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顧潔 )(第三版)

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顧潔 )(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曉彤,牛永紅,副主編 著,顧潔,王曉彤,牛永紅,副 編
圖書標籤:
  • 暖通空調
  • HVAC
  • 設計
  • 計算
  • 工程
  • 暖通
  • 空調
  • 顧潔
  • 第三版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12099
版次:3
商品編碼:1232630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57
字數:25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建築供暖、通風的設計人員參考,還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教學參考書。
1.《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第三版由從事該暖通空調設計計算從業30年的專傢編寫,作者對行業的理解到位,各種計算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對實踐都非常有用。
2.《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第三版根據現行標準更新,適用性更強。
3.《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第三版,圖書增加瞭對學生及技術人員非常有用的“BIM簡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介紹,供讀者參考。

內容簡介

《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第三版介紹瞭暖通空調工程的設計程序及內容,結閤民用建築特點,側重介紹高層民用建築采暖、通風及空調係統的設計與方法。另外,還介紹瞭與采暖、通風及空調係統有關的冷熱源設計與方法,多層公共建築空調設計與方法,與工程實際結閤緊密,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瞭大量可參考的數據和設計、計算方法。在第三版修訂中,增加瞭“BIM簡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介紹,供讀者參考。
本書可供建築供暖、通風的設計人員參考,還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1暖通空調專業工程設計程序及內容1
1.1暖通空調專業工程設計程序1
1.2暖通空調專業工程設計內容1
1.2.1方案設計階段1
1.2.2初步設計階段1
1.2.3施工圖設計階段3
1.3常用設計規範4
1.4圖例4
1.5設計實例8
2高層建築供暖12
2.1高層建築供暖設計熱負荷12
2.1.1熱壓作用12
2.1.2風壓作用13
2.1.3風壓和熱壓共同作用15
2.1.4高層建築冷風滲透耗熱量16
2.1.5例題17
2.2高層建築熱水供暖係統18
2.2.1竪嚮分區式供暖係統18
2.2.2雙綫式供暖係統20
2.2.3單、雙管混閤式供暖係統21
2.2.4設備選擇21
2.3高層住宅建築分戶熱計量供暖係統25
2.3.1熱負荷計算25
2.3.2高層住宅建築分戶熱計量供暖係統26
2.4集中供熱係統的熱力站29
2.4.1種類29
2.4.2供熱管網與熱用戶的連接30
2.4.3小區熱力站32
2.4.4設備布置35
3民用建築空調設計36
3.1民用建築空調設計概述36
3.2空調負荷計算37
3.2.1計算空調熱濕負荷的目的37
3.2.2空調負荷計算37
3.3通風量及其性能參數的確定39
3.3.1空調係統通風量設計39
3.3.2空氣量平衡41
3.3.3空調係統的風速確定42
3.3.4散流器送風的計算例題43
3.4室內空調係統設計與選擇的基本原則44
3.4.1空調係統選擇原則44
3.4.2送風係統設計原則45
3.4.3排風係統設計原則47
3.4.4風係統的防火設計與消聲設計48
3.4.5常用空調係統48
3.5空調設備的性能與選擇50
3.5.1空調設備的主要性能50
3.5.2空調設備的選擇50
3.6空調水係統的設計54
3.6.1空調水係統的劃分54
3.6.2空調水係統的設計原則55
3.6.3空調水係統的阻力組成55
3.6.4空調水係統的壓力分布56
3.6.5空調水係統水力計算的基本公式57
3.6.6空調水係統流速設計57
3.7空調冷源58
3.7.1空調冷源的種類及優缺點58
3.7.2空調冷源設備的經濟性與COP比較58
3.7.3製冷機的選型設計60
3.7.4製冷係統輔助設備的選型設計62
3.7.5冷熱源設備的布置66
3.7.6製冷機房的設計圖紙內容及實例67
3.8空調係統節能技術67
3.8.1建築物本體的節能措施67
3.8.2冷熱源係統的節能68
3.8.3閤理選擇通風與空調係統68
3.8.4空調係統運行節能68
3.8.5建築中的熱迴收70
3.8.6蓄能技術71
3.8.7熱泵節能技術72
4高層民用建築防火排煙設計80
4.1防火排煙設計的意義與特點80
4.1.1防火排煙設計的意義80
4.1.2建築火災煙氣的特點及其流動規律80
4.2防火排煙設計的相關建築基本知識82
4.2.1防火分區82
4.2.2防煙分區82
4.2.3防火間距83
4.2.4建築的分類83
4.2.5需做防排煙設計的主要建築形式83
4.3高層民用建築的防火排煙方式85
4.3.1自然排煙的條件85
4.3.2自然排煙的方式85
4.3.3機械防煙的條件86
4.3.4機械加壓送風風量計算86
4.3.5機械加壓送風係統設計88
4.4機械排煙90
4.4.1機械排煙的設置條件90
4.4.2機械排煙風口的設置91
4.4.3地下室的機械排煙93
4.4.4排煙風量計算93
4.4.5機械排煙係統設計要點94
4.4.6排煙風機的選型設置要求95
4.4.7排煙係統的控製方式95
4.5地下停車場、汽車庫的排煙設計97
4.5.1地下停車場有害物的種類及危害97
4.5.2地下停車場、汽車庫的防煙分區98
4.5.3地下停車場、汽車庫的風口設計98
4.5.4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與送風量的計算方法99
4.5.5地下停車場的防排煙係統設計要點101
4.5.6復閤係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02
4.6民用建築防空地下室防護通風的設計105
4.6.1平戰結閤人防地下室通風設計的特點105
4.6.2人防地下室送、排風係統105
4.6.3風口井及管道井平時與戰時的轉換設計107
4.6.4人防地下室通風設計存在的問題109
4.6.5應當采取的措施110
5公共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12
5.1旅館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12
5.1.1旅館空調設計的重要性112
5.1.2客房空調設計要點112
5.1.3餐廳、宴會廳、多功能廳空調設計要點115
5.1.4歌舞廳空調設計要點117
5.1.5康樂中心空調設計要點118
5.2商場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20
5.2.1百貨商場建築的特點120
5.2.2商場空調設計的特殊性問題120
5.2.3室內空調設計計算參數121
5.2.4空調負荷121
5.2.5空調方式123
5.3影劇院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24
5.3.1室內空調設計計算參數124
5.3.2空調負荷126
5.3.3最小新風量127
5.3.4空調方式128
5.4體育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29
5.4.1體育建築空調特點129
5.4.2體育建築空調設計要點130
5.4.3空調方式133
5.4.4體育建築內氣流組織與設計計算134
5.4.5室內遊泳館的空調設計要點136
5.5醫療建築空調設計特點138
5.5.1醫療建築空氣調節的特點139
5.5.2醫院空調設計的室內溫、濕度139
5.5.3空調係統及其選擇與設計原則139
5.5.4醫院內幾種生物潔淨病房142
5.5.5潔淨手術部空調設計要點143
5.5.6醫院排風係統的設計145
5.6空調工程應用實例145
5.6.1空調工程應用實例1145
5.6.2空調工程應用實例2146
5.6.3空調工程應用實例3146
各章習題148
附錄150
附錄1BIM簡介150
附錄2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153
參考文獻157

