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更实用的法硕应试辅导用书,配套名师讲解。
★以大纲考点为依据,融合教材和命题观点。
★对考试内容优化整理,重点突出,实用易懂。
★适用于法学、非法学考生,专业课资料齐全,一套通关。
★全程免费配套课程,5大名师面对面讲授。
内容简介
于越、岳业鹏、杜洪波、竹西君、龚成思五大名师亲力编写。严格依据大纲和官方教材,在分析历年考试情况的基础上,以专业的眼光、务实的思想、帮助考生应试通关的目标,对考试内容优化整理,突出实用性和高效性。
★根据学科特点,通过知识框架与思维导图,快速构建各学科知识体系。
★对重点难点内容深入解读,主次分明。
★注重对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比,便于记忆。
★结合真题和实例分析讲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
★命题题眼及关键词双色标注,明确考试重点。
★宪法学科根据《2018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全面修订。
★配套名师配套课程,登陆指南针指定网址观看或下载。
作者简介
龙图法律研究院是龙图教育集团下设的法律研究机构。龙图教育作为一家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传播法律思想,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法律人才为中心任务。长期以来,龙图教育形成了以法律人职业规划为引*,涵盖法律硕士保研、考研;法学硕士保研、考研;法学博士选拔、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公务员考试等法律教育培训业务,以及法律职业推介、法律事务处理等咨询服务业务的法律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
目录
①刑法
刑法学知识体系1
第一章 刑法绪论3
第一节 刑法概述3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10
第三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13
第二章 犯罪概念19
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19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21
第三章 犯罪构成概述23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23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25
第四章 犯罪客体27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27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28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30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32
第一节 危害行为32
第二节 危害结果37
第三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39
第四节 行为的时间、地点与方法43
第六章 犯罪主体45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45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45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49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50
第五节 单位犯罪51
第七章 犯罪主观方面54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54
第二节 犯罪故意56
第三节 犯罪过失59
第四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63
第五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64
第八章 正当化事由68
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述68
第二节 正当防卫68
第三节 紧急避险73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78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78
第二节 犯罪既遂79
第三节 犯罪预备82
第四节 犯罪未遂83
第五节 犯罪中止87
第十章 共同犯罪91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91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95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98
第四节 共同犯罪与犯罪的停止形态101
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103
第一节 罪数概述103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106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110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111
第十二章 刑事责任115
第一节 刑事责任概述115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和解决方式116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119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19
第二节 刑罚的种类和体系121
第十四章 量 刑133
第一节 量刑的概念和原则133
第二节 量刑情节134
第三节 量刑制度137
第十五章 刑罚执行制度151
第一节 减 刑151
第二节 假 释153
第十六章 刑罚消灭制度158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158
第二节 时 效158
第三节 赦 免161
第十七章 刑法各论概述162
第一节 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62
第二节 罪状、罪名、法定刑163
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166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166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66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171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171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72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91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191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91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32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232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233
第二十二章 侵犯财产罪263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263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264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92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292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293
第二十四章 贪污贿赂罪327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327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327
第二十五章 渎职罪345
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345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346
附录:法硕刑法与法考刑法观点差异总结358
②民法
第一编 民法总则
第一章 绪 论3
第一节 民法概述3
第二节 民法的体系与方法6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10
第四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1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15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6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8
第三节 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20
第四节 民事法律事实25
第三章 自然人28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8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30
第三节 监 护32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37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40
第四章 法 人41
第一节 法人的一般规定41
第二节 营利法人47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与特别法人48
第五章 非法人组织50
第一节 概 述50
第二节 合伙企业51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5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56
第二节 意思表示59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的效力67
第四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77
第七章 代 理80
第一节 代理概述80
第二节 代理的类型83
第三节 代理权及其行使84
第四节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86
第五节 代理的终止89
第八章 诉讼时效和期间90
第一节 时效概述90
第二节 诉讼时效91
第三节 期间的计算98
第二编 人身权法
人身权99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99
第二节 人格权100
第三节 身份权110
目 录 法律硕士联考一本通民法第三编 物权法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113
第一节 物权概述113
第二节 物权法的功能与基本原则116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118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125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129
