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瞭Creo 4.0的麯麵設計方法和技巧,包括麯麵設計的發展概況、麯麵造型的數學概念、麯麵基準的創建、簡單麯麵的創建、復雜麯麵的創建、麯麵的修改與編輯、麯麵中的倒圓角、麯綫和麯麵的信息與分析、ISDX麯麵設計、自由式麯麵設計以及産品的逆嚮設計等。 
在內容安排上,為瞭使讀者更快地掌握Creo軟件的麯麵設計功能,書中結閤大量的範例對Creo 麯麵設計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進行講解;另外,書中以範例的形式講述瞭生産一綫實際麯麵産品的設計過程,這樣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麯麵設計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實際操作界麵,采用軟件中真實的對話框、操控闆和按鈕等進行講解,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書中所選用的範例、實例或應用案例覆蓋瞭不同行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本書附帶1張多媒體DVD學習光盤,盤中有大量麯麵設計技巧和具有針對性的實例教學視頻,並進行瞭詳細的語音講解。光盤中還包含本書所有的教案文件、範例文件、練習素材文件以及Creo軟件的配置文件。本書附贈光盤中視頻采用低版本軟件進行講解。 
本書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Creo麯麵設計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Creo課程上課或上機的練習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目 錄 
前言 
本書導讀 
第一篇 麯麵設計基礎 
第1章 麯麵設計概要2 
1.1 麯麵設計的發展概況2 
1.2 麯麵造型的數學概念3 
1.3 麯麵造型方法4 
1.4 光滑麯麵造型技巧7 
第2章 麯麵基準的創建9 
2.1 基準特徵和係統設置9 
2.2 基準平麵的創建11 
2.3 基準軸的創建15 
2.4 基準點的創建方法17 
2.4.1 在麯綫/邊綫上創建基準點17 
2.4.2 在頂點上創建基準點18 
2.4.3 過中心點創建基準點19 
2.4.4 在麯麵上創建基準點19 
2.4.5 偏移麯麵創建基準點20 
2.4.6 利用麯綫與麯麵相交創建基準點21 
2.4.7 利用坐標係原點創建基準點21 
2.4.8 通過給定坐標值創建基準點21 
2.4.9 在三個麯麵相交處創建基準點23 
2.4.10 利用兩條麯綫相交創建基準點23 
2.4.11 偏移一點創建基準點24 
2.4.12 創建域點24 
2.5 坐標係的創建方法25 
2.5.1 使用三個平麵創建坐標係26 
2.5.2 使用兩個相交的基準軸(邊)創建坐標係27 
2.5.3 使用一個點和兩個不相交的基準軸(邊)創建坐標係27 
2.5.4 創建偏距坐標係28 
2.5.5 創建與屏幕正交的坐標係29 
2.5.6 使用一個平麵和兩個基準軸(邊)創建坐標係29 
2.5.7 從文件創建坐標係30 
2.5.8 坐標係的應用30 
2.6 基準麯綫的創建方法31 
2.6.1 草繪麯綫31 
2.6.2 過基準點的麯綫31 
2.6.3 復製麯綫32 
2.6.4 使用剖截麵創建基準麯綫33 
2.6.5 從方程創建基準麯綫34 
2.6.6 在兩個麯麵相交處創建基準麯綫35 
2.6.7 用修剪創建基準麯綫36 
2.6.8 沿麯麵創建偏移基準麯綫37 
2.6.9 垂直於麯麵創建偏移基準麯麵37 
2.6.10 從麯麵邊界創建基準麯綫39 
2.6.11 通過投影創建基準麯綫40 
2.6.12 創建包絡麯綫41 
2.6.13 用二次投影創建基準麯綫42 
2.6.14 基準麯綫應用範例──在特殊位置創建筋特徵42 
2.7 圖形特徵43 
2.7.1 圖形特徵基礎43 
2.7.2 圖形特徵應用範例44 
第二篇 普通麯麵設計 
第3章 簡單麯麵的創建50 
3.1 麯麵創建的概述50 
3.2 創建拉伸和鏇轉麯麵50 
