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

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道论坛 编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考研复习
  • 2019年
  • 网络原理
  • 自考
  • 研究生考试
  • 通信原理
  • 数据通信
  • 复习指导
  • 王晓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707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22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5299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考生参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复习用书,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辅导用书。

1. 严格按照*新计算机考研大纲,对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__eol__2. 精选各名校的历年考研真题,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__eol__3. 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__eol__4. 融入了众多名校高分选手的智慧和王道论坛的精华内容。__eol__5. 采用了“书本+在线”的学习方式,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论坛交流。

内容简介

本书严格按照*新计算机统考大纲的计算机网络部分,对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力求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书中精选名校历年考研真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采用"书本+在线”的学习方式和网上答疑方式,方便读者互动。

作者简介

王道论坛专注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考研和就业的社区,由国内名校计算机研究生共同创办,致力于给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主要作者赵霖,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为王道论坛主要负责人,曾出版图书多种。王道论坛http://www.cskaoyan.com/,专营计算机考研与培训。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1.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5
1.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5
1.1.7 本节习题精选 6
1.1.8 答案与解析 9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2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12
1.2.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3
1.2.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15
1.2.4 本节习题精选 21
1.2.5 答案与解析 23
1.3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27
第2章 物理层 30
2.1 通信基础 30
2.1.1 基本概念 30
2.1.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2
2.1.3 编码与调制 33
2.1.4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35
2.1.5 数据报与虚电路 37
2.1.6 本节习题精选 40
2.1.7 答案与解析 45
2.2 传输介质 51
2.2.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51
2.2.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53
2.2.3 本节习题精选 53
2.2.4 答案与解析 54
2.3 物理层设备 55
2.3.1 中继器 55
2.3.2 集线器 56
2.3.3 本节习题精选 56
2.3.4 答案与解析 57
2.4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59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62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62
3.1.1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63
3.1.2 链路管理 63
3.1.3 帧定界、帧同步与透明传输 63
3.1.4 流量控制 64
3.1.5 差错控制 64
3.1.6 本节习题精选 64
3.1.7 答案与解析 65
3.2 组帧 66
3.2.1 字符计数法 66
3.2.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67
3.2.3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67
3.2.4 违规编码法 68
3.2.5 本节习题精选 68
3.2.6 答案与解析 68
3.3 差错控制 68
3.3.1 检错编码 69
3.3.2 纠错编码 70
3.3.3 本节习题精选 70
3.3.4 答案与解析 71
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72
3.4.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 72
3.4.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74
3.4.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76
3.4.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77
3.4.5 本节习题精选 78
3.4.6 答案与解析 81
3.5 介质访问控制 85
3.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85
3.5.2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88
3.5.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94
3.5.4 本节习题精选 94
3.5.5 答案与解析 98
3.6 局域网 102
3.6.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02
3.6.2 以太网与IEEE 802.3 103
3.6.3 IEEE 802.11 106
3.6.4 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107
3.6.5 本节习题精选 108
3.6.6 答案与解析 110
3.7 广域网 113
3.7.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13
3.7.2 PPP协议 114
3.7.3 HDLC协议 116
3.7.4 本节习题精选 117
3.7.5 答案与解析 118
3.8 数据链路层设备 120
3.8.1 网桥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120
3.8.2 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122
3.8.3 本节习题精选 123
3.8.4 答案与解析 125
3.9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129
第4章 网络层 134
4.1 网络层的功能 134
4.1.1 异构网络互联 134
4.1.2 路由与转发 135
4.1.3 拥塞控制 136
4.1.4 本节习题精选 136
4.1.5 答案与解析 138
4.2 路由算法 139
4.2.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139
4.2.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139
4.2.3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40
4.2.4 层次路由 140
4.2.5 本节习题精选 141
4.2.6 答案与解析 142
4.3 IPV4 144
4.3.1 IPv4分组 144
4.3.2 IPv4地址与NAT 146
4.3.3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148
4.3.4 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151
4.3.5 本节习题精选 154
4.3.6 答案与解析 162
4.4 IPV6 173
4.4.1 IPv6的主要特点 173
4.4.2 IPv6地址 174
4.4.3 本节习题精选 175
4.4.4 答案与解析 175
4.5 路由协议 176
4.5.1 自治系统 176
4.5.2 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176
4.5.3 RIP路由协议 176
4.5.4 OSPF路由协议 178
4.5.5 BGP路由协议 180
4.5.6 本节习题精选 181
4.5.7 答案与解析 185
4.6 IP组播 188
4.6.1 组播的概念 188
4.6.2 IP组播地址 189
4.6.3 IGMP协议与组播路由算法 190
4.6.4 本节习题精选 190
4.6.5 答案与解析 191
4.7 移动IP 191
4.7.1 移动IP的概念 191
4.7.2 移动IP通信过程 192
4.7.3 本节习题精选 193
4.7.4 答案与解析 193
4.8 网络层设备 194
4.8.1 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194
4.8.2 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195
4.8.3 本节习题精选 196
4.8.4 答案与解析 198
4.9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200
第5章 传输层 203
5.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203
5.1.1 传输层的功能 203
5.1.2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205
5.1.3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206
5.1.4 本节习题精选 206
5.1.5 答案与解析 207
5.2 UDP协议 209
5.2.1 UDP数据报 209
5.2.2 UDP校验 210
5.2.3 本节习题精选 211
5.2.4 答案与解析 213
5.3 TCP协议 215
5.3.1 TCP协议的特点 215
5.3.2 TCP报文段 215
5.3.3 TCP连接管理 217
5.3.4 TCP可靠传输 220
5.3.5 TCP流量控制 221
5.3.6 TCP拥塞控制 222
5.3.7 本节习题精选 225
5.3.8 答案与解析 231
5.4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238
第6章 应用层 241
6.1 网络应用模型 241
6.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41
6.1.2 P2P模型 242
6.1.3 本节习题精选 242
6.1.4 答案与解析 243
6.2 DNS系统 244
6.2.1 层次域名空间 244
6.2.2 域名服务器 245
6.2.3 域名解析过程 246
6.2.4 本节习题精选 247
6.2.5 答案与解析 249
6.3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0
6.3.1 FTP的工作原理 250
6.3.2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251
6.3.3 本节习题精选 251
6.3.4 答案与解析 253
6.4 电子邮件 254
6.4.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54
6.4.2 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256
6.4.3 SMTP协议和POP3协议 257
6.4.4 本节习题精选 258
6.4.5 答案与解析 260
6.5 万维网WWW 261
6.5.1 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61
6.5.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62
6.5.3 本节习题精选 266
6.5.4 答案与解析 269
6.6 本章小结及疑难点 271
参考文献 273