第二章 所有权132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133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取得135
第三节 共 有141
第四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47
第五节 相邻关系150
第三章 用益物权153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153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154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156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158
第五节 地役权158
第四章 担保物权161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161
第二节 抵押权164
第三节 质 权173
第四节 留置权177
第五章 占 有180
第一节 占有概述181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182
第四编 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185
第二章 著作权法187
第三章 专利法202
第四章 商标法211
第五编 债法总则与合同法
第一章 债法概述221
第一节 债的概述221
第二节 无因管理226
第三节 不当得利230
第二章 合同法总论234
第一节 合同概述235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238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245
第四节 合同的保全249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252
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258
第七节 债的消灭263
第八节 合同的解除268
第九节 违约责任271
第三章 合同法分则276
第一节 转移财产权的合同276
第二节 完成工作交付成果的合同293
第三节 提供劳务的合同295
第四节 技术合同301
第六编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304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304
第二节 亲属制度306
第三节 结婚制度308
第四节 夫妻关系312
第五节 离婚制度316
第六节 收养制度323
第七节 家庭关系326
第二章 继承法328
第一节 继承法概述329
第二节 法定继承332
第三节 遗嘱继承与遗赠335
第四节 遗产的处理339
第七编 侵权责任法
第一章 侵权责任法总论344
第一节 侵权责任概述344
第二节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347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350
第四节 数人侵权责任的承担355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358
第二章 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362
第三章 各种具体侵权责任类型367
③法理学
导 论 法理学学科思维导图1
第一章 法学和法理学概论3
第一节 法 学3
第二节 法理学6
第二章 法的本质与特征10
第一节 法、法律的含义10
第二节 法的本质11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13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演进19
第一节 法的起源19
第二节 法的演进21
第三节 法律移植与继承25
第四节 法律全球化26
第四章 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28
第一节 法的作用28
第二节 法的价值33
第五章 法律要素42
第一节 法律规则42
第二节 法律原则48
第三节 法律概念50
第六章 法律渊源、效力与分类52
第一节 法律渊源52
第二节 法的效力56
第三节 法律分类59
第七章 法律体系63
第一节 法律部门63
第二节 法律体系66
第八章 法律制定71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概念71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74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75
第四节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77
第九章 法律实施78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78
第二节 执 法80
第三节 司 法83
第四节 守 法89
第五节 法律监督92
第十章 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97
第一节 法律职业97
第二节 法律解释99
第三节 法律推理105
第四节 法律论证107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110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含义与分类110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14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118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120
第一节 法律责任120
第二节 法律制裁124
第十三章 法 治127
第一节 法治的含义127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128
第三节 法治基本原则1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131
第五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理133
第六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134
第七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136
第十四章 法与社会140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140
第二节 法与经济141
第三节 法与政治144
第四节 法与文化147
④宪法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宪法概述1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6
第三节 宪法原则17
第四节 宪法规范24
第二章 宪法的变迁29
第一节 宪法制定29
第二节 宪法解释31
第三节 宪法修改34
第四节 违宪审查制度37
第三章 国家基本制度44
第一节 国家性质44
第二节 政权组织形式55
第三节 选举制度59
第四节 政党制度72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75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0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100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106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124
第五章 国家机构128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128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3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51
第四节 国务院154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159
第六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61
第七节 【新增】监察委员会177
第八节 地方国家机关178
⑤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1
第一节 夏商法律制度1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7
第三节 春秋法律制度18
第四节 战国法律制度20
第二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26
第一节 秦朝法律制度26
第二节 汉朝法律制度34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46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54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54
第二节 唐朝法律制度56
第三节 宋朝法律制度82
第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91
第一节 元朝法律制度91
第二节 明朝法律制度99
第三节 清朝法律制度110
第五章 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122
第一节 清末法律制度122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135
第三节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140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及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14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146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158
考点索引171
精彩书摘
民 法
第一编 民法总则
学习提示
1.民法总则为民法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则,在整个民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民法总则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中心,分别介绍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制度、客体制度、内容(即权利理论)以及以法律行为为核心的权利变动原因。此外,民法总则还涉及诉讼时效制度。
2.我国民事基本法律《民法通则》于1986年正式实施,确立了民法的一般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1988年、2009年出台《民通意见》、《诉讼时效规定》,就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为了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编纂民法典的要求,《民法总则》已经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是2019年考研的重点问题。
3.本编属于民法的基础理论,是每年法律硕士主观题的重要考查内容。2005~2018年期间,民法总则共考查简答题12次;辨析题5次;论述题5次。同时,民法总则是学习其他分编内容的重要基础,对于建构民法体系、形成民法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考生务必重视!
