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国标图集标准图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正版国标图集标准图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抗震
  • 加固工程
  • 中小学校舍
  • 图集
  • 标准图
  • 09SG619-1
  • 房屋建筑
  • 国标
  • 抗震加固
  • 工程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4494
商品编码:124053618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出版社: 华中师大 出版时间:2013-08-01
作者: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戴阔斌|主编:朱长江//彭双阶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 2014-12-29
定价: 18 页数:144 印次: 1
ISBN号:9787562260875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语

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和戴阔斌主编的《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专业需要编写的线性代数教材。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线性空间的基本知识等六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部分研究生、自学者参考之用。

内容提要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生化、经管类等专业 的重要基础课,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最 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解决日常生活、生产 技术及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和戴阔斌主编的《线 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五章 :矩阵与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以及数学实验,其中数学实验这 章主要介绍了线性代数在Matlab中的实现,应用性强 。
     《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力 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例题典型、习题丰富。可作 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部分研究生 、自学者参考之用。
    

目录

第1章 矩阵与行列式
   1.1 矩阵的概念
   习题1.1
   1.2 矩阵的运算
   1.2.1 矩阵的线性运算
   1.2.2 矩阵的乘法
   1.2.3 矩阵的转置
   习题1.2
   1.3 矩阵的初等变换
   1.3.1 引例
   1.3.2 矩阵的等价
   习题1.3
   1.4 方阵的行列式
   1.4.1 行列式的定义
   1.4.2 行列式的性质
   1.4.3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习题1.4
   1.5 矩阵的秩与方阵的逆
   1.5.1 矩阵的秩及其求法
   1.5.2 方阵的逆
   1.5.3 克莱姆(cramer)法则
   习题1.5
   1.6 分块矩阵
   1.6.1 矩阵的分决与运算
   1.6.2 分块矩阵的应用
   习题1.6
   复习题1
  第2章 线性方程组
   2.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2.1.1 消元法
   2.1.2 初等变换法
   习题2.1
   2.2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习题2.2
   复习题2
  第3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1 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3.1.1 向量组及其线性表示
   3.1.2 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
   3.1.3 线性相关性及其判别法
   3.1.4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
   习题3.1
   3.2 向量空间
   3.2.1 向量空间的定义
   3.2.2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习题3.2
   3.3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性
   3.3.1 向量的内积、长度与正交性
   3.3.2 正交向量组
   习题3.3
   3.4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3.4.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3.4.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习题3.4
   复习题3
  第4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4.1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1.1 引例
   4.1.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习题4.1
   4.2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4.2.1 相似矩阵及其性质
   4.2.2 n阶矩阵与对角矩阵相似的条件
   习题4.2
   4.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习题4.3
   4.4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习题4.4
   4.5 二次型的分类
   习题4.5
   复习题4
  第5章 数学实验
   5.1 Mat1ab概述
   5.2 Mat1ab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5.2.1 矩阵的运算
   5.2.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5.2.3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2.4 向量组的施密特正交化
  


