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水泥
  • 化学分析
  • GB/T 176-2017
  • 标准
  • 测试方法
  • 建筑材料
  • 无机化学
  • 质量控制
  • 行业标准
  • 实验室
  • 分析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0153
版次:1
商品编码:1298018230

具体描述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大16开 页数:80 字数:143 
纸 质 版:66元
标准号:GB/T 176-2017 中文标准名称: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ICS:91.100.1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发布日期:2017-12-29
采标情况:非等效 实施日期:2018-11-01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烧失量(LOI)、SO3、不溶物(IR)、SiO2、Fe2O3、Al2O3、CaO、MgO、TiO2、Cl-、K2O、Na2O、S2-、MnO、P2O5、CO2、ZnO、F-、游离氧化钙(fCaO)、SrO的测定。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又分为基准法和代用法。如果同一成分列了多种测定方法,当有争议时以基准法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和制备上述水泥的熟料、生料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水泥和材料。 

《现代建筑材料性能测试与评定》 内容梗概: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现代建筑材料性能测试与评定方法的专业著作。它涵盖了当前建筑行业广泛应用的关键材料,并深入探讨了各类材料的物理、力学、耐久性、防火性、环保性等重要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分析与判定标准。本书旨在为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全面、权威的技术指导。 第一部分:总论 建筑材料性能的重要性: 阐述了建筑材料性能在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科学、准确的性能测试是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基础。 性能测试的分类与原则: 介绍了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主要分类,如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声学性能、耐久性性能、防火性能、环保性能等。详细阐述了性能测试的基本原则,包括代表性、可比性、重现性、经济性等。 常用测试仪器与设备: 详细介绍了各类建筑材料性能测试所需的常用仪器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弯曲试验机、硬度计、磨耗试验机、燃烧试验箱、环境试验箱、电子天平、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对仪器的选型、校准、维护以及正确操作进行了详细说明。 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讲解了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以及数据偏差的分析。介绍了数据报告的书写规范、结果判定原则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对照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混凝土及水泥基材料性能测试 原材料性能测试: 水泥: 详细介绍了水泥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抗压、抗折)等。深入剖析了各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影响因素及结果评定。 骨料(砂、石): 阐述了骨料的粒度组成、含泥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坚固性等关键性能的测试方法。重点讲解了这些性能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外加剂: 介绍了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的性能测试,包括减水率、增稠度、凝结时间影响、空气含量等。 混凝土性能测试: 新拌混凝土性能: 详细讲解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测试,包括坍落度、扩展度、维勃稠度、泌水率等。介绍了新拌混凝土密度、空气含量等参数的测定。 硬化混凝土性能: 力学性能: 重点阐述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详细说明了试件制作、养护、龄期选择及试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耐久性性能: 介绍了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耐久性指标的测试方法。深入分析了这些性能的退化机理及评估方法。 其他性能: 涵盖了混凝土的收缩(干缩、自收缩)、徐变、热工性能(导热系数、热容)、吸水率、密度等测试。 水泥制品及特种水泥基材料性能测试: 预制混凝土构件: 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板、管、桩等制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抗渗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 特种砂浆: 阐述了普通砂浆、抹灰砂浆、砌筑砂浆、地面砂浆、防水砂浆等的性能测试,包括和易性、强度、粘结强度、抗裂性等。 水泥基复合材料: 介绍了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如水泥纤维板)、聚合物砂浆等新型材料的性能测试,重点关注其增强效果和耐久性。 第三部分:金属材料性能测试 钢材性能测试: 钢筋: 详细介绍了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等。阐述了钢筋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的检测。 结构钢: 讲解了各种牌号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分析(国标 GB/T 222)、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弯曲、冲击)、断口检验、宏观低倍检验等。 钢板与钢管: 介绍了钢板和钢管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焊接性能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其他金属材料: 简要介绍了铝合金、铜合金等在建筑中应用的金属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测试。 第四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测试 陶瓷砖与石材: 陶瓷砖: 详细介绍了陶瓷砖的吸水率、抗釉裂性、抗釉磨损性、耐污染性、尺寸偏差、抗折强度、抗冻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天然石材: 讲解了天然石材的表观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耐冻融性、耐酸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玻璃: 介绍了建筑用玻璃的物理性能(如透光率、隔热性、隔声性)、力学性能(如抗冲击性、抗风压性)以及特殊性能(如钢化玻璃的应力均匀性、夹层玻璃的粘结性)的测试。 涂料与油漆: 性能测试: 详细介绍了涂料的遮盖力、干燥时间、附着力、柔韧性、耐洗刷性、耐候性、耐沾污性、耐化学品性、耐火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环保性能: 介绍了涂料中有害物质(如VOCs、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保温材料: 性能测试: 详细介绍了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容重、吸湿性、尺寸稳定性、燃烧性能、憎水性、抗压强度等关键性能的测试方法。 