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

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钢结构
  • 高层建筑
  • 建筑规范
  • 上海市
  • 设计规程
  • 结构设计
  • 建筑工程
  • DG/TJ08-32-2008
  • 规范标准
  • 建筑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0640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96764413
开本:16

具体描述


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手册 作者: 建筑工程设计研究组 出版社: 华东建筑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定价: 188.0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专业人员的综合性技术参考手册。全书内容紧密围绕现代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需求,系统梳理和深入阐述了从结构概念设计、具体构件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到质量验收的完整技术链条。本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工程技术指引,帮助读者在复杂多变的工程实践中,有效解决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全书共分七大部分,涵盖了当前主流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基础理论与规范应用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准确理解和应用极限状态设计理论,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校核要点。 随后,详细解读了国家现行的结构设计基本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中的核心变化与应用技巧。特别强调了新规范中关于材料性能取值、荷载组合的修订内容及其对结构设计结果的影响。此外,还引入了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指导工程师如何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第二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本章聚焦于钢筋混凝土(RC)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在设计方面, 详细介绍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如拱、壳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包括手工计算与软件分析结果的比对和验证。对于梁、柱、楼板等主要构件,给出了详尽的配筋构造要求,尤其关注了抗震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原则和节点区的详细构造处理。针对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与外框架的连接节点,提供了多套成熟的设计范例。 在施工方面, 重点阐述了高强度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要点,包括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持、模板支撑体系的精确安装与拆模时机。对于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系统介绍了管道安装、钢绞线穿束、灌浆材料的选择与压力控制,以及灌浆质量的检测方法,确保预应力有效传递。 第三部分:钢结构设计与节点详述 本部分是对手册的重点之一,全面覆盖了钢结构从选材到详图的全过程技术。 首先,对不同等级的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及疲劳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详细讲解了梁、柱的截面设计,包括塑性与稳定性验算。 节点设计部分 占据了大量篇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种典型连接的构造详图: 1. 梁柱刚性连接: 深入分析了十字节点、T型节点(如桁架结构中的节点)的受力分析和加强措施。 2. 腹板和翼缘连接: 详细介绍了对拉接件、剪力键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加强板和支撑系统优化局部应力集中。 3. 复杂节点处理: 对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球节点、焊接空心截面连接等特殊节点进行了专门的力学建模和构造设计指导。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钢结构防火、防腐涂装及施工中的现场连接(高强度螺栓安装、焊接工艺评定)的技术规程。 第四部分:砌体结构与构造措施 本章面向中低层建筑及复杂非标准结构中的砌体应用。详细阐述了砖墙、砌块墙的抗剪、抗压承载力计算,并着重介绍了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拉结构造,确保砌体作为围护结构或支撑结构时的整体稳定性。书中提供了详尽的构造附图,用以指导施工人员准确布置拉结筋和构造柱。 第五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 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地基勘察数据的处理与基础方案的选择。涵盖了浅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以及深基础(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确定、群桩效应分析和桩身配筋构造。重点讲解了复杂场地(如软土地基、岩溶地区)下的基础设计策略和沉降控制标准。 第六部分:结构施工控制与质量验收 本书强调施工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本章提供了结构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模板工程: 侧重于超高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施工监测和安全管理。 2. 钢筋工程: 涵盖钢筋的验收标准、绑扎质量控制、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3. 混凝土浇筑: 介绍了泵送技术、连续浇筑方案的制定,以及早期强度检测与养护制度。 4. 隐蔽工程验收: 详细列出了各阶段验收的关键检查点和记录表格模板,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合规性。 第七部分:结构工程软件应用与信息集成 本章探讨了现代结构设计工具的应用,介绍了主流有限元分析软件(如SAP2000, Midas Gen, PKPM)的基本操作流程、分析模型的建立技巧以及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同时,简要介绍了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信息管理和施工模拟中的集成应用,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少现场返工。 --- 本书特点: 1. 强调实用性: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大量配以工程实例和施工图示。 2. 聚焦规范衔接: 充分考虑了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应用场景。 3. 结构体系全面: 兼顾了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现代钢结构的主流设计要求。 本书是结构工程师、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理想参考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初入建筑行业的学生,我对规范类书籍总是抱着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当我第一次听说《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这本书时,我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研读,但我理解规范的重要性,它就像建筑行业的“圣经”,为我们这些未来的工程师指明了方向。 我设想,这本规范在内容上应该会非常详尽,它可能会从最基础的钢材性能指标讲起,比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然后逐步深入到梁、柱、桁架等各种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对于高层建筑,风荷载和地震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介绍如何进行风振计算、如何考虑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如何设置抗侧力体系。另外,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施工的精度和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因此,规范中很可能也会涉及到钢结构的安装、焊接、防腐蚀等工艺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最终建成的建筑能够安全可靠地屹立在城市之中。

