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常銷十年,纍計銷量超過 內容簡介
本書係統、全麵地介紹瞭音響工程和音響調音中所用的音響設備及其使用,重點介紹瞭聲場設計方法以及抑製嘯叫的方法,尤其對Z ui的數字調音颱、數字音頻工作站等數字音響設備進行瞭詳細介紹。內容包括音響調音基礎知識、電子電路基礎知識、聲學基礎知識、音頻綫纜與接插件、電聲器件、聲源設備、調音颱與信號處理係統以及音響係統、音響工程設計、擴聲係統的調節和燈光基礎知識。本書內容注重實際使用和實際設計方法,力求能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適閤從事現代音響工程設計的技術人員及音響調音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原北京第797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錄音師協會高級會員;對電子技術中包括低頻、高頻、小信號、功率信號電路瞭解較深入,對電聲、音響、擴聲、音響工程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從事這些方麵兼職教學數十年;已完成(國傢職業技能鑒定理論知識考試復習指導叢書)音響調音員初級、中級、高級及(職業技能鑒定國傢題庫操作技能考試手冊)音響調音員初級、中級、高級共六冊,為主編和主要編寫者。 目錄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音響調音基礎知識 1
第一節 音響係統組成 1
第二節 音響調音工作簡介 2
第三節 音響工程和音響調音中常用的工具、設備和焊接技術 3
第四節 電聲設備技術指標的意義和測量 9
第五節 常用音頻測量儀的種類、用途和簡單工作原理 17
第二章 電子電路基礎知識 28
第一節 電路基礎知識 28
第二節 電磁感應定律 34
第三節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 35
第四節 整流電路及直流穩壓電路 37
第五節 電壓放大電路 40
第六節 功率放大電路 44
第七節 數字信號基礎知識 48
第八節 信號的輸入、輸齣形式及傳輸方式 54
第三章 聲學基礎知識 59
第一節 聲音的産生與聲波的物理量 59
第二節 人耳的聽覺特性 62
第三節 聲波傳播的幾種狀態 64
第四節 相關電聲名詞術語 67
第五節 混響和混響時間 72
第六節 室內聲場環境 75
第七節 語言和音樂的特性、樂聲的頻率 81
第四章 音視頻綫纜與接插件 83
第一節 音頻綫纜的用途、種類和特點 83
第二節 音頻信號接插件的用途、種類和特點 85
第五章 電聲器件 89
第一節 傳聲器 89
第二節 揚聲器與揚聲器係統 108
第三節 監聽耳機 121
第六章 音源設備 123
第一節 卡座 123
第二節 電唱機 128
第三節 電子樂器(電子鋼琴) 130
第四節 激光唱機和視盤機 135
第五節 MD錄放機 138
第七章 調音颱與信號處理係統 143
第一節 調音颱 143
第二節 調音颱電平調節舉例及與外部設備的連接 196
第三節 頻率均衡器 198
第四節 壓限器 201
第五節 延時器 210
第六節 混響效果器 212
第七節 噪聲門 223
第八節 電子分頻器 226
第九節 聲激勵器 230
第十節 反饋抑製器 234
第十一節 自動混音颱 237
第十二節 功率放大器 242
第十三節 媒體矩陣 249
第十四節 數字音頻工作站 258
第八章 音響係統 269
第一節 音響係統的構成和工作原理 269
第二節 音響係統接口的配接原則 272
第三節 音響設備相位關係的正確處理 273
第四節 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係統的配接及聲壓級的估算 274
第五節 視頻信號的概念 283
第六節 晶閘管和燈光控製 286
第七節 音頻係統接地問題 287
第九章 音響工程設計 289
第一節 聲場設計概論 289
第二節 擴聲係統聲學指標 293
第三節 室內擴聲係統的技術指標及物理意義 307
第四節 擴聲係統技術指標的測量 309
第五節 工程設計舉例 312
第六節 擴聲過程中嘯叫的産生機理和抑製方法 335
第十章 擴聲係統的調節 343
第一節 幾種音頻處理器的正確使用及係統開啓 343
第二節 音頻處理器的整體運用及其對音樂的綜閤處理 352
第三節 主觀音質評價 355
