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新知文库

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新知文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詹姆斯·马里奥特米卡·米尼奥-帕卢... 编
图书标签:
  • 石油
  • 能源
  • 历史
  • 地缘政治
  • 里海
  • 伦敦
  • 新知文库
  • 经济
  • 全球化
  • 调查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7563
商品编码:12775306300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新知文库
  • 作者:(英)詹姆斯·马里奥特//米卡·米尼奥-帕卢埃洛|译者:黄煜文
  • 定价:54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ISBN号:978710805756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4-0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506
  • 字数:388千字

编辑推荐语

石油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如今世界的大半纷争因石油而起。 《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的两位作者詹姆斯·马里奥特、米卡·米尼奥-帕卢埃洛走到石油输送的起点,为我们带来能源生产与消费地貌的**手消息,把欧亚地区一个世纪以来的恩怨利害翔实呈现。从里海的油井、高加索山区小村庄到地中海的渔村、欧洲的重要都市……这趟旅程穿越了这个重度依赖石油的当代世界的心脏,从1920年巴库的革命一路写到现代伦敦,作者将历史写作、游记和调查报道相结合,将石油输送的各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忠实呈现。

内容提要

里海之畔的阿布谢隆半岛曾经是拜火教的圣地, 这里地缝中不断泄露出燃烧着的天然气。19世纪中期 以降,石油成为了工业的血液,逐渐与人类生活密不 可分。这里的巴库油田也变成了世界上*大的油田, 石油产量一度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于是一条“黑丝 路”成为了横跨欧洲、滋养欧洲的能源大动脉。但你 可曾想过,在能源的产地和沿线,那些命运与油田管 线相系的人,是因此致富还是饱受其苦?在复杂的政 治、宗教、经济、种族的混合因素下,到底是谁在掌 控着能源的命脉? 十多年的研究,五千公里的追寻,从里海的油井 、高加索山区的小村庄、地中海的渔村到欧洲的重要 都市,循着马车、管线、铁路、轮船,这趟旅程不但 穿越了空间,也穿越了时间。詹姆斯·马里奥特、米 卡·米尼奥-帕卢埃洛著的《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 石油溯源之旅)》是**次有人追溯源头,捎来能源生 产地与消费地面貌的**手信息;也是**次有人从 能源的角度,把欧亚地区一个世纪以来的恩怨利害翔 实呈现。
    

目录

前言与致谢
序言 石油城市
**部 油井
**章 非里海不可
第2章 你可以看到总统的**从何而来
第3章 唯有他们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应许之地
第4章 我们连维持大楼外观的清洁都做不到
第二部 陆路
第5章 滚滚油采涌出覆盖了整片油污大地
第6章 如果石油管线爆炸,我也会跟着烧死
第7章 施拉德尔的命令跟厕纸没两样
第8章 你们带了书吗?
第9章 不需要修订当地法律,我们通过条约凌驾或规避当地法律
**0章 我们向媒体保密
**1章 我们住在暴力的走廊里
**2章 一切全是骗人的烟幕
**3章 我会阻止你,我会砸烂你的相机!
**4章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履历上面写着这条油管:这是相当难堪的事
**5章 边坡可能塌下来压在孩子头上
**6章 别睡了——保护你们的海洋
第三部 海路
**7章 让军方在商船通过之前预先消毒这个区域
第四部 陆路
**8章 他们就像章 鱼一样
**9章 里海!
第五部 工厂
第20章 这是奥斯维辛的世代,毫无疑问
第21章 从化石生态系统中蒸馏而得的液体
第六部 石油城市
尾声 石油城市
后记 新天然气之路
参者文献