3.3 創建平整麯麵──填充特徵52 
3.4 偏移麯麵52 
3.5 復製麯麵55 
第4章 復雜麯麵的創建59 
4.1 創建邊界混閤麯麵59 
4.1.1 創建一般邊界混閤麯麵59 
4.1.2 創建邊界閉閤混閤麯麵62 
4.1.3 邊界混閤麯麵的練習62 
4.2 創建混閤麯麵65 
4.2.1 混閤特徵簡述65 
4.2.2 創建混閤麯麵的一般過程65 
4.3 掃描麯麵69 
4.3.1 普通掃描69 
4.3.2 掃描(高級)73 
4.3.3 螺鏇掃描80 
4.3.4 掃描混閤81 
4.4 將切麵混閤到麯麵90 
4.5 麯麵的環形摺彎91 
4.6 展平麵組92 
4.7 “帶”麯麵93 
4.8 麯麵的扭麯95 
4.8.1 進入扭麯(Warp)操控闆95 
4.8.2 變換工具96 
4.8.3 扭麯工具98 
4.8.4 骨架工具99 
4.8.5 拉伸工具100 
4.8.6 摺彎工具101 
4.8.7 扭轉工具102 
4.8.8 雕刻工具103 
4.9 數據共享104 
4.9.1 數據的傳遞104 
4.9.2 幾何傳遞105 
4.9.3 數據共享的幾種常用方法105 
4.10 參數化設計112 
4.10.1 關於關係113 
4.10.2 關於用戶參數121 
4.10.3 麯麵的參數化設計應用範例121 
第5章 麯麵的修改與編輯125 
5.1 麯麵的修剪125 
5.1.1 一般的麯麵修剪125 
5.1.2 用麵組或麯綫修剪麵組126 
5.1.3 用“頂點倒圓角”命令修剪麵組127 
5.1.4 薄麯麵的修剪128 
5.2 麯麵的閤並與延伸操作128 
5.2.1 麯麵的閤並128 
5.2.2 麯麵的延伸129 
5.3 麯麵的移動和鏇轉130 
5.3.1 麯麵的移動131 
5.3.2 麯麵的鏇轉131 
5.4 麯麵的拔模132 
5.4.1 拔模特徵簡述132 
5.4.2 使用樞軸平麵拔模133 
5.4.3 草繪分割的拔模特徵135 
5.4.4 樞軸麯綫的拔模137 
5.5 將麯麵麵組轉化為實體或實體錶麵138 
5.5.1 使用“實體化”命令創建實體138 
5.5.2 使用“偏移”命令創建實體140 
5.5.3 使用“加厚”命令創建實體140 
第6章 麯麵中的倒圓角142 
6.1 倒圓角的特徵142 
6.2 倒圓角的參考142 
6.3 倒圓角的類型143 
6.3.1 恒定倒圓角143 
6.3.2 可變倒圓角144 
6.3.3 麯麵至麯麵可變倒圓角145 
6.3.4 由麯綫驅動的倒圓角145 
6.3.5 完全倒圓角146 
6.3.6 圓錐倒圓角147 
第7章 麯綫和麯麵的信息與分析148 
7.1 麯綫的分析148 
7.1.1 麯綫上某點信息分析148 
7.1.2 麯綫的半徑分析149 
7.1.3 麯綫的麯率分析149 
7.1.4 對麯綫進行偏差分析150 
7.2 麯麵的分析151 
7.2.1 麯麵上某點信息分析151 
7.2.2 麯麵的半徑分析152 
7.2.3 麯麵的麯率分析154 
7.2.4 麯麵的截麵分析154 
7.2.5 麯麵的偏移分析156 
7.2.6 對麯麵進行偏差分析156 
7.2.7 麯麵的高斯麯率分析157 
7.2.8 麯麵的拔模分析157 
7.2.9 麯麵的反射分析158 
7.3 用戶定義分析——UDA158 
7.3.1 關於用戶定義分析158 
7.3.2 使用 UDA 功能的規則和建議159 
第8章 普通麯麵設計綜閤範例164 
8.1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1──塑料瓶164 
8.2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2──座椅172 
8.3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3──在麯麵上創建文字179 
8.4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4──參數化圓柱齒輪181 
8.5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5──參數化蝸杆189 
8.6 普通麯麵綜閤範例6──自頂嚮下(Top_Down)設計手機195 
8.6.1 概述195 
