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常用焊接技术。
2、内容实用性很强,重在焊接技能和绝技绝活。
本书以焊工操作技能实例为核心,较全面地介绍了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电阻焊、电子束焊、气焊、气割、碳弧气刨、堆焊、气体火焰钎焊、焊接修复及常用金属材料及组合焊等焊工应掌握的操作技能。
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可供焊接技能培训和焊接工程师自学之用,亦可作为职业院校生产实习的教学参考用书。
第1章焊条电弧焊
1.1焊条电弧焊基本技能1
1.1.1基本操作技术1
1.1.2各种焊接位置上的操作要点11
1.1.3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要点17
1.1.4典型结构焊件的操作要点24
1.2焊条电弧焊典型实例38
1.2.1低碳钢平板的横对接焊38
1.2.2低碳钢平板的立对接焊40
1.2.3低碳钢板T形接头的平角焊43
1.2.4低碳钢板T形接头的立角焊46
1.2.5中厚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平焊、单面焊双面成形48
1.2.6中厚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横焊、单面焊双面成形51
1.2.7中厚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形54
1.2.8中厚板的板-板对接、仰焊、V形坡口、单面焊双面成形57
1.2.9低碳钢管的水平转动焊60
1.2.10低压管道的水平固定焊接63
1.2.11板-管(板)T形接头、垂直俯位焊(骑座式)管-板角接单面焊双面成形64
1.2.12板-管(板)T形接头、骑座式水平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68
1.2.13中厚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平焊或横焊位置的双面焊(碳弧气刨清根)70
1.2.14大直径管对接、U形坡口、垂直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72
1.2.15大直径管对接、U形坡口、水平转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形74
1.2.16中厚板异种钢的板-板对接、立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77
1.2.17小直径薄壁管对接、水平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79
1.2.18小直径薄壁管对接、加障碍物垂直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82
1.2.19低碳钢管对接垂直固定断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85
1.2.20低碳钢管对接垂直固定连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89
1.2.21低碳钢管对接水平固定断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92
1.2.22低碳钢管对接水平固定连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96
1.2.23不锈钢管对接垂直固定断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00
1.2.24不锈钢管对接垂直固定连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04
1.2.25不锈钢管对接水平固定断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06
1.2.26不锈钢管对接水平固定连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08
1.2.27高压容器的焊条电弧焊111
1.2.28大型立车主轴与托盘的不预热焊条电弧焊112
1.2.29合成塔简体奥氏体不锈焊条电弧焊114
1.2.30黄铜板的对接焊条电弧焊116
第2章埋弧焊
2.1埋弧焊基本技能118
2.1.1基本操作技术118
2.1.2平焊位置的埋弧自动焊121
2.1.3手工埋弧焊122
2.2埋弧焊典型实例122
2.2.1中厚板对接、V形坡口、平焊位双面焊122
2.2.2中厚板对接、I形坡口、不清根的平焊位置双面焊124
2.2.3厚板的板-板对接、X形或V形坡口、埋弧焊双面焊126
2.2.4碳钢对接纵缝自动埋弧焊128
2.2.5板厚<38mm的低碳钢板直缝和筒体环缝的自动埋弧焊129
2.2.6锅炉筒体纵缝双面埋弧焊131
2.2.7容器大接管自动埋弧焊132
2.2.830m3奥氏体不锈钢发酵罐埋弧焊135
2.2.9厚10mm的Q235A低碳钢板I形坡口对接双面焊(带焊剂垫)136
2.2.10电站锅炉主焊缝的双面埋弧焊137
2.2.11H型钢厚板对接埋弧焊138
2.2.12乙烯蒸馏塔纵缝的埋弧焊139
2.2.13大直径筒体环缝对接双面埋弧焊140
2.2.14液化石油气储罐筒节的埋弧焊141
2.2.15厚板的埋弧自动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43
第3章手工钨极氩弧焊
3.1手工钨极氩弧焊基本技能145
3.1.1手工钨极氩弧焊操作要点145
3.1.2手工钨极氩弧焊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要点149
3.2手工钨极氩弧焊典型实例150
3.2.1薄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平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50
3.2.2薄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立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53
3.2.3薄板的板-板对接、V形坡口、仰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54
3.2.4中厚板的板-板对接、I形坡口、立焊与横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56
3.2.5板-管(板)T形接头、垂直俯位插入式角焊、根部焊透160
3.2.6板-管(板)T形接头、单边V形坡口、水平固定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形161
3.2.7骑座式管-板T形接头、垂直仰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63
3.2.8低合金钢管对接、垂直固定、单面焊双面成形165
3.2.9低合金钢管对接、水平固定、单面焊双面成形168
3.2.10不锈钢管对接、垂直固定、单面焊双面成形171
3.2.11不锈钢管对接、水平固定、单面焊双面成形174
3.2.12小直径管对接、V形坡口、垂直固定、单面焊双面成形176
3.2.13小直径管对接、水平转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79
3.2.14薄板对接脉冲钨冲钨极氩弧焊180
3.2.15铝合金板对接钨极氩弧焊平焊181
3.2.16铝板V形对接、平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83
3.2.17典型纯铜零件TIG焊操作要点185
3.2.182A12铝合金冷凝器TIG焊操作要点186
3.2.19异种钢的板-板对接、横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189
3.2.20异种钢的管对接、水平固定加障碍物焊、单面焊双面成形191
3.2.21中碳钢厚壁高压管道TIG焊操作要点193
3.2.22海底充油电缆软接头TIG焊操作要点195
3.2.23压力管TIG摇摆焊操作要点198