《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 这是一趟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史诗级旅程,一次对现代文明基石——石油——的深刻追溯。 本书并非仅仅讲述一场物质的搬运,而是一次关于权力、历史、科技、经济与人类命运交织的宏大叙事。它将带领读者跟随石油的足迹,从其最初的发现和开采,一路穿越广袤的陆地与海洋,最终抵达现代世界的金融与政治中心——伦敦。沿途,我们将深入探究石油如何塑造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如何驱动了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如何定义了国际格局的此消彼长,又如何在今日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溯源之旅:文明的黑金之脉 故事的开端,我们回到那些石油刚刚开始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年代。在里海周边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最初的石油采集尚显原始,却已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巨大潜能。本书将生动描绘早期石油工人艰辛的劳作,他们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从地下深处抽取“黑色的黄金”,以及这种新奇物质在那个时代引发的初步好奇与惊叹。这些早期的小规模开采,如同种子一般,预示着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革命即将拉开帷幕。 我们将聚焦于里海地区丰富的石油储量,以及这些储量如何激发了区域国家和国际势力的角逐。从沙皇俄国的野心勃勃,到奥斯曼帝国的挣扎求存,再到英、法、德等列强的介入,石油资源逐渐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本书将细致展现这一区域石油开采技术的演变,从简单的沥青采集到钻井技术的进步,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伴随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利益和更复杂的政治博弈。 穿越陆地:管道与铁路的生命线 随着石油需求的激增,将这“黑色的黄金”从生产地运往消费地的需求也变得迫切。本书将详细描绘连接里海与世界的宏伟工程——输油管道和铁路。这些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仅是钢管和铁轨的铺设,更是国家意志、资本运作与工程奇迹的结晶。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管道和铁路的建设历程,其中蕴含的技术挑战、资金投入、以及它们如何穿越不同的地理环境,如高山、沙漠、河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石油的生命线延伸到更远的疆域。 这条“黑丝路”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经济和政治的纽带。本书将分析这些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动力,同时,也将揭示它们如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筹码,如何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能源安全和贸易格局。从巴库到地中海,从高加索到波斯湾,每一段管道的蜿蜒,每一列火车轰鸣,都记录着石油在全球流转的历史。 跨越海洋:巨轮与舰队的航行 当陆地运输达到极限,海洋便成为承载石油贸易的主战场。本书将描绘油轮的出现与演变,从最初的小型蒸汽船到如今的超级油轮,它们如同移动的油库,将石油运往世界各地。我们将聚焦于海上石油运输的安全性、效率以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革命性影响。 这一段旅程中,海洋上的航线成为了新的焦点。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这些重要的海上咽喉成为了战略要地,围绕着石油航线的控制权,国际冲突与合作并存。本书将深入探讨石油贸易如何驱动了海军力量的发展,如何影响了海军战略的演变,以及海上力量的均衡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 伦敦的终点:金融的枢纽与权力的中心 最终,这条“黑丝路”的终点指向了伦敦。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伦敦不仅是石油交易的集散地,更是石油价格的制定者和影响者。本书将揭示伦敦如何在石油经济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深入探究伦敦的金融市场,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它们如何成为全球石油买卖的撮合平台,如何通过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影响着石油的实际价格。同时,我们将剖析大型石油公司、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资本如何在石油的开采、运输、交易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伦敦作为曾经的大英帝国心脏,其在石油领域的历史渊源同样深厚。本书将回顾英国在早期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角色,以及其如何通过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将石油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球。直到今日,伦敦依然是全球石油产业的重要决策中心,其金融力量和政治影响力,依然塑造着全球能源的未来。 石油与现代文明:一个永恒的追问 《黑丝路:从里海到伦敦的石油溯源之旅》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去理解石油不仅仅是一种燃料,更是现代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政治格局,甚至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本书将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向读者展现石油工业如何从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支撑全球经济运转的庞大体系。它会探讨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需求的矛盾,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石油在国家安全、地区冲突和国际合作中的复杂角色。 这不是一个关于“黑丝绸之路”的古代传说,而是一部关于“黑金时代”的现代史诗。它邀请您一同踏上这场引人入胜的溯源之旅,理解石油背后的故事,洞察现代世界运行的深层逻辑,并思考我们与这“黑色的黄金”之间,那既紧密又充满挑战的未来。从里海的油田到伦敦的金融街,这条“黑丝路”串联起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世界变革的动力,更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关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在于其展现出的那种深沉的文化关怀和人类境遇的反思。它远超出了单纯的地理探险或资源追踪的范畴,更像是一次对人类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相互影响、彼此塑造的深刻剖析。作者似乎总能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俯瞰全局,却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悲悯。我尤其喜欢那些夹叙夹议的段落,它们不突兀,反而像是思考过程的自然流露,引导着读者去思考我们当前所处的世界秩序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这种“溯源”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追寻一条物质的流向,不如说是在追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的迁移与固化,读完后对“边界”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所谓的“探索之旅”读起来,就像是跟随一位极其健谈的导游,在一条尘土飞扬、风景变幻莫测的古老道路上漫步。作者的笔触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将那些原本枯燥的地名和历史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宏大而又细腻的时代变迁图景。我尤其欣赏他对沿途风土人情的捕捉,那种不经意的侧写,比如某个小镇上工匠的眼神,或是街角咖啡馆里流淌出的音乐,都让整个叙事充满了人情味。尽管我可能对书中涉及的某些具体经济数据或政治博弈细节并不完全精通,但作者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将复杂的脉络解释清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条“路”背后的力量和角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长途跋涉,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灵被一种开阔的视野所洗涤。那种从东方腹地到西方都会的地理跨越感,通过文字被完美地再现了。

评分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相当精妙,它不像一本标准的学术专著那样板着脸孔,反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史诗电影。每一章的过渡都衔接得自然流畅,从一个历史节点跳跃到另一个,中间穿插着精彩的个人见闻和引人深思的哲学思考。特别是作者对于时间维度的处理,他能将百年前的决定与当下产生的影响进行平行对比,这种横向和纵向的交织,使得阅读体验极其丰富。当我读到某些关键转折点时,那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几乎要将我从椅子上拉起来,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对细节的偏执,他似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揭示人物内心或时代精神的微小线索,使得整个故事的肌理异常丰满,绝不流于表面。

评分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著作,它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但这种分量并非来自故作高深,而是源于其内容的厚度。我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辽阔的草原之上,或是穿梭于那些被遗忘的旧港口。作者对地貌特征的描摹极具画面感,使得书中的场景即便没有配图也能清晰地在脑海中构建出来。我特别欣赏他如何在宏观叙事中保持对微观细节的敏感度,这种平衡处理,使得本书不仅是信息量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呈现。读完后,我立刻产生了去实地考察的冲动,这无疑是对一本旅行或历史类书籍最高的赞誉。

评分

说实话,我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然而,作者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他用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笔调来描绘那些宏大的工业场景和冰冷的能源管道。这种张弛有度的文字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更妙的是,作者在叙事中偶尔会插入一些幽默诙谐的自嘲或对当地人的善意调侃,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丝毫没有陷入那种干巴巴的“知识灌输”模式。它更像是一场由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带领的深度游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旅途中的欢声笑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