前言/序言

前言
暖通空調是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主要方嚮,它通過創造一個適宜的人工環境來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産的需要,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第三版針對暖通空調方嚮,介紹瞭工程設計的基本程序和內容,結閤工程設計的規範和措施,介紹瞭相關工程設計的方法和要點,對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起到補充作用。在本次修訂過程中,除根據新的現行標準對主體內容進行更新外,還對應用較多的BIM(建築信息模型)進行瞭介紹,並就該專業的相關國傢考試“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進行瞭介紹,以方便讀者瞭解相關政策。
本書可作為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用書,也適閤施工和運行技術管理人員選用。
本書由內濛古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師閤作完成,在此對參加編寫的作者錶示感謝。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疏漏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7月

第一版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築與大型公共建築層齣不窮。為瞭適應高層建築的設計要求,本書結閤民用建築特點,側重介紹高層民用建築采暖、通風及空調係統的設計與計算方法。另外,還介紹瞭與采暖、空調係統有關的冷、熱源的設計與計算方法,多層公共建築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與工程實際聯係密切。
同時,針對“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選題主要集中在高層建築供暖、高層建築空調和多層公共建築空調這三大方麵的特點,本書的編寫對“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補充作用,並對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在設計步驟、方案選擇、設計計算等方麵有參考指導作用。對於工科院校,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希望本書的齣版能為畢業設計提供幫助和指導。
本書由內濛古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係老師閤作完成。其中第一、二章由顧潔編寫,第三章由王曉彤編寫,第四章由金光編寫,第五章由牛永紅編寫。顧潔擔任本書主編,王曉彤擔任本書副主編。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研究生馬玖晨的幫助,在此錶示感謝。
本書適閤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大、專院校學生及教師,技術及運行管理人員,建築學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選用。
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書中錯漏之處,敬請大傢批評指正。
編者
2007年7月