常见保温材料: 涵盖了泡沫玻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XPS)、矿物棉、玻璃棉、岩棉、聚氨酯泡沫等材料的性能测试。 防水材料: 防水卷材: 介绍了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热性、耐冷性、低温柔韧性、抗根穿刺性、尺寸稳定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防水涂料: 阐述了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不透水性、粘结性、耐候性、低温柔韧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砌体材料: 烧结普通砖: 介绍了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吸水率、泛霜等性能的测试。 混凝土砌块: 讲解了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吸水率等性能的测试。 加气混凝土砌块: 介绍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密度、强度、导热系数、尺寸稳定性、吸水率等性能的测试。 第五部分: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高分子建筑材料: 塑料门窗型材: 介绍了塑料门窗型材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热稳定性、耐候性、尺寸稳定性等测试。 塑料管材: 讲解了塑料管材的尺寸、耐压性、耐热性、耐老化性、连接性能等测试。 密封材料: 介绍了建筑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位移能力、耐候性、粘结性等性能的测试。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介绍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测试。 木塑复合材料: 讲解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候性、吸水率等测试。 第六部分:工程材料性能的现场检测与评估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 无损检测: 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检测(测定混凝土强度、均匀性)、回弹法(测定混凝土表面强度)、钻芯法(获取试样进行强度测试)、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和宽度)、钢筋扫描仪(定位钢筋、测量保护层厚度)等无损检测技术。 抽样检测: 介绍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如取芯试验、抗渗试验、氯离子含量测定等。 砌体结构现场检测: 介绍了对砌体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强度估测(如回弹法)、砂浆强度测试等。 金属结构现场检测: 介绍了钢材外观检查、尺寸测量、表面探伤(如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焊缝检测(如超声波、射线检测)等。 其他材料现场检测: 简要介绍了对防水层、保温层、涂层等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附着力测试等。 第七部分: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标准化与发展趋势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体系: 梳理了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体系,强调了标准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测试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探讨了现有测试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引进新设备、改进测试流程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效率和经济性。 智能化与数字化测试: 展望了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如基于物联网(IoT)的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在材料性能预测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在测试培训中的应用等。 绿色建材与可持续发展: 强调了绿色建材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包括可再生材料的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材料的性能评估、低碳建材的性能认证等,以及这些测试如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 覆盖了当前建筑行业主流的各类材料,并对每类材料的关键性能进行了深入讲解。 方法详实: 详细介绍了各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仪器要求、数据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图文并茂: 配备了大量的图示、表格和案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测试过程和结果。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讲解了材料性能的理论基础,又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和现场检测指导。 紧跟前沿: 关注了新兴材料、新型测试技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 适用读者: 本书适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工程建设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咨询机构等从事建筑材料研发、生产、检测、应用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严谨的科学殿堂。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将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分析流程,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各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所吸引,每一个方法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它不仅仅是一份操作手册,更是一部承载着行业标准和技术进步的史书。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上,需要对一批特殊的水泥样品进行分析,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关于特定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为我提供了关键的指导,让我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书中的附录,也包含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和图谱,这些都是我进行数据比对和结果判定的重要依据。它让我明白,化学分析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对物质世界深层奥秘的探索。这本书,是我在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不断激发我探索未知的热情,并赋予我解决问题的信心。

