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 出版社: 华中师大 | 出版时间:2013-08-01 |
| 作者: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戴阔斌|主编:朱长江//彭双阶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 2014-12-29 |
| 定价: 18 | 页数:144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6226087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和戴阔斌主编的《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专业需要编写的线性代数教材。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线性空间的基本知识等六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部分研究生、自学者参考之用。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生化、经管类等专业 的重要基础课,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最 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解决日常生活、生产 技术及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李书刚、陈生安、李发来和戴阔斌主编的《线 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五章 :矩阵与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以及数学实验,其中数学实验这 章主要介绍了线性代数在Matlab中的实现,应用性强 。
《线性代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力 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例题典型、习题丰富。可作 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部分研究生 、自学者参考之用。
第1章 矩阵与行列式
1.1 矩阵的概念
习题1.1
1.2 矩阵的运算
1.2.1 矩阵的线性运算
1.2.2 矩阵的乘法
1.2.3 矩阵的转置
习题1.2
1.3 矩阵的初等变换
1.3.1 引例
1.3.2 矩阵的等价
习题1.3
1.4 方阵的行列式
1.4.1 行列式的定义
1.4.2 行列式的性质
1.4.3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习题1.4
1.5 矩阵的秩与方阵的逆
1.5.1 矩阵的秩及其求法
1.5.2 方阵的逆
1.5.3 克莱姆(cramer)法则
习题1.5
1.6 分块矩阵
1.6.1 矩阵的分决与运算
1.6.2 分块矩阵的应用
习题1.6
复习题1
第2章 线性方程组
2.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2.1.1 消元法
2.1.2 初等变换法
习题2.1
2.2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习题2.2
复习题2
第3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1 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3.1.1 向量组及其线性表示
3.1.2 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
3.1.3 线性相关性及其判别法
3.1.4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
习题3.1
3.2 向量空间
3.2.1 向量空间的定义
3.2.2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习题3.2
3.3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性
3.3.1 向量的内积、长度与正交性
3.3.2 正交向量组
习题3.3
3.4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3.4.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3.4.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习题3.4
复习题3
第4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4.1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1.1 引例
4.1.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习题4.1
4.2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4.2.1 相似矩阵及其性质
4.2.2 n阶矩阵与对角矩阵相似的条件
习题4.2
4.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习题4.3
4.4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习题4.4
4.5 二次型的分类
习题4.5
复习题4
第5章 数学实验
5.1 Mat1ab概述
5.2 Mat1ab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5.2.1 矩阵的运算
5.2.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5.2.3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2.4 向量组的施密特正交化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对学校建筑安全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安全的校园里学习成长,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也肩负着保障师生安全的重任。一本能够提供专业、权威指导的抗震加固图集,对于提升学校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纸堆砌,而是结合了最新的抗震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加固技术。它或许会对传统的加固方法进行优化,或者引入一些创新的加固技术,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也兼顾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从业者,我深知标准图集的重要性。它们是工程实践的基石,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出现,无疑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技术依据。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研究这本书中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针对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图例。我希望这些图例能够细致入微,涵盖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并且能够清晰地标明尺寸、材料、构造要求等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准确无误地执行,确保校舍的安全。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对一些老旧校舍的抗震性能有着深深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的建筑,在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上可能都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那么,如何对这些既有建筑进行有效的抗震加固,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好奇它在“抗震加固”这个大概念下,是如何具体化到中小学校舍的实际需求的。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校舍结构(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是否有专门的加固策略?对于不同程度的结构损坏,又该如何诊断并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不同加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对比,这样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加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评分一本优秀的图集,不仅要有严谨的标准和详尽的图纸,更要有清晰易懂的解读。我深知,技术规范和图集往往是为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但如果能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扩展,也能帮助更多非专业人士(如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的后勤负责人)了解和参与到加固工作中来。我希望这本书在提供标准图集的同时,也能附带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例如对图集中某些关键技术要点的解释,对不同加固材料的选择建议,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这样,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本“冷冰冰”的图纸集合,而会成为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实践、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字典”。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尤其是中小学校舍加固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份极其宝贵且权威的参考。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安全与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正是这样一本著作。它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并且“国标图集标准图”的字样,瞬间就赋予了它高度的权威性和通用性。我特别看重这类标准图集,因为它们往往是经过行业内专家反复论证,吸取了大量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能够有效避免在工程实践中走弯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评分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建筑加固的疑问,尤其是涉及中小学校舍这种特殊建筑的加固,更是需要格外谨慎。我希望这本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能够成为我手中的一本“利器”。我期待它能够深入剖析中小学校舍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加固措施。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关于不同加固材料性能的比较和选择建议?例如,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粘钢、碳纤维等加固材料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选择?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出明确的指导。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已经建成的校舍,如果存在抗震隐患,那么进行有效的加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名称明确指向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并且将“中小学校舍”作为了重点关注对象,这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加固流程,从初步的结构评估,到加固方案的设计,再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都能够有详尽的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旧校舍,其原有结构体系可能已经不符合现行规范,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加固,就更需要专业而权威的指导。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的“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部分感到尤为关注,是因为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结构安全直接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每一次看到关于校舍抗震的新闻,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本书能够聚焦这一特殊且重要的领域,并提供国家标准的图集和详细的加固方案,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期待它能在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小学校舍在不同地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加固技术措施。这套措施应该能够覆盖从基础加固、墙体加固、楼板加固到梁柱节点加固等各个关键环节,并且有详细的图纸和说明,让施工人员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执行。
评分我曾参与过一些抗震加固项目,深知其中涉及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一本高质量的标准图集,能够极大地简化设计和施工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这本书以“国标图集标准图”为定位,这本身就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我特别好奇它在“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方面,是如何具体体现标准的。比如,在针对不同地区地震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对校舍的加固要求会有哪些差异?在加固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检测等方面,又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我希望它能提供详细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各种加固节点的构造做法,以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公共安全和建筑质量的普通读者,我对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安全问题一直十分关注。一本能够提供权威、实用的抗震加固指南,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学习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我希望它不仅能提供技术性的指导,还能够传递一种对建筑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它是否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些加固措施是有效的,以及这些措施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人认识到抗震加固的重要性,并为建设更安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