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火灾报警
  • 自动报警系统
  • 设计规范
  • 图示
  • 消防工程
  • 电气工程
  • 建筑工程
  • 规范标准
  • 工程设计
  • 安全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朵朵象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ISBN:9787518200047
商品编码:1235422235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ISBN:  9787518200047
出版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出版时间:  2014年9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编  
定价:  58.00

商品编号:86175  定价:¥58.00  一口价:¥49.30  折扣:85%折  立即节省:¥8.70

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部分重点条文。主要包括规范中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及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图集主要解析修订后规范中的重点、难点,可帮助设计人员正确理解修订后规范的要求。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审图和施工人员可参考使用。

目录 1
编制说明 3
图形及文字符号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图(现行)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图(目标) 8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 9
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树形结构) 11
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环形结构) 12
系统跨越避难层时的设计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 14
区域报警系统 15
集中报警系统框图 16
集中报警系统示例 1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框图 20
消防控制室布置图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联动信号 23
主要连锁触发和连锁控制信号 25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26
湿式消火栓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28
气体灭火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30
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31
防火门监控系统图示 32
单开防火门监控系统安装图示 33
双开防火门监控系统安装图示 34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3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系统联动控制图示 38
备用照明系统 43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44
房间被分隔时点型探测器的设置 45
电梯机房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46
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47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48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49
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50
感烟火灾探测器在隔栅吊顶场所的设置 52
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的设置 53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54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56
电动开门器的手动控制按钮 5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8
A类系统示意图 59
B类和C类系统示意图 60
D类系统示意图 61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成系统示意图 62
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橱柜中安装示意图 63
C类系统中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64
A类系统中火灾警报器及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65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6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示意图 6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供电电源 70
布线 72
道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 73
外浮顶油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 74
道路隧道及外浮顶油罐探测器系统图 75
电缆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 76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用图示 77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于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示意图 78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于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示意图 7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于保护高度大于12m空间场所的电气线路示意图 80
相关技术资料
防火门监控系统设备选型 8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示例 82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备选型 84
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转换盒、终端盒连接图及设备选型 85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例 86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选型 88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选型 89
剩余电流互感器选型 91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图 92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传感器接线图 93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设备选型