第二版前言
《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結閤民用建築暖通空調設計的特點,側重介紹瞭高層民用建築采暖通風、防排煙及公共建築空調係統的設計與計算方法。
全書共分5章:第一章,暖通空調專業工程設計程序及內容;第二章,高層建築供暖;第三章,民用建築空調設計;第四章,高層民用建築防火排煙設計;第五章,公共建築空調設計特點。
本書緊密結閤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對設計工作者在設計過程中明確設計步驟、優化設計方案、進行閤理設計計算等方麵有一定指導作用。同時可作為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本書由內濛古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係顧潔擔任主編,王曉彤、牛永紅擔任副主編。教程第一、二章由顧潔編寫、第三章由王曉彤編寫,第四章由金光編寫,第五章由牛永紅編寫。
本書適閤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等專業學生及教師、暖通空調技術及運行管理人員選用。
本書參考瞭大量文獻資料,一並附在參考文獻中,在此對原著作者錶示感謝。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2年6月



























《現代建築環境控製係統原理與實踐》 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人們生活品質的日益提高,建築環境的舒適性、健康性和經濟性已成為衡量建築質量的重要標準。暖通空調(HVAC)係統作為現代建築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其設計與運行直接關係到室內空氣質量、溫度、濕度以及能源消耗。本書旨在係統性地闡述現代建築環境控製係統的核心原理,深入剖析各類係統的設計方法,並結閤實際工程應用,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指導。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能夠建立起對暖通空調係統全麵而深刻的理解,掌握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打造綠色、節能、健康的建築環境貢獻力量。 第一章:建築環境與人體舒適性 本章將首先探討建築環境對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影響,詳細介紹人體熱平衡的機製,以及影響人體舒適性的關鍵環境參數,包括溫度、濕度、空氣速度、空氣汙染物濃度等。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人群(如老人、兒童、病人)在不同活動狀態下的舒適性需求差異,以及國際和國內關於室內環境質量的最新標準與規範。通過對人體舒適性需求的精準把握,為後續暖通空調係統的設計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章:熱力學與流體力學基礎 暖通空調係統的設計與分析離不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基本原理的應用。本章將係統梳理與HVAC係統直接相關的熱力學定律,包括能量守恒、熵增原理等,重點講解物質的狀態變化、相變潛熱、顯熱等概念。在流體力學方麵,我們將介紹流體的基本性質、流動狀態(層流與湍流)、伯努利方程、連續性方程等,並強調這些原理在管道流動、風機性能、空氣分配等過程中的應用。本章還將涉及熱傳導、對流和輻射這三種基本傳熱方式的原理及其在建築圍護結構和設備中的體現。 第三章:空氣調節的原理與濕空氣性質 空氣調節(AA)是暖通空調係統的核心功能之一,其目標是通過改變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潔淨度,創造適宜的室內環境。本章將詳細介紹濕空氣的性質,包括溫度、露點溫度、相對濕度、絕對濕度、焓值等,並重點闡述濕度在人體舒適性、設備運行和建築材料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將深入講解濕空氣綫圖(Psychrometric Chart)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各種空氣處理過程(如加熱、冷卻、加濕、除濕、混閤、焓濕比變化)分析中的應用。此外,本章還將介紹顯熱比(SHR)的概念及其意義。 第四章:熱負荷與冷負荷的計算 準確計算建築物的熱負荷和冷負荷是HVAC係統設計的首要任務。本章將詳細闡述熱負荷和冷負荷的構成,包括圍護結構的熱傳導、太陽輻射得熱、內部得熱(人員、設備、照明)、新風負荷等。我們將介紹建築圍護結構傳熱係數(U值)的計算方法,以及不同朝嚮、窗牆比、建築材料對太陽輻射得熱的影響。本章還將詳細講解季節性負荷計算法、小時負荷計算法以及瞬時負荷計算法,並介紹相關的計算軟件和工具。對於不同建築類型(如住宅、辦公樓、商場、醫院)的熱負荷和冷負荷計算的特殊性也將進行分析。 第五章:空調係統的組成與分類 本章將對各類空調係統進行全麵介紹。我們將首先介紹空調係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空氣處理設備(如空氣過濾器、錶冷器、加熱器、加濕器、除濕器)、送風係統(風機、風道)、迴風係統、製冷係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蒸發器)、熱源係統(鍋爐、熱泵)、控製係統等。隨後,我們將詳細分類介紹不同類型的空調係統,包括全空氣係統、冷水係統、製冷劑直膨迴係統、多聯機係統(VRF)、地源熱泵係統、水源熱泵係統、空氣源熱泵係統等,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適用範圍和典型應用場景。 第六章:空氣處理設備的設計與選擇 空氣處理設備是實現空氣調節功能的關鍵。本章將深入探討空氣過濾器的選擇標準與性能評估,包括效率等級、壓降、納塵量等。我們將詳細講解錶冷器和加熱器的選型原則,包括換熱量計算、傳熱係數確定、空氣側和水側(或製冷劑側)的壓降控製。對於加濕器和除濕器,我們將介紹其不同的工作原理(如蒸汽加濕、噴霧加濕、吸濕除濕、冷凍除濕)及其適用性。本章還將涉及空氣混閤室的設計,以及風道係統的設計原則,包括風管尺寸計算、風速限製、壓損計算、消聲與防震措施等。 第七章:製冷與熱源設備的設計與選擇 製冷設備和熱源設備是空調係統的“心髒”。本章將詳細介紹各類製冷機組(如離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冷水機組)的工作原理、性能參數和選型方法,重點分析製冷劑的選擇及其對係統效率的影響。我們將討論冷凝器的類型(風冷、水冷)及其選擇依據,以及蒸發器的設計要點。在熱源方麵,本章將重點介紹各類鍋爐(燃氣、燃油、電)的性能參數、燃燒效率和安全要求。同時,我們將深入分析熱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的工作過程、COP值計算及其在不同工況下的性能錶現。 第八章:送風與迴風係統設計 閤理的送風與迴風係統設計對室內空氣品質和溫度均勻性至關重要。本章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送風方式,如頂送風、側送風、 floor-standing送風、散流器送風、條形送風等,並分析其各自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我們將重點講解送風口和迴風口的選型與布置原則,包括風速、風量、射流強度、誘導比等參數的控製。此外,本章還將探討風道的材料選擇、連接方式、保溫措施以及防火與防排煙設計的要求。對於不同區域(如潔淨室、大空間、會議室)的送迴風設計,本章也將提供詳細指導。 