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人民币

天然气人民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晓勇 著
图书标签:
  • 天然气
  • 人民币
  • 能源
  • 金融
  • 投资
  • 经济
  • 市场
  • 价格
  • 政策
  • 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446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783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能源安全研究论丛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页数:236
字数:2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是中国实现能源安全和金融领域的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天然气作为全球为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交易结算量在世界范围的贸易中占有较大比例。利用我国对于天然气的进口需求促使人民币流向境外,再通过丰富我国出口产品服务,开放金融市场来增加人民币持有国的人民币适用场景,使人民币回流我国。这一资金循环链条可以极大程度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届时,我国不仅可以凭借人民币的主导地位获得相应的“铸币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用,亦可增强我国国际地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实现中国的能源安全。而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有望进一步、可持续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作者简介

黄晓勇,1956年1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能源安全、民间组织等,著有《美国的中亚能源外交(2001-2008)》、 《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等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天然气人民币问世/3
  一 石油美元与天然气人民币的诞生/3
  二 天然气人民币为什么可行/8
  三 天然气人民币的未来/21
第二章 天然气人民币如何落地/22
  一 加快推动东北亚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设是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
    的关键之举/23
  二 建立东北亚天然气交流合作的对话机制/27
  三 实现东北亚地区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9
  四 推动国内天然气行业的相关改革/32
  五 推动外汇体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推行人民币计价和结算/34
  六 结论/36

第二篇 战略意义
第三章 适应发展形势,倒逼行业改革,改善能源结构/41
  一 适应发展需要,引领低碳环保趋势/41
  二 战略定位高,发展潜力大/48
  三 倒逼行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51
  四 改善能源结构,优化供给与消费/62
第四章 “亚洲溢价”与提升中国天然气定价权/70
  一 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分割状况/71
  二 “亚洲溢价”与亚洲天然气定价权的缺失/75
  三 中国的议价地位与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80
  四 消除“亚洲溢价”与中国的策略选择/82
  五 天然气人民币与提升中国天然气定价话语权/86
第五章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89
  一 现代经济增长的两大特性——能源与货币/90
  二 天然气作为大宗商品的地理、权力与金融特性/98
  三 伊斯兰金融与天然气人民币/102
  四 初步结论/105

第三篇 实施路径
第六章 建立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109
  一 国际天然气交易中心经验借鉴/109
  二 亚洲区域性天然气市场的现状/115
  三 构建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中国是否最佳选择?/125
第七章 加快国内天然气行业改革,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136
  一 天然气行业改革的国际经验/136
  二 天然气行业改革的原则和目标/143
  三 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体制改革/146
  四 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结构/148
  五 健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制度/149
  六 进行价格改革/152
  七 构建竞争性市场结构,强化改革的监控领导/153
第八章 加强国际、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155
  一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55
  二 构建全国统一的管输网络/157
  三 加强天然气区域管网规划设计/160
  四 建设天然气储气库/163
  五 扩建LNG进口配套设施/165
  六 鼓励投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68
  七 加强技术保障和监管/171
第九章 强化天然气国际贸易与合作,扩大天然气供给/173
  一 黄金时代悄然而至/174
  二 天然气是否与众不同?/180
  三 “亚洲溢价”有望破解/183
  四 再添一把火:强化天然气国际贸易与合作,扩大供给/187
第十章 完善外汇体制,助推天然气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190
  一 石油与天然气:不同命运?
    ——天然气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计价模式?/192
  二 人民币计价天然气的条件、优势、挑战及可能性/196
  三 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天然气的可行性路径/204
第十一章 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207
  一 通过贸易项下实现人民币回流/209
  二 推动资本项目有序开放/211
  三 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216
  四 资本项目开放环境下的风险防控/221

