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中國的科技創新投入産齣、科學技術與工程發展狀況的指標分析報告。本書從科技人力資源、科技與工程的高等教育、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研發(R&D;)經費投入、科研産齣和影響力、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高技術産業、公民科學素質及對科技的態度等方麵,係統、客觀地反映瞭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的發展狀況、潛力與競爭格局,為製定科技政策、産業政策和經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充分考慮瞭指標設置的通用性、可比性,實現重要指標、共性指標國際可比,多渠道、多途徑采集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的基礎數據。通過統計分析、抽樣調查、大數據挖掘等方式,形成對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教育、學術、産業等各方麵發展狀況的量化評價,並對我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發展的基本現狀、基本特徵做齣分析和判斷。
本書可供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科技工作者及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0章研究概況
第1章科技人力資源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1.1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與結構
1.1.1科技人力資源總量
1.1.2科技人力資源的學曆結構
1.1.3科技人力資源的學科結構
1.2其他口徑的科技人力資源
1.2.1專業技術人員的總量與結構
1.2.2R&D;人員的總量與結構
1.2.3高校專職教師的總量與結構
1.3科技人力資源的國際比較
1.3.1科技與工程領域的科技人力資源比較
1.3.2R&D;人員的比較
1.3.3研究人員的比較
第2章科學與工程的高等教育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2.1中國高等教育概況
2.1.1高等教育機構概況
2.1.2高等教育財政概況
2.1.3高等教育學科與專業演進
2.2專科層次高等教育
2.2.1招生情況
2.2.2在校生情況
2.2.3畢業生情況
2.3本科層次高等教育
2.3.1招生情況
2.3.2在校生情況
2.3.3畢業生情況
2.4研究生層次高等教育
2.4.1招生情況
2.4.2在校生情況
2.4.3畢業生情況
2.5高等教育國際比較
2.5.1招生情況
2.5.2留學情況
第3章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3.1學生的數學和科學學業成就
3.1.1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
3.1.2學生的科學學業成就
3.1.3數學和科學錶現的國際比較
3.2數學和科學教師
3.2.1數學和科學相關課程教師的數量和
性彆結構
3.2.2數學和科學相關學科教師的民族結構
3.2.3數學和科學相關教師的學曆結構
3.3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和條件
3.3.1全國中小學實驗儀器達標情況
3.3.2全國中小學實驗室生均使用麵積
3.3.3全國中小學生均實驗設備資産值
3.3.4教學用計算機
3.4校外科學教育
3.4.1科技館中的科學教育
3.4.2科技競賽中的科學教育
3.4.3科技教育齣版物
第4章研究與試驗發展的經費投入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4.1R&D;經費投入總量
4.1.1中國R&D;經費投入
4.1.2R&D;經費投入的國際比較
4.2三類R&D;經費投入
4.2.1中國三類R&D;經費投入分析
4.2.2三類R&D;經費投入的國際比較
4.3R&D;經費的來源與執行情況
4.3.1中國R&D;經費來源
4.3.2R&D;經費投入來源的國際比較
4.3.3中國R&D;經費執行
4.3.4R&D;經費執行的國際比較
4.3.5R&D;經費流嚮的國際比較
第5章科研産齣和影響力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5.1科技與工程學科的國內論文
5.1.1國內科技論文的總量及變化趨勢
5.1.2國內科技論文的學科分布
5.1.3國內科技論文的機構分布
5.2科技與工程學科的國際論文
5.2.1中國科技與工程學科的國際論文
5.2.2目標國傢及地區的科技與工程學科論文
5.3專利
5.3.1中國專利情況
5.3.2世界專利情況
5.4學術影響力
5.4.1獲國際科技奬項能力的綜閤比較
5.4.2各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的任職
狀況和作用
5.4.3中國學者在國際民間科技組織的
任職情況
5.5科研産齣的經濟效應
5.5.1對外技術依存度
5.5.2科技進步貢獻率
第6章國傢科技基礎條件資源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6.1大型科研儀器
6.1.1大型科研儀器的建設與利用
6.1.2大型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
6.2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6.2.1設施總投入和建設數量
6.2.2關鍵部件的自主創新能力
6.2.3部分設施性能
6.3科學數據
6.3.1科學數據的總體規模
6.3.2科學數據的中心建設
第7章高技術産業與貿易發展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7.1高技術産業
7.1.1高技術産業的發展規模與概況
7.1.2不同注冊登記類型的高技術産業發展
7.1.3高技術産業與製造業
7.1.4高技術産業的技術創新
7.2高技術産品貿易
7��2��1高技術産品貿易規模
7��2��2高技術産品貿易結構
7.3中國技術貿易
7.3.1技術市場交易總體情況
7.3.2技術閤同的構成特點
7.3.3各地技術的交易情況
7.3.4區域技術的交易情況
第8章公民的科學素質及對科學技術的態度
本章導讀
本章要點
8.1調查概況
8.1.1調查樣本
8.1.2調查指標體係
8.2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發展狀況
8.2.1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整體發展狀況
8.2.2各地區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發展狀況
8.2.3不同分類群體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
8.2.4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群體特徵
8.3中國公民的科技信息來源
8.3.1公民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8.3.2公民利用科普場館的情況
8.3.3公民參加科普活動的情況
8.3.4公民參與公共科技事務的程度
8.4中國公民對科學技術的態度
8.4.1公民對科技信息的感興趣程度
8.4.2公民對科學技術的態度
8.4.3公民對科學技術職業聲望的看法
附錄1書中引用數據錶
附錄2主要指標解釋
後記
精彩書摘
第3章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
本 章 導 讀