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本书概述: 《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一部国家标准图集。本图集聚焦于中小学校舍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旨在为各类现有中小学校舍的抗震性能评估、鉴定及加固改造提供一套系统、规范、实用的技术指导。全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涵盖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技术要点、构造详图、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是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相关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核心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总则与设计依据 本图集首先阐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重要意义,强调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社会责任。详细介绍了本图集的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现行抗震设计相关规范标准: 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确保加固设计符合国家最低抗震设防要求。 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相关标准: 如《建筑工程抗震鉴定标准》(GB50017)等,指导如何对现有校舍进行科学的抗震性能评估。 相关行业标准与地方规定: 结合教育建筑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引入适用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性规定。 教育部的相关指导意见和要求: 考虑学校建筑的使用功能、人群密度、疏散要求等特殊因素,纳入教育部门对校舍安全性的具体要求。 本部分还明确了图集的使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我国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域的各类现有中小学校舍(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同等性质的职业学校等)的抗震加固工程。同时,也为新建学校建筑在结构设计阶段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抗震加固设计原则与技术要点 这是本图集的核心技术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 抗震性能目标: 明确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性能目标,通常要求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时,结构不至于倒塌,保证人员疏散,减少财产损失。对于重要等级较高的校舍,则有更高的性能要求。 加固设计流程: 详细梳理了抗震加固的设计流程,包括: 现状调查与信息收集: 收集建筑原始设计资料、历史改造记录、使用情况等。 现场查勘与检测: 对建筑的结构体系、构件尺寸、材料强度、连接节点、裂缝损伤情况等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必要的检测。 抗震性能评估: 基于规范和检测结果,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如静力弹塑性分析、振动台试验模拟分析等)对原有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确定其与设防目标之间的差距。 加固方案的确定: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加固措施。 加固设计计算: 对选定的加固方案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验算加固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绘制加固图纸: 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含加固构造、节点详图、材料说明等。 常见结构体系的加固策略: 砌体结构校舍: 重点介绍填充墙加固(如圈梁、构造柱、拉结筋、砂浆灌注、抹灰加固、网格布砂浆加固等)、砖墙加固(如外加混凝土梁柱、钢筋混凝土夹板、钢筋网砂浆加固等)。 框架结构校舍: 针对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介绍加固方法,如混凝土增大截面、碳纤维布/带加固、钢包裹加固、粘钢加固、增设抗震墙/支撑等。 框架-填充墙结构校舍: 重点关注框架与填充墙的相互作用,以及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介绍填充墙体的抗剪加固、框架与填充墙体连接的加强等。 混合结构校舍: 针对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体系的连接部位,提供相应的加固思路和技术措施。 构件加固技术: 详细介绍各种结构构件(梁、柱、墙、楼板、基础、节点)的常用加固方法,包括: 增大截面法: 混凝土梁、柱、墙的截面增大,提高承载力和延性。 外包钢加固法: 梁、柱、墙等构件外包钢板,提高承载力和抗弯、抗剪能力。 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法: 碳纤维、玻璃纤维等FRP材料的粘贴,用于梁、柱、板、墙等的抗拉、抗剪、抗弯加固。 锚栓、锚固件的应用: 用于连接新建构件与原有结构,或增强原有构件的连接性能。 钢筋锚固与连接: 规范化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以及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等方式。 连接节点加固: 强调节点是结构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详细介绍梁柱节点、墙体与楼板连接、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等节点的加固技术。 薄弱部位的加强: 针对学校建筑常见的一些薄弱部位,如女儿墙、烟囱、屋顶构架、楼梯间、阳台、雨篷等,提出专门的加固措施。 基础加固: 介绍地基处理、基础扩基、桩基加固等技术。 第三部分:构造详图与节点设计 本部分是图集的核心价值所在,提供了大量直观、详尽的构造详图和节点设计图。 通用构造图: 展示了各种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砂浆、FRP材料、钢材等)的通用构造形式,以及施工连接节点的基本要求。 构件加固详图: 梁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外包钢、粘贴FRP等加固详图。 柱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增大截面、外包钢、粘贴FRP、增加箍筋等加固详图。 墙体的加固: 砖墙、混凝土墙的加固,包括圈梁、构造柱、斜向支撑、网格布砂浆加固、混凝土夹板等详图。 楼板的加固: 粘贴FRP、增大截面、增加支撑等详图。 节点的加固: 梁柱节点、墙柱节点、梁墙节点、板梁节点等详细连接构造图。 构件连接详图: 详细展示了新增构件与原有结构的连接方式,如新增构造柱与基础、楼板、梁的连接,新增圈梁与墙体的连接,FRP材料的搭接、锚固等。 配筋构造: 明确了各种加固措施的钢筋配置要求、直径、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以及FRP材料的铺设方向、层数、宽度、搭接长度等。 细节处理: 对加固施工中的关键细节进行了重点提示,例如预留孔洞的处理、界面处理、材料的防腐蚀、防火保护等。 第四部分:材料选用与施工工艺 本部分为实际施工提供了指导,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材料要求: 混凝土与砂浆: 明确了加固用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等级、配合比、施工要求等,对旧混凝土和砂浆的质量检查提出了要求。 钢材: 对用于加固的钢筋、钢板、型钢等材料的材质、规格、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了防锈处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详细规定了碳纤维布、碳纤维带、玻璃纤维布等的性能参数、适用范围、储存要求、施工环境要求。 粘结材料: 对用于粘贴FRP、钢板的结构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等提出了性能要求和适用条件。 锚栓与锚固件: 对锚栓的类型、材质、规格、安装要求进行了说明。 施工工艺: 混凝土与砂浆施工: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艺要点。 钢材安装: 钢板的切割、焊接、螺栓连接、防锈处理等工艺。 FRP材料施工: 基层处理、涂胶、粘贴、固化等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锚栓安装: 钻孔、清理、注胶、安装锚栓等工艺。 旧结构处理: 构件表面处理、裂缝修补、卸荷等工艺。 施工注意事项: 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部分:质量控制与验收 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质量检查要点: 明确了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构件性能检测等关键环节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检测方法: 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方法,如回弹法、超声波法、钢筋扫描、抽样试验等,用于评估加固构件的质量和性能。 验收标准: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对加固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确保加固后的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价值与意义: 《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以其内容的系统性、图纸的规范性、技术的实用性,成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领域的一部权威性指导工具。它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在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设计方案多样化但缺乏有效参考、施工操作难以规范等问题。 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参考图集中的典型构造和节点,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规范施工操作: 施工单位可以依据图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加强工程监理: 监理人员可以对照图集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保障师生安全: 通过科学、规范的抗震加固,显著提升了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维护国家教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本图集为我国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工作提供了一套宝贵的、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支撑,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水平,保障国家未来发展基石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对学校建筑安全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安全的校园里学习成长,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也肩负着保障师生安全的重任。一本能够提供专业、权威指导的抗震加固图集,对于提升学校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纸堆砌,而是结合了最新的抗震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加固技术。它或许会对传统的加固方法进行优化,或者引入一些创新的加固技术,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也兼顾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