前言/序言

前言

2011年,由王道论坛(www.cskaoyan.com)组织名校状元级选手,编写了4本单科辅导书。单科书是基于王道之前作品的二代作品,不论是编排方式,还是内容质量都较前一版本的王道书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套书也参考了同类优秀的教材和辅导书,更是结合了高分选手们自己的复习经验。无论是对考点的讲解,还是对习题的选择和解析,都结合了他们对专业课复习的独特见解。2018年,我们继续推出“王道考研系列”单科书,一共4本:

? 《2019年数据结构考研复习指导》

? 《2019年操作系统考研复习指导》

? 《2019年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习指导》

? 《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

每一版,我们不仅会修正之前发现的全部错误,还会对考点讲解做出尽可能的优化,也重新审视论坛的交流帖,针对大家提出的疑问和建议对本书做出针对性的优化;此外还重新筛选了部分习题,尤其是对习题的解析做出了更好的改进。

当然,深入掌握专业课内容没有捷径,考生也不应怀有任何侥幸心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做题巩固,最后灵活致用才是高分的保障。我们只希望这套书能够指导大家复习考研,但学习还是得靠自己,高分不是建立在任何空中楼阁之上的。对于一个想继续在计算机专业领域深造的考生来说,认真学习并扎实掌握这4门计算机专业中最基础的专业课,是最基本的前提。

