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 | ¥ 38.00 |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厚重”且“实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浓缩了无数工程实践经验的宝典。《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在关于“污废水收集与排放”的部分,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详细列出了各种类型污废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流量和坡度,给出了相应的管道最小管径和连接方式。这让我明白了,污水的排放不仅仅是“排出去”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流速、自净能力等因素,以避免管道堵塞和环境污染。我尤其欣赏规范中关于“污水处理”的章节,虽然不深入,但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评分作为一名初入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对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和“探索”。我知道,这是国家层面制定的行业标准,其严谨性和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最先关注的是那些基础性的、决定整个系统框架的章节,比如关于给水水源的选择、供水方式的确定,以及排水系统的分类等。规范在这些方面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让我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向。我特别注意到,在一些涉及计算的部分,规范不仅给出了公式,还详细说明了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和取值范围,这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计算管道水头损失时,规范会详细列出不同材质管道的粗糙系数,以及流速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这让我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把管道连起来,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精细计算和权衡的过程。尽管这是一本“旧版”规范,但它所涵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是建立在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因此其指导意义依然深远。我相信,通过反复研读和实践,这本书终将成为我设计道路上的坚实基石。
评分当我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去阅读《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时,我发现它就像一本“操作手册”,能够快速地帮我找到答案。我尤其喜欢它在关于“水处理”部分的内容。虽然这本规范主要是关于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但它也涉及到了对水质的要求和一些基本的处理原则。例如,在关于饮用水供给部分,规范会提及对水源水质的要求,以及一些基本的过滤和消毒要求,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这让我明白了,给排水设计不仅仅是管道的连接,更是一个涉及水质保障的系统工程。此外,在关于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设计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管道的材质选择、连接方式、以及防冻、防腐蚀等措施。这些细节的规定,对于保证给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避免不必要的故障,至关重要。虽然这本书的“年份”摆在那里,但其所倡导的“安全、经济、可靠”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细节的关注,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指导手册”,它不仅仅是技术规范的集合,更像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了一种“行动指南”。我经常在项目初期,需要了解某个建筑项目的给水排水设计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这时候这本书就能派上用场。例如,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时,我需要明确污水的流量、成分,以及需要采用何种排水方式,规范中关于污水排放流量的计算、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速、最小坡度等规定,都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我特别赞赏规范中关于“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章节,详细列举了各种可能导致水质下降的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管道的材质选择、连接方式、以及定期冲洗等。这些看似细致的规定,对于保证居民饮用水的安全至关重要。虽然这本书出版的时间相对较早,但我认为其核心内容,比如关于流量计算、压力损失计算、管道布置、设备选型等基本原则,在当前的工程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需要快速入门或者巩固基础知识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低级错误,并保证设计的合规性。
评分当我翻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时,我抱着一种“学习是为了应用”的心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告诉我“是什么”,更能告诉我“为什么”和“怎么做”。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常常在重要章节后面附带“条文说明”,对一些关键的设计原则、计算依据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了解释。这种“说理式”的规范编写方式,对于我理解设计的逻辑和背后的科学原理非常有帮助。例如,在关于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计算部分,规范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详细解释了水头损失的构成因素,如管道摩擦阻力、局部水头损失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这让我不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能够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此外,规范在关于卫生器具的布置和给水连接等方面,也考虑到了人体工程学和使用便利性,这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尽管我个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本书的机会还不多,但通过阅读,我已经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和设计方法。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虽然内容庞大,但只要有耐心,总能从中找到所需的信息。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没有过多的理论铺垫,也没有花哨的图表,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条文和要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在关于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的部分,就非常具体。它明确规定了各种排水管的最小管径、最小坡度,以及连接方式。例如,对于生活污水排水管,它会根据连接的卫生器具数量来确定管径,并给出不同流量下的最小坡度要求,以保证足够的流速冲刷。这一点非常实用,对于我们在实际项目中的管线布置和尺寸选择,提供了非常明确的依据。而且,规范还考虑到了噪音控制和防臭的要求,比如对排水管的材质、连接密封性等方面提出了规定。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居住舒适度,体现了设计者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虽然这本书的“更新日期”是2009年,一些最新的技术和材料可能没有被涵盖,但其核心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则,对于我们理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进行合规性设计,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专业性”和“落地性”。作为一个对建筑给排水设计还比较陌生的学生,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本充斥着冰冷公式和晦涩术语的书籍。然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在我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一种实用至上的特点。它不是单纯地列出条条框框,而是力图从实际工程出发,为设计师提供一套完整、可操作的设计指南。举个例子,在关于排水系统的设计部分,规范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建筑(如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排水量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流量系数和设计参数。这让我明白了,设计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对实际用水、排水行为的量化分析。此外,规范在管道材料的选用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对材质的强度、耐腐蚀性、连接方式等都有详细的说明,这直接关系到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规范在强调技术要求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经济性和环保性。例如,在水泵选型方面,它鼓励选择高效节能的水泵,以降低运行成本;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也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这表明了规范与时俱进,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这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相较于现在可能有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尚未完全涵盖,但其基础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依然是理解和掌握给排水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石。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更像是一本“奠基石”,它为我们构建完整的给排水设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对规范中关于“消防给水”章节的严谨性印象深刻。虽然这本书的主要篇幅是关于生活给水和排水,但它也为消防给水系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例如,关于消防水源的选取、消防水泵的流量和扬程计算、消防管道的尺寸和布置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是为了满足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更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扑灭火源,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给排水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用水需求,更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本书的年代不算最新,但其所阐述的“系统性”、“安全性”的设计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评分在阅读《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全局观”的设计思维。它不仅仅是孤立地看待给水和排水,而是将它们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例如,在关于“水泵选型”的章节,规范会根据给水系统的流量、扬程等要求,给出多种选型建议,并强调要考虑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这让我明白,一个好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兼顾运行成本和维护便利性。此外,在关于“管道布置”的章节,规范不仅要求管道的连接要牢固可靠,还强调了要考虑安装和检修的便利性,并尽量减少交叉和碰撞。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成本。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相对较早,但其所包含的“系统性”、“经济性”、“安全性”的设计原则,至今仍然是给排水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评分拿到这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时,我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毕竟,规范这种东西,对于初学者来说,总是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工程类的规范,常常是看了一半就头大,感觉很多术语和计算方式都像天书一样。但这次,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深入阅读了其中的几个章节。让我惊喜的是,虽然规范本身是严谨的技术性文件,但其逻辑结构和条文的表述,相较于我之前看过的其他规范,显得更加清晰和系统。例如,在关于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部分,规范从水源的确定、水压的计算,到管道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再到水泵、水箱等设备的选型,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而且,每一项要求后面都会附带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方便我们对照理解。更重要的是,规范中还穿插了一些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这些看似“软性”的要求,往往是保证系统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比如,在管道布置方面,规范不仅要求考虑方便安装和检修,还强调了要避免交叉、减少连接点,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设计者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水质保护的章节,对饮用水的卫生要求、防污染措施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于保障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尽管这是一本“旧版”规范,但我相信其核心内容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我这样还在学习阶段的读者来说,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地引领我走进给排水设计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