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的编写和出版,是作为国家高端智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这个智库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一个重要品牌丛书。此书已连续汇辑出版五年,每一年新书问世都受到读者热情肯定和好评。这说明研究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及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深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此书编撰,主要是围绕迎接、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展,研究分析当前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思想观点和决策咨询建议。参与此书研究撰写的,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理论研究和智库研究的后起之秀。全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不少文章颇有深度,较好地体现了热点问题导向、决策需求导向和问题研究的前瞻性与应用性。
魏礼群,江苏睢宁人,著名经济学家。曾经先后担任原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计委秘书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参加或主持过党中央、国务院大量重要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的起草工作,负责过大量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一大批对国家决策有重要价值的科研、咨询成果。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100名经济学家”,2016年,被光明日报评选为“年度十大智库人物”。
目 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新进展............................................魏礼群 1
第一编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5
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迟福林17
学习习近平讲话...聚焦供给侧改革................................................贾? 康26
十八大以来的社会治理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
.......................................................................杨宜勇? 曾志敏? 黄燕芬34
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论述解读.......................许耀桐53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占斌60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龚维斌66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逻辑...............................................................丁茂战70
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董小君79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丁元竹90
学习习近平人才建设思想的启示...................................................王宏亮98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新进展...........................................李?娣 107
第二编 全球治理................................................................................................ 121
完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及中国的路径选择.........................张茉楠123
着力资本市场能力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刘青松 134
“一带一路” 倡议下我国水域口岸开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朱? 振 142
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民主进步故事.............................................刘小丰154
荷兰早期分流教育制度及其启示.................................................孟庆瑜 165
美国政府推动数字转型发展战略及其启示.................................任? 宇171
论美国税改与中国“一揽子”减税降费方略.............................冯俏彬 183
第三编 经济发展................................................................................................ 193
中国新经济的若干问题研究.........................................................边泉水195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王? 露225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原则与路径研究.....................吴长军237
关于成立国家级中医药复兴产业基金的建议.............................陈明华248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探析.........................................胡? 颖? 黎杰生258
我国粮食产业链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艾永梅267
论 PPP 项目中政府与企业的财务角色定位.................................王? 玉285
优化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王荣武297
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
—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分析.............................张抗私306
第四编 行政体制改革....................................................................................... 325
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安森东327
互联网时代的政务改革..................................................朱??玉??杜??链335
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政府合作机制.....................................杨志荣346
整体性治理 :以浙江省宁海县为考察对象.................................巢小丽357
食药安全协同治理的情境与路径
—基于北京市公众满意度的调查.........................................杨华锋366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唐兴盛380
新时期我国构建韧性城市的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张文杰389
第五编 社会治理................................................................................................ 411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专业化优势.........................吕晓莉413
当前脱贫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蒲? 实421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朱? 瑞 426
探索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
—基于共享单车的分析.........................................................孙金阳438
社会创新中的政府角色探析
—以社会影响力债券为例.....................................刘? 蕾? 陈? 绅449
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李? 芳464
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陈? 鹏474
后? 记...................................................................................................................... 480
面向新时代 助力新征程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
(代序)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九大, 站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在新时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时代”, 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和时代发展的新坐标。 作为理论研究特别是智库研究工作者, 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认清新时代、 面向新时代, 按照新时代的使命和要求做好研究工作, 推动新发展, 助力新征程。
    认清时代, 至关重要。“时代”, 是指历史上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状态发生全面性深刻变革的时期, 是发展历史方位的标志性显示。 它决定着和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目标、 任务和路径。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标志性特征和运行规律, 正所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审时度势, 顺应时代潮流, 才能把握历史机遇, 大有作为, 取得事业成功。 一个国家如此, 一个机构乃至一个人也是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这表明,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既同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的历史进展一脉相承, 又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指导思想、 理念思路、 方针政策、 体制机制、 根本保证到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环境、 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呈现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特征。 特别是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飞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在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未来发展进步又有了新目标。 我们党全面审视和把握这些新的时代特征,作出了我们国家迈进“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 是十分及时的、 完全正确的。这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发展任务、 发展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供了根本依据。 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判断的主要依据、 丰富内涵、 标志性意义, 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倍加珍惜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勇敢面对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
