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解周易
定价:43.00元
作者:(唐)孙思邈(明)张景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10815683
字数:34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
序
论大医习业
论大医精诚
论治病略例
医旨绪余
太极图抄引
太极图
太极图说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命门图说
右肾水火辨
问十二支土多十二经火多之义
问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义
问五行土无定体
《医通》节文 附《医通》绪论章
后序
类经图翼
太虚图
阴阳图
五行图
五行生成数解
五行统论
气数统论
类经附翼
医 易
卦气方隅论
医原图说卷上
周子太极图
赵氏太极图
新撰人身太极图
赵氏命门图
新撰命门图
命门太极图
藏府太极图
人道体乾图
合说周子、赵氏二图
说新撰人身太极图
说赵氏命门图
说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命门杂说
说命门、藏府太极图
三焦图
三焦命门说
心藏图、心包图
两肾图、命门图
上、中、下焦图
宗、营、卫气图
六味地黄丸图
逍遥散合洛书图说
补中益气汤法河图说
四君子汤法洛书说
四物汤法河图说
生脉散图说
二陈汤图说
上卷补遗
医原图说卷下
建两仪之体
宣四时之用
建两仪之体说
宣四时之用说 附:辰辨
阴阳立体图说
阴阳成用图说
五行之体图说
五行之用图说
八卦阴阳定体图说
八卦阴阳著用图说
八卦阴阳生成图说
八卦阴阳升降图说
八卦阴阳主老图说
八卦阴阳用少图说
则图立极图说
则书示象图说
又则书示象图说
图书兼则流行图说
气化则图图说、形化则书图说
生生图说
中病图、传经图说
阴阳图说
藏府图说
推原天地图说
日升图、月恒图
日中鸡月中兔说
北斗太极图说
论易理
医易一理
叙
叙
自 叙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配五藏周身图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督任呼吸天根月窟配人身图
人身脑气血脉根源脏象论
目视耳听论
鼻臭并呼吸舌味并声音论
气血论
明理论
阴阳论
先天神气论
……
医易通说
医易详解
群经见智录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论及人体与自然界呼应关系的部分,采用了大量生动的、具有画面感的描述手法。不同于现代医学教科书那种冰冷精确的数据和解剖图谱,这里的文字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比如,它描述肝脏的升发之性时,会联想到春天破土而出的嫩芽,那种磅礴的、向上延伸的生命力,读起来让人感觉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随之苏醒。这种“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生理过程的理解层次。我发现,当我们不再仅仅把身体看作是一堆精密的机械部件,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与天地同呼吸的微观宇宙时,很多原本看似矛盾的病理现象也变得顺理成章起来。虽然这些描述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需要更精确的量化验证,但它们提供的宏观框架和哲学指导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它重建了我们与身体之间那种久违的、充满敬畏的对话关系。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引用和注释部分做得相对简略,这对于希望进行严谨学术考证的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很多关键的术语和典故的溯源,似乎被作者认为读者理应知晓,从而没有进行详尽的解释或标注出处。这使得我们在阅读那些关于古代医家争鸣的片段时,偶尔会感到信息链条的中断,需要读者自行去“补全背景知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是作者的一种风格体现——他更侧重于展现一种融会贯通后的“内化智慧”,而不是罗列浩如烟海的文献索引。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心法口诀”,而非“教材大纲”。它要求读者必须带着一定的中医基础和古典文学素养去阅读,否则很容易在术语的迷雾中迷失方向,难以领会其精髓。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需要搭配其他工具书辅助阅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古朴典雅的书卷气,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充满智慧与神秘的年代。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触感温润而厚重,印着苍劲有力的篆体标题,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历史的沉淀感。内页的排版也极其用心,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既不觉拥挤,又能保持信息的密度。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匠心独运,不是那种生硬的线性罗列,而是采用了更符合古籍传统的章回体结构,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个新的谜团。装帧上的细节处理,比如扉页上精致的木刻插图,以及在重要概念旁用小号宋体标注的批注痕迹,都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文物感”和收藏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让人在捧读之前,就已经对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产生了由衷的敬畏。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精湛的工艺结合,使得它在众多现代医学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书架上一个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给我一种强烈的“代代相传”的感觉,仿佛它不是由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创作,而是历经数代医家心血的结晶,并在流传中不断被润色和精炼。在某些段落中,你能清晰地捕捉到不同时代思想的交叠和融合,比如,早期朴素的唯物观点与后期玄妙的道家思辨是如何巧妙地被整合在一起,共同构建起一个自洽的医学体系。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带上了时间赋予的权威性。阅读时,我常常会想象那些古代的学者们,是如何在昏暗的油灯下,对着这些文字进行批注、辩驳和推演的。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承载的“时间价值”,它不提供新奇的理论,而是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旧理”如何演化为“真理”的路径,这种对历史智慧的梳理和提炼,是任何新理论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后,便迫不及待地尝试着去理解其中关于“象数”与“气化”的论述,那种尝试在现代科学框架下捕捉古代哲思的挣扎与乐趣是难以言喻的。作者的笔法极其精炼,尤其是在论述阴阳五行相互转化时,他所引用的那些古奥的比喻和譬喻,初读时简直像天书一般晦涩难懂。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不迎合现代读者的速成心态,而是要求你沉下心来,反复咀嚼那些字面意思之外的深层含义。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对照一些相关的古代文献,试图构建起作者思维的路径图。每一次“豁然开朗”的瞬间,都伴随着巨大的智力上的满足感,仿佛真的触及到了那个时代人观察宇宙和生命规律的方式。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缓慢,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需要耐心的探索之旅,而不是一次快速的知识获取。对于那些追求即时反馈的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对于渴望进行深度思维训练的人来说,它无疑是绝佳的磨刀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