评分

我是一家小型建筑咨询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我们经常需要为业主提供高层建筑的初步设计咨询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一本权威且最新的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我手头可能还没有《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这本书,但我知道,这类规范的修编通常是为了回应行业内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或者整合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 基于我对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一般规律的了解,我推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涵盖了更精细化的结构分析方法,比如考虑P-Delta效应、非线性分析等,以应对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的受力状态。同时,在材料应用方面,可能会引入一些新型高强钢或复合材料的设计要点,以及相应的连接构造要求。对于一些关键部位,例如连接节点的设计,规范可能会给出更具体、更严谨的构造措施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防止薄弱环节的出现。此外,鉴于近年来对建筑可持续性的关注,规范中也可能在设计阶段就融入了一些关于结构耐久性、维护便利性以及未来拆除回收的考量,尽管这些在传统的规范中可能不是重点。

评分

这本《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在行业内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我是一名从事钢结构设计多年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查阅最新的设计规范来确保项目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虽然我对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并不熟悉,但我可以想象,作为一本修编后的规范,它一定涵盖了许多近年来在钢结构设计领域的新进展、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一些针对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考量。 从一本规范的名称和编号来看,它通常会涉及结构荷载的计算方法、构件的选型与连接构造、抗震设计原则、防火设计要求、施工安装的质量控制等等。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这些要素都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其高度和复杂性带来的结构性能要求远超一般建筑。我推测,这本书可能在材料的力学性能、钢材的焊接与连接技术、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模拟分析、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和指导。此外,考虑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地质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规范中也可能包含了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一些补充性或适应性条款,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评分

在我所了解的设计领域里,有一些专门针对特定类型的建筑,或者针对特定地区的工程设计规范。《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听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有针对性的规范。作为一个对钢结构技术趋势保持关注的设计师,我一直认为,规范的不断更新是行业进步的体现。 我猜测,这本书在内容上,可能会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设计。这包括如何有效地抵御强风、地震等不利因素,确保结构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关于薄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的细部设计和连接方式,因为这些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越来越普遍,对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我推测规范中也可能对钢结构的防火性能、防腐蚀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体、更科学的评判标准和技术要求,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评分

我对建筑行业内的各类技术标准和规范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性的建筑类型上。《上海市建设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修编)DG/TJ08-32-2008》这个名称让我联想到了一本非常专业的指导性文件。在我的认知里,一本完整的工程规范,通常会包含非常详尽的条文和附录,用来指导工程师们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 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很可能会围绕着高层建筑钢结构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从初步的荷载取值、结构体系的选择,到构件的详尽设计、连接节点的构造,再到施工安装的质量控制以及最终的检测验收,每一个步骤都可能被纳入规范的考量范围。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荷载的叠加效应,规范可能会对一些关键的薄弱环节,比如节点连接、构件连接处的细节处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同时,我也推测,在修编过程中,会纳入近年来在钢结构工程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例如更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新型钢材的力学性能在设计中的体现,以及一些更为精细化的抗震、抗风设计方法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