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800-1~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上、中、下三册) | ||
| 定价 | 350.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D800-4-5 | |
| D800-1-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上册)(2008年合订本) | ||
| 定价 | 106.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0 | |
| 字数 | 75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1905 | |
| D800-4~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册)(2008年合订本) | ||
| 定价 | 102.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81 | |
| 字数 | 685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1899 | |
| D800-6-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 | ||
| 定价 | 142.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50 | |
| 字数 | 110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1844 | |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机械工业diyi设计研究院
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家委员会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包含图集:
08D8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
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
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
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
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
08D8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
08D8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
内容简介
在多本强电现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及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全面的整合、提炼、补充,以民用建筑工程为主,编制常用的、量大面广的、施工方便的图集,内容全面、精炼、便于查找。
包含以下图集:
08D8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本图集涵盖了民用建筑中的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博物馆建筑、旅馆建筑、医院建筑、汽车库建筑、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剧场建筑、图书馆建筑、体育建筑共11类常见建筑类型。根据各种类型建筑的特点,重点介绍各类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的要点。设计要点包括负荷分级、供电电源、低压配电系统、计量方式、照明、防雷与接地、智能化系统、电气设备用房及电气竖井设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负荷分级及供电措施、供电系统设计、自备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组、EPS应急电源装置、UPS不间断电源装置)设计及负荷计算方式。
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高压开关柜安装、油浸式变压器安装、干式变压器安装、预装式变电站安装、低压配电柜安装、继电保护要求、变配电所常用数据及变配电所示例。
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照明的方式及种类、照明设计要点、航空障碍灯具安装、花灯安装、荧光灯具安装、深广照型灯具安装、泛光灯具安装、洁净灯具安装、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设计安装、路灯、庭院灯安装、室外灯具安装、水下照明灯具安装、体育建筑照明灯具安装、医院照明灯具安装、防爆灯具安装、其他照明灯具安装、照明控制和相关技术资料。
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动力、照明配电箱(柜)设计与安装;低压配电装置的设计与安装;自动门、窗电气安装;电梯、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电气安装;升降类停车设备电气安装;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常用风机控制;常用水泵控制;其他特种常用电机控制及相关技术资料。
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室内布线设计要点、金属管配线安装、塑料管配线安装、线槽配线安装、封闭母线安装、桥架布线安装、电缆布线安装、预制分支电缆安装、矿物绝缘电缆安装、钢索配线安装、电气竖井设备安装、相关技术资料。
08D800-7《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室外布线设计要点、电缆直埋敷设、电力电缆穿保护管敷设、室外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井、电缆终端头和接头、架空线路、相关技术资料。
08D800-8《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与接地设计要点、接闪器安装、引下线安装、接地线安装、接地装置、等电位联结、电源接地、电子信息系统接地安装、相关技术资料。
关于低压配电柜和配电箱的选型和布置,书中只是简单提及了其作用和基本要求。我希望看到的是,在面对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建筑项目时,如何根据负荷需求、空间限制、以及运行维护的便利性,来做出最优的选型决策。书中并没有提供关于柜体尺寸、内部元器件的布局、甚至连电缆进出线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这使得在实际设计中,我仍然需要依靠其他资料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评分这本书我翻了翻,虽然它说是国标图集,但实际内容给我一种“知道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透”的感觉。举个例子,里面关于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写得一本正经,什么“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之类的词汇也用得很多。可具体到怎么平衡这些原则,比如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权衡更高级别的可靠性所带来的额外投入,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量化指导或者案例分析。我想要的是那种能给我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不同场景下的最优解建议,或者至少是经验性的判断依据,但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概括性的概述,把理论框架搭好了,但细节的落地部分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评分关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这本书里只是简单列出了相关的规范要求和基本配置。但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建筑的平面布局、疏散路径的复杂程度,来精确计算疏散指示灯的数量和位置?如何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整个疏散路径都能被清晰有效地指示?书中并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方法论,也没有展示一些高难度项目的案例分析。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仅仅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的书。
评分对于建筑电气中的防爆设计,我希望能看到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尤其是在不同区域划分等级下,如何选择符合要求的防爆电气设备,以及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本书里虽然提到了防爆的基本原则,但对于具体的设备选型、接线方式、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并没有深入的讲解。我期待的是能够提供详细的设备选型目录、安装示意图,或者针对不同防爆等级的详细施工指南,但这方面的内容相对匮乏。
评分这套图集在介绍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时,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各种导线截面的选择依据,以及如何根据负荷计算来确定。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涉及到了功率因数、负荷率、启动电流等等,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中,我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在设计一个复杂的、多级负荷的系统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多重负荷的合成,如何考虑不同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书中提供的计算方法显得有些过于简化,或者说不够全面。我希望看到更精细化的计算模型,或者针对一些特殊场景,比如大功率设备的接入,有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有时候,我觉得它提供的公式更像是教科书上的例子,而不是实际工程中会遇到的复杂情况的解决方案。
评分关于照明设计这部分,我感觉它涵盖了基础的照度标准、灯具选择原则等。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比如办公空间、商业零售、或者工业厂房,来做出更具针对性的照明方案,书中显得有些笼统。比如说,针对办公室,除了基本的照度要求,更重要的还有眩光控制、显色性、以及节能策略的结合,但这些方面书中并没有深入探讨。我也希望看到一些关于智能照明系统集成、灯光场景模式的设置,以及如何在现有建筑改造中实现照明升级的实例,但这些内容在本书中几乎是找不到的。
评分我特别关注建筑电气中的接地与防雷部分,毕竟这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保护。这本书里关于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方式的选择,以及防雷措施的布置,都写得比较常规。但我想知道的是,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比如土壤电阻率极高或者极低,又或者建筑结构非常复杂,钢筋密集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调整接地系统的设计?书里提到了一些原则,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通过详细的图例来展示如何在实际施工中解决这些难题。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帮助我应对各种棘手工程问题的“秘籍”,而不是一本仅仅罗列了基本规范的书。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集成的部分感到有些失望。虽然提到了智能照明、安防、能源管理等概念,但并没有详细介绍这些系统是如何进行集成和互联互通的。比如,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如何兼容?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控制?书中缺乏对系统架构、通信协议、以及具体集成方法的深入探讨,这使得对于希望进行智能化设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显得有些有限。我期待的是能够提供一些系统集成方案的参考,或者针对不同智能化场景的典型设计案例。
评分在阅读关于强弱电系统的划分和布线时,我发现书中只是泛泛而谈,强调了它们之间的隔离和避免干扰。但具体到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线缆的敷设、屏蔽、接地,以确保弱电线路不受强电线路的电磁干扰,书中并没有提供足够详细的技术指导。我想要的是那种能够告诉我具体的布线距离、屏蔽层的处理方法、交叉点如何处理的“干货”,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告诉了我“要这样做”,但没有告诉我“怎么做”。
评分在电气安全方面,这本书虽然涵盖了一些基本要求,比如绝缘、接地等。但对于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比如设备故障的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或者在特殊环境下的电气安全防护措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电气火灾原因分析、触电事故的案例研究,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最大程度地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书中提供的安全建议更多的是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案例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