“王道考研系列”是计算机考生口碑相传的辅导书,自出版以来在同类书中的销量始终遥遥领先。有这么多的成功学长,我相信只要考生合理地利用好本书、并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回报。

“王道考研系列”的特色是“书本+在线”,你在复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可以在王道论坛上发帖或在QQ交流群内交流(QQ群号:346165686),欢迎读者对于书中的疑问积极交流。你的参与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任何一个建议,我们都会认真考虑,也会针对大家的意见对本书进行修订。

“不打广告、不发证书、不包就业,专注于培养有梦想、有能力的高级码农”王道程序员训练营是王道团队举办的线下程序员魔鬼式集训。打下扎实的编程和算法基本功,培养程序员式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期待有梦想有追求的你加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王道论坛伴你一路同行!


致 读 者

——王道单科使用方法的道友建议


我是二战考生,2012年第一次考研成绩333分(专业代码408,成绩81分),痛定思痛后决心再战。潜心复习了半年后终于以392分(专业代码408,成绩124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这半年里我的专业课成绩提高了43分,成了提分主力。从不达线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从闷头乱撞到有了自己明确的复习思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风华哥从诸多高分选手中选我给大家介绍经验的一个原因吧。

整个专业课的复习是围绕王道材料展开的,从一遍、两遍、三遍看单科书的积累提升,到做8套模拟题时的强化巩固,再到看思路分析时的醍醐灌顶。王道书能两次押中原题固然有运气成分,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的编写思路和选题方向与真题很接近。

下面说说我的具体复习过程:

每天划给专业课的时间是3~4小时。第一遍细看课本,看完一章做一章单科书(红笔标注错题),这一遍共持续2个月。第二遍主攻单科书(红笔标注重难点),辅看课本。第二遍看单科书和课本的速度快了很多,但感觉收获更多,常有温故知新的感觉,理解更深刻(风华注,建议这里再速看第三遍,特别针对错题和重难点。模拟题完后再跳看第四遍)。

以上是打基础阶段,注意单科书和课本我仔细精读了两遍,弄懂每个知识点和习题。大概11月上旬开始做模拟题和思路分析,期间遇到不熟悉的地方不断回头查阅单科书和课本。8套模拟题的考点覆盖得很全面,所以大家做题时如果忘记了某个知识点,千万不要慌张,赶紧回去看这个知识盲点,最后的模拟就是查漏补缺。模拟题一定要严格按考试时间去做(14:00~17:00),注意应试技巧,做完试题后再回头研究错题。算法题的最优解法不太好想,如果实在没思路,建议直接“暴力”解决,结果正确也能有10分,总比苦拼出15分来而将后面比较好拿分的题耽误了好(这是我第一年的切身教训!)。最后剩了几天看标注的错题,第三遍跳看单科书,考前一夜浏览完网络,踏实地睡着了……

考完专业课,走出考场终于长舒一口气,考试情况也胸中有数。回想这半年的复习,耐住了寂寞和诱惑,雨雪风霜从未间断跑去自习,考研这人生一站终归没有辜负我的用心良苦。佛教徒说世间万物生来平等,都要落入春华秋实的代谢中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作为过程存在,凡是存在的终归要结束,你不去为活得多姿多彩拼搏,真到了和青春说再见时你是否会可惜虚枉了青春?风华哥说过我们都是有梦的“屌丝”,我们正在逆袭,你呢?

感谢风华大哥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分享专业课复习经验给大家,作为一个铁杆道友在王道受益匪浅,也借此机会回报王道论坛。祝大家金榜题名!


