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奖累累:长居台湾诚品、金石堂、博客来书店童书畅销榜榜首,入选台湾“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和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台湾馆推荐书籍
桥梁书,适合1-6年级阅读,图文比例3:2,让孩子顺利地从图画书阅读过渡到故事书阅读。
用故事灌溉,让品德萌芽。林哲璋赚取孩子笑声的同时,也把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哲理送给孩子。
擅长玩文字游戏的林哲璋,让正在奠定语文基础的孩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学习成语,拓展思维,做丰富的词语联想,帮助孩子提升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10 摇“滚”点心人
33 香蕉弟弟不要皮
61 皮真好——真的好皮!
76 甜滋滋的蜂蜜少女
90 苦兮兮的蜜蜂老爸
118 花枝招展的花枝学姐
138 附录1 小小布丁人的联络簿之第十一页
140 附录2 投票邀请卡
142 推荐文 吸引孩子眼光的作品(陈安仪)
《香蕉弟弟不要皮》
学期末的毕业典礼上,两位校长候选人为了谁先致辞,竟然在大礼堂的讲台上扭打了起来(搅拌棒女士用扭的,打蛋器校长用打的)!在一片混乱中,擀面杖主任急忙把两位校长候选人拉下台,推着毕业生代表水饺小子上台致辞。
水饺小子紧张地擦了擦挂在额头上的芝麻油珠儿,好不容易才开口说:“从前,我很‘皮’,大家都叫我水饺皮。自从来到‘用点心学校’,受到师长的教诲,得到同学的鼓励,我渐渐成长为有内涵的点心、超热门的美食,不但心灵变得强大了,体魄也强健了……后来,大家都叫我水饺,不再说我‘皮’了!”台下的春卷皮、蛋饼皮、馄饨皮等学生一致叫好,不停欢呼!
小小布丁人想起一个好朋友,原本也是公认的“皮”——刚认识他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叫他豆皮。后来,他和青葱、豆腐、胡萝卜、香菇、金针菇以及奶酪等好朋友合作,在涮涮锅老师的班上努力学习,从此大家不再嫌他皮,而改口叫他福袋!
“用点心学校”就是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点心人的父母放心地把宝贝儿送到这儿来学习。
辣椒老师的小侄儿辣椒小子,也是一个好例子。由于姑姑在“用点心学校”当老师,他就被送到这一所学校当学生。
辣椒老师不但外表火辣、说话辛辣,个性更是泼辣。不过她对其他小朋友很温柔,唯独对自己的小侄儿是一副火爆脾气。
只要辣椒小子调皮捣蛋或顽皮嬉闹,辣椒老师就会追着他,面红耳赤地大吼大叫:“这次,我一定要剥了你的皮!”
辣椒小子则是一边跑,一边对他的姑姑喊:“来呀!来追我呀!来剥我的皮呀!”
校园里,追逐的场面时常出现,姑侄间的“斗法”经常上演。这让教务处的玻璃罐主任有了灵感,设计了新课程,培养出酱菜界的明日之星、鸡汤界的未来新秀——剥皮辣椒!剥皮辣椒小子不但成为有名的地方特产,还入选当地十大伴手礼呢!
“用点心学校”不仅把很“皮”的小朋友变得“不皮”;有时候,对太害羞、太乖巧的小朋友,也会把他们教得活泼一点儿、外向一点儿、有活力一点儿——换句话说,就是“皮”一点儿啦!
例如:小小布丁人经过“烤”验以后,变成了脆“皮”焦糖布丁;鸡蛋糕人“烤”得久一点儿,就会烤出一层香甜的焦“皮”。他们俩因此变得活泼外向、活力十足,更加受消费者喜爱和欢迎。
其中,令小小布丁人印象深刻的,是另一个好朋友香蕉弟弟的奇妙遭遇。
小小布丁人一直认为香蕉弟弟对人谦虚有礼,一点儿都不皮——因为他二十四小时都是弯腰鞠躬的模样,真的很有教养,超有礼貌!他能和“皮”沾边儿的,大概只有“同学们喜欢拿他的香蕉皮外套去害人跌倒”这件事。
但是有,香蕉弟弟在学校里受了委屈,不敢当面跟人起冲突,只好拉着小小布丁人一起回家告诉妈妈。
“妈,有同学欺负我!”香蕉弟弟一路哭着回家,一进门就冲进妈妈的怀里,说,“在果汁班上课,我想和鲜奶少女合作香蕉牛奶,却被西瓜小子插队了。他还不断地扯我的香蕉皮外套,嘲笑我说:‘香蕉皮!失恋要吃香蕉皮!’”