这部著作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关注中国发展脉络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我个人一直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深感兴趣,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诸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与挑战、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以及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议题。 此外,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也是我关注的焦点。书中是否会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如何重塑产业结构?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又是什么?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前瞻性的洞见,理解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社会层面来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无疑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硬骨头”。我希望本书能够对这些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不仅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更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例如,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是否会对养老金体系改革、延迟退休政策、以及医养结合模式等进行探讨? 更进一步,从国际关系的视角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书中是否会围绕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以及大国博弈等议题展开分析?我非常希望能够理解中国如何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并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而是能够展现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的清晰图景,并引发读者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入思考。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种朴实而坚毅的学术风格。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自豪,以及对当下所面临挑战的深刻忧虑。我特别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真正触及到那些触动最广泛民意的“热点”。例如,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剖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能够让普通家庭受益的改革思路。 我同样对书中关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路径充满好奇。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议题。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税收制度改革、转移支付、以及鼓励创业创新等方式,来缩小贫富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希望能够从中看到一些超越简单口号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 在经济领域,我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例如,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这本书是否会就这些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提供一些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我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基于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对这些复杂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此外,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日益凸显的“热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治理污染,如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检验中国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展现出作者对于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深刻思考。 最后,我个人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但这种乐观并非盲目,而是建立在对问题深刻认识和对未来坚定信心之上。它应该鼓励我们去面对挑战,去拥抱变革,去共同书写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评分从书籍的装帧来看,这本书就透着一种务实和严谨的气质。没有过于花哨的设计,但却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分量。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国家的当下和未来,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尤其是那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热点”。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深入洞察中国改革与发展真相的视角。 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社会痛点的挖掘有多么深入。例如,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关于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矛盾?我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关于这些复杂社会议题的清晰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判断。 在经济层面,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挑战与机遇的。例如,如何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是关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我期待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具有高度价值的研究成果。 此外,作为一个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我也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如何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长远进步。 最后,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能引发读者对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它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观点,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型,并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红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传递出一种严肃而重要的学术气息。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中国改革与发展”这几个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信息和可能性。我尤其关注的是“热点问题研究”这个副标题,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会是泛泛而谈,而是会直击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受关注、最具有争议性,也最能牵动人心的一些议题。 我猜想,书中必然会涉及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比如房价的持续上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被称为“热点”,正是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又是如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的。或许会有一些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的讨论,探讨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障农民的权益,以及如何解决城市内部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另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定位进行深入的探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时有出现,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如何在其中扮演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无疑是“热点问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象作者会从地缘政治、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读者展现一个更加立体和 nuanced 的中国形象。 当然,作为一本关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书中也一定不会回避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我们都知道,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而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书中可能会探讨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防止资本的过度扩张和野蛮生长,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这些问题虽然听起来有些宏大,但它们却是推动中国社会持续进步的关键所在。 最后,我个人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学术态度。对于“热点问题”,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不同视角的理解和权衡。我希望作者能够摆脱单一的意识形态束缚,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并鼓励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一本优秀的图书,不仅应该提供信息,更应该激发我们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让我们能够以更清醒的头脑,去理解和参与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沉静而有力。暗色的主调,搭配醒目的书名,似乎预示着其中蕴含着对中国发展过程中那些复杂而关键问题的深入审视。我特别关注的是“热点问题研究”这个定语,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指当前中国社会最受关注、最具有争议性,也最需要解答的议题。 我推测,书中一定不会回避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比如,关于房价的调控政策,它是否奏效?未来房价走势如何?又或是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如何才能让看病不再成为一种负担?我期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这些切身利益问题的深入分析,以及作者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另外,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此带来的国际关系也愈发复杂。书中是否会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角色进行深入探讨?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层面,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进行详细的论述。例如,如何打破一些行业内的垄断,如何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压力。这些问题都关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回避敏感问题,而是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探究。它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引发我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提供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