ccg1990@SJTU



《精通计算机网络:原理、协议与实践》 一、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从基础的通信原理到复杂的网络协议,再到实际的网络应用与设计,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网络基础,并具备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理论、前沿技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内容翔实,结构清晰,适合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软件开发者以及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的学生和从业人员阅读。 二、 核心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 1. 通信原理与传输介质: 信号与编码: 深入探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以及各种编码方式(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NRZ等)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理解信道容量、噪声、衰减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 传输介质: 详细介绍各种物理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UTP, STP)、同轴电缆、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以及无线传输介质(射频、红外线)。分析它们的传输特性、带宽、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和成本,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介质的选择依据。 信道复用技术: 讲解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统计时分复用(STDM)和码分复用(CDM)等技术,阐述它们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传输资源,实现多用户共享通信链路。 2.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 网络拓扑: 深入分析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混合型等网络拓扑结构。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包括可靠性、可扩展性、故障隔离能力和管理复杂度,并结合实际网络案例进行讲解。 网络设备: 详细介绍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网桥(Bridge)、调制解调器(Modem)、防火墙(Firewall)等关键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和在网络中的作用。深入剖析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路由器在网络互联中的核心地位。 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 OSI七层模型: 全面阐述OSI参考模型的每一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的功能、协议和作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各层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TCP/IP协议栈: 详细介绍TCP/IP协议栈的四层或五层结构(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重点讲解TCP/IP协议栈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以及TCP/IP协议栈在现代互联网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部分:网络协议深度解析 1. 数据链路层协议: 帧的封装与寻址: 讲解以太网帧格式(Ethernet Frame Format),包括前导码、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载荷和帧校验序列(FCS)。深入理解MAC地址的工作原理、分配机制以及与IP地址的区别。 介质访问控制(MAC): 详细分析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在以太网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题。介绍Token Ring(令牌环网)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其他MAC协议。 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讲解奇偶校验、CRC(循环冗余校验)等差错检测技术,以及滑动窗口协议(如GBN、SR)在数据链路层上的流量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局域网技术: 深入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发展历程、标准(如IEEE 802.3系列)以及不同以太网类型(如10BASE-T, 100BASE-TX, 1000BASE-T)。介绍VLAN(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划分方式及其在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2. 网络层协议: IP协议(IPv4与IPv6): 详细解析IPv4协议的报文格式、地址结构(分类地址、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子网划分、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同时,全面介绍IPv6协议的报文格式、地址结构(全球单播地址、唯一本地地址、多播地址、任播地址)、地址自动配置(SLAAC)以及IPv6相对于IPv4的优势,为过渡到IPv6做好准备。 地址解析协议(ARP): 讲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ARP请求和ARP响应的流程,以及ARP缓存的作用。理解ARP在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重要性。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详细介绍ICMP协议的功能,包括差错报告(如目标不可达、超时)和信息查询(如Echo Request/Reply,常用于ping命令)。理解ICMP在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路由选择协议: 静态路由: 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方式、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 动态路由: 深入讲解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如RIP,RIPng)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IS-IS)的工作原理、报文交换机制、度量值计算以及收敛过程。重点分析OSPF的区域划分、DR/BDR选举等概念。 边界网关协议(BGP): 详细介绍BGP协议作为互联网核心的路由协议,其路径向量的特性、属性(AS_PATH, NEXT_HOP等)以及策略路由的实现,理解BGP如何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3. 传输层协议: TCP协议: 全面深入地解析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过程,以及TCP的可靠性保证机制,包括序列号、确认应答(ACK)、重传机制、累计确认。详细讲解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和流量控制机制(滑动窗口)。 UDP协议: 介绍UDP协议的特点(无连接、不可靠、高效),其报文格式,以及UDP在DNS、DHCP、TFTP等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对比TCP和UDP的优缺点,指导读者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的传输层协议。 端口号: 讲解端口号的作用,以及熟知端口(Well-known ports)、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和动态端口(Dynamic ports)的划分。 4. 应用层协议: 域名系统(DNS): 深入解析DNS的工作原理,包括域名解析过程(递归查询、迭代查询)、DNS记录类型(A, AAAA, CNAME, MX, NS, SOA等)、DNS服务器的层级结构(根服务器、顶级域服务器、权威DNS服务器)以及DNS缓存机制。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S): 详细介绍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GET, POST, PUT, DELETE等)、状态码(2xx, 3xx, 4xx, 5xx)、报文头部字段。讲解HTTP/1.0, HTTP/1.1, HTTP/2.0以及HTTP/3.0(基于QUIC)的演进和新特性。深入理解HTTPS的工作原理,包括SSL/TLS握手过程、加密与认证机制。 