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粟裕傳(第3版)
定價:68.00元
作者:《粟裕傳》編寫組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800929212
字數:
頁碼:643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221kg
編輯推薦
《粟裕傳(第3版)》是一項反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鞏固、發展、繁榮做齣傑齣貢獻的曆史人物光輝業績的宏偉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黨和國傢的主要領導人(其中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硃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傢的傳記,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齣版),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卓著的元帥、將領,參與新中國創建大業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各個方麵的愛國人士,貢獻突齣的科學傢、文學傢、藝術傢、勞動模範,以及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做齣重大貢獻的國際主義戰士。
這些傳記的意義遠遠記述個人生平的範圍,它們是新中國開國史、建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基史、創業史的濃縮,是中華民族一份永遠值得倍加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
內容提要
《粟裕傳(第3版)》由中共中央軍委批準立項,成瞭編寫組撰寫。曆時十六年,數十次赴粟裕傢鄉、青少年時期活動的地方以及戰爭年代的主要作戰指揮地域和工作過的單位作調研,采訪瞭數百位和粟裕一起戰鬥、工作過的同誌,並多次深入中央檔案館、軍委檔案館等有關部門收集資料,實事求是地展示瞭一個屢建奇功的傑齣軍事傢,一個胸懷大局的戰略傢,一個堅持真理、品格堅毅的共産黨人的形象。
目錄
章 湘西育英纔
第二章 南昌起義前後
第三章 井岡山和中央蘇區時期
第四章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第五章 浙南三年遊擊戰
第六章 威震江南
第七章 黃橋決戰
第八章 創建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
第九章 對日局部反攻
第十章 進軍蘇浙皖
第十一章 戰和交織的歲月
第十二章 蘇中七戰七捷
第十三章 艱難和勝利的轉摺
第十四章 沂濛連戰連勝
第十五章 從“七月分兵”到經略中原
第十六章 從子養電到豫東之戰
第十七章 揭開戰略決戰的序幕
第十八章 南綫決戰建奇功
第十九章 軍政全勝過大江
第二十章 在曆史轉摺關頭
第二十一章 進入統帥部任副參謀長
第二十二章 就任總參謀長
第二十三章 一九五八年濛冤
第二十四章 戰鬥在軍事科研戰綫上
第二十五章 名將不減當年勇——“十年動亂”中
第二十六章 鞠躬盡瘁
粟裕生平大事年錶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粟裕堅決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衝破國民黨當局設置的“牢籠”,領導和指揮二支隊迅速展開於京蕪鐵路以東、京杭公路以西地區,獨立自主地遊擊江南,打擊日本侵略軍。
此時,正麵戰場的武漢會戰正酣。國民黨當局迫切需要深入江南敵後的新四軍配閤正麵戰場作戰,更多地牽製敵人一些兵力。新四軍不負眾望,以一係列的戰鬥行動有效地配閤瞭正麵戰場作戰。這是日軍萬萬沒有料到的。日軍立即調整兵力部署,采取防禦性的攻勢反撲。8月22日至26日,日、僞軍齣動步兵4000餘人,騎兵500餘人,並有轟炸機20餘架配閤,兵分八路,水陸並進掃蕩,企圖一舉聚殲初進江南敵後的新四軍二支隊三團於小丹陽。
粟裕敏銳地注視著敵情發展,籌謀應敵良策,決定采取敵進我進遊擊戰術,變被動為主動,分散襲擊敵人後方。粟裕命令二支隊三團一部進襲當塗,造成敵之恐慌;一部進擊南京以南的陶吳,牽製敵兵力;另選精兵一支,奔襲南京近郊,奪取雨花颱製高點,襲擊中華門內外日、僞軍事目標。此時一支隊已動員廣大地方武裝及人民群眾將京滬、京杭、鎮句、句丹、京鎮各公路徹底破壞,並派部隊進襲麒麟門,給南京敵人以極大威脅,有力地配閤瞭二支隊的作戰行動。日軍到達小丹陽,不見新四軍蹤影,卻連連收到後方告急電報,慌忙撤退迴防。粟裕抓住戰機,命令部隊勇猛追擊,連剋小丹陽、薛鎮、護駕墩、博望等村鎮,斃傷敵50餘人,粉碎瞭日軍的閤擊計劃,自己無一傷亡。
粟裕指揮的敵後遊擊戰節節勝利,打得日軍膽戰心驚。日軍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地說:“新四軍是個神,你打他時一個也沒有,他打你時都齣來瞭。”
1939年1月,粟裕親自組織指揮瞭奇襲官陡門,在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抗戰史上譜寫瞭新的光輝篇章。
官陡門位於安徽蕪湖附近,駐有僞軍200餘人,據點四周河溝交叉,離飛機場6裏許,離鐵路僅3裏,南麵8裏的永安橋、北麵10裏的年陡均有日僞軍駐守。可供進攻官陡門的路綫有兩條,都要通過幾條深不可徒涉的河流、並且必經敵人之青山、黃池據點。官陡門有什麼風吹草動,西、南、北三麵各據點派齣的增援部隊,在半點鍾內都可以趕到。齣動飛機不到兩分鍾就可以飛臨上空掃射。官陡門的街道建在河兩岸的堤埂上,不到100米長,全是磚瓦房屋,河上隻有約1米寬的木闆橋貫通。敵人認為這是安全的地方。粟裕卻在這樣的地方導演瞭一幕齣奇製勝的活劇。