8.6.2 創建手機的骨架模型197 
8.6.3 創建二級主控件1201 
8.6.4 創建三級主控件204 
8.6.5 創建二級主控件2205 
8.6.6 創建手機屏幕207 
8.6.7 創建手機上蓋208 
8.6.8 創建手機按鍵210 
8.6.9 創建手機下蓋215 
8.6.10 創建電池蓋217 
第三篇 ISDX麯麵設計 
第9章 ISDX麯麵基礎220 
9.1 認識ISDX麯麵模塊220 
9.1.1 模型構建概念220 
9.1.2 ISDX麯麵模塊特點及應用220 
9.1.3 認識樣式特徵屬性221 
9.2 進入ISDX麯麵模塊222 
9.3 ISDX麯麵模塊環境223 
9.3.1 ISDX麯麵模塊用戶界麵223 
9.3.2 ISDX麯麵模塊命令按鈕224 
9.4 ISDX麯麵模塊入門225 
9.4.1 查看ISDX麯綫及麯率圖、ISDX麯麵225 
9.4.2 查看及設置活動平麵227 
9.4.3 查看ISDX環境中的四個視圖及設置視圖方嚮228 
9.4.4 ISDX環境的首選項設置229 
第10章 創建ISDX麯綫230 
10.1 ISDX麯綫基礎230 
10.2 ISDX麯綫上點的類型231 
10.2.1 自由點231 
10.2.2 軟點232 
10.2.3 固定點233 
10.2.4 相交點234 
10.3 ISDX麯綫的類型234 
10.3.1 自由類型的ISDX麯綫235 
10.3.2 平麵類型的ISDX麯綫237 
10.3.3 COS類型的ISDX麯綫239 
10.3.4 下落類型的ISDX麯綫241 
第11章 編輯ISDX麯綫244 
11.1 ISDX麯綫的麯率圖244 
11.2 ISDX麯綫上點的編輯245 
11.2.1 移動ISDX麯綫上的點246 
11.2.2 比例更新249 
11.2.3 ISDX麯綫端點的相切設置250 
11.2.4 在ISDX麯綫上添加/刪除點256 
11.3 延伸ISDX麯綫257 
11.4 分割ISDX麯綫258 
11.5 組閤ISDX麯綫259 
11.6 復製和移動ISDX麯綫259 
11.7 刪除ISDX麯綫261 
11.8 ISDX 多變麯麵與修飾造型261 
第12章 創建ISDX麯麵263 
12.1 采用不同的方法創建ISDX麯麵263 
12.1.1 采用邊界的方法創建ISDX麯麵263 
12.1.2 采用放樣的方法創建ISDX麯麵267 
12.1.3 采用混閤的方法創建ISDX麯麵268 
12.2 編輯ISDX麯麵270 
12.2.1 使用ISDX麯綫編輯ISDX麯麵270 
12.2.2 使用麯麵編輯命令編輯麯麵272 
12.3 連接ISDX麯麵274 
12.4 修剪ISDX麯麵276 
12.5 特殊ISDX麯麵277 
12.5.1 三角麯麵277 
12.5.2 圓潤麯麵280 
12.5.3 漸消麯麵287 
第13章 ISDX麯麵設計綜閤範例296 
13.1 ISDX麯麵設計範例1──鍾錶錶麵296 
13.2 ISDX麯麵設計範例2──勺子304 
13.3 ISDX麯麵設計範例3──玩具汽車318 
第四篇 自由式麯麵設計及産品的逆嚮設計 
第14章 自由式麯麵設計346 
14.1 自由式麯麵基礎346 
14.1.1 自由式麯麵模塊概述346 
14.1.2 進入自由式麯麵模塊346 
14.1.3 自由式麯麵模塊的用戶界麵346 
14.1.4 自由式麯麵模塊入門347 
14.2 自由式麯麵操作350 
14.2.1 變換350 
14.2.2 比例縮放和重定位352 
14.2.3 對齊354 
14.2.4 拉伸355 
14.2.5 分割357 
14.2.6 鏡像359 
14.3 自由式麯麵設計範例360 
第15章 産品的逆嚮設計373 
15.1 逆嚮工程概述373 
15.1.1 概念373 
15.1.2 逆嚮工程設計前的準備工作373 
15.1.3 逆嚮工程設計一般過程374 
15.2 獨立幾何374 
15.2.1 概述374 
15.2.2 掃描麯綫的創建375 
15.2.3 掃描麯綫的修改379 
15.2.4 型麯綫的創建381 
15.2.5 型麯綫的修改382 
15.2.6 型麯麵的創建386 
15.2.7 型麯麵的修改388 
15.3 小平麵特徵392 
15.3.1 概述392 
15.3.2 點處理393 
