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 260-2014 替代SL260-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原价:40.00元
作者:中国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8月
书号:155170.162
字数:100千字
页码: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提要
本次《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有:——扩大了适用范围;——新增“名词、术语”一章;——新增“堤基垂直防渗”一章;——将原《规范》中“防护工程施工”与新增崩岸整治内容合并,改为“防护工程”一章;——删除原《规范》中“加固与扩建”一章,相关条文移入相关章节条款中;——原《规范》“工程验收”一章改为“验收准备”;——按照强制性条文摘录原则,取消了原《规范》中全部强制性条文;——附录B中增加了压实度与干密度、相对密度与干密度的换算方法;——附录C中增加了铺排方法及铺排船结构等相关条文。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 目 录: | ||||
| ||||
第一次接触《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无数工程师在烈日下、在风雨中,为筑牢一道道坚实的防线而辛勤付出的身影。这本书,正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堤防工程领域的一部权威指南。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书中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举个例子,在进行灌浆施工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灌浆材料、灌浆方法,还对灌浆的压力、流量、时间等关键参数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范围,并且对灌浆效果的检测和验收标准也做了详尽的规定。这对于确保灌浆工程的质量,防止地下水的渗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到这里,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灌浆孔中的浆液是如何渗透,如何将土体或岩体中的裂隙填充,从而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对于平面控制、高程控制、边坡监测等都给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范,这保证了堤防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能够精确地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说,这本书将堤防工程的施工,从粗犷的经验主义提升到了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量化的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个多年在水利工程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兵来说,简直就像久旱逢甘霖。我们都知道,堤防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往往在实际施工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而《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施工技术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在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的部分,书中不仅列举了多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如换填、强夯、排水固结等,还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监测措施以及潜在的风险点。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段复杂的软土地基,当时的施工方案就是参照这本书的建议制定的,效果出奇地好,大大缩短了工期,也节约了成本。再比如,书中对坡面防护的处理也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从材料的选择、施工的顺序、缝隙的填充,到最后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指导现场的施工人员,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技术内容的全面,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凝聚了无数专家和工程师的心血,是对多年来堤防工程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更学到了许多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评分《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堤防工程施工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背后蕴藏的深厚技术和严谨态度。书中对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例如,在选择填筑土料时,书中不仅列出了土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要求,还对土料的级配、含水量、杂质含量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对进场土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这确保了我们使用的每一方土料,都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为堤防的整体稳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进行科学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避免因为材料问题而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这本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让我对堤防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决心。
评分《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充满了对工程质量的敬畏和对安全的极致追求。书中对于施工技术细节的描述,可谓是细致入微。例如,在进行防水层施工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防水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还对施工温度、湿度、搭接宽度等关键参数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防水层的外观检查、闭水试验等验收方法也做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确保堤防的防渗性能,防止水体渗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就是因为严格按照这本书中的要求进行防水层施工,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渗效果,获得了业主的广泛赞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用心去建造每一寸堤防的教科书。它所倡导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把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带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进堤防工程的施工世界。《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描述施工技术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关于施工注意事项和风险控制的内容。比如,在进行高填方堤身施工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高填方可能出现的沉降、变形、滑坡等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监测方法,这使得我们能够提前预警,有效规避风险。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就是因为提前按照书中提到的方法进行了边坡监测,及时发现了潜在的滑坡迹象,从而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书中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都给出了指导性的解决方案,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在面对实际施工难题时的信心和能力。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不仅告诉我们“做什么”,更告诉我们“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翻阅《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步和发展。《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在施工监测和预警方面,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书中不仅列举了多种常用的监测设备和方法,如沉降仪、测斜仪、渗压计等,还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对预警值的设定和应急响应措施也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使得我们能够实时掌握堤防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确保堤防的安全运行。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就是因为按照书中提到的监测要求,及时发现了堤身出现的微小裂缝,从而采取了有效的加固措施,避免了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保障了堤防的安全。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有效的预警机制,大大提升了堤防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
评分初拿到《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但翻阅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条理性和实用性,彻底颠覆了我对技术规范类书籍的刻板印象。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条款,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堤防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从基础的选址原则,到土方开挖、填筑的工艺要求,再到浆砌石、混凝土施工的细节处理,每一个章节都详实而具体,仿佛能看到工人们在现场一丝不苟地操作。特别是在关于填筑压实的部分,书中不仅阐述了压实的必要性,还详细介绍了不同土料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的选择以及现场质量检测的手段,甚至连压实遍数、层厚等关键参数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读到这里,我深刻体会到堤防工程施工的严谨性,也更加理解了为何一个小小的施工细节可能关系到整个堤防的稳固与安全。此外,书中在设计和施工的衔接处也考虑得非常周全,对于设计图纸的理解、变更的审批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易懂,每个术语的定义都十分准确,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配以图例,这使得即使是对堤防工程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迅速掌握核心内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著作,它为堤防工程的实践者们提供了一份可靠的行动指南。
评分当我翻开《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时,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对工程质量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本厚重的教科书,里面承载了无数工程师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宝贵经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堤防的施工,都有着非常清晰的界定和详细的指导。无论是土质堤防、石砌堤防还是混凝土堤防,每一个类型都分配了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并且针对性地给出了最适宜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土质堤防为例,书中关于土料的选择、分层填筑、压实度控制的规定,简直是精益求精。它不仅说明了为什么需要达到特定的压实度,还提供了多种检测压实度的方法,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这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填土过程,实则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原理和严谨的控制手段。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等,这些内容对于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工程技术,用一种清晰、系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每一个参与堤防工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堤防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项集地质、水文、材料、机械、管理等多种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书中对施工工艺的描述,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处理施工难题时的前瞻性。例如,书中在讨论到施工排水时,不仅提出了多种排水方案,还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案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排水,防止基坑坍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记得我们项目曾经遇到过一处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当时我们就借鉴了这本书中的相关建议,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排水系统,效果非常好,避免了大量的返工和损失。而且,书中对于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检测和验收也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从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到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再到最终的工程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层层把关,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让我由衷地感到佩服。
评分拿到《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严谨的结构所吸引。这本书就像一部堤防工程的“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环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质量控制部分的阐述。它不仅仅列举了一些通用的质量标准,而是针对堤防工程的每一个具体部位,都给出了详细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例如,对于堤身填筑的压实度,书中不仅规定了具体的数值范围,还详细介绍了现场质量检测的流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甚至连检测点的布置原则都给出了说明。这使得我们能够有据可依,准确地判断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我从中学会了如何更科学地进行质量控制,如何识别和预防潜在的质量隐患。书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施工组织、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实际需求,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堤防工程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施工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