评分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从业者,我深知标准图集的重要性。它们是工程实践的基石,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出现,无疑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技术依据。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研究这本书中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针对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图例。我希望这些图例能够细致入微,涵盖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并且能够清晰地标明尺寸、材料、构造要求等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准确无误地执行,确保校舍的安全。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对一些老旧校舍的抗震性能有着深深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的建筑,在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上可能都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那么,如何对这些既有建筑进行有效的抗震加固,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好奇它在“抗震加固”这个大概念下,是如何具体化到中小学校舍的实际需求的。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校舍结构(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是否有专门的加固策略?对于不同程度的结构损坏,又该如何诊断并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不同加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对比,这样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加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评分

一本优秀的图集,不仅要有严谨的标准和详尽的图纸,更要有清晰易懂的解读。我深知,技术规范和图集往往是为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但如果能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扩展,也能帮助更多非专业人士(如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的后勤负责人)了解和参与到加固工作中来。我希望这本书在提供标准图集的同时,也能附带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例如对图集中某些关键技术要点的解释,对不同加固材料的选择建议,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这样,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本“冷冰冰”的图纸集合,而会成为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实践、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字典”。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尤其是中小学校舍加固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份极其宝贵且权威的参考。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安全与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正是这样一本著作。它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并且“国标图集标准图”的字样,瞬间就赋予了它高度的权威性和通用性。我特别看重这类标准图集,因为它们往往是经过行业内专家反复论证,吸取了大量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能够有效避免在工程实践中走弯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评分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建筑加固的疑问,尤其是涉及中小学校舍这种特殊建筑的加固,更是需要格外谨慎。我希望这本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能够成为我手中的一本“利器”。我期待它能够深入剖析中小学校舍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加固措施。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关于不同加固材料性能的比较和选择建议?例如,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粘钢、碳纤维等加固材料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选择?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出明确的指导。

评分

我一直认为,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已经建成的校舍,如果存在抗震隐患,那么进行有效的加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名称明确指向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并且将“中小学校舍”作为了重点关注对象,这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加固流程,从初步的结构评估,到加固方案的设计,再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都能够有详尽的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旧校舍,其原有结构体系可能已经不符合现行规范,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加固,就更需要专业而权威的指导。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的“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部分感到尤为关注,是因为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结构安全直接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每一次看到关于校舍抗震的新闻,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本书能够聚焦这一特殊且重要的领域,并提供国家标准的图集和详细的加固方案,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期待它能在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小学校舍在不同地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加固技术措施。这套措施应该能够覆盖从基础加固、墙体加固、楼板加固到梁柱节点加固等各个关键环节,并且有详细的图纸和说明,让施工人员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执行。

评分

我曾参与过一些抗震加固项目,深知其中涉及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一本高质量的标准图集,能够极大地简化设计和施工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这本书以“国标图集标准图”为定位,这本身就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我特别好奇它在“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方面,是如何具体体现标准的。比如,在针对不同地区地震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对校舍的加固要求会有哪些差异?在加固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检测等方面,又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我希望它能提供详细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各种加固节点的构造做法,以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公共安全和建筑质量的普通读者,我对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安全问题一直十分关注。一本能够提供权威、实用的抗震加固指南,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学习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我希望它不仅能提供技术性的指导,还能够传递一种对建筑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它是否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些加固措施是有效的,以及这些措施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人认识到抗震加固的重要性,并为建设更安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