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泡沫灭火系统
  • 消防工程
  • 设计规范
  • GB50151-2010
  • 灭火系统
  • 建筑消防
  • 消防安全
  • 规范标准
  • 泡沫灭火剂
  • 工程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56708
商品编码:1249330464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ISBN:  9158017756708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定价:  24.00

商品编号:86986  定价:¥24.00  一口价:¥20.40  折扣:85%折  立即节省:¥3.6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377号]和《关于同意调整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修订计划的复函》(建标标函[2006]50号)的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和《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93(2002年版)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并进行修订而成。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有关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泡沫喷雾系统灭油浸变压器火灾、公路隧道泡沫消火栓箱灭轿车火、凝析轻烃低倍数泡沫灭火、环氧丙烷储罐抗溶泡沫灭火等大型试验研究;深入相关单位调研,总结国内外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工程设计、火灾扑救案例等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的新成果,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设计、研究、制造、消防监督、高等院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泡沫液和系统组件、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泡沫-叫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泡沫消防泵站及供水、水力计算等。

1 总则
2 术语
2.1 通用术语
2.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术语
2.3 中倍数与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术语
2.4 泡沫一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术语
3 泡沫液和系统组件
3.1 一般规定
3.2 泡沫液的选择和储存
3.3 泡沫消防泵
3.4 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
3.5 泡沫液储罐
3.6 泡沫产生装置
3.7 控制阀门和管道
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4.1 一般规定
4.2 固定顶储罐
4.3 外浮顶储罐
4.4 内浮顶储罐
4.5 其他场所
5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5.1 全淹没与局部应用系统及移动式系统
5.2 油罐固定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6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6.1 一般规定
6.2 全淹没系统
6.3 局部应用系统
6.4 移动式系统
7 泡沫-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
7.1 一般规定
7.2 泡沫-水雨淋系统
7.3 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
7.4 泡沫喷雾系统
8 泡沫消防泵站及供水
8.1 泡沫消防泵站与泡沫站
8.2 系统供水
9 水力计算
9.1 系统的设计流量
9.2 管道水力计算
9.3 减压措施
附录a 水溶性液体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试验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建筑消防设计通用规范》 一、概述 《建筑消防设计通用规范》是一本旨在为各类民用建筑提供全面的消防设计指导的专业书籍。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计流程以及相关规范标准,涵盖了从项目初期规划到具体施工图设计的各个环节。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并为消防设计人员提供一本权威、实用、易于参考的工具书。 本书内容广泛,力求全面,涵盖了建筑消防设计的各个重要方面。我们深入探讨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防火间距的确定、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灭火系统的选择与配置、消防给水的设计要求、电气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消防标志的设置规范以及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集成设计等。 本书特别强调了建筑消防设计与建筑整体功能、结构形式、使用性质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协调统一。我们认识到,消防设计并非孤立的技术环节,而是需要融入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之中,才能实现最佳的消防安全效果。因此,本书在阐述具体技术规范的同时,也注重引导读者从宏观层面理解消防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核心内容解析 1. 建筑防火基本原则与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家关于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标准,涵盖了A、B、C、D、E、F等不同等级的划分依据,并结合实际建筑案例,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别建筑的火灾风险特点。这为后续各项消防设计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建筑结构与防火: 重点阐述了建筑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等)与防火性能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建筑构件(墙体、楼板、梁、柱等)的耐火极限要求,以及不同防火等级建筑内防火分区、防火墙、防火门窗等分隔措施的设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防火间距: 详尽阐述了建筑之间、建筑与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标准,并针对不同建筑高度、耐火等级、功能用途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旨在防止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2. 消防设施设计 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 消防水源: 详细介绍了消防水源的选择原则,包括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天然水源等,并对消防水池的容积计算、布置要求、防冻措施等进行了深入论述。 