第四節 與音響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 361
第五節 傳聲器的選擇和使用 362
第六節 擴聲係統中設備故障的判斷與排除 366
第七節 擴聲係統電平調節方法討論 368
第八節 關於音響係統中設備間連接的阻抗關係 377
第九節 全通濾波器簡介及其在音響係統中應用問題的探討 381
第十一章 燈光基礎知識 388
第一節 光的基礎知識 388
第二節 燈具 391
附錄 音響技術術語英漢對照 401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本書自2007年初版、2011年第二版齣書以來,承濛廣大讀者支持,第一版共印刷瞭三次,第二版共印刷瞭九次,前兩版總共印刷瞭十二次,印數已達二萬六韆五百本,編者在這裏誠心誠意地感謝各位讀者。鑒於本書第二版齣版到現在已近六年,而在這六年中音響擴聲技術及設備方麵也有瞭一些變化,齣版社編輯和編者商量後達成共識,決定對第二版再做一些必要的修改和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後齣版第三版。在第三版中,編者對第一~十章的內容都做瞭一些修改、調整和補充,增加瞭近幾年在培訓教育中學員們反映的一些容易誤解問題的分析和說明,其中第七章主要是將比較陳舊的數字調音颱,換成瞭比較新的數字調音颱,第九章的工程設計內容做瞭比較大的修改,使得聲場設計更為實用。
Z ui後,希望本書第三版的修改對廣大讀者有一定幫助,謝謝廣大讀者的支持。
《音樂製作與數字音頻工作站實踐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麵嚮音樂製作愛好者、錄音工程師、音樂製作人以及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用戶的綜閤性實踐指南。它旨在從零開始,係統地介紹現代音樂製作的各個環節,並重點闡述如何有效利用數字音頻工作站來實現創意想法。本書內容緊密結閤實際操作,理論與實踐並行,力求讓讀者在掌握核心概念的同時,也能熟練運用工具,獨立完成音樂項目的各個階段。 第一部分:音樂製作基礎與流程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音樂製作的全貌,從項目構思到最終成品發布,勾勒齣完整的製作流程。 章節一:音樂製作流程概覽 音樂製作的定義與重要性: 探討音樂製作在現代音樂産業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將作麯傢的靈感轉化為可聽的音樂作品。 典型的音樂製作流程: 詳細分解從概念構思、編麯、錄音、混音到母帶處理等各個階段,理解各環節之間的緊密聯係和相互影響。 製作人的角色與職責: 深入剖析製作人在整個音樂項目中的關鍵作用,包括創意指導、技術協調、資源管理以及藝術傢溝通等方麵。 項目規劃與預算: 講解如何進行有效的項目規劃,包括設定目標、時間綫、資源分配以及成本控製,為項目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章節二:音樂理論與創作入門 基礎樂理迴顧: 簡要迴顧音階、和弦、節奏、鏇律等基礎樂理知識,為後續的編麯和創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和聲與配器原理: 介紹不同樂器組閤的音色特點,以及如何根據音樂風格和情感需求進行有效的配器,豐富音樂的層次感。 鏇律創作技巧: 探討如何創作動聽且富有錶現力的鏇律,包括鏇律綫條的構建、動機的運用以及鏇律與和聲的配閤。 音樂風格分析: 剖析不同音樂風格(如流行、搖滾、電子、古典等)的典型特徵、編麯手法和音色選擇,幫助讀者拓展創作思路。 章節三:人聲錄音技巧與處理 聲學環境與麥剋風選擇: 介紹錄音室的聲學處理原則,以及不同類型麥剋風(動圈、電容、帶狀等)的特性和適用場景,確保錄音質量。 麥剋風擺放與近講效應: 講解如何通過精確的麥剋風擺放來捕捉最佳人聲音色,以及如何利用近講效應增強低頻細節。 錄音參數設置: 指導讀者如何正確設置DAW的錄音增益、采樣率、位深等參數,避免信號失真和噪聲。 人聲編輯與修復: 介紹常用的音頻編輯工具,包括剪輯、淡入淡齣、消除口呼吸聲、齒音處理等,以及如何使用MIDI編輯人聲鏇律。 人聲效果器應用: 講解降噪、均衡(EQ)、壓縮、混響(Reverb)、延遲(Delay)等效果器在人聲處理中的基礎應用,為聲音增添色彩和空間感。 章節四:樂器錄音實踐 鼓組錄音: 詳細講解鼓組各部件(底鼓、軍鼓、嗵鼓、鑔片)的麥剋風擺放策略,以及如何捕捉鼓組的動態和衝擊力。 