隨著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質量。以科學的評價體係來監測基礎教育質量,從而更好地為教育決策服務,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大趨勢。學生學業成就是衡量中小學教育質量的一個關鍵性指標,建立國傢層麵的學生學業成就監測和評價體係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傢的政府行為; 數學和科學教師數量和結構與中小學教育質量關係密切,素質較高、結構閤理的數學和科學教師隊伍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保證; 科學教育的基礎設施和條件是國傢教育服務體係和國傢科學教育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教育的重要基礎; 校外科學教育是正規教育的必要補充,也是充分利用教育人力和物理資源、發揮各種教育形式最佳效益的重要途徑。對中國而言,從學生學業成就、數學和科學教師、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和條件以及校外科學教育等方麵,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既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轉嚮內涵發展的需要和標誌。在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體係中突齣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評價指標,提高指標體係國際可比性,也符閤中國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的監測需求。
本章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學業成就,分析中國中小學數學和科學的學業成就,並進行國際比較。第二部分是數學和科學教師,分析中國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師的數量、性彆比例、少數民族占比和學曆結構等。第三部分是科學教育的基礎設施和條件,主要介紹全國中小學實驗儀器達標情況、實驗室生均使用麵積、生均實驗設備資産值和學校計算機條件等。第四部分是校外科學教育,分析瞭科技館、科技競賽中的科學教育以及科技教育齣版物。
本 章 要 點
1. 學生數學和科學學業總體水平較高,“問題解決”維度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2009年,中國內地義務教育三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數學課程達標率分彆為86%和80%,其中“問題解決”維度的達標程度低於“知識技能、數學理解、運用規則”等維度,三、八年級分彆有1/4和1/3的學生沒有達到“問題解決”維度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學生學業成績影響因素分析的結果錶明,小學生和中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差異中分彆有54%和29%來自學校間的差異,其中學校人文因素、學校歸屬感和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主要因素。
2009年,科學成績達到閤格及以上水平的學生占71%。學生對於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宇宙三個領域內容的掌握水平基本相當,對生命健康的關注程度和衛生常識的掌握比較理想。學生具備瞭一定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綜閤運用多種技能解決較復雜的現實問題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上海市2009年和2012年的PISA項目成績位列榜首,數學和科學成績領先第二名幾十分,2015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閤體(B�睸�睯�睪,China)參加瞭PISA測試,科學平均成績排名第十,數學平均成績排名第六。
2. 中國小學科學教師數不到數學教師的十分之一,各學段數學和科學教師性彆結構基本平衡,少數民族教師所占的比例保持穩定且略有上升,初中和小學教師的學曆有待提高。
2015年中國小學數學教師為168.1萬人,科學教師為18.6萬人,僅為數學教師的11.1%; 初中數學教師為59.3萬人,科學教師為3.1萬人,僅為數學教師的5.2%。
2015年,數學教師中,小學男、女教師比例為7∶10,初中男、女教師比例為11∶10,高中男、女教師比例為14∶10。科學教師中,小學男、女教師比例為13∶10,初中男、女教師比例為13∶10。
2012—2015年,小學數學和科學相關學科教師中少數民族的平均占比分彆為10.6%和9.5%,各年度變化不大; 初中數學和科學相關學科中少數民族教師的平均占比為8.9%,其中科學教師中少數民族僅占1.8%; 高中數學和科學相關學科中少數民族教師平均占比為7.7%。
……
前言/序言
前言
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是對科技創新活動的定量化測度,是評價科技創新活動投入産齣的基本依據。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指標,將其作為科技決策和評價科技創新政策效果的主要工具。
2015年6月,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啓動瞭“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項目,力圖通過較為係統全麵的指標對中國的科技創新、科學技術與工程發展狀況進行定量化描述。報告從科技人力資源、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高等教育、中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研究與開發的經費投入、科研論文及專利的産齣和影響力、國傢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高技術産業和貿易發展等方麵,全麵客觀地反映瞭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狀況、發展潛力與競爭格局,為政府製定科技、産業相關政策提供依據,為評價科技投入和政策實施效果提供工具,為社會各界瞭解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水平提供參考。
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的設置,充分考慮瞭指標的通用性和可比性,力圖實現重要指標和共性指標的曆史可比和國際可比。指標的基礎數據,主要來自世界經濟閤作和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等國內外公開的教育、科技、經濟統計數據庫和相關專項調查。報告采用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國際比較和綜閤指標構建等方法,分析瞭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並通過國際比較,判斷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的國際競爭地位。與同類報告相比,本報告在以下三個方麵有所創新: 一是測算中國的科技人力資源規模和結構,實現科技人力資源的國際比較,並分析專業技術人員、研發(R&D;)人員、高等學校專任教師等其他口徑的科技人力資源信息; 二是對從中小學到高等教育的學生、教師隊伍情況、校內外數學與科學的課程錶現等進行分析,展現潛在科技人力資源的發展狀況; 三是充分運用科學計量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對科學技術與工程的科研産齣及其學術影響力、經濟社會效應進行分析,力求科學、客觀。
考慮到統計數據的獲取有一定限製和睏難,本報告中除有特殊說明,一般不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及颱灣地區的有關數據。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技指標研究會等有關專傢、學者的指導和幫助,在此緻以誠摯的感謝,並請廣大讀者對報告提齣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不斷改進。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2018年1月
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