3.2.24自行车AZ61A镁合金TIG焊操作要点201
3.2.25铝及铝合金水平固定管TIG焊操作要点203
3.2.26纯铜板的对接手工钨极氩弧焊206
3.2.27厚1mm钛合金板的平对接手工钨极氩弧焊207
3.2.28厚0.8mm钛合金板的平对接低频脉冲钨极氩弧焊208
第4章CO2气体保护焊
4.1CO2气体保护焊基本技能210
4.1.1半自动CO2焊接操作要点210
4.1.2各种不同位置的焊接操作要点213
4.1.3自动CO2焊操作要点213
4.2CO2气体保护焊典型实例218
4.2.1板的半自动CO2焊平敷焊218
4.2.2中厚板的板-板对接、CO2气体保护焊、平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222
4.2.3中厚板的板-板对接、CO2气体保护焊、横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224
4.2.4薄板或中厚板的板-板对接、I形或V形坡口、CO2气体保护焊、立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227
4.2.5Q235低碳钢板CO2、气体保护焊对接仰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30
4.2.6板-管(板)T形接头、CO2气体保护焊、插入式管板、垂直俯位角焊、焊透231
4.2.7板-管(板)T形接头、CO2气体保护焊、插入式水平固定位置角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33
4.2.8大直径管对接、CO2气体保护焊、水平位转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34
4.2.9大直径管对接、CO2气体保护焊、垂直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37
4.2.10大直径管对接、V形坡口、CO2气体保护焊、水平固定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39
4.2.11车辆骨架及车身的CO2气体保护焊240
4.2.12鳍片管的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240
4.2.13细丝CO2气体保护冷焊铸铁241
4.2.14厚12mm板、V形坡口、对接横焊、单面焊双面成形243
4.2.15CO2气体保护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245
第5章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5.1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基本技能248
5.1.1半自动熔化极氩弧焊操作要点248
5.1.2不同位置熔化极氩弧焊操作要点250
5.1.3自动熔化极氩弧焊操作要点251
5.1.4熔化极脉冲氩弧焊的操作要点252
5.2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典型实例253
5.2.1T3铜管与07Cr19Ni11Ti不锈钢板的熔化极氩弧焊253
5.2.287m3纯铝浓硝酸储槽熔化极氩弧焊254
5.2.3不锈钢熔化极脉冲氩弧焊256
5.2.430CrMnSiA熔化极脉冲氩弧焊257
5.2.5铝管半自动熔化极脉冲氩弧焊258
第6章等离子弧焊
6.1等离子弧焊基本技能262
6.1.1等离子弧焊操作要点262
6.1.2各种位置上的等离子弧焊操作要点267
6.1.3微束等离子弧焊操作要点269
6.2等离子弧焊典型实例271
6.2.1薄板的板-板或管-管对接平焊等离子弧焊271
6.2.2薄板的板-板对接、平焊位、单面焊双面成形272
6.2.3不锈钢筒体的等离子弧焊273
6.2.4厚8mm的30CrMnSiA大电流等离子弧焊274
6.2.5双金属锯条的等离子弧焊275
6.2.6直管对接的等离子弧焊278
6.2.7铝及铝合金的等离子弧焊279
6.2.8钛及钛合金的等离子弧焊279
6.2.9TA2工业纯钛板自动等离子弧焊 281
6.2.10超薄壁管子的微束等离子弧焊282
6.2.11银和铂的微束等离子弧焊284
6.2.12厚1mm的12Cr18Ni9不锈钢板的对接平焊等离子弧单面焊双面成形284
6.2.13波纹管部件的微束等离子弧焊286
第7章电渣焊
7.1电渣焊基本技能288
7.1.1丝极电渣焊操作技术288
7.1.2熔嘴电渣焊操作技术301
7.1.3管状熔嘴电渣焊操作技术305
7.1.4板极电渣焊操作技术307
7.2电渣焊操作技能训练实例308
7.2.1厚板的板-板对接、I形坡口、单丝电渣焊、垂直位置、双面成形308
7.2.2厚板的板-板对接、I形坡口、双丝电渣焊、垂直位置、双面成形310
7.2.3厚板的板-板对接、I形坡口、三丝电渣焊312
7.2.4厚度在60mm以下的低碳钢板直缝电渣焊313
7.2.5水压机主工作缸三丝丝极电渣焊317
7.2.6水压机侧梁体熔嘴电渣焊320
7.2.7箱形柱熔嘴管电渣焊323
7.2.8立辊轧机机架的熔嘴电渣焊327
7.2.9250mm轧机中辊支架板电渣焊330
7.2.10轧钢机机架电渣焊331
7.2.11厚度为30mm、40mm的16Mn板材直缝管极电渣焊333
第8章电阻焊
8.1电阻焊基本技能336
8.1.1点焊操作技术336
8.1.2缝焊操作技术336
8.1.3凸焊操作技术337
8.1.4对焊操作技术337
8.2电阻焊典型实例339
8.2.1低碳钢薄板(2mm+2mm)的点焊339
8.2.25A02铝合金板的电阻点焊341
8.2.3铝合金轿车门的点焊342
8.2.4钛框构件的闪光对焊343
8.2.5低碳钢筋的电阻对焊344
8.2.6低碳钢筋(φ6mm+φ6mm)的闪光对焊345
第9章电子束焊
9.1电子束焊的基本技能347
9.1.1真空系统操作要点347
9.1.2焊接操作要点347
9.2电子束焊典型实例350
9.2.1双金属带锯的电子束焊350
9.2.2陶瓷与金属的电子束焊351
9.2.3高温合金的电子束焊353
9.2.4铝及铝合金的电子束焊354
9.2.5铜及铜合金的电子束焊355
9.2.6不锈钢与钨的电子束焊356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都强调要把“提高技术工人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技术工人的劳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推进技能振兴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焊工技能型人才,我们根据行业需求和专家的建议编写了《焊工手册》一书,旨在为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焊工的技术素质作出自己的贡献。该书的特点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内容新颖、立足实用,其中许多是先进的焊接操作技术或绝技绝活,可作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专业指南,相信本书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书由张应立、周玉华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张峥、吴兴惠、文玉鎏、周玉良、周玥、刘军、耿敏、周琳、张莉、吴兴莉、徐婷、黄月圆、李守银、王海、陆彩娟、梁润琴、邓尔登、王正常、谢美、贾晓娟、陈洁、张军国、黄清亚、黄德轩、王登霞、连杰、车宣雨、陈明德、张举素、张应才、唐松惠、张举容、杨雪梅、王祥明、韩世军、王仕婕、李新明、钱璐、薛安梅。全书由张梅高级工程师审定。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企业公司、地方焊工培训中心的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值此本书出版之际,特向各位领导、专家、审稿者和参考文献的编著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我拿到《焊工手册》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带着点“挑战极限”的念头。