第九章:水係統設計與控製 在冷水係統和熱水係統中,水係統的設計直接影響係統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本章將詳細介紹冷凍水係統和熱水係統的組成,包括水泵、管道、閥門、膨脹水箱、水處理設備等。我們將講解管道水力計算,包括管徑選擇、流速控製、壓損計算。此外,本章還將涉及各種閥門(如調節閥、平衡閥、截止閥、球閥)的選型與安裝,以及水泵的選型與匹配。對於水係統的水質處理,包括防腐、防垢、殺菌等措施也將進行介紹。 第十章:通風與排氣係統設計 除瞭空氣調節,機械通風和排氣也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章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通風係統,如全麵通風、局部通風、自然通風等。我們將重點講解機械排風係統的設計,包括排風量計算、排風口布置、風機選型等。對於廚房、衛生間、實驗室等特殊場所的排氣係統設計,本章將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此外,本章還將涉及新風係統的設計,包括新風量計算、新風引入方式以及新風預處理。 第十一章:暖通空調係統的能效分析與節能技術 能源消耗是暖通空調係統麵臨的嚴峻挑戰。本章將深入探討暖通空調係統的能效分析方法,包括能耗指標的計算與評估。我們將重點介紹各種節能技術,如變頻調速技術、熱迴收技術(如全熱交換器、顯熱交換器)、餘熱利用技術、智能控製技術、蒸發冷卻技術、低GWP製冷劑的應用等。本章還將分析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措施對HVAC係統能耗的影響,以及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中關於暖通空調係統的相關要求。 第十二章:暖通空調係統的控製與自動化 現代暖通空調係統高度依賴於先進的控製與自動化技術,以實現精確的溫度、濕度控製和高效運行。本章將介紹各種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CO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HVAC係統中的應用。我們將詳細講解執行器(如電動閥門、變頻控製器)的功能與選型。此外,本章還將深入闡述各種控製策略,如PID控製、模糊控製、預測控製等,並介紹樓宇自控係統(BAS)的架構和功能,以及智能傢居係統中HVAC控製的應用。 第十三章:暖通空調係統的安裝、調試與維護 HVAC係統的安裝、調試與維護是保證其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本章將詳細介紹暖通空調設備和管路的安裝工藝與技術要求,包括管道連接、焊接、絕熱、閥門安裝等。我們將講解係統的調試流程,包括水係統衝洗、氣密性試驗、製冷係統抽真空與充注製冷劑、控製係統校驗等。在維護方麵,本章將重點介紹設備的日常檢查、清潔、潤滑、性能測試以及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此外,本章還將強調安全操作規程和環境保護措施。 第十四章:特殊建築的暖通空調設計 不同類型的建築對暖通空調係統的需求各不相同。本章將針對一些特殊建築類型,如潔淨廠房、醫院手術室、實驗室、數據中心、博物館、體育場館等,深入探討其暖通空調設計的關鍵要素和技術難點。我們將重點關注潔淨室的潔淨等級要求、送排風組織、溫濕度控製精度、壓差控製等。對於醫院和實驗室,我們將重點介紹其對空氣淨化、消毒、負壓(或正壓)控製等方麵的特殊要求。對於數據中心,我們將聚焦於其高密度設備散熱需求和精確的溫濕度控製。 第十五章:綠色建築與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築理念的普及對暖通空調係統的設計提齣瞭新的挑戰和機遇。本章將深入探討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中關於暖通空調係統的相關要求,如建築能效標識、可再生能源利用、低GWP製冷劑的應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等。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優化係統設計、采用高效設備、加強智能控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暖通空調係統的能耗和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附錄 附錄部分將提供常用暖通空調設計計算公式、標準規範索引、常用材料性能參數錶、術語匯編等,以方便讀者在實際工作中查閱和應用。 結語 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我們希望讀者能夠掌握現代建築環境控製係統的設計、計算、選型、安裝、調試及維護等全過程的關鍵技術,並能夠將其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為創造更加舒適、健康、節能、綠色的建築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設計工程師,我總是在尋找能夠提供深度洞察和前沿技術的書籍。這本書《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的作者是顧潔,名字聽起來就很專業。對於第三版,我更關心的是它在理論創新和技術方法上的突破。例如,在熱泵技術、變頻技術、新風係統設計等方麵,是否有瞭更先進的算法和優化方案?在模擬軟件的應用和數據分析方麵,是否有所涉及?我特彆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復雜項目案例的深度解析,包括如何處理非標準化的建築條件、如何實現多聯機係統的最優配置,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可靠性評估等。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高級的計算模型或者優化工具的應用指導,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設計水平。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新的啓發和思考,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沉穩而專業。它沒有那些花哨的插畫或者吸引眼球的色彩,而是選擇瞭比較樸素的藍灰色調,配以醒目的字體,直接點齣瞭書名和作者,這讓我覺得它是一本專注於內容的學術性書籍。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略帶韌性,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閱讀起來不會有廉價感,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目錄部分則詳細列齣瞭各個章節的標題,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脈絡清晰,讓我對全書的知識體係有瞭初步的瞭解。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熱濕負荷計算的章節很感興趣,因為這部分內容直接關係到暖通空調係統的設計能否真正滿足舒適性要求,往往也是最考驗設計者功力的地方。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計算公式和案例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核心知識點。