评分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这本书,是我在实验室里的常客。我喜爱它那逻辑严密的结构,以及对每一个分析步骤的清晰界定。书中的每一个公式和数据,都凝聚着科学的智慧和严谨的态度。我曾经在工作中,需要精确测定水泥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让我能够准确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到了可靠的分析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我如何进行分析,更是在培养我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它让我明白了,科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评分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位严谨而博学的老师。我喜欢它那条理清晰的结构,以及对每一个分析方法的精细化讲解。书中的图文并茂,让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分析过程变得易于理解。我曾多次因为需要精确测定水泥中某种特定成分的含量而翻阅此书,书中的标准方法,总是能提供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误差分析”和“结果判定”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我这样一名注重细节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教会我如何评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何避免常见的分析陷阱。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我如何进行分析,更是在培养我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它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离不开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评分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这本书,在我手中,就是一本严谨的科学指南。我喜欢它那条理清晰的章节划分,以及对每一个分析方法的细致阐述。书中的每一个图表和数据,都经过了科学的严谨性验证,为我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我曾经在工作中,需要对一批关键的水泥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让我能够准确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到了可靠的分析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我如何进行分析,更是在培养我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它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

评分

这部《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在我拿到手中时,就散发着一种严谨而专业的氛围。翻开书页,我立刻被里面详尽的实验步骤、清晰的操作图示以及精确的数值要求所吸引。它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但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实验室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圣经”。从试剂的配制、称量,到样品的处理、滴定,每一个细节都被毫厘不差地规定着,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学分析的严谨性所在。书中的表格和图谱,更是对我理解和执行分析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它在各种分析方法后面的原理阐述,虽然简练,但往往能直击核心,帮助我理解为何要如此操作,而不是仅仅机械地遵循。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微小的步骤,都承载着科学的智慧和对结果准确性的不懈追求。这部标准,无疑是为保证水泥产品质量、推动行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不仅仅是指导操作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对科学探索精神的传承。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对水泥化学分析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评分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这本书,是一部精炼而深刻的学术专著,它以其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态度,赢得了我的高度赞赏。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书中对于各种化学分析原理的阐释所折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步骤,而是深入探讨了每一步背后的化学原理,这让我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分析过程的本质。书中的图表和数据,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校验,为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棘手的分析难题,通过仔细研读这本书,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并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分析任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宝典。它让我明白,科学研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秉持严谨的态度,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评分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种对品质的承诺。我记得初次接触它的时候,就被里面字斟句酌的语言风格所震撼。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力求准确无误,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严谨扎实。书中的内容,对于我理解水泥的成分构成,以及这些成分如何影响水泥的性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洞察。我曾经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书中的那些关于氧化物含量、强度等级与化学成分之间关系的章节,这让我对水泥这种看似普通的建筑材料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化学分析,更是关于“为什么”要做。当我面对复杂的水泥样品时,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一步步剥离出关键信息。它也教会了我如何辨别仪器误差、如何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技能。这本书所带来的,是让我能够更自信、更精准地完成工作,并对最终的分析结果拥有更高的信心。

评分

这部《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在我的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喜欢它那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以及对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详尽描述。书中的每一个表格和图表,都经过了科学的严谨性验证,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我曾经在项目研究中,需要对不同批次水泥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让我能够高效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到了精确的分析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操作,更是教我如何思考。它让我明白了,化学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性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评分

这部《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在我看来,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技术参考书。我欣赏它那专业而精准的语言,以及对每一个分析原理的深入剖析。书中的每一个实验流程和数据,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验证,为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曾经在研究项目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氧化物进行含量测定,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让我能够高效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到了准确的分析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操作,更是教我如何理解。它让我明白了,化学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控制物质的性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评分

这部《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在我手中,仿佛是一本沉甸甸的知识宝库。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杂质含量”分析的那几个章节,里面的方法介绍得非常详细,从试剂的准备到仪器的操作,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记得有一次,我们需要检测一批新到的水泥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微量有害元素,当时我就查阅了这本书,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非常实用,让我能够快速地准备实验,并且得到了准确的结果。这本书不只是在教你“怎么做”,更是在教你“为什么这样做”。它会告诉你,为什么在这个温度下进行反应,为什么需要加入某种试剂,这些都让我对水泥化学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时常会在书中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来优化我的实验流程,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水泥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