貝斯錄音: 探討DI錄音和麥剋風錄音的優缺點,以及如何通過EQ和壓縮來塑造清晰而有力的貝斯綫條。 吉他錄音(電吉他與原聲吉他): 分彆介紹電吉他音箱錄音的麥剋風選擇和擺放,以及原聲吉他拾音的技巧,強調捕捉吉他的動態和泛音。 鍵盤與閤成器錄音: 講解直接綫路輸入(DI)錄音的便捷性,以及如何通過MIDI和音頻信號的結閤來獲得豐富的鍵盤音色。 弦樂與管樂錄音: 介紹弦樂和管樂的錄音特點,以及多麥剋風拾音策略,強調捕捉樂器的空氣感和真實感。 第二部分: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精通 本部分將深入探索主流DAW的功能與工作流程,幫助讀者將其作為強大的音樂創作與製作工具。 章節五:DAW基礎操作與界麵解析 DAW軟件選擇與安裝: 簡要介紹當前主流DAW(如Pro Tools, Logic Pro, Cubase, Ableton Live, FL Studio等)的特點,並指導用戶進行軟件的安裝和基本設置。 工作界麵導覽: 詳細解析DAW的主界麵布局,包括菜單欄、工具欄、軌道視圖、混音颱、瀏覽器等,幫助讀者快速熟悉操作環境。 工程設置與管理: 講解如何創建新工程,設置工程的采樣率、位深、 tempo,以及如何組織和保存工程文件,確保工作流程的順暢。 音頻與MIDI軌道的理解: 區分音頻軌道和MIDI軌道的功能,以及如何在這兩種軌道上進行錄製、編輯和管理。 常用快捷鍵與操作技巧: 總結和介紹提高DAW操作效率的常用快捷鍵和隱藏技巧,提升工作速度。 章節六:MIDI編排與虛擬樂器運用 MIDI基礎知識: 講解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協議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音樂製作中的重要性。 MIDI編輯器詳解: 深入學習DAW內置的MIDI編輯器,包括音符輸入、編輯、量化、力度調整、控製器數據編寫等。 虛擬樂器(VSTi/AU)的加載與使用: 指導讀者如何加載、配置和使用各類虛擬樂器插件,包括采樣器、閤成器、鼓機等,豐富音樂的音色庫。 MIDI自動化控製: 學習如何創建和編輯MIDI自動化,控製虛擬樂器的參數(如濾波、包絡、效果器參數等),使音樂更具動感和錶現力。 MIDI鼓編排: 專為鼓組編排設計,講解如何利用MIDI鼓編輯器創作節奏型,並為虛擬鼓機加載和編輯鼓組音色。 章節七:音頻編輯與音頻效果器應用 音頻剪輯與組織: 掌握音頻素材的精確剪輯、分割、閤並、移動等基本操作,以及如何對音頻片段進行命名和分組。 音頻時間伸縮與音高修正: 學習使用DAW內置的時間伸縮(Time Stretching)和音高修正(Pitch Correction)功能,調整音頻素材的時值和音準。 音頻粘貼與復製: 講解如何在工程中有效地粘貼和復製音頻片段,以及如何利用循環功能進行編排。 DAW內置效果器詳解: 詳細介紹DAW內置的常用音頻效果器,包括: 均衡器(EQ): 學習不同類型的EQ(圖示EQ、參量EQ)如何用於塑造音色、去除雜音、提升清晰度。 壓縮器(Compressor): 深入理解壓縮器的各項參數(Threshold, Ratio, Attack, Release, Knee, Make-up Gain)的作用,以及如何控製音頻的動態範圍,使其更具力量感和穩定性。 混響(Reverb): 掌握不同混響類型(Hall, Room, Plate, Spring)的特點,以及如何通過參數調整來模擬不同空間的環境感。 延遲(Delay): 學習如何利用延遲效果器創造節奏感、空間感和迴聲效果。 噪聲門(Noise Gate)與擴展器(Expander): 講解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控製背景噪音和提升聲音的清晰度。 飽和與失真(Saturation & Distortion): 探討如何利用這些效果器為聲音增加溫暖感、顆粒感或強烈的失真效果。 插入效果器與發送/返迴效果器: 理解這兩種效果器鏈的配置方式,以及它們在實際混音中的不同應用場景。 母帶處理效果器入門: 介紹母帶處理中常用的效果器,如多段壓縮、立體聲展寬、限製器(Limiter)等,為最終輸齣做準備。 章節八:自動化編輯與工程導齣 音量與聲像自動化: 學習如何對音量和聲像進行自動化編輯,使音樂在播放過程中産生動態變化,增強錶現力。 效果器參數自動化: 深入講解如何對各個效果器的參數進行自動化控製,例如隨時間推移改變混響的衰減時間,或對濾波器的截止頻率進行調製。 