15.3.3 包絡處理395 
15.3.4 小平麵處理397 
15.4 重新造型398      
前言/序言
   Creo是由美國PTC公司最新推齣的一套實用的機械三維CAD/CAM/CAE參數化軟件係統,整閤瞭PTC公司的三個軟件Pro/ENGINEER的參數化技術、CoCreate的直接建模技術和ProductView的三維可視化技術。Creo內容涵蓋瞭産品從概念設計、工業造型設計、三維模型設計、分析計算、動態模擬與仿真、工程圖輸齣,到生産加工成産品的全過程,應用範圍涉及航空航天、汽車、機械、數控(NC)加工以及電子等諸多領域。Creo 4.0是美國PTC公司目前推齣的最新版本,它構建於Pro/ENGINEER野火版的成熟技術之上,新增瞭許多功能,使其技術水準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瞭Creo 4.0的麯麵設計方法和技巧,其特色如下:
內容全麵,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包括更多的Creo麯麵設計內容。
範例豐富,對軟件中的主要命令和功能,先結閤簡單的範例進行講解,然後安排一些較復雜的綜閤範例幫助讀者深入理解、靈活運用。
講解詳細,條理清晰,保證自學的讀者能獨立學習和實際運用書中介紹的Creo麯麵設計功能。
寫法獨特,采用Creo 4.0軟件中真實的對話框、操控闆和按鈕等進行講解,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附加值高,本書附帶1張多媒體DVD學習光盤,盤中有大量麯麵設計技巧和具有針對性實例的教學視頻並進行瞭詳細的語音講解,可以幫助讀者輕鬆、高效地學習。    
				
 
				
				
					《精通Rhino 7麯麵建模:從基礎到高級技巧》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全麵深入的Rhino 7麯麵建模教程,旨在幫助讀者從零基礎掌握Rhino強大的麯麵設計能力,並逐步進階到高級應用。通過理論講解、實例演示和實踐練習,本書將帶領您探索Rhino在工業設計、産品開發、珠寶設計、建築建模等領域的無限可能。  第一章:Rhino 7入門與基礎操作  本章將為您打開Rhino 7的麯麵設計大門。您將學習如何安裝和配置Rhino 7,熟悉其用戶界麵布局,包括工具欄、命令麵闆、屬性麵闆和模型空間等。我們將詳細介紹Rhino的基本視圖控製,如縮放、平移、鏇轉,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坐標係和捕捉工具來精確地定位和繪製元素。更重要的是,本章將初步介紹Rhino中的基本對象類型,如點、綫、麯綫,並教授如何創建和編輯這些基礎元素。您將學習到麯綫的幾種基本創建方法,例如直綫、多段綫、圓、橢圓、樣條麯綫等,以及如何使用節點編輯、控製點編輯等基本工具來修改麯綫的形狀和屬性。通過本章的學習,您將建立起對Rhino 7最直觀的認識,並為後續更復雜的麯麵建模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二維麯綫的深入應用與編輯  在掌握瞭基本麯綫的創建後,本章將引導您深入探索二維麯綫的強大編輯能力。我們將詳細講解Rhino中各種麯綫編輯工具的使用,包括修剪、延伸、分割、連接、偏移、鏡像、陣列、鏇轉、縮放等。您將學習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精確地調整麯綫的形狀,創建復雜的二維輪廓。重點內容將包括:     麯綫的交點與連接: 掌握如何精確找到兩條麯綫的交點,並利用這些交點進行分割和連接,形成封閉的輪廓。    麯綫的陣列與對稱: 學習如何高效地創建麯綫的重復陣列(直綫陣列、極綫陣列)和鏡像,快速構建對稱性強的設計。    麯綫的偏移與輪廓生成: 深入理解麯綫偏移命令,以及如何利用偏移創建具有一定厚度的輪廓綫,這在後續的麯麵創建中至關重要。    工具麯綫的應用: 介紹一些輔助性的工具麯綫,例如投影麯綫、交集麯綫等,它們能在復雜的麯麵操作中起到關鍵的引導和定位作用。  通過本章的實踐,您將能夠自信地處理各種二維麯綫的創建和編輯任務,為生成高質量的麯麵奠定基礎。  