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儒学与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本书中,作者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挖掘与分析,展现了儒学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儒学为人们在生活中找到美和价值的导向,而生活又让儒学在日常之中充满生命力与活力。只有扎根在生活之中,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才能生机勃勃地传承与发展下去,人们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充实与丰富多彩。
龚鹏程,1956年生,传统文化研究者。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是富有实效的知名教育家,有“龚鹏程国学院”等学术组织及活动,遍及各地。著有文史哲等学术著作近百种。
新版自序
第一版自序
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
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
生活儒学的面向
人文美学的研究
人文美的道路
风俗美的探讨
生活美的追求
饮食男女之道
饮馔的政治学
生活的艺术化
另类生活美:隐逸
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附录
游戏的人
游戏化社会
三、通人我之情
当然,饮食不只表现在典礼或宴席上,日常生活中即有饮食,所以中国人是以吃什么来界定一年的时间表的。《豳风?七月》说“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瓠,九月拾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就是个显明的例子。
由此例亦可见饮食是每人日常都要做的事,所以它是生活世界主要的内容,所以古人才会以吃什么来界定时序之变化。但正如前面引录了许多友朋亲戚君臣等相互饮会欢聚的诗那样,饮食其实还有超乎个人的意义。中国人普遍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不同的生命,但这些不同的生命,有其共同的需求,都要饮食,故饮食乃人之共同点。人与人相处,以此为沟通之基点必然最顺畅、最基本。是以饮食实有超乎个人的功能与意义,可以“通人我”。
《郑风》有一首《狡童》,说“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狡,可能是美丽的意思,犹如“佼人僚兮”的佼人;也可能是指狡黠的人。这个人不跟我好了,不同我说话,不和我共食,害我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这首害相思病的诗,短短两句之中,连说了两次吃饭的事。可见吃饭在人我沟通中的地位。共食,代表两人同心,相互可以沟通。不共食,则与“不共言”一样,表示言语道断,不相存问,以致自己独自吃也吃不下。
《小雅?正月》说“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鄰,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也是同样的意思。
这样的诗,从反面印证了饮食的通人我性质,正面写这种性质与功能的作品,自然更多。比如《唐风?有杕之杜》说“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逝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这就刚好与《狡童》相反,是说有个君子,他肯来跟我在一块儿呀(逝、噬均为发语词),他肯来游、肯来就我,我多么喜欢,何不请他饮食?饮食的作用,多么明显!
正因为如此,所以人都喜欢请他愿意亲近的人吃饭。如果请了而人家不来与我共食,便抱憾自怨,或怨被邀者。《小雅?伐木》即是如此。诗云:“伐木许许,酾酒有。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愿。于粢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准备了八盘菜,又有羔羊、又有肥猪,还有美酒,若邀请诸父诸舅都刚好不能来,岂不表示我有过失吗?
同样讲到“簋”的,还有一首《秦风?权舆》,也是类似的心情:“呜呼我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吁嗟呼,不承权舆。”“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吁嗟呼不承权舆。”权舆,指刚开始的时候。刚开始时,每餐都准备了四个盛食器的饭菜给我,现在却让我吃不饱,想起来真是呜呼呀、吁嗟呀、郁闷呀。
饮食,代表人对人的善意,表示愿与沟通、情意相洽。不共饮食,或饮食之礼渐衰,自然就代表了相反的意思。所以共饮食成为人们的期望,如《伐木》所云:“有酒湑我,无酒沽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渭矣。”有酒就要让我喝,没有也得为我去买酒,这才让我觉得彼此是朋友。这首诗是指交朋友的事,一开头说“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可是结尾却强调喝酒的事,似乎发声求友,尚不及借着喝酒表示友谊呢!又《小雅?桑扈》云“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讲天子宴诸侯。只要多请诸侯吃饭喝酒,一样可以万福来聚。可见白天子诸侯以至庶人百姓,这个道理都是相同的。
这种体认想必十分重要,所以《豳风?七月》总结生活之经验,其结论也是:“四之日其早,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大家在一起,喝喝酒、宰宰羊,彼此祝福一番。
此饮食之可以通人我之怀也。然而,饮食之道大矣哉,岂仅通人我之怀而已耶?扩彼通人我之意,斯乃更可以通乎鬼神。
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相信饮食的沟通功能。我们有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鬼神吃了我们的东西,表示它愿意“福我”(莫忘了吃喝跟福报的关系)。而且,因我们都爱吃,故想象神也是爱吃的。王充《论衡?讥日篇》:“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见生人有饮食.死为鬼当能复饮食。”注意,这也是中国人特殊的观念,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文化中,并不特别强调对死者的饮食供养。祭物越丰盛,如供养人要四簋八簋那样,对神的祭物也是越多越能表示诚意,若减少了,人会嗟咨,神也会发怒报复的。这个道理《小雅?楚茨》讲得最详细了: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济济跄跄,洁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烹,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我孔谨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赍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几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勅。永锡尔极。时万时亿。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收成好了,便制酒食以祭祀,剥牛烹羊,或陈列或进献,让神及祖先来品尝,以使子孙获得福报。“神嗜饮食,使君寿考。”说得多么明白呀!凡祭祀,都服膺这个道理,如《周颂?执竞》云“既醉既饱,福禄来返”;《丰年》云“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信南山》云“祭以清酒,从以牡,离心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是烝是尝,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凫鹥》云“尔酒既湑,尔肴伊脯,公尸燕饮,福禄来下”;《大雅?旱麓》云“清酒既载,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行苇》云“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考”,与《楚茨》都是完全相同的。此处仅以《诗经》为例来做说明,若推其理,可通六经。我另有《周易饮食事类义证》一文,介绍《周易》中谈论饮食的文句与观念,可以互参。
相反地,假如祭礼太简慢了,神吃得不痛快,神可是要发怒的,《墨子?明鬼》记载:祐观辜替宋文君祷祀,因牲礼不合度,鬼怒,依附在祝史身上,用拐杖把他活活打死在祭坛上。故《尚同中》云:“圣王……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
儒学与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