我一直觉得焊接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只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掌握。所以,我抱着一种“就算看不懂,也要看一看”的心态去翻阅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展开。比如,在讲解焊接的原理时,他会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变得生动形象。我记得其中有段关于“如何控制焊缝的熔深”的讲解,作者用了“给河流找到一个合适的河道”这样的比喻,瞬间就让我理解了控制熔深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的关键。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真的非常难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焊接方法的选择”的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方法,而是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缺点,以及操作的难易程度。比如,他会分析氧乙炔焊在野外作业的便利性,以及在某些特殊金属焊接上的局限性。这种细致的对比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同一种焊接方法。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技巧,比如如何预处理金属表面,如何防止焊接变形,如何进行焊后处理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内容,对于想要实际动手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我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技巧去观察生活中的焊接场景,很多之前不理解的地方,一下子就变得明朗起来。
评分当我收到《焊工手册》这本书时,我第一眼就被它那厚实的质感所吸引。我一直对焊接这门手艺充满好奇,总觉得它既神秘又实用。但作为一个对此领域几乎是零基础的普通读者,我曾经担心这本书会过于专业,充斥着我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图表。然而,当我翻开目录,我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焊接的基础知识,到各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再到材料的特性分析,以及最后的安全操作规范,几乎涵盖了一个想要了解焊接的人所需要的一切。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原理讲起。比如,在介绍电弧时,他会用“像一道微缩的闪电”来比喻,瞬间就让我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入门。书中对于不同焊接工艺的介绍,也是我特别喜欢的部分。作者不仅仅列出了各种工艺的步骤,更重要的是,他会详细分析每种工艺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例如,在讲解手工电弧焊时,他会详细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的板厚和材质来选择合适的焊条直径和电流大小,以及如何控制电弧的长度和移动速度。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说明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教我。而且,书中穿插的插图和照片,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焊接过程中的关键细节,让我更容易理解文字的描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判断焊缝质量”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常见的焊缝缺陷,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这让我觉得,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不仅学会“做”,更能学会“做好”。
评分拿到《焊工手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专业性”。我一直觉得焊接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所以,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入、系统的知识。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从最基础的安全知识开始,就为读者建立了一个严谨的学习态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不同焊接方法时的细致入微。例如,在介绍手工电弧焊时,他不仅仅列出了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他详细分析了每一步的原理,以及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对焊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将电弧的稳定性比作“空中芭蟆的舞蹈”,让我瞬间就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它不仅涵盖了各种主流的焊接技术,还对不同材料的焊接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在讲解不锈钢的焊接时,作者会强调其低导热性的特点,以及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对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焊缝质量的判定标准和常见缺陷的识别方法,这让我明白,焊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质量控制问题。我试着对照书中的图示,去观察一些实际的焊接样品,很多之前不理解的细微之处,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本书让我觉得,焊接这门手艺,确实需要耐心、细心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我拿到《焊工手册》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填补空白”的心态。作为一个对机械制造一直抱有好奇心的人,焊接这个环节总是让我觉得神秘而又重要。我之前对焊接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需要高温,需要特殊的设备,但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门道,却是一无所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朴实无华的外观,没有花哨的设计,只有沉甸甸的纸张和清晰的字体,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专业和可靠。当我翻阅目录的时候,我发现内容非常全面,从焊接的基本原理,到各种具体的焊接方法的介绍,再到材料的选择,再到实际操作的技巧,再到最后的安全规范,几乎无所不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焊接原理的时候,并没有采用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类比,比如将电弧比作“高温的河流”,将焊缝比作“金属的桥梁”,这样我就很容易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物理过程。