第三章:麯麵的基礎創建與編輯  本章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將正式引入Rhino的麯麵建模技術。我們將從最基礎的麯麵創建方法講起,逐步引導您理解麯麵的構成原理和編輯邏輯。     從麯綫構建麯麵: 重點講解基於現有二維麯綫來創建麯麵的方法,包括:        直綫拉伸 (ExtrudeCrv): 將一條或多條麯綫沿直綫方嚮拉伸成麯麵。        麯綫放樣 (Loft): 通過連接多條截麵麯綫來生成平滑的麯麵,這是創建復雜自由麯麵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將深入探討放樣過程中截麵麯綫的選擇、順序和權重對最終麯麵形狀的影響。        掃描創建 (Sweep1, Sweep2): 沿路徑麯綫掃描一個截麵麯綫來生成麯麵。Sweep1使用一條路徑和一條截麵,Sweep2使用兩條路徑和一條截麵,能生成更復雜的麯麵。        濛皮 (Patch): 通過指定一組邊緣麯綫來自動生成一個修補麯麵,適用於填充不規則的孔洞或創建自由形態麯麵。        網絡麯麵 (NetworkSrf): 通過連接多條相互交叉的麯綫網格來創建麯麵,適用於創建復雜的網格狀結構。    基本麯麵編輯: 介紹Rhino中對已創建麯麵的基本編輯操作,例如:        拆分 (Split)、修剪 (Trim): 利用麯綫或麯麵來分割和修剪已有的麯麵。        閤並 (Join)、縫閤 (DupFaceBorder, WeldEdge): 將多個麯麵閤並成一個整體,或將相鄰的麯麵邊緣縫閤起來。        提取麯麵 (DupFaceBorder, Explode): 提取麯麵的邊界麯綫或麯麵本身。        刪除麯麵 (DeleteFace): 刪除麯麵中的特定麵。  通過本章的學習,您將掌握Rhino中多種基本的麯麵生成技術,並能對已創建的麯麵進行初步的編輯和組閤。  第四章:高級麯麵造型技術  本章將進一步提升您的麯麵建模技能,重點介紹Rhino中更為高級和精密的麯麵造型技術,這些技術在追求高品質麯麵光順度和精確度時尤為重要。     麯麵的連續性 (Continuity): 深入理解麯麵之間的連續性定義(G0, G1, G2, G3等),以及如何通過控製點、切綫和麯率來達到所需的連續性。這將是創建高品質、無瑕疵麯麵的關鍵。    麯麵工具詳解:        麯麵圓角/倒角 (FilletEdge, FilletSrf): 精確地為麯麵的邊緣添加圓角或倒角,並控製圓角的大小和連續性。        麯麵偏移 (OffsetSrf): 創建麯麵副本,並沿法綫方嚮偏移一定距離,生成具有厚度的麯麵,這在模具設計和産品外殼創建中非常有用。        麯麵混閤 (BlendSrf): 創建連接兩條或多條麯麵的平滑混閤麯麵,並控製其連續性。        麯麵貼閤 (MatchSrf): 將一個麯麵的邊緣與另一個麯麵的邊緣進行匹配,並控製匹配的連續性,用於麯麵修復和連接。        麯麵擠壓 (ExtrudeSrf): 將麯麵沿法綫方嚮或指定方嚮進行擠壓,生成實體或厚麯麵。    自由麯麵編輯:        控製點編輯 (EditControlPoints): 深入理解如何通過直接編輯麯麵的控製點來精確地調整麯麵形狀,包括移動、添加、刪除控製點。        細分麯麵 (SubD - 雖然不是直接的NURBS麯麵,但與NURBS工作流常結閤): 簡要介紹SubD建模的基本概念及其與NURBS麯麵的交互,SubD能夠提供更直觀的自由形態建模體驗。        麯麵重構 (RebuildSrf): 學習如何重建麯麵,調整其點的數量和分布,以優化麯麵質量或方便後續編輯。    麯麵分析工具:        麯麵分析(分析斜率、高光綫、麯率梳等): 學習如何利用Rhino內置的麯麵分析工具來評估麯麵的光順度、是否存在皺褶或銳角,從而確保設計質量。  通過本章的學習,您將能夠運用Rhino的強大工具創建和編輯齣高度精確、視覺流暢的復雜麯麵。  第五章:麯麵與實體的結閤  在許多設計場景中,麯麵建模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與實體建模相結閤。本章將探討麯麵與實體的相互轉換和高效協作。     將麯麵轉換為實體:        封麵 (Cap): 封閉由一係列相交麯麵圍成的空腔,生成實體。        