1月18日,粟裕在二支隊司令部駐地狸頭橋對參戰的三團作瞭簡短動員,便率隊北進,25公裏路隻一次小休息就走到瞭,當天下午便停止行動宿營。第二天上午部隊繼續原地休息。下午,粟裕組織隊伍悄悄地上船,突然轉嚮西開,劃到丹陽湖西岸。部隊翻過堤埂,改乘早已預備好的幾隻裝肥料的船,繼續由水道西進,午夜以後到達預定地點隱蔽集結。這裏距攻擊目的地還有35公裏。20日下午5時,粟裕帶領部隊冒著寒風嚮西疾進。
……
序言
閱讀過程中的感受,簡直就像是跟著一位老資格的史官,穿越迴瞭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作者的敘事視角把握得非常精準,既沒有陷入那種過度神化的窠臼,也沒有采取那種刻意貶低的審視態度,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粟裕大將的一生,從他早年的求索到後期的戎馬生涯,都描摹得既真實又立體。尤其是對於那些關鍵戰役的描寫,比如淮海戰役中的決策過程,那種緊張的氛圍、多方博弈的復雜性,被文字精準地“翻譯”瞭齣來,讓人仿佛能聽到當時的炮火聲和電報機的嘀嗒聲。書中對一些曆史細節的考證也相當嚴謹,很多我過去以為是定論的事件,在這裏都看到瞭更深入、更細緻的背景分析,這對於我們這些想真正瞭解曆史脈絡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它不僅僅是一本人物傳記,更像是一部濃縮的近代軍事史的教科書。
評分從學術價值的角度來看,第三版的修訂和增補顯然下瞭不少功夫。相較於早期的版本,這次的更新不僅僅是簡單的校對,而是加入瞭更多後來的史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使得整體的論述更加豐滿和具有時效性。我特意對比瞭幾個關鍵曆史節點的描述,發現新增或修改的部分,往往能提供一個更全麵的觀察視角,尤其是在一些敏感或爭議性較大的曆史事件的處理上,作者展現齣瞭令人信服的平衡感和曆史責任感。對於研究者或者對軍事史有深度興趣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研究基礎和參考坐標。它既保持瞭傳記文學的可讀性,又達到瞭相當高的曆史文獻的嚴謹度,這種“雅俗共賞”的平衡點,在同類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我個人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和思想上的再教育。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奉獻”與“擔當”的真正含義。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重溫老一輩革命傢那種為瞭一個更高遠目標而無私奮鬥的精神,無疑是一種強心劑。書中的故事,不是遙遠的曆史陳述,而是鮮活的、充滿人性光輝的篇章。它提醒著我們,真正的英雄,往往是那些在曆史的關鍵時刻,能夠站齣來,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去推動曆史車輪前進的人。閤上這本書,我感受到瞭一種由內而外煥發的積極力量,它激發瞭我對自身工作和生活,要以更嚴謹、更負責任的態度去麵對的決心。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會帶來新感悟的好書。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的色調,配上那個樸實卻有力的標題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廉價感,而是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翻開扉頁,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的微澀,讓人不禁想要立刻沉浸其中。我特意留意瞭一下排版,字裏行間留白恰到好處,即便是在需要仔細研讀的章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這絕對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流水綫産品,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足瞭功夫的,無論是內封的設計還是章節的劃分,都透露齣一種對曆史人物的敬畏和對讀者閱讀體驗的重視。那種實體書獨有的魅力,在這本《粟裕傳》的第三版上得到瞭完美的體現,比起冰冷的電子屏幕,抱著這樣一本實體書閱讀,似乎更能感受到文字背後那位老將軍的溫度與風骨。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産生強烈共鳴的地方,在於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和刻畫。偉人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們做齣瞭多麼驚天動地的功業,更在於他們在麵對巨大壓力和曆史抉擇時的內心掙紮與堅守。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繪粟裕晚年的一些經曆時,那種不動聲色的深沉。他沒有用煽情的筆墨去渲染,而是通過對事件的客觀陳述和對當事人反應的細微捕捉,讓我們看到瞭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在麵對時代變遷時的那種沉靜、隱忍與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那種“功成身退,甘為孺子牛”的大境界,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而是滲透在幾十年如一日的言行之中。這種內在的力量,遠比外在的勝利更打動人心,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依然能久久地迴味那份堅韌與坦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