RMB:28.31
 
RMB:20.40
 
RMB:28.05
 
RMB:49.30
 

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一份详尽的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参考 前言 在现代社会,建筑物的安全保障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火灾作为一种突发且极具破坏力的灾害,其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正是这样一本为广大从事建筑消防设计、工程施工、消防监督以及相关技术研究人员提供的权威性、实用性设计参考。本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通过丰富的图例和详细的解读,系统地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点、技术要求以及应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精髓,提升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第一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本章是理解整个设计规范的基础。我们将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定义出发,阐述其在现代建筑消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装置以及相关的通信传输线路等组成。我们将深入剖析各类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光电式、离子式)、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定温式、差温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紫外)等。通过详细的图解,展示这些探测器如何感知火灾产生的烟雾、热量或火焰,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紧接着,本章将重点介绍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报警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来自探测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并联动其他消防设备,如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喷淋系统等。我们将展示报警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功能模块(如区域显示、故障指示、报警记录等),以及其与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 此外,本章还将简要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技术标准的演进,帮助读者理解当前规范的形成背景和其重要性。理解了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把握后续的设计细节。 第二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依据与通用要求 任何工程设计都离不开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支撑。本章将系统梳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核心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等国家级重要标准。我们将强调这些规范在指导设计过程中的权威性,并解释其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在通用要求方面,本章将详细阐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通用原则。这包括: 系统组成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火灾危险性等级,合理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设备选型要求: 明确各类报警系统组件(探测器、控制器、报警装置等)的选型原则,例如根据火灾类型选择适宜的探测器,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防护等级高的设备等。本章会提供大量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设备选型示例。 布线规范要求: 详细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方式、导线选择、敷设要求以及接地要求。我们会通过图示展示不同敷设方式(如穿管敷设、桥架敷设)的安全规范,以及如何避免电磁干扰等问题。 电源要求: 阐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的设计要求,包括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要求,以及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确保在断电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系统联动要求: 重点讲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他消防设施(如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等)的联动设计。本章将提供不同联动逻辑的图示和说明,例如火灾报警时如何自动启动排烟风机、关闭防火卷帘等,以实现更高效的灭火和疏散。 系统调试与验收要求: 简要介绍系统设计完成后,在工程实施阶段的调试和验收的重点内容,为后续的安装和使用奠定基础。 第三章:不同类型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应用篇,将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提供详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示和解读。每一类建筑都将根据其特点和火灾危险性,详细阐述报警系统的布局、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位置、报警控制器的接线方式、联动逻辑等关键设计细节。 我们将覆盖以下典型建筑类型: 工业建筑: 包括厂房、仓库等。针对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高大空间厂房等特殊场所,将重点介绍防爆型探测器的选型、特殊探测技术(如红外成像)的应用,以及如何针对高大空间设计更有效的探测策略。 民用建筑: 住宅建筑: 重点关注普通住宅、高层住宅、公寓式酒店等的报警系统设计。将讨论如何为住户提供个性化的报警保护,以及与物业管理系统的联动。 公共建筑: 包括办公楼、商场、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医院、学校等。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将强调疏散指示与火灾报警的联动,以及对不同区域(如厨房、配电室、设备间)的特殊报警需求。 交通场站建筑: 如机场、火车站、地铁车站等。这些场所的特点是空间大、人员流动性强,对报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本章将重点介绍如何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旅游及文化娱乐建筑: 如酒店、歌舞厅、KTV等。将重点关注其对美观度的要求,以及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的隐蔽式探测器安装。 特殊建筑: 例如文物保护建筑、古建筑、地下空间等。这些建筑在保护性、改造性方面存在特殊挑战,本章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每一类建筑的设计应用中,我们都将提供一系列标准化的图示,例如: 系统平面布置图: 清晰展示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装置、探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和相互间距。 接线示意图: 详细标注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线路走向、端子连接等,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联动逻辑图: 直观展示火灾发生后,报警系统与其他消防设施之间的联动关系,帮助理解复杂联动过程。 探测器安装节点图: 展示不同类型探测器在不同墙体、天花板上的具体安装方法,确保安装的牢固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即使设计再精良,实际工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本章旨在提前预判,并为读者提供解决常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探测器误报分析与对策: 针对常见误报原因(如灰尘、蒸汽、蚊虫、电磁干扰等),提供相应的选择、安装和调试技巧,以降低误报率。 系统故障排查与维修: 针对常见的线路故障、设备故障等,提供系统性的排查步骤和维修建议。 系统性能提升与改造: 针对现有建筑的报警系统升级改造,提供技术建议和设计思路。 特殊环境下的设计考量: 如潮湿、高温、低温、腐蚀性环境等,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进行设计。 系统维护与保养: 强调日常维护保养对系统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并提供维护要点。 第五章:附录与索引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和深入学习,本书将包含丰富的附录内容,例如: 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列表: 方便读者查阅原始文件。 常用术语解释: 帮助读者理解专业词汇。 常见设备选型对照表: 方便快速选择适用设备。 详细的索引: 帮助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结语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建筑消防安全事业的一份宝贵财富。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更精准地把握规范要求,更科学地进行系统设计;帮助施工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图纸,更规范地进行施工;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系统,更有效地进行管理。最终,通过提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应用水平,为构建更安全、更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本书内容严谨,图示清晰,是您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思路非常独特且高效。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文字叙述为主的设计规范讲解方式,而是将“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核心要素,通过大量高度概括和精准的图示来呈现。这对于像我这样,视觉化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福音。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报警器与探测器的联动”的图示。它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图,清晰地展示了当探测器触发报警时,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输出设备是如何被激活的。例如,它会展示“与”逻辑(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触发)和“或”逻辑(任一条件满足即可触发)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场景,这对于我设计合理的报警联动策略非常有帮助。 书中关于“设备安装与固定”的图示,也做得非常具体。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它会给出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安装示意图,包括安装高度、角度、以及与障碍物的距离要求。这能够帮助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设备的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并且避免因安装不当而引起的潜在问题。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和记忆设计规范中的关键要求。相比于死记硬背条文,通过图示来理解设计原理,会更加深刻和持久。我常常会在设计过程中,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对照图示来确认我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让我“看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设计规范参考书,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领域的专业能力。