第一章 绪 论
1.本章涉及民法的基本含义、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等内容,主要为主观题(特别是法学论述题)考点。
2.本章学习要求: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理解民法的含义;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基本法的高度理解民法的性质;结合我国民法总则的新规定和民法学说认识民法的渊源;掌握民法调整对象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个方面;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及各个原则的内涵,理解平等原则是民法的本质属性,意思自治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公平原则是意思自治的重要补充,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以及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对意思自治的必要限制。
第一节 民法概述
引例:甲自恃车技一流,某日饮用大量白酒后仍驾车回家。因超速闯红灯,将正常在人行横道行走的乙撞伤,并将丙在路边的烤串摊撞翻。请问:哪些法律关系属于民法调整?
一、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特征包括:
1.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
2.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内容上表现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民法是调整上述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既包括行为规范,也包括裁判规范。
(二)民法的类型
1.广义和狭义的民法。
(1)广义的民法,是指一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民事普通法和民事单行法的总和,其外延包括民法典、其他民事法律法规、婚姻家庭法以及传统商法等。
(2)狭义的民法,仅指编纂成民法典的民事法律规范系统。
(3)我国采用广义的民法概念,将民法定位为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外延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2.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指由立法机关系统编纂成“民法典”的民法规范体系。该模式起源于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通常专门编纂民法典,例如《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以及《瑞士民法典》等。
(2)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指具备民法实质内容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英美法系国家以判例法为主,仅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3)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民法典”,但有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以及大量单行的民事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不过,中央文件确立了“编纂民法典”宏伟目标,奠定了未来民法发展方向。
[背景拓展]民法典编纂的进程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明确规定“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目前,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按照“两步走”的思路进行:第一步,在《民法通则》基础上编纂民法典总则编,《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已颁布;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分阶段审议后,争取于2020年将民法典各分编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法典。
(三)民法典的编纂体例
德国式:包括总则与分则,即提供公因式设立一般规则,分则规定特殊规则。
法国式:人法+物法+取得财产的方式。
(四)民法的性质(2014法论述36)
1.私法。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利益说,二是意思说,三是主体说。因民法主要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私法,主要体现为任意性规范。强调民法的私法属性,有助于提倡意思自治,尽可能减少国家干预,培育和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
[理论拓展]现代社会中,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渐趋模糊。民法旨在平衡私法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故设置公法价值的渗入机制,例如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合同无效等。
2.权利法。
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民法体系的构建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通过总则的一般规定和分则的特殊规则来建构规范体系。
[理论拓展]民法虽以权利为中心,但仍强调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部分规则(如身份法)更强调义务。
3.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确立了以物权法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以合同法为核心的契约自由原则。
(2)这点主要涉及民法规范的财产关系,既涉及财产归属规范,也涉及财产流通规则。
(3)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民法通则》的出台为确立商品经济的基础地位、弘扬市场经济的自由理念,居功至伟!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法,民法典的编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4.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基本法。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对立存在,一般是指社会秩序中各种非政治领域。民法调整市民社会关系,重在保护市民的私权,加大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以构建和谐的市民社会秩序。
5.实体法。
民法规定民事主体相互间权利义务的实体内容,与涉及权利救济的诉讼程序法相对应。
[理论拓展]民法虽以规范实体上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但也兼顾部分程序性规范,例如宣告失踪死亡、债权人的代位权撤销权等。
[真题回顾]试论民法的性质。(2014法学论述36)
二、民法的渊源
我国《民法总则》首次明确规定了民法的渊源。第10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由此可见,民法的渊源包括法律和习惯两种基本类型。
(一)法律:广义上的制定法
这里的“法律”,原则上指广义上的制定法,即经过具有立法权或准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以条款形式加以编纂,而制定成文件的法律或法规。作为民法渊源的制定法主要包括: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民事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立法文件。包括:民事基本法,如《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如《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等。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有些规范属于民事规范,属于民法的渊源。如《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性质上属于行政法规,但可作为民法的渊源。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可以作为民法的渊源。
5.行政规章。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如商务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
6.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主要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等。
7.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作为民法的渊源。
(二)非制定法:习惯
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法律没有规定;二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例:《物权法》第85条规定,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规范拓展]《合同法解释(二)》第7条规定:“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交易习惯’:(一)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理论拓展]法理能否成为民法的渊源?