消防水泵与管道: 阐述了消防水泵的选型、设置要求、流量与扬程计算,以及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规范,包括管道材质、连接方式、水压损失计算、水泵接合器的设置等。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详细介绍了室内外消火栓的设置标准、布置原则、水枪连接要求以及水压与流量的保证措施,并结合不同建筑类型,给出了具体的布置图例参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书深入探讨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喷头类型、布置方式、系统组件(水流指示器、报警阀、控制阀等)的选择与安装。特别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如仓库、办公、商场、住宅等)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以及雨淋系统的适用条件、设计参数和系统配置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 详细介绍了各种气体灭火介质(如IG541、HFC-227ea、CO2等)的灭火原理、适用范围、灭火浓度计算、储存容器的设计、管网布置、喷嘴选择以及联动控制要求。本书针对重要场所(如计算机房、档案馆、博物馆等)的特殊性,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指南。 泡沫灭火系统: (本部分内容不含GB 50151-2010的具体设计规范,而是通用性的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原则和适用范围介绍)本书在前言和概述中,会提及泡沫灭火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灭火手段,在扑灭特定类型火灾(如油类火灾)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通用性的章节中,会简要介绍泡沫灭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发泡剂、混合设备、施放设备等),不同类型的泡沫(水成膜、抗溶、空气机械泡沫等)的适用性,以及其在某些特定工业建筑和危险品仓库中的应用场景。将重点放在说明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灭火手段,在某些特殊火灾场景下,与其他灭火系统协同工作的可能性,但不会深入探讨具体的设计参数、计算方法或组件选型,以区别于专项标准。 其他灭火系统: 简要介绍如干粉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其他常用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设计要点。 防烟排烟系统: 详细阐述了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的设计要求,包括排烟口的设置、排烟风机的选型、排烟管道的设计、防烟系统的作用(如竖井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烟等),以及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探测器: 介绍不同类型火灾探测器(烟感、温感、火焰探测器等)的工作原理、选择原则、布置要求及灵敏度参数。 报警控制器: 阐述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区域显示型等)的功能、技术要求、设备选型及与建筑内其他系统的联动逻辑。 联动控制: 详细说明火灾报警系统与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电梯、防火卷帘、空调系统等之间的联动控制设计,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各系统能够按照预设逻辑协同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 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详细介绍了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亮度标准、连续供电时间以及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清晰、安全地疏散至安全区域。 3. 消防设计流程与管理 设计阶段: 梳理了消防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关键任务和审查要点。 规范与标准: 强调了设计人员应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并提供了查找和应用这些规范的指导。 审核与验收: 介绍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流程和要求,为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提供清晰的指引。 新技术与新材料: 关注消防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鼓励创新,但同时也强调了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 三、本书特色与价值 全面性与系统性: 本书力求涵盖建筑消防设计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了碎片化的信息。 实用性与操作性: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图表,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技术参数和布置原则,便于设计人员直接应用。 权威性与规范性: 依据国家现行最新的消防设计规范和标准编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前瞻性: 关注消防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导读者理解未来消防设计的发展方向。 可读性: 语言清晰、逻辑严谨,专业术语解释到位,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四、适用读者 本书适用于从事民用建筑消防设计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消防工程师、工程监理人员、建设单位相关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同时,对于关心建筑消防安全的人员,本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结语 《建筑消防设计通用规范》旨在成为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权威性于一体的消防设计参考书籍。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本书的内容,我们相信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阅读,是一场探索未知领域的奇妙旅程。当我进入“消防给水及水源要求”这一部分时,我仿佛明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道理。规范中对于泡沫灭火系统的水源,无论是市政供水、储水池还是消防水箱,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书中详细规定了水源的可靠性、水量、水压以及水质等方面的技术指标。例如,对于市政供水,需要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的持续供应能力;对于储水池,则需要考虑其容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储水量,以及水源的清洁度。此外,规范还对消防水泵的选型、布置、控制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其能够在最紧急的时刻,以最快的速度、最稳定的性能,将灭火所需的水源输送到末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灭火系统,离不开坚实可靠的水源保障。

