又帶溫度的麵貌。
下列選項與上文作者錶達的意思不相符的是:
A.如何讓城市呈現齣既快節奏又帶溫度的麵貌關鍵在“人”
B.要重新審視城市的基礎功能,深刻思索城市的文化內涵
C.城市不僅滿足人的生存需要,還要滿足精神需求與文化享受
D.城市設計是技術,更是文化與藝術
解析:由“隻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纔會呈現齣既快節奏又帶溫度的麵貌”可知,A項正確。由“如何照顧人的物質情感需求”可知,C項正確。由“這些集聚功能性與藝術性”“既指嚮柴米油鹽的豐沛,也承載弦歌禮樂的厚重”可知,D項正確。文段強調的是城市規劃應注重以人為本,並未體現“重新審視城市的基礎功能”的意思,B項無中生有。故本題選B。
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備考指南 一、本書特色與價值 《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備考指南》並非一本具體的教材,而是一份詳盡的學習規劃與策略分析,旨在為2019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本書不對任何特定教材內容進行贅述,而是聚焦於考試的核心要素、命題趨勢、考生常見誤區以及高效的學習方法。它是一份“看不見”的教材,通過對“應知應會”的精準剖析,幫助考生構建起紮實的理論基礎、敏銳的解題思維和高效的應試策略。 本書的獨特價值在於: 1. 精準定位,緊扣考情: 深入研究曆年上海市公務員行測考試真題,提煉齣考試的常考題型、高頻考點和命題規律。不局限於某個版本教材的知識點羅列,而是從“考什麼”、“怎麼考”、“如何應對”三個維度,為考生指明方嚮。 2. 思維導嚮,方法先行: 強調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針對行測中各個模塊,如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提供係統性的解題框架、技巧和策略,幫助考生從“零散知識點”走嚮“結構化思維”。 3. 誤區揭示,效率提升: 剖析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思維誤區、學習盲點和時間管理上的挑戰。通過“避雷”式的指導,幫助考生少走彎路,最大化學習效率。 4. 實戰演練,模擬提升: 提供一套完整的備考流程和模擬演練計劃。指導考生如何科學地進行階段性復習、專項訓練和全真模擬,以適應考試節奏和壓力。 5. 心理建設,穩定發揮: 認識到公務員考試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考驗。本書將提供心理調適建議,幫助考生保持積極心態,臨場穩定發揮。 二、行測考試概述與備考策略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作為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敲門磚”,旨在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包括言語理解與錶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幾個核心模塊。其考察的並非簡單的知識記憶,更多的是對考生邏輯思維、信息處理、分析判斷、運算推理等綜閤能力的檢驗。 備考策略的核心應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 瞭解考試: 模塊構成: 明確各模塊的題型、題量、分值分布以及考察重點。言語理解側重詞語辨析、句子理解、片段閱讀;數量關係涉及數學運算、數字推理、圖形推理;判斷推理包含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資料分析考察對統計圖錶、文字材料的快速閱讀和計算能力。 考察能力: 認識到每個模塊所考察的核心能力。例如,言語理解考察的是語言感知力、邏輯分析力;數量關係考察的是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判斷推理考察的是邏輯推理和辨析能力;資料分析考察的是信息提取、數據分析和快速計算能力。 命題趨勢: 關注近幾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的真題,分析考點變化、難度趨勢和新題型齣現的情況。 2. 自我認知: 優勢與劣勢: 坦誠分析自己在各個模塊上的強項和弱項。是擅長邏輯推理,還是在數量關係上屢屢受挫?是言語理解得分穩定,還是資料分析總是超時? 時間分配: 根據自身情況,規劃好在每個模塊上的投入時間。並非平均用力,而是要有所側重。 3. 製定計劃: 整體規劃: 確定備考周期,將其分解為基礎夯實期、強化提升期、衝刺模擬期。 階段目標: 為每個階段設定具體、可衡量的目標,例如,基礎期要掌握所有題型的基本解法,強化期要提高正確率,衝刺期要達到模擬考試的平均分。 每日/每周計劃: 將大目標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周,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如“完成XX模塊的XX題型練習”、“梳理XX知識點”、“做XX套模擬題”。 三、各模塊深度解析與提升路徑 (一)言語理解與錶達 核心考察點: 詞語辨析(實詞、虛詞、成語)、句子理解(病句辨析、句子排序)、片段閱讀(主旨概括、意圖判斷、細節查找、關聯詞理解)。 提升路徑: 詞語辨析: 積纍高頻易錯詞語,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使用語境和搭配習慣。藉助詞典,深入理解近義詞的區彆。 句子理解: 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冗餘、結構混亂、錶意不明、不閤邏輯等),學會識彆並修改。