评分

一本设计类书籍,如果能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复杂的技术,并且能够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那它就绝对称得上是“宝藏”。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这个看似庞杂且充满术语的规范,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示,变成了一套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操作手册”。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报警控制器的接线方式”的图示。对于新手来说,控制器的接线往往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各种端口、信号线、电源线,很容易混淆。而这本书提供了不同类型报警控制器(例如,普通型、可编址型)的详细接线示意图,甚至包括了端子编号、线色要求等细节,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如何正确接线,大大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此外,书中在讲解“系统复位和故障处理”时,也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我经常在实际调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过去只能依靠翻阅厚厚的说明书,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而现在,我只需要对照书中的图示,就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并且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故障排除的时间。 这本书的优点还在于它的系统性。它不仅仅关注某个单一设备的设计,而是从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比如,在讲解“火灾探测”时,它会结合“报警信号传输”和“联动控制”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描述某些设备安装时,还会给出“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图。这种直观的对比,能够让你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样的安装方式是符合规范的,什么样的安装方式是会带来隐患的,这对于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非常有帮助。

评分

对于从事建筑消防设计的人来说,一本好的设计规范图示,就如同为工程师的双手装上了GPS导航。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份精准而详细的导航图。它没有冗长的理论阐述,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直观的图示,将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转化成了人人都能看懂、都能掌握的“设计语言”。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系统构成与连接”的部分。它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宏观的系统框图,到具体的设备连接图,再到线路敷设示意图,将整个系统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这让我在设计初期,就能对整个系统的架构有一个全局的认识,并且能够预见到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设计难点。 书中关于“报警点位的设计与布置”的图示,也是我的“救命稻草”。比如,在设计商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时,如何合理布置感烟探测器,以确保早期发现火情,同时又避免因空调风口、厨房油烟等因素造成的误报,这本书都提供了非常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图示指导。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大型商场时,为了确定探测器的最佳安装位置,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各种规范和手册,而现在,只需要对照这本书的图示,就能够快速得出最优方案。 此外,书中还涵盖了许多在实际工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例如,不同类型报警电缆的选择要求、接地方式的图示说明、以及报警系统电源的设计要点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内容,在保证系统可靠性方面却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能够教你“怎么做”,更在于它能够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图示背后深入浅出的文字解释,我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每一个设计原则的由来,从而在面对复杂的设计挑战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书籍不应该仅仅是条文的堆砌,而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并且能够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图示,将原本枯燥的设计规范,变成了一套生动且极具操作性的“可视化指南”。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原则”的图示。例如,在讲解感烟探测器的布置时,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的安装间距和安装高度示意图,还特别指出了在靠近空调出风口、吊扇、以及其他可能干扰探测器正常工作的区域,如何通过调整探测器位置或增加防护措施来避免误报。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知识。 书中关于“报警区域的划分与编号”的图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通过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的典型报警区域划分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根据建筑结构、功能区域以及火灾风险等级来合理划分报警区域,并且如何为每个区域分配唯一的编号。这对于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火源,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对“联动控制逻辑”的图示化展示。它用简洁明了的流程图,展示了当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后,系统如何触发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疏散指示灯等相关设备的动作。这对于理解和设计复杂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非常有帮助。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让我从“照本宣科”式的学习,迈向“理解原理,灵活应用”的设计成长之路的书籍。