文件传输协议(FTP): 介绍FTP协议的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分离的工作模式,以及FTP命令。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与邮件接收协议(POP3/IMAP): 讲解SMTP用于邮件发送,POP3和IMAP用于邮件接收的协议细节和工作流程。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阐述DHCP协议的租约过程(Discover, Offer, Request, ACK),以及DHCP在自动化IP地址分配和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网络时间协议(NTP): 介绍NTP协议如何实现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 其他常用应用层协议: 简要介绍Telnet, SSH, SNMP等协议的功能和应用。 第三部分:网络技术与实践 1. 网络安全基础: 网络攻击类型: 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如DoS/DDoS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XSS)、中间人攻击(MITM)、端口扫描、嗅探等,并分析其攻击原理。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讲解防火墙(包过滤、状态检测、应用层网关)、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VPN(虚拟专用网络)的原理和应用。介绍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以及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在保障网络通信安全中的作用。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 讨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访问控制列表(ACL)以及多因素认证等技术。 2. 无线网络技术: Wi-Fi标准与协议: 深入解析IEEE 802.11系列标准(如802.11a/b/g/n/ac/ax),理解不同标准在速率、频率、调制方式和覆盖范围上的差异。 无线安全: 讲解WEP、WPA、WPA2、WPA3等无线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性演进。 无线网络部署: 讨论无线接入点(AP)的部署、漫游技术(如802.11k/v/r)以及射频管理。 3. 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讲解SNMP协议的三要素(Agent, Manager, MIB),以及如何使用SNMP进行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网络性能监控: 介绍常用的网络性能监控工具(如Wireshark, tcpdump, Traceroute, Ping)以及流量分析技术。 常见网络故障排除: 结合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如何诊断和解决常见的网络连接问题、速度慢问题、访问受限问题等。 4. 新兴网络技术展望: 软件定义网络(SDN): 介绍SDN的概念、架构(控制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其对传统网络架构的颠覆性影响。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讲解NFV如何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迁移到通用服务器上,实现网络服务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云计算与网络: 探讨云计算基础设施中的网络模型、虚拟网络技术(如VXLAN)以及如何支持云服务的部署和运行。 物联网(IoT)网络: 介绍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如MQTT, CoAP)以及物联网网络架构的特点。 5G与下一代网络: 简要介绍5G网络的核心技术(如切片、边缘计算)及其对网络能力的影响。 三、 学习方法建议 本书不仅提供了详实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读者的实践能力。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理论与实践结合: 阅读理论章节后,尝试使用网络模拟器(如Packet Tracer, GNS3)或真实设备进行配置和验证,加深对协议工作原理的理解。 抓关键协议: 重点掌握TCP/IP协议栈中的核心协议,如IP, TCP, UDP, HTTP, DNS等,理解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关键作用。 动手实践: 积极参与网络实验,配置路由器、交换机,设置防火墙,进行网络诊断。 案例分析: 结合书中的案例分析,思考实际网络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持续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建议保持对新技术和新协议的关注,阅读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行业报告。 四、 适用人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等IT从业人员。 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开发者、技术爱好者。 准备参加相关技术认证考试的考生。 五、 结语 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现代IT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探索网络世界的旅程,从宏观的网络架构到微观的协议细节,帮助您构建起一个全面、深刻的网络知识体系。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学习和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拿到手里的时候,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那种沉稳的蓝色调,封面上字体选择也很有考究,既能体现出学术的严谨性,又不至于显得过于呆板。我当时在书店里随意翻阅了好几本同类的复习资料,很多都是那种黑白印刷、内容堆砌的风格,拿到手感觉就像是捧着一沓厚厚的讲义,缺乏阅读的欲望。而这本《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虽然厚度着实不轻,但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摸上去有一种细腻的触感,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苦读的考生来说,其实是个很重要的细节体验。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非常清晰,目录做得极其详尽,几乎将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知识点拆解到了最小的模块。我记得我当时随便翻到了“拥塞控制”那一章,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协议算法,而是用图示的方式,将TCP Reno、Tahoe以及SACK等不同版本的拥塞控制机制的演进过程,描绘得一目了然,这一点对于理解这种动态变化的概念至关重要。我当时就心想,光是这排版和结构上的用心程度,就比我之前看过的几本资料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它后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感觉作者团队确实是下了真功夫,力求提供一个既实用又舒服的备考工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编程和系统底层打交道的学习者,我对技术资料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的术语使用和概念定义,在我看来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度。我特意去比对了几个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带有争议性的新概念,比如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架构以及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核心思想。很多辅导书为了追求篇幅简洁,对这些前沿内容往往是轻描淡写地带过,甚至有些概念的描述还停留在几年前的版本。然而,这本《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对SDN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的描述,清晰地引用了OpenFlow的接口概念,并且还附带了一个简要的历史发展脉络,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SDN这样的技术范式转变。这种对技术发展背景的交代,让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公式或图表,而是嵌入到了整个技术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此外,书中对网络安全部分涉及的加密算法(如RSA的公钥生成过程)的描述,也是采取了逐步推导的方式,而非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这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