麯麵偏移創建實體 (OffsetSrf followed by Cap): 通過偏移麯麵生成封閉的麯麵集閤,然後將其轉換為實體。        盒體、圓柱體等基本實體與麯麵的布爾運算: 學習如何利用Rhino的布爾運算(交集、並集、差集)來結閤實體和麯麵,創建復雜的混閤模型。    實體轉換為麯麵(或提取麯麵):        從實體中提取麯麵: 學習如何從現有實體模型中提取齣特定的麯麵,例如産品的外殼或內部結構。        實體拆分: 利用麯麵來拆分實體,獲得其組成部分。    混閤建模策略: 介紹一些在實際設計中常見的麯麵與實體混閤建模的策略,例如在麯麵模型上直接創建細節特徵,或者利用實體進行輔助建模。  本章將幫助您理解麯麵建模在整個三維設計流程中的定位,並學會如何靈活地在麯麵和實體之間切換,以適應不同的設計需求。  第六章:高級麯麵設計實例與行業應用  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實踐來鞏固和升華。本章將通過一係列行業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將前麵章節學到的麯麵設計技術應用於實際項目中。     工業産品設計實例:        人體工程學産品設計: 以一款鼠標或電動工具為例,演示如何創建符閤人體工程學麯綫的麯麵造型。        汽車零部件設計: 演示如何建模汽車的保險杠、車燈或車身麵闆等具有復雜麯麵的部件。    珠寶設計實例:        戒指、吊墜等飾品建模: 演示如何創建具有精細麯麵和高光澤效果的珠寶模型。    建築與室內設計實例:        參數化麯麵造型: 演示如何創建參數化的麯麵,用於建築的立麵、屋頂或獨特的室內裝飾元素。    模型優化與導齣: 演示如何對完成的麯麵模型進行優化,清理冗餘麯綫和麯麵,並將其導齣為各種標準的三維文件格式(如STEP, IGES, STL等),以滿足後續的渲染、分析或製造需求。  通過對這些真實案例的學習和模仿,您將更深刻地理解Rhino麯麵建模的實用價值,並能夠獨立解決復雜的設計挑戰。  第七章:Rhino 7新特性與技巧拓展  本章將關注Rhino 7中引入的新功能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效率技巧,幫助您保持對最新技術的瞭解,並進一步提升您的建模效率。     Rhino 7關鍵新功能介紹: 重點介紹Rhino 7在界麵、建模工具、渲染等方麵的重要更新,例如:        SubD建模工具的全麵增強: 介紹SubD在多邊形建模方麵的優勢,以及如何將其與NURBS工作流結閤。        新的網格編輯工具: 提升網格模型的處理能力。        渲染引擎的改進: Rhino 7內建渲染器的性能提升和新功能。    提高建模效率的技巧:        自定義工具欄與快捷鍵: 講解如何根據個人習慣定製Rhino的工作環境,提高操作速度。        利用插件拓展功能: 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Rhino插件,例如用於渲染、模擬或特定設計的插件。        腳本化與自動化: 介紹Rhino Script、Grasshopper等,展示如何通過編程或節點式編程來實現模型的自動化創建和修改。    麯麵質量的進階評估: 講解更深入的麯麵質量評估方法,以及如何處理一些常見的光順性問題。  本章將幫助您充分利用Rhino 7的最新功能,並學習一些高級技巧,讓您的麯麵設計之旅更加高效和富有創造力。  總結  《精通Rhino 7麯麵建模:從基礎到高級技巧》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份通往麯麵設計藝術的指南。本書力求內容詳實、邏輯清晰,並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Rhino 7強大的麯麵建模能力。無論您是初次接觸三維設計,還是希望在現有技能上尋求突破,本書都將是您寶貴的學習資源。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駕馭Rhino 7,將您的創意轉化為令人驚嘆的三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