評分

我是一位初入暖通空調設計領域的設計新人,所以對於學習這類專業書籍,我最看重的是其講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一步步深入,而不是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和概念。如果書中能夠配有大量的圖示、錶格和典型的工程案例,那將對我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大有裨益。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清楚每個概念的物理意義,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尤其是一些關鍵的計算步驟,我希望作者能提供詳細的解析,甚至是一些“避坑指南”,告訴我設計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和需要注意的細節。我知道暖通空調設計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涉及的知識麵很廣,如果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的“敲門磚”,為我打下堅實的基礎,那就太棒瞭。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風格給我的感覺是那種可以放在書架上,時不時拿齣來翻閱的工具書。書的尺寸適中,方便攜帶和閱讀。我非常喜歡那種紙質優良,排版疏朗的書籍,能夠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於《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這本書,我最看重的是其內容的全麵性和準確性。我希望它能夠涵蓋從室內設計參數的確定,到風管、水管係統的設計,再到設備選型和控製策略等方麵。我知道暖通空調設計涉及多方麵的知識,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係,並且在每個方麵都給齣可靠的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行業標準和規範的引用,讓我能夠瞭解設計的依據和邊界。這本書的作者是顧潔,這個名字在我看來就代錶著嚴謹和專業,所以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

從這本書的版次來看,它已經更新到瞭第三版,這說明它在專業領域內得到瞭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並且經過瞭不斷的修訂和完善。這樣的書籍往往能夠反映最新的行業技術和發展趨勢,對於我這樣希望跟上時代步伐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特彆關注的是,現代暖通空調係統越來越注重節能和環保,不知道第三版在這些方麵是否有更新的內容。例如,關於新能源的應用、智能控製技術在暖通空調係統中的集成,以及如何進行更精細化的能耗分析,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如果書中能夠涵蓋這些前沿的知識,並且提供相應的計算方法和設計指南,那將大大提升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喜歡那種既有理論深度,又能指導實踐的書籍,希望這本《暖通空調設計與計算方法》能夠滿足我的期待,為我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