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排序題的關鍵。 片段閱讀: 主旨概括: 尋找文段的中心句(通常是首句、尾句或轉摺句之後),或者通過綜閤分析,歸納齣作者想要錶達的核心觀點。注意區分主旨和觀點。 意圖判斷: 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推測作者的真實目的和傾嚮。通常與主旨有緊密聯係,但更側重於作者希望讀者做什麼或怎麼想。 細節查找: 仔細閱讀題目要求,在文段中精確定位相關信息,避免“望文生義”。 關聯詞: 熟練掌握並列、遞進、轉摺、因果、條件、選擇等常用關聯詞的含義和作用,它們是理解文段邏輯結構的重要綫索。 多讀多練: 廣泛閱讀各類文章,培養語感。通過大量練習,熟悉不同文體、不同題材的閱讀方式。 (二)數量關係 核心考察點: 數學運算(基本運算、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餅圖問題、概率問題等)、數字推理(等差、等比、遞增、遞減、分組、周期等)。 提升路徑: 數學運算: 迴歸基礎: 牢固掌握基本的四則運算、分數、小數、百分比、比例等概念。 公式與模型: 學習並熟記行程、工程、利潤、濃度等經典應用題的常用公式和解題模型。 方程思想: 學習使用方程法解決復雜問題,建立清晰的代數關係。 代入法與排除法: 對於選擇題,學會利用選項進行代入驗證,或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節省時間。 速算技巧: 掌握一些速算方法,如湊整、基數法、加法分配律等,提高計算效率。 數字推理: 序列識彆: 勤於觀察,識彆各種數列的基本規律,如差分、商、乘方、立方、組閤數列等。 多重規律: 注意一些數列可能存在多重規律或變異規律,需要靈活判斷。 分類總結: 將遇到的數列規律進行分類總結,形成自己的題庫。 重在練習與反思: 數量關係是需要大量練習纔能熟練掌握的模塊。每次練習後,都要認真分析錯題原因,是思路不清還是計算失誤。 (三)判斷推理 核心考察點: 圖形推理(常考圖形變化、疊加、刪除、組閤、分割、對稱等)、定義判斷(準確理解概念、把握內涵和外延)、類比推理(尋找詞項間的邏輯關係)、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假言推理、聯言推理、選言推理等)。 提升路徑: 圖形推理: 歸納規律: 掌握常見的圖形變化規律,如平移、鏇轉、翻轉、鏡麵對稱、軸對稱、數量關係(筆畫、封閉區域、直綫、麯綫)、圖形疊加、圖形拆分等。 多角度觀察: 從不同角度審視圖形,可能存在多種規律,需要結閤選項進行判斷。 大量練習: 圖形推理的規律性較強,通過大量練習,可以大大提高識彆速度和準確率。 定義判斷: 抓住關鍵詞: 準確把握定義中的關鍵詞,理解其內涵和外延。 對照選項: 將選項與定義進行逐一比對,看是否完全符閤定義的各項要素。 注意“是”與“非”: 題目可能要求找齣符閤定義的,也可能要求找齣不符閤定義的。 類比推理: 分析關係: 仔細分析題乾中詞語之間的關係,如對應關係、因果關係、功能關係、組成關係、屬性關係等。 匹配選項: 在選項中找到與題乾詞語之間具有相同或最相似邏輯關係的詞組。 避免乾擾: 注意區分詞語的字麵意思和其所代錶的邏輯關係。 邏輯判斷: 理解基本邏輯規則: 掌握瞭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聯言、選言、假言、否定後件、否定前件等基本邏輯推理規則。 區分必然性與可能性: 必然性推理要求結論一定正確,可能性推理要求結論“可能”是正確的。 圖示法: 對於一些復雜的邏輯關係,可以使用韋恩圖等圖示方法輔助推理。 精讀題乾: 仔細閱讀每一個前提條件,避免遺漏或誤解。 (四)資料分析 核心考察點: 對文字材料、圖錶(柱狀圖、摺綫圖、餅圖、錶格)等定量、定性信息的快速提取、理解、分析和計算。 提升路徑: 讀懂圖錶: 熟悉各類圖錶的錶示方法,理解橫縱坐標、圖例、單位等的含義。 數據敏感度: 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能夠快速捕捉到關鍵數據(總量、比重、增長率、平均數等)。 速算能力: 資料分析是“算”的藝術。掌握估算、速算技巧至關重要。例如,常用的分數和小數互化、增長率估算公式、首數法等。 定位與提取: 練習快速定位信息,避免在圖錶中“大海撈針”。 多模型套用: 掌握計算增長量、增長率、比重、平均數等常見題型的解題模型。 計時訓練: 資料分析的快速性要求極高,務必進行嚴格的計時訓練。 四、備考全程指導 1. 基礎夯實期(備考初期): 熟悉考試大綱和真題: 瞭解考試的整體框架和風格。 模塊學習: 逐一攻剋各模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解法。 做題記錄: 建立錯題本,記錄每一道錯題的類型、錯誤原因和正確解法。 2. 強化提升期(備考中期): 專項訓練: 針對薄弱模塊進行集中突破,反復練習。 技巧應用: 學習並熟練運用各類解題技巧和速算方法。 模擬練習: 開始進行階段性模擬考試,熟悉考試節奏,檢驗學習效果。 總結反思: 定期對錯題和學習方法進行總結,不斷優化。 3. 衝刺模擬期(備考後期): 全真模擬: 按照考試時間,進行多次全真模擬考試。 查漏補缺: 針對模擬考試中暴露齣的問題,進行最後階段的重點復習。 調整心態: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進行考前心理建設。 熟悉考場: 瞭解考場規則和流程,避免不必要的緊張。 五、結語 《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備考指南》提供的是一套思維框架和方法論。真正的學習在於過程,在於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思考。希望考生能以此為指引,結閤自身的實際情況,製定齣最適閤自己的備考方案,在2019年的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