后 记/223

前言/序言

前  言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因此需要在基本制度、管理体系、运营模式和应用技术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天然气人民币便是这样一个创新体系,通过人民币在天然气投资、生产和贸易中的广泛使用,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中国对天然气的进口使人民币流向境外,天然气出口国则通过购买中国产品和服务以及投资人民币金融产品,使人民币得以回流中国,从而形成完整的围绕人民币的贸易流通和投融资体系。为了尽快构建并最终形成这一体系,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尽快建立中国的天然气交易中心,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也促进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迅速进步,以服务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一方面将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推进能源革命、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提供重要的金融体系支撑;同时,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的载体,将给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增长空间和美好前景。因此,加快推进天然气人民币,对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以及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发挥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企业、民间资本需要共同努力,其中顶层设计与制度、政策、机制改革尤为重要且十分关键,这一点在“石油美元”机制形成的历史中清晰可见。
我们的研究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终于将对天然气人民币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所探索出的成果结集出版。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主要论述了提出天然气人民......
《静谧的河湾》 这并非一本关于宏大叙事或激烈冲突的书,它更像是一幅用文字细细描摹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在静默中流淌出岁月的温情与自然的韵律。故事围绕着一个依水而居的古老村落展开,村庄的名字早已被时光打磨得模糊不清,只剩下那条穿村而过的、永远平静的河湾,成为了村民们生活最真实的坐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阿婆”的老妇人。她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过往,她的生活如同那河湾的水一般,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无尽的生命力与深沉的情感。阿婆年轻时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个名叫“阿明”的青年,如同一阵风,吹进了她的生命,又如同一片叶,悄然飘落。那段往事,如同河湾深处的鹅卵石,被岁月的流水冲刷得光滑圆润,却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印记,在阿婆心中荡漾。 书中,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阿婆的日常生活。清晨,她会披着薄雾,提着竹篮,去河边捕鱼,那条承载着她半生回忆的船,也承载了她每一天的生计。午后,她会在门前的桂花树下,一边缝补着陈旧的衣裳,一边眯着眼睛,看着孩童们在巷子里嬉戏追逐,他们的笑声仿佛也能驱散岁月带来的孤寂。傍晚,炊烟袅袅升起,她会准备简单的饭菜,细细品味,窗外是此起彼伏的蛙鸣和远处模糊的虫吟,构成一曲宁静的晚歌。 除了阿婆,村子里还有许多鲜活的人物。有年迈的“老铁匠”,他的双手粗糙有力,却能敲打出精美的农具,他的人生如同他敲击出的铁器,坚韧而富有生命力。有年轻的“阿香”,她有着一双灵巧的手,能编织出最细致的竹篮,她的梦想如同河湾里偶尔跃起的鱼儿,充满了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还有那些不曾有名姓的老者,他们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吐着烟圈,聊着早已模糊的过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村庄历史的活化石。 《静谧的河湾》并非拥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它更侧重于展现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情味浓厚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冲突,更多是来源于内心的平静被偶尔打破,或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或是对平凡生活的感恩。书中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令人心惊胆战的事件,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而舒缓,如同河湾里缓缓流淌的清水,涤荡着读者的心灵。 作者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出神入化。春日里,河湾两岸的柳树吐出嫩芽,新绿如烟;夏日里,荷叶亭亭,蛙声一片,蝉鸣阵阵;秋日里,金黄的稻浪翻滚,桂花飘香;冬日里,河面偶尔结冰,银装素裹,却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暗中积蓄。这里的自然,不只是背景,更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人物情感的投射,是生活状态的象征。 本书的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作的矫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种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那些被人们忽略的平凡瞬间,在笔下却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比如,阿婆手中粗糙的竹篮,孩童脸上沾染的泥土,邻里间一句简单的问候,这些微小的细节,共同构成了村庄真实而温暖的肌理。 《静谧的河湾》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状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情感连接,回归到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本书仿佛是一湾清澈的泉水,能洗涤心灵的尘埃,让人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它或许不能带给你物质上的财富,却能给予你精神上的富足,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这本书适合那些渴望在文字中获得片刻宁静,感受生活本真的人阅读。它没有提供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却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到内心的答案。它是一本关于“慢”的书,关于“静”的书,关于“生活”的书。合上书本,你或许会觉得,自己也曾在那条静谧的河湾边,感受过那份淡淡的忧伤,那份深深的爱,和那份无处不在的温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兴奋”的部分,在于作者对未来能源格局的“预见性”分析,它并非是空洞的预测,而是建立在对当下趋势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洞察之上。书中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挑战与机遇的探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活力的未来能源市场。作者在分析清洁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的发展潜力时,其数据和论据都非常扎实,让我对这些新兴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进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与天然气协同发展的讨论,感到眼前一亮。书中还探讨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日益突出,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过渡性能源,其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如何演变。作者在分析不同地区对天然气需求的预测时,其对地缘政治因素的考量,以及对新兴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长的预判,都显得非常独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的描写,充满了期待。它让我看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能源的消费大国,更是一个正在引领能源革命的创新者。作者在讨论“能源民主化”的趋势时,对去中心化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的潜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看到了能源消费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能源图景,它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本书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这场能源变革的参与者。