评分

翻阅《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与智慧的殿堂。在“泡沫液复配与回收”这一章节,我不仅看到了设计的严谨,更看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优化泡沫液的使用,例如,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泡沫液消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何进行泡沫液的复配,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火灾。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规范中对于泡沫液回收和处理的探讨。这不仅仅是环保的要求,更是对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现。通过有效的回收系统,可以降低灭火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书中提供的相关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为我们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这让我认识到,现代消防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堆砌,更需要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

评分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水带、喷头及泡沫炮的选择与布置”这一章节,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火场中的“生命线”和“守护者”。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喷射装置,从普通的泡沫喷头到大口径的泡沫炮,都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并对它们的射程、喷射角度、泡沫液输送量等关键参数给出了明确的设计依据。 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规范中提供了大量的布置图例和计算方法,指导设计师如何根据被保护区域的形状、高度、内部障碍物以及火灾荷载等因素,合理地选择和布置这些喷射装置。例如,在仓库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货架的高度和密度,确保泡沫能够有效地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在储罐区设计中,则需要考虑罐体的大小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泡沫炮布置位置和数量。这些细节的考量,直接关系到灭火系统的实际效能,也让我深刻理解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评分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阅读体验,是一次深刻的“洗礼”。当我深入到“系统水压及流量计算”部分时,我才真正理解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灭火系统,背后蕴含着多么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和工程学原理。书中提供的计算公式,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学模型,更是对水泵扬程、管道阻力、喷头压力损失等一系列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严谨的推导和量化。 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最大水力损失计算”的章节所吸引。它详细阐述了在系统最不利工况下,如何准确计算管道、阀门、弯头等部件产生的阻力,并将其累加,以确保水泵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流量,使得末端喷射装置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灭火强度。这让我明白了,设计不仅仅是满足最低要求,更是要确保系统在任何可能出现的工况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为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的屏障。

评分

在《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对“安全冗余”的极致追求。当我研读“系统操作与维护”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如何保持其“青春活力”。书中对系统日常检查、定期测试、故障排除等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指导,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初期的安装,更要关注后期的维护。 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各项检查周期和内容,例如,定期检查泡沫液的浓度和储存状态,测试水泵的运行性能,检查喷射装置是否堵塞等。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就好比给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健康档案”,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临危不乱”。同时,书中也提供了关于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这对于现场调试和后期维护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急救手册”,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评分

阅读《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冒险。我尤其沉浸在“喷射强度及喷射时间”的章节中,它让我深刻理解到,灭火效果的达成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的必然结果。书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火灾和不同储存方式(如固定液面、固定液下、浮盘等)所要求的最低喷射强度和持续喷射时间。 这些数值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火灾模型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例如,在扑救大面积储存易燃液体的火灾时,需要足够的泡沫覆盖速度和渗透性,以迅速抑制火焰的蔓延。同时,泡沫的持续喷射时间则关乎到火灾的彻底扑灭和复燃的预防。规范中还详细考虑了外界因素对泡沫喷射效果的影响,如环境温度、风力等,并提供了相应的修正系数,这使得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应用,避免了“纸上谈兵”的风险。

评分

在深入研究《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过程中,我对设计细节的精确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书中关于“泡沫液储存量计算”的部分,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精细化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一个数字,而是需要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等级、空间体积、储存介质的种类和数量,甚至周围环境因素进行多维度考量。规范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和图表,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拆解复杂的计算过程,理解其背后蕴含的逻辑。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规范中对“系统联动控制”的要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有火必有水”的概念。它涉及火灾报警系统、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等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联动逻辑,例如火灾探测器触发后,系统如何自动启动泡沫泵,同时启动排烟风机,切断相关区域的通风,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灭火体系。这种系统集成式的设计思路,让我看到了现代消防技术发展的趋势,也让我对未来自动化、智能化消防系统充满了期待。

评分

在《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我发现了“设计理念”的精髓。“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章节,让我看到了消防科技发展的未来图景。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泡沫灭火系统与其他智能消防设备进行联动,例如,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喷淋系统等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更加全面、高效的火灾扑救体系。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灭火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进行远程诊断和指导。这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更能够为火灾扑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这让我看到了,未来的消防设计,将是技术与智慧的完美融合。

评分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所呈现的,远不止技术细节,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传承。当我细细品读“设计审查与验收”部分时,我仿佛看到了设计从图纸走向现实的严谨过程。书中详细规定了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审查流程以及各环节的要点。 这让我明白,一个消防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单方面工作,更是需要经过多方位的审核与把关,包括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查、施工单位的配合以及最终的用户验收。规范中列举了在设计审查和现场验收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例如,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设备选型是否合理,安装质量是否达标,以及系统联动是否可靠等。这些规定,如同为整个消防设计流程设立了“质量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最终交付给用户一个安全可靠的灭火系统。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我怀着一种既好奇又带着几分敬畏的心情。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消防设计领域的年轻工程师,我对泡沫灭火系统的理解尚且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一座亟需攀登的高峰。它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本承载着无数生命安全的设计指南。 打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严谨而专业的术语,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仿佛在向我昭示着一个未知的领域。我尤其被“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这一部分所吸引,这里详细阐述了泡沫灭火系统所需的各种组件,从水源、泵组到泡沫液供给设备,再到末端的喷头或炮,每一个环节的性能参数、材质要求都清晰可见。读到关于不同类型泡沫液(如水成膜泡沫、抗溶性泡沫、合成泡沫等)的适用范围和特性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化学实验室,理解着不同物质在火灾扑救中的奇妙反应。规范中对各个部件的安装、连接、调试也给出了详尽的指导,这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关乎实际的施工可行性和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