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定价:119.90元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4年3月1日)
平装: 199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100099806
商品尺寸: 21.6 x 16 x 6.8 cm
商品重量: 1.4 Kg
品牌: 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其主要修订工作: 1. 释义和书证是本次修订的重点,释义不妥或有硬伤的改正之,书证有误或年代较晚的更换之。更换书证,其时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2. 增加了一些有文献用例的单字,相应删去一些仅见于字书而没有书证的生僻字。复音词也做了某些调整,有所增删。 3. 通假音读本字的读音,不单立音项;凡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后,用括号标出所读本字的读音,如锡,通“赐”(cì)。 4. 异体字从严掌握,凡音义有别者,不做异体处理,如“修”“脩”,“雕”“琱”“彫”“鵰”等皆单立字头。 5. 引书体例略作修改,如《楚辞?离骚》改为屈原《离骚》,不出《楚辞》;《文选?东京赋》改为张衡《东京赋》,不出《文选》。 6. 根据《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重新编制了《部首检字表》。基本采纳《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我对这本《魏晋风度与士人精神世界探幽》的评价是:它成功地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却又常常被过度神化的时代,还原到了历史的真实土壤中。作者并没有沉溺于竹林七贤那些光怪陆离的轶事,而是致力于挖掘“魏晋风度”背后深层的文化动因——士人如何在强大的政治高压和玄学思潮的碰撞下,构建起一个精神上的“避世所”。书中对“名士”群体的社会阶层流动、私人交游的规则,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言行举止来“表演”自己的独立性,有着非常精辟的论述。我尤其赞赏他对《世说新语》等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不盲信故事本身,而是探究故事反映的时代心理。行文稳健而富有洞察力,让读者在领略那个时代独特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生存环境的严酷性,是一本极富思辨性的佳作,让人掩卷之后仍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明清小说中的市井百态录》简直是为我这种喜欢“接地气”历史研究的人量身定做的。它没有过多关注那些宏大叙事或帝王将相,而是聚焦于茶肆酒楼、街头巷尾那些贩夫走卒、小商小贩的真实生活状态。作者的考据细致入微,从小说里描写的菜品价格、店铺的叫卖声,到不同地域方言的运用,都进行了严谨的比对和分析。比如,书中对清代江南地区关于“吃酒”文化的描述,结合了当时的税收和酿酒技术,勾勒出了一个既世俗又充满烟火气的社会侧面,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地品尝着那些失传已久的民间小吃。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探讨了小说叙事中“丑角”角色的功能性,指出他们不仅是提供笑料,更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民间道德的非正式宣讲者。这本书的叙事风格轻松活泼,但内里功力深厚,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是理解明清社会肌理的绝佳读本。
评分初读这本《宋词风骨:从格律到意境的蜕变》,我原本以为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谁知作者的文笔竟如此富有韵味,简直就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他并非仅仅罗列格律要求,而是将格律的束缚视为宋人自我表达的“边界游戏”,是激发创造力的温床。特别是对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剖析,作者没有用陈词滥调去赞美“豪迈”,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如何在外力压制下,将满腔的抱负与愤懑巧妙地融入到看似平易近人的词句之中,那种“以小见大,寓刚于柔”的手法,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书中对宋代士人精神世界的描摹也十分到位,读完后,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快意恩仇与人生无奈之间的挣扎与超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冰冷的文字规则到炽热人文情感的桥梁,让现代读者能够真正“听见”宋词的呼吸和心跳。
评分关于《敦煌壁画的符号学解读》,我必须承认,起初我对这类偏重理论分析的书籍是抱有戒心的,总觉得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作者采用了非常清晰的层级结构,从最基础的色彩与构图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神祇形象和经变故事中的隐喻。他巧妙地将西方符号学理论与东方佛教图像学完美融合,不再是简单地介绍“这是什么佛像”,而是解释“这个姿势、这个手印在当时语境下代表着何种精神诉求”。特别是对“飞天”形象演变的分析,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壁画的动态线条和比例,揭示了时代审美观念和信仰热忱的变化轨迹,这种动态的解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读完后,再去观看任何相关的图像资料,都会多了一层理解的深度,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读出图像背后的“语言”。
评分这部《大明衣冠考略》简直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对明代服饰的细节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光是配图的精细程度就足以让人称赞,那些复杂的纹样、不同等级的袍服形制,甚至连腰带、幞头的细微差别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尤其欣赏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特定场合下官员和平民的着装规范。比如,关于祭祀礼服和常服的区别,书中通过大量引文和出土文物对比,构建了一个非常立体的认知框架。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看一本刻板的学术专著,更像是在跟随一位博学的向导,穿梭回那个等级森严却又绚烂多彩的时代。以前总觉得古装剧的服饰参考价值有限,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历史服饰远比荧幕上看到的要讲究和复杂得多,每一个褶皱、每一针绣线都蕴含着社会信息。对于任何对明代文化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能极大地提升我们解读历史图景的准确性。
评分888888
评分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不错的,孩子很喜欢,赞一个。
评分很好的
评分满意,物流超快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词典
评分挺好的。
评分帮家里人买的,还没看到过实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