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常明确规定民法的法源,即:“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除法律和习惯外,还常常将“法理”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依据。《民法总则》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未肯定“法理”的法源地位。一方面是考虑到各地法院法官理论水平不一,有可能影响法律的统一适用,另一方面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将达成共识的法理上升为司法解释,以促进民事纠纷的妥善解决。
……
2019法律硕士联考一本通(套装全5册) 一本通,助你通往梦想的彼岸 前言 法治的昌明,呼唤着一批批优秀法律人才的涌现。法律硕士联考,作为选拔这批精英的重要关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经数年沉淀,我们深知考生的需求,更洞悉考试的脉络。2019年法律硕士联考,竞争依旧激烈,知识点繁杂,备考之路充满挑战。为此,我们精心编撰了这套《2019法律硕士联考一本通(套装全5册)》,旨在以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入的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权威、实用的备考指导。 本套丛书,凝聚了众多资深法律教育专家、名校教授及多年从事法律硕士辅导的资深讲师的心血。我们紧密结合历年真题,深刻剖析考试大纲,将复杂晦涩的法律知识化繁为简,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我们力求每一位考生,在翻阅此书的刹那,都能感受到知识的脉络清晰可见,备考的方向明确无误。 本套丛书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通往成功的战略地图。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你备考征途中最忠实的伙伴,是你攻克难关最坚实的后盾。愿你我携手,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第一卷:法学基础知识精讲与习题 法学,是法律硕士考试的基石。本卷系统梳理了法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法学基本概念、法的渊源、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权利与义务等核心内容。我们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将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生活化的语言进行阐释,力求让考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法学导论 引言: 什么是法?法的本质、特征、功能、历史发展。 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法律演进的动力与规律。 法的规范性与价值性: 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规范性,以及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体系构成、主要部门法概览。 法学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第二章: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概念: 什么是法的渊源?其重要性。 不同国家与法律传统下的法的渊源: 判例法系、大陆法系、混合法系。 中国法的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司法解释的地位与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 习惯与国际条约在中国法的渊源中的地位。 第三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法人、自然人。 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关系的客体: 物、行为、智力成果、非物质财富等。 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第四章: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与归责原则: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法律责任的种类: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 具体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赔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免责事由: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等。 第五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推理 法律思维的内涵: 法律的逻辑性、规范性、程序性。 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法律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习题与解析 每章后配有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紧扣考点,难度适中。 详细的答案解析,不仅提供正确答案,更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第二卷:民法精讲与习题 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最为普遍、最密切关系的法律。本卷系统阐述了民法的基本原则、主体、客体、法律行为、代理、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关键内容。我们将民法比作生活的百科全书,力求让考生理解民法如何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第一章:民法总论 民法的概念、原则与特征: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客体、内容。 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成立要件、效力、无效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代理: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效力与责任。 诉讼时效与期间。 第二章:物权法 物权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定、一物一权、权利公示与公信。 所有权: 取得、丧失、内容、共有。 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 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居住权。 担保物权: 抵押权、质权(动产质权、权利质权)、留置权。 占有。 第三章:合同法(债法总论) 债的概述: 债的概念、特征、发生原因。 合同: 合同的概念、特征、种类、成立与生效。 合同的履行: 原则、方式、地点、履行期限。 合同的保全: 撤销权、代位权。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违约责任: 形式、承担方式。 第四章:合同法(合同各论) 典型合同: 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等。 非典型合同。 第五章: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行为、损害、因果关系、过错。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特殊侵权行为: 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责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侵权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饲养动物致害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 第六章:婚姻家庭法 婚姻的成立与效力: 结婚条件、程序、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 夫妻关系: 夫妻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 家庭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离婚: 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离婚损害赔偿。 第七章:继承法 继承的概念与原则。 法定继承: 继承人、继承顺序。 