评分

一本真正能让我茅塞顿开的书,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却总觉得理论与实践之间隔着一层窗户纸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没有流于泛泛而谈,而是选择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图示。我一直认为,再复杂的理论,一旦能够以清晰直观的图示呈现,其理解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各个子系统(例如,探测器类型、控制面板功能、联动逻辑等)时,每一处细节都配有精细的图纸,甚至包括线路连接、设备安装示意图。这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清晰地看到设计思路是如何落地到实际工程中的。 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例堆砌,每一张图都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解释了图示的含义、设计依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我常常会把书中的图示与我手头正在做的项目进行对照,发现了很多我之前忽略的细节,或者对一些设计方案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书中关于不同区域划分、不同报警等级的联动逻辑图,就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框架,让我能够更系统、更规范地进行报警区域的划分和联动策略的制定。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全面性。它不仅仅涵盖了基础的报警原理和设备选型,还深入探讨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抗干扰措施、以及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集成。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非常关键,但又往往容易被新手忽视的环节。通过书中丰富的图示和案例分析,我对如何提高报警系统的整体性能,减少误报漏报,以及如何与其他消防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在建筑设计领域从事了多年工作的资深工程师,我深知,在繁杂的设计规范条文中寻找最核心、最实用的信息,是一项挑战。而这本书,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为核心,通过大量精炼且专业的图示,将那些抽象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转化为清晰可见的视觉语言。 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的图示。在现代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往往需要与其他消防系统(如喷淋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以及楼宇自控系统进行联动。这本书通过详尽的系统集成图,展示了不同系统之间是如何通过报警信号、控制信号进行交互的,并且给出了接口设计的关键要点。这对于确保整个消防安全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此外,书中关于“系统接地与防雷设计”的图示,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地展示了报警系统设备的接地方式、接地线的敷设要求,以及防雷措施的设计要点。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却至关重要。我曾经因为对接地设计理解不到位,导致系统出现过一些难以诊断的故障,而这本书提供的图示,无疑能够帮助我避免类似的错误。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对“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图示化指导。它通过流程图和示意图,展示了常见的系统故障现象,以及相应的排查步骤和处理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负责系统后期维护的人员来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在设计中“少走弯路”,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实用设计工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理论化,毕竟“设计规范”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些枯燥。然而,当我翻开它,才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设计规范转化成了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图示。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一些关键设计原则时,所采用的逻辑流程图和状态转移图。这些图示能够清晰地展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在不同触发条件下,系统会做出怎样的响应。 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声光报警器”的选型和安装章节,就提供了多种不同场景下的安装示意图,并且详细解释了安装高度、角度、以及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距离要求。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现场勘察和指导安装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用再翻阅厚厚的规范条文,只需对照图示,就能清楚地知道应该怎么做。 此外,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也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感烟、感温、火焰等),它都提供了相应的安装示意图,并且强调了安装位置的选择原则,比如如何避免安装在通风口、灯具附近等可能引起误报的位置。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在实际工程中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我还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图示背后的解释,我能够理解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原理和逻辑,这对于提升我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设计师,我深知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设计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设计参考。我最看重的是它以图示化的方式呈现设计规范,这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也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直观和高效。 例如,书中关于“报警区域划分”的部分,提供了多种不同建筑类型(如办公楼、商场、厂房)的典型报警区域划分图。我可以通过对照这些图示,结合我项目的具体情况,快速地确定最合理、最符合规范的报警区域划分方案,并且避免了因为遗漏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另外,书中在讲解“报警联动逻辑”时,也用了大量的流程图和状态图,清晰地展示了当火灾发生时,系统如何触发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联动设备的动作。这对于理解和设计复杂的联动控制系统非常有帮助。我发现,通过图示,很多原本难以理解的逻辑关系,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 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解决方案。比如,在探讨“探测器间距和覆盖范围”时,它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用示意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类型探测器的安装密度和覆盖范围,这对于确保报警系统的探测盲区最小化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设计方案,并且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的设计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消防工程师,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规范一直感到有些无从下手。那些条文和条款,读起来枯燥乏味,而且很难将其与实际的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润物细无声”的设计指导。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核心要点,通过精美且极具代表性的图示,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报警信号的传输方式”的图示。例如,对于有线报警系统,它会清晰地展示各种信号线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并联、环形连接等,并且标注了相应的线号和颜色要求。这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布线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此外,书中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模块”的图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将控制器的各个功能模块,如电源模块、CPU模块、通信模块、输出模块等,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报警控制器的内部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合理配置和选择控制器。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设计规范的核心内容,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例如,在设计一个办公楼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我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典型报警系统设计图”,快速构建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完善。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全面性。它不仅涵盖了报警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还涉及到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各个环节,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参考平台。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类图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维的启迪者。这本书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它以“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为基础,但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图文解释,而是通过高度提炼和专业化的图示,引导读者深入理解设计规范背后的逻辑和思想。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系统冗余与可靠性设计”的图示。在关键的消防安全系统中,可靠性至关重要。这本书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冗余设计(例如,主备电源切换、双回路传输等)的示意图,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在关键节点上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让我对如何设计一个更加稳健可靠的报警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关于“信息显示与用户界面设计”的图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报警控制器的信息显示界面,以及如何通过直观的图示来清晰地传达报警信息、设备状态和故障代码。这对于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操作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非常有帮助。 这本书的优点还在于它对“环境因素对探测器性能影响”的图示化分析。例如,它会展示不同环境下(如潮湿、高温、有腐蚀性气体)如何选择和安装合适的探测器,以及如何通过图示化的方式,来评估和降低环境因素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在设计中“未雨绸缪”,并且能够“化繁为简”的设计助手。它不仅提供了设计规范的直观解读,更激发了我对系统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深入思考。

评分

质量很好,等你好久了!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质量很好,等你好久了!

评分

好。

评分

正版书籍,专业必备~

评分

评分

可以

评分

东西不错,

评分

正版,价格实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