评分

我从未想过,一本关于能源的书,能够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历史沉浸感”。作者并非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叙述,而是将不同的历史节点,以一种碎片化的、却又相互关联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一部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我读到书中关于二战时期,天然气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天然气扮演的关键角色的论述,历史的脉络便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特别是作者对于中东地区,那些曾经被视为“荒漠”的地方,如何因为天然气的发现,而彻底改变了政治版图和经济命运的描写,让我感到无比震撼。书中关于一些历史性的能源条约的分析,以及那些在背后默默推动国际能源格局形成的政治家和商人,他们的决策和博弈,都充满了戏剧性。我常常在想,那些看似微小的能源交易,是如何一步步汇聚成如今影响全球的庞大能量。作者在探讨早期国际天然气贸易的形成时,对那些早期航运技术、管道建设的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风险的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是如何在挑战中开辟道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能源价格波动对各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案例,从石油危机到天然气短缺,每一次冲击都让人们对能源的依赖和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能源的历史,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科技、经济、政治相互交织的生动写照。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由无数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共同书写而成。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并非是书名中那看似经济学与能源界碰撞的“天然气人民币”组合,而是作者在序言中描绘的,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我仿佛看到,从蒸汽时代呼啸而过的火车,到如今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备受瞩目的天然气,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热量和动力,更是一种经济体、一种国家实力的悄然转变。书中对天然气早期开采、运输技术演进的描述,细致入微,让我这个门外汉也仿佛置身于那些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场景之中。特别是关于管道技术的突破,是如何从最初的简陋不堪,一步步发展到如今能够跨越大陆、深埋海底的复杂系统,其背后的科技力量和商业博弈,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得以展现。我常常在想,一个国家能源的独立自主,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底气,更是地缘政治上的主动权。书中在探讨天然气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时,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从最初的区域性市场,到如今全球化的竞合,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故事。作者在描写那些国际能源巨头如何凭借技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塑造市场格局时,其分析的深刻性,让我对“硬通货”的理解有了新的维度。我开始意识到,天然气,这个看似寻常的商品,实则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影响着国际政治的走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天然气的,更是关于人类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故事。它让我对“能源安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能源格局的演变充满了好奇。

评分

当我读到这本书中关于“能源安全”的论述时,我被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所笼罩。作者并非将能源安全仅仅理解为能源的供应是否充足,而是将其提升到国家主权、经济独立乃至民族存亡的高度。书中对历史上的几次能源危机,如石油危机,是如何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描述,让我深有体会。我尤其对作者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感到触目惊心。书中对中国在海外进行能源资源布局,以保障自身供应安全的战略,以及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它让我明白,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并非总是风平浪静,而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冲突。作者在探讨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时,其分析的深刻性,让我看到了能源如何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书中还对一些国家,如何利用其能源优势,来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进行了批判性的揭示。这种描写,让我意识到,能源安全,并非仅仅是技术和经济问题,更是深刻的国家战略问题。读完这部分,我不仅对中国的能源困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能源独立自主”的真正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其经济的繁荣,更在于其能源的安全和稳定。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能源全球化”的窗户。作者在描绘全球天然气贸易网络时,其宏大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一个 interconnected 的世界。书中对LNG(液化天然气)的运输,如何改变了全球天然气的供需格局,以及其对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对作者对“能源走廊”和“能源枢纽”的构建,以及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潜在影响的探讨,感到兴奋。它让我看到,能源的流动,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受到战略规划和地缘政治力量的驱动。书中还对不同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以及这些投资如何影响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它让我看到了,能源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的竞争,更是基础设施的竞争。作者在探讨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其战略思维的深远,让我佩服。读完这部分,我不仅对全球能源贸易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未来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它让我明白,能源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变量。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感”,它将我原本固有的认知体系,完全颠覆了。我从未想过,天然气,这个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能源,竟然与“人民币”这个概念,能够产生如此深远而复杂的联系。作者在探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其在国际能源交易中的定价权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它并非仅仅是关于价格的博弈,而是涉及到国家战略、货币主权和国际影响力。书中对一些国际能源定价机制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对人民币在能源贸易中替代美元的可能性进行的探讨,都显得非常大胆而又富有启发性。我尤其对作者关于“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和天然气期货”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让我看到了,中国正在尝试打破美元在能源领域的垄断地位,并以此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书中对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家对这种趋势的态度,以及中国在推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让我意识到,能源的交易,不仅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金融力量和政治意图的较量。作者在描写中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并在合作中推广人民币结算时,其战略眼光的深远,让我感到佩服。这本书,让我对“能源金融学”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它是一种颠覆,也是一种启迪,让我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演变,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惊喜在于作者对“人民币”这个概念的引入,它并非简单地将天然气与人民币划等号,而是通过一种更为宏观和辩证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其货币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角色演变。书中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那些标志性的事件,如早期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以及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都得到了详细的梳理。我尤其对作者分析人民币在石油、天然气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比例及其影响力的章节印象深刻。它并非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提升,一步步实现的。书中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剖析,比如中国在海外投资天然气项目时,如何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又如何面临汇率波动和资本管制的挑战,都写得非常具体,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国货币国际化的艰难而又坚定的步伐。作者还探讨了,当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否能够成为支撑这种角色的一种必然选择。这种跨界思考,将一个具体的能源商品,与一个国家的货币战略紧密相连,其高度和深度,着实令人赞叹。我开始思考,当中国的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当它对全球能源供应和需求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时,人民币是否真的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能源货币”?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察视角,它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分析,融入了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多种元素,让我对中国在全球能源版图中的未来,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前景,有了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想象。