遗嘱继承: 遗嘱的种类、形式、效力。 遗赠。 遗产的分割。 特留份。 习题与解析 涵盖民法各分支的典型案例分析题,以及客观题和主观题。 深入剖析每个考点的法律依据和适用,引导考生进行类比和推演。 第三卷:刑法精讲与习题 刑法,是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利剑。本卷聚焦刑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犯罪构成、犯罪的种类、刑事责任、刑罚的种类与执行等。我们力求让考生理解刑法如何界定行为的合法与非法,以及犯罪的社会根源与预防。 第一章:刑法总论 刑法的概念、任务与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犯罪的构成: 犯罪构成要素(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犯罪的种类: 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一般过失、疏忽大意。 未遂犯、预备犯、中止犯。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构成、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共同犯罪的处罚。 犯罪的消灭: 追诉时效、免除刑事责任的事由。 刑罚: 概念、种类(主刑、附加刑)、刑罚的运用。 刑罚的消灭: 追诉时效、赦免、减刑、假释。 第二章:刑法分则 危害国家安全罪: 叛国罪、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金融诈骗罪、税利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财产罪: 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侵占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卖淫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 战时拒不归队罪、投降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临阵脱逃罪、畏罪潜逃罪。 第三章:刑事责任的承担 刑事责任的程序。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未遂、预备的处罚。 习题与解析 包含对刑法理论和具体罪名的深度解析。 大量的案例分析,让考生在实践中掌握刑法的适用。 关注刑法修正案及最新司法解释对考试的影响。 第四卷: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精讲与习题 本卷将商业活动、经济运行、国家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与解读。商法涉及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关注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法则阐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与职能,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一章:商法 公司法: 公司设立、组织机构、股权、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重点解读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证券法: 证券发行、交易、监管,内幕交易、操纵市场。 票据法: 汇票、本票、支票的签发、背书、承兑、付款。 保险法: 保险合同、保险机构、保险监管。 第二章:经济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重点解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如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消费者协会的地位。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责任、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义务。 价格法: 价格干预、价格欺诈。 税收征管法: 税收基本原则、纳税人义务、税务机关职责。 反垄断法: 经营者集中审查、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三章:行政法 行政法的概念与原则: 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效率性。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 国家行政机关的种类、职权、义务,公民、法人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行政行为: 概念、种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合法性审查。 行政程序: 一般程序、简易程序。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概念、管辖、程序、法律后果。 国家赔偿法: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范围、赔偿标准。 习题与解析 将法律条文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考察考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析不同法律之间的交叉与衔接,提升考生的整体法律视野。 第五卷:法学综合(包括国际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与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 本卷是对前几卷知识点的补充与升华,同时提供实战演练。国际法涉及主权、国际条约;环境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成果;诉讼法则关乎司法公正的实现。最后的真题与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成果、熟悉考试节奏的 indispensable tool。 第一章:国际法 国际法的概念与渊源: 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学说。 国际法主体: 国家、国际组织、个人。 国家主权与国家管辖豁免。 国际法上的管辖权。 国家责任。 国际人权法。 国际经济法概要。 第二章:环境法 环境法的概念与原则: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污染者付费。 环境污染防治: 大气、水、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自然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责任。 第三章: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的特点与保护: 创造性、地域性、时间性。 专利法: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商标法: 商标注册、使用、侵权。 著作权法: 作品种类、权利内容、侵权行为。 商业秘密保护。 第四章: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管辖、诉讼参与人、证据、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特别程序。 刑事诉讼法: 侦查、起诉、审判、执行、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法: 受理、审理、判决。 历年真题精析 收录近五年(或其他指定年份)法律硕士联考真题。 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详细的解析,分析考点、命题意图、解题思路。 通过真题,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难度、题型和趋势。 模拟试题 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精心编写多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的难度和题型与真实考试高度一致。 通过模拟试题,让考生充分体验考试氛围,检验备考效果,找出薄弱环节。 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帮助考生在模拟演练中不断进步。 结语 《2019法律硕士联考一本通》套装,集权威性、系统性、实战性于一体。我们深信,通过对本套丛书的学习和练习,您必将能够构建起坚实的法律知识体系,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从而在2019年的法律硕士联考中脱颖而出,顺利实现您的学术梦想。 备考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本书陪伴您,披荆斩棘,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