评分

说实话,我在翻阅这本复习指导时,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难点攻克”这个版块的处理方式。很多考研教材或者辅导书,对于那些公认的、每年都容易失分的“硬骨头”知识点,往往是采取了“点到为止”的态度,也就是把定义解释清楚,然后就不再深究了。但这本书显然不满足于此。比如,在讲解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族之间的映射和差异时,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表格对比上,而是专门设置了一个“跨层对比分析”的小节。这个小节里,它引入了几个经典的面试题场景——“当你在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后,数据包在网络中经历了哪些具体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并结合实时抓包分析的思维去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仅仅背诵协议栈的名称。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死板的复习书,更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高强度的实战模拟训练。特别是对“子网划分(VLSM)”和“路由协议的收敛过程”的阐述,它不仅给出了公式,更重要的是,它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在特定场景下要选择RIP而不是OSPF,这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网络原理的直观感受。

评分

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绝对是它的亮点之一,它不像有些资料只是简单地堆砌选择题和填空题来凑字数,而是非常注重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重要章节末尾设置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板块。举个例子,在学习完传输层和应用层协议后,它并没有直接考TCP三次握手或HTTP状态码,而是设置了一个场景:“假设一个大型电商网站在‘双十一’期间突然出现大量用户请求超时,请你根据网络七层模型,分层级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初步的排查步骤。” 这种开放式的、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提问方式,迫使读者必须调动起整个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记忆零散的知识点。这种练习的价值远超单纯的刷题,它训练的是一种“工程师思维”,即在面对复杂故障时,如何系统地隔离和定位问题。如果能在考研前把这些案例都吃透,那么面对再新颖的考题,心中也会有底气,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模拟过足够多的复杂场景了。

评分

从整体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编排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似乎深谙考研复习的“抛物线”规律。在初期(比如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它会非常详尽地解释最基础的概念,比如比特、帧、包的区别,确保地基打牢固。然后,随着章节深入到比较复杂的如路由算法(Dijkstra或Floyd-Warshall在网络路由选择中的应用),它会逐渐提升难度,但同时也会辅以大量的“关键点提示”和“易错点提醒”。这些小提示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或边框突出显示,非常便于快速定位那些陷阱所在。但最让我感到舒心的是,它在全书的最后部分,设置了一个“知识点关联矩阵”的总结部分。这个矩阵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用图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如“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对“网络性能”的影响链条。这种宏观的知识结构梳理,对于考前冲刺阶段进行总复习、构建知识网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它让你从零散的细节中抽离出来,看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宏大蓝图,这对于临阵不乱、保持稳定的心态至关重要。

评分

送货快,商品质量好,价格非常优惠。快递员态度很好。

评分

非常好啊 谢谢京东 下次继续

评分

863考研必备,天勤王道。加油加油。

评分

零零落落零零落落零零落落了两块扣扣空间

评分

书特别实用,强推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计算机网络

评分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

书很好,计算机考研必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