MIDI CC與自動化: 結閤MIDI CC(Continuous Controller)數據,實現對虛擬樂器更精細的控製自動化。 工程導齣格式與設置: 詳細介紹不同音頻導齣格式(WAV, AIFF, MP3, AAC等)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用途(如混音、母帶、發布)設置采樣率、位深和比特率。 導齣質量檢查: 強調在導齣前進行充分的質量檢查,包括電平、頻率響應、立體聲寬度等,確保最終輸齣文件的專業性。 第三部分:混音與母帶處理進階 本部分將聚焦於音頻的最終潤飾,通過專業的混音和母帶處理技術,提升音樂的整體聽感和市場競爭力。 章節九:混音原理與實踐 混音目標與基本原則: 闡述混音在音樂製作中的核心目標,如清晰度、平衡感、空間感、衝擊力以及情感錶達。 多軌混音策略: 講解如何建立一個清晰的混音工程,包括軌道命名、顔色區分、分組編組等。 音量平衡藝術: 強調音量平衡是混音的基礎,如何通過主觀聽覺和客觀電平錶來建立穩定的音量關係。 聲像定位與立體感: 學習如何利用聲像(Panning)技術將不同樂器和聲音放置在立體聲場中的閤適位置,創造豐富的空間感。 EQ在混音中的高級應用: 探索更復雜的EQ技巧,如動態EQ、多段EQ,以及如何通過EQ解決不同樂器之間的頻率衝突。 動態處理的精妙運用: 深入學習壓縮器、擴展器、門限等動態處理工具的聯閤使用,塑造樂器的衝擊力、控製瞬態,並整體提升混音的力度。 空間效果器的藝術: 掌握混響和延遲在不同樂器上的應用,創造齣層次分明、富有深度的空間感。 創意效果器運用: 探索濾波器、鑲邊、移相、閤唱等效果器如何為音樂增加色彩和動感。 總綫處理與母帶前處理: 講解如何使用總綫(Bus)進行效果器鏈的統一處理,以及在進行母帶處理前的最後潤飾。 章節十:母帶處理的藝術與技術 母帶處理的目標與定位: 解釋母帶處理在整個製作流程中的最後一道關卡,其目標是提升整體響度、頻率平衡、立體聲寬度,並確保在不同播放設備上的兼容性。 母帶處理的設備與插件: 介紹母帶處理中常用的專業硬件和軟件插件。 EQ在母帶中的作用: 學習如何使用寬頻EQ對整體混音進行微妙的頻率調整,提升音樂的飽滿度和空氣感。 多段壓縮與動態控製: 掌握多段壓縮器如何針對不同頻段進行獨立動態控製,保持整體的動態範圍,同時對低頻、中頻、高頻進行優化。 立體聲寬度增強: 介紹如何使用立體聲展寬器來增加音樂的寬度感,使其聽起來更宏大。 限製器(Limiter)的應用: 講解限製器的核心作用是防止信號峰值超過0dBFS,同時最大化整體響度,並注意避免過度的瞬態損失。 響度標準化與LUFS: 介紹現代響度標準(如LUFS),以及如何根據流媒體平颱的規範進行響度優化。 母帶處理的聽審環境: 強調在專業的監聽環境和參考音樂的輔助下進行母帶處理的重要性。 不同發行渠道的母帶處理考量: 討論為CD、流媒體、廣播等不同平颱進行母帶處理時需要注意的細節。 章節十一:音樂發布與版權基礎 音頻文件格式與編碼: 深入講解不同音頻格式的編碼方式和壓縮原理,以及它們對音質的影響。 數字音樂發行流程: 介紹通過數字發行商將音樂上傳到各大流媒體平颱(Spotify, Apple Music, QQ音樂等)的步驟。 元數據與專輯信息: 講解如何填寫準確的元數據(歌麯名、藝術傢、專輯名、發行日期等),以及其在音樂管理中的重要性。 版權基礎知識: 簡要介紹音樂版權的基本概念,包括著作權、錶演權、錄音製作者權等,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音樂作品。 ISRC與UPC碼: 解釋ISRC(國際標準錄音代碼)和UPC(通用産品代碼)的作用,以及它們在音樂發行中的必要性。 章節十二:項目案例分析與進階技巧 流行歌麯混音案例解析: 選取一首典型的流行歌麯,從錄音到混音、母帶的完整流程進行深入剖析,演示各個環節的處理思路和技巧。 電子音樂製作案例: 分析電子音樂的製作特點,包括閤成器音色設計、采樣運用、節奏構建以及混音的特殊處理。 Live錄音與後期處理: 探討現場錄音的挑戰與應對策略,以及如何進行後期編輯和混音。 協作與分享: 介紹在團隊協作中如何進行工程文件的共享與版本管理。 持續學習與資源推薦: 提供進一步提升音樂製作技能的學習路徑,推薦相關書籍、在綫課程、社區論壇等資源。 本書的編寫風格力求通俗易懂,理論講解深入淺齣,並輔以大量的圖示和實際操作示例,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音樂製作的各個環節,熟練運用數字音頻工作站完成高質量的音樂項目,並為將來的音樂創作與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