评分

这本书的书写风格,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仿佛作者是一个在第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用最朴实但却最精确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我们所熟悉却又陌生的领域。我喜欢作者在描写天然气开采的各个环节时,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陆地上的钻井平台,到海洋深处的开发技术,再到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科技的智慧和工程的挑战。书中对不同国家在天然气开采技术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对比分析,以及那些曾经影响深远的专利技术,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非常规天然气”的章节记忆犹新,比如页岩气革命是如何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又给传统油气巨头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作者在描述这些技术突破时,并非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例如某位科学家如何历经艰辛才取得突破,或者某家公司如何抓住机遇,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种叙事方式,让我这个对专业技术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够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书中的图片和图表,虽然不算很多,但都恰到好处地配合了文字内容,增强了理解的直观性。读完这些章节,我才真正明白,看似“干净”的天然气,其背后是多么复杂和庞大的工业体系。它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顶尖的科技支持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作者的笔触,让我对这个行业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对那些为保障我们能源供应而辛勤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充满了感激。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将我从一个单纯的能源消费者,变成了一个对“能源经济学”充满好奇的探索者。作者在分析天然气价格的形成机制时,其视角之广阔,让我叹为观止。它并非局限于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将宏观经济、地缘政治、金融衍生品,甚至季节性因素都纳入了考量。书中对期货市场、期权交易等金融工具,如何在天然气价格波动中发挥作用的解释,让我看到了一个隐藏在能源商品背后的庞大金融体系。我尤其对作者分析,为何某些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会与国际市场脱钩,或者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感到非常着迷。它让我看到了,能源价格的背后,是无数的决策者、交易者和投机者的博弈。作者在探讨人民币在能源定价中的角色时,其分析的逻辑之严谨,让我信服。它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涉及到市场机制的建立、交易平台的搭建以及信任的培育。书中对一些新兴的能源交易平台,以及它们如何吸引全球参与者的描写,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在能源领域带来的变革。读完这部分,我不仅对能源价格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能源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更是关于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来影响和塑造全球能源市场。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作者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智力博弈的谈判桌,让我亲眼目睹了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在能源领域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心跳。我喜欢作者对国际天然气贸易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的揭示。书中关于一些重要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其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国家间的利益平衡,都写得非常精彩。我尤其对作者分析,为何某些国家能够牢牢掌握能源定价权,而另一些国家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论述,感到深刻。它并非仅仅是资源的多少,更是技术、资本、信息以及政治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书中对一些大型能源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利用其技术和规模优势,来影响市场规则的描写,让我看到了资本的力量。同时,作者也并非简单地歌颂资本,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垄断和不公平现象。我尤其对书中关于“LNG枢纽”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如何改变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的分析,感到兴奋。它让我看到,能源贸易的流动性,以及信息的透明度,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对“能源地缘政治”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也让我看到,在这个领域,每一次的决策,都可能影响着未来的世界格局。它让我明白,能源的流动,并非仅仅是物理的流动,更是力量和意志的较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