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T5210.3-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 ||
| 定价 | 155.00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02 | |
| 字数 | 587 | |
| ISBN编码 | 1550832278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210.3-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内容简介:本部分是DL/T 5210的第3部分。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要求制定的。本部分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原电力工业部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轮机篇)(电综(1998)145号)的内容。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电力建设diyi工程公司、湖南火电建设公司、山东电力建设diyi工程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四公司。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对“细节决定成败”深信不疑的人量身定做的。读《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严谨”二字。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指导性文件,而是将质量验收的标准细化到了毫米、微米,甚至是对环境温度、湿度都有明确的要求。举个例子,在进行汽轮机叶片的安装时,书中会详细规定叶片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防止碰撞、划伤,以及安装前对叶片表面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损伤。这种对每一个微小环节的关注,让我对电力建设行业的专业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只要按图施工就行了,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按图施工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它详细阐述了各种验收方法,从目视检查到无损检测,从尺寸测量到性能测试,覆盖了汽轮发电机组安装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强调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的重要性。它明确规定了参与各项验收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确保了验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才能做出最合格的产品。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或者想了解电力建设行业“游戏规则”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让你明白,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丝不苟的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对工程建设领域略知一二的爱好者,我发现《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这本书,在“可视化”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枯燥地罗列条文,而是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顺序,将复杂的质量验收过程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划分的描述所吸引,它将庞大的汽轮发电机组工程,分解成一个个可控、可检验的单元,这种层层递进的管理思路,让人觉得井然有序。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虽然技术性很强,但并不晦涩难懂。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只要稍加留心,也能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电力建设的“门道”。举个例子,书中对于设备基础的验收,会详细说明包括基础的尺寸、标高、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多个方面的检查内容,并且会涉及到具体的测量方法和验收标准。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深刻体会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同时也认识到,严谨的质量验收,正是防止“蚁穴”出现的最有效手段。对于那些希望了解电力建设行业是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的朋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让你看到,在光鲜亮丽的发电厂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用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一点一滴地筑就了安全可靠的电力输送体系。
评分阅读《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我深切体会到了“标准的力量”。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建设者们提供了一套清晰、明确、可操作的质量验收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测量和检验”方法的详细描述。它不仅列出了需要检验的项目,还给出了具体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评定标准。例如,在对汽轮机汽缸的密封性进行验收时,书中会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气密性试验,包括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以及合格的泄漏量标准。这种具体到操作层面的指导,极大地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质量问题。而且,这本书非常强调“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它要求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而不是等到工程结束才进行总体评价。这种“将质量融入过程”的思想,是保障最终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那些在电力建设一线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他们手中的“利器”,能够帮助他们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工程技术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标准,更像是描绘了一幅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的“全景图”。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评价”部分的阐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合格与否的简单判断,而是深入分析了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依据。例如,在评价汽轮机本体的安装精度时,书中会列出多个关键部位的允许偏差范围,并且会详细说明如何通过测量仪器进行精确丈量,以及在出现偏差时,应该采取怎样的纠正措施。这种“追根溯源”的分析方法,对于提升整体工程质量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它要求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结果、试验数据、变更情况等,并且这些记录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存。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不仅是质量追溯的依据,也是未来维护和检修的基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电力建设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系统了。它让我认识到,电力建设的质量,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经过严格控制的环节共同构成的,而这本书,正是这些环节的“导航仪”。对于那些希望在电力建设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启蒙书”和“工具箱”。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规程,不仅仅是要传达信息,更要传递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通过对每一个验收环节的细致规定,都在潜移默化地向读者传递着电力建设质量的重要性。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返工”和“报废”的判定标准。它明确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施工质量不合格,需要进行返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产品必须报废。这种明确的界限,避免了主观判断带来的随意性,也保护了工程的严肃性。而且,书中还强调了“持续改进”的理念。它鼓励在质量验收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验收方法,以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水平。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份技术文件,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科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所有参与电力建设的人员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它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质量的敬畏之心,并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评分读完《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它不仅仅是告诉了我验收的标准,更让我“亲身体验”了验收的过程。书中对各种试验和检测方法的描述,详细到足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亲手操作仪器,记录数据。例如,在描述汽轮机本体的胀接验收时,书中会详细说明胀接工具的使用方法、胀接参数的控制、以及胀接后如何进行外观检查和水压试验。这种“实操性”的指导,对于一线施工人员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安全”与“质量”的结合。它明确规定了在进行各项质量验收工作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如何保证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不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这种将安全放在首位的理念,体现了电力建设行业的高度责任感。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能够帮助电力建设从业人员提升技能、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并且最终交付高质量工程的“宝典”。
评分这部《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真的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之前我对电力建设,尤其是发电机组的安装过程,一直停留在比较模糊的想象中,觉得就是把一堆零件组装起来。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复杂性和严谨性是何等惊人。书中的描述,哪怕是关于最基础的设备检查,都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它会详细列出在吊装汽轮机转子前,需要对吊具、钢丝绳进行怎样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存在磨损、断股,以及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在电力建设这种高风险、高精度的行业中,质量验收规程是如此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有大量关于“事前预防”的论述,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去验收,更强调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问题。这就像是给施工人员打了一剂“预防针”,让他们在动手之前就对潜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从宏观的总则到具体的细节,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点。即使我对某些专业术语不太熟悉,通过上下文的解释和图表的辅助,也能大概理解其含义。对于那些真正从事电力建设行业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典”,能够帮助他们规范操作,提升工程质量,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技术规程,它更像是一种行业精神的传承,一种对极致品质的不懈追求。
评分接触到《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范化”和“系统化”。它将汽轮发电机组的施工质量验收,从一个相对零散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完整、清晰、有条理的体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质量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它明确规定了需要提交哪些质量证明文件,以及如何编制质量验收报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佐证,也是未来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而且,书中还强调了“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它要求在质量验收过程中,需要各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等)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确保工程质量。这种协同工作的理念,是完成复杂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让所有参与电力建设的各方,都能够按照同一个目标前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和摩擦,提高工作效率。
评分《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这本书,用一种近乎“唠叨”的严谨,向我展示了电力建设的“工匠精神”。它不像一些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将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的详细列表。它会针对汽轮机的每一个关键部件,比如汽缸、转子、轴承等,给出明确的尺寸、形位公差等要求,并且还会列出相应的测量方法。这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态度,正是确保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它明确规定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要对变更后的质量进行重新验收。这种对变更的审慎态度,是为了防止因随意变更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好电力建设。它不仅仅是一份规程,更是一种对质量的承诺,一种对责任的担当。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标准,不仅仅是告诉你“做什么”,更要告诉你“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提供了验收的标准,还在字里行间透露了制定这些标准的“背后逻辑”。比如,在谈到汽轮机轴系的找正时,书中会详细描述对轴系几何精度、动平衡、轴系间隙等的要求,并且解释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机组的运行平稳性、效率以及寿命。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风险控制”的强调。它不仅仅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更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验收和评价,来提前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例如,对于一些关键部件的焊接质量,书中会详细说明采用何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因焊接缺陷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从业人员建立起一种“预防为主,验收为辅”的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对于任何一个关注电力建设质量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