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焊机的介绍,也非常详细,不仅仅是列出它们的型号和参数,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设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焊缝质量的判定标准”这一章节,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外观来判断焊缝的质量,以及一些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这让我意识到,焊接不仅仅是把两块金属连接在一起,更是一门需要精益求精的艺术。当我看到书中关于“不同金属的焊接特点”的介绍时,我更是惊叹于作者的细致。比如,他会详细分析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不同金属在焊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各种金属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我收到的时候,就有一种“厚重感”,这不仅仅是指它的物理重量,更是指它所承载的知识和经验。我一直对焊接这门技术充满敬畏,总觉得它是一门需要天赋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的技艺。拿到《焊工手册》,我首先被它的章节划分所吸引,从最基础的安全知识,到各种焊接方法的详解,再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分析,最后还包括了焊接设备的选购和维护,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学习路径。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总觉得碎片化,不够系统。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点。让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各种焊接技术时,并非简单地罗列步骤,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步的原理和关键点。例如,在讲解手工电弧焊时,他不仅仅告诉你如何握焊条,如何调整角度,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如果做错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提高焊接效率”和“如何做出美观的焊缝”的技巧,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的经验,是教科书上很难学到的。比如,关于“焊道整齐排列”的讲解,我就学到了很多,原来不同的焊接顺序对焊缝的受力均匀性有着如此大的影响。而且,书中提供的图例非常丰富,每一个关键的操作步骤,都有清晰的图示,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焊接材料的鉴别”和“焊剂的选择”等内容,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整本书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我试着按照书中描述的方法,去观察一些实际的焊接案例,发现很多之前不理解的地方,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学习新技能”的心态,但又有点忐忑,毕竟焊接这东西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我之前只是一些零散的了解,比如在一些DIY视频里看到别人操作,觉得好像挺酷的。拿到《焊工手册》,我立刻翻看目录,想大致了解一下它的内容。不得不说,目录设计得相当有条理,从基础知识到各种具体的焊接技术,再到安全注意事项,几乎涵盖了一个初学者想要了解的方方面面。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基础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比如,他在解释“电弧”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给出物理定义,而是用“像一道小闪电”这样的比喻来形容,瞬间就让我脑海里有了画面感。这种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章节,详细列出了需要检查的工具、材料以及环境因素,并且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焊接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严谨态度的工程。作者在讲解不同焊接工艺时,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比如如何控制电弧的长度,如何调整焊接电流,如何选择合适的焊条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感觉就像是直接从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那里学来的秘诀。书中穿插的一些插图和图表,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焊接过程中的关键点,让我更容易理解文字的描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常见焊接缺陷的识别与预防”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列举了气孔、裂纹、夹渣等多种缺陷,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是教你如何“做好”,如何避免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指它本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知识分量。我一直对制造业中的一些核心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焊接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拿到《焊工手册》之前,我对焊接的了解非常有限,仅限于一些模糊的印象。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及时的“知识补给”。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非常清晰且系统化的目录。作者将焊接知识分解成了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模块,从最基础的安全规范,到各种主流的焊接方法,再到材料的特性解读,最后还包括了设备的选购和维护,整个体系非常完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各种焊接方法时,并没有采用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叙述,而是穿插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案例和经验分享。例如,在介绍氩弧焊时,他不仅会告诉你如何操作,还会告诉你如何控制气体流量,如何选择合适的焊丝,以及这些操作的细微差别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非常受用。而且,书中对于不同金属材料的焊接特性分析,也做得非常出色。他会详细说明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不同材料在焊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焊接并非“一招鲜”,而是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灵活调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焊接变形的控制”这一章节,作者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这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说实话,拿到《焊工手册》这本书之前,我对焊接的认知,大概还停留在“高科技+火花四溅”的层面。我总觉得这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普通人很难窥探其堂奥。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那封面设计,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但那种沉稳的风格,就已经传递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翻开书页,我就被它条理清晰的目录所吸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开篇就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解焊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这让我意识到,作者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是从最根本的层面,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度倍增。接着,我就开始深入阅读具体的焊接技术部分。我尤其喜欢他对不同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氧乙炔焊、氩弧焊等)的细致对比分析。他不仅仅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更重要的是,他会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最适合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讲解氩弧焊时,他会详细说明它在焊接薄板和有色金属方面的优势,以及对操作者技术的要求。这种对比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最佳选择。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分析,比如如何处理不同材质的金属连接,如何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等等。这些案例都非常有说服力,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让原本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例如,他会用“河流的奔腾”来形容电弧的稳定控制,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其中的关键。
评分拿到《焊工手册》的时候,我心里是带着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期待。我一直对那些能将金属连接在一起的神奇技术感到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入门途径。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焊接技术的书,更像是一本带领我探索焊接世界的指南。我最欣赏的是它的结构设计,从基础知识的普及,到各种具体技术的讲解,再到材料的特性分析,最后还包括了安全操作和质量检测,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次完整的学习之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比如,在介绍电弧的产生时,他将其比作“微型的闪电”,让我瞬间就能抓住核心概念。这种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活泼有趣,也更容易被我这样的初学者所接受。书中对不同焊接方法的详细介绍,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知道有“焊接”这个词,但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细分的工艺,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作者在讲解时,不仅仅是介绍步骤,更是深入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和关键要点,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例如,在讲解手工电弧焊时,他会详细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的电流和电压来调整焊条的角度和运枪的速度,以及这些调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知识。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关于焊缝质量的判定标准和常见缺陷的分析,这让我明白,焊接不仅仅是将金属连接在一起,更是一项追求高质量和可靠性的工程。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焊工这门手艺,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阳刚和专业,总觉得跟那些泛泛而谈的“生活指南”不一样。拿到《焊工手册》,我第一反应就是它得有多厚实,多专业,会不会充斥着一堆我压根看不懂的图纸和术语。翻开第一页,一股纸张特有的油墨香混合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扑面而来,这本身就给了我一种踏实感。我不是科班出身,对于焊接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星的电视节目或者工地上的片段。所以,当目光扫过目录,看到那些诸如“焊接方法分类”、“金属材料特性”、“焊条选择指南”之类的标题时,我心里其实有点打鼓。但是,作者的叙述方式很巧妙,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技术定义,而是先从焊接的原理和历史讲起,用一种比较平缓的语调,让我逐渐进入状态。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坐在你旁边,一边慢慢地磨砺手中的工具,一边给你讲述这门手艺的渊源和精髓。他没有急于让你拿起焊枪,而是先让你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再逐步深入到“怎么”做。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觉得不那么畏惧,甚至开始产生一丝好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金属焊接难点的解析,比如铝合金的易氧化性,不锈钢的导热性等等,作者会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比如形容铝合金就像一个容易害羞的孩子,需要温柔的对待,而碳钢则像一个粗犷的汉子,需要强有力的支撑。这种拟人化的讲解,让原本抽象的技术变得生动起来。而且,他对不同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对比,也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哪种方法在特定环境下更具优势,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即使我只是一个偶尔需要接触焊接的爱好者,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