香蕉妈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儿子,只好说:“你不要跟西瓜小子争,可以先去找冰淇淋女孩儿合作香蕉船冰淇淋,干吗急着学当果汁呢!”
“我就是想学做果汁!”香蕉弟弟这时倒是很有主见,说话也非常有条理,“我本来想一个人找榨汁机老师练习,但是没有人会喝纯香蕉汁,而饮料店只卖香蕉牛奶……再说,西瓜小子自己就可以当西瓜汁,为什么要跟我抢鲜奶少女啊?”
“你该不会是因为失去了和鲜奶少女合作的机会,才伤心的吧?不过西瓜小子说得也没错……”香蕉妈妈无奈地表示,“‘失恋要吃香蕉皮!’的确有这种说法,香蕉皮又苦又涩,跟失恋的滋味真的很像!这让我想起你爸爸次约我的情景,我没马上答应,结果他当场就咬起自己的绿色皮外套来,还不停地流着眼泪说:‘好苦,好涩啊!这皮的滋味就跟我现在的心情一样,真的好苦、好涩啊!’他一失恋,皮肤马上变得好干,脸也变得好绿,完全不像现在……”
“那是因为当时爸爸不太成熟,也就是还没熟透啦!”香蕉弟弟说话时,眼泪依然流个不停。
“的确!正因为那时他跟我还不‘熟’,所以我才没答应他约会的要求。不过说也奇怪,你爸爸一哭完,马上又露出微笑、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地约请我……后来,我们渐渐变成熟识的朋友,然后就成为一对相爱的情侣……”香蕉妈妈一回想起往事,脸就红得不像香蕉,倒像苹果了。
“妈,我的朋友小小布丁人在这里呢!拜托您别再讲以前的事啦!以后,我不想穿香蕉皮外套上学了,我想光溜溜地去学校,免得大家见了我,不是想拿香蕉皮外套去恶作剧,就是指着它哈哈大笑。”
“不穿香蕉皮外套上学?别闹了……快去写作业!”香蕉妈妈心想,她的儿子要是真的光着身子上学,被老师责骂是小事,被邻居耻笑才丢脸呢……她心情烦躁得有点儿想发火,但因为有小小布丁人在,只好咬着牙说:“等你年纪够大,变成‘香蕉干儿’后再说!”
香蕉弟弟哭哭啼啼地和小小布丁人走回房间。他们坐在书桌前,准备排练老师布置的表演课作业——饭后甜点和水果的对口相声。
“爸妈总是这样……你别想太多。”小小布丁人安慰香蕉弟弟说,“不穿香蕉皮外套上学,不但不好看,而且容易受伤,还会沾上泥沙,这样实在很不卫生,可能会被老师处罚。”
虽然布丁不是天生带皮的点心,可是小小布丁人知道,除非在服务顾客时被放到稳固的盘子上,不然没了杯状外套,他滑嫩的身子随时都可能受伤。
“你怎么跟我妈妈说一样的话?”香蕉弟弟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知道好友说的是实话,但他还是有些闷闷不乐,忍不住哀声叹气起来。
“别想那么多了,明天我要到蛋糕女孩儿的班上学习如何变成布丁蛋糕,你也一起来学习当香蕉蛋糕吧!听说她班上的老师很厉害,连香蕉条儿这种好吃的点心都会教呢!‘用点心学校’专门把很皮的小朋友变得不皮,你放心啦!”小小布丁人非常努力地劝着这个好朋友。后,他指着香蕉弟弟的皮外套,开玩笑地说:“看看你,焦虑得全身都更绿了,请不要再‘蕉绿’下去啦……”
香蕉弟弟怎么会不要他的皮?“皮”到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大家一看到小小布丁人的好朋友,就要他“滚”?蜜蜂先生竟然昏倒在校园里,还一直喊着要找蜂蜜少女?欢迎来到“用点心学校”,一起和花枝学姐装满一肚子的墨水。打蛋器校长和搅拌棒女士的校长选举,也等着你来投票!
《香蕉不要皮》延续了“用点心学校”以食物为主角的“美食童话”特色:色、香、味俱全,巧妙运用成语、俗语,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它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极大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香蕉不要皮》这本书,让我对绘本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它的画面风格非常独特,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本绘本,既有童稚的纯真,又不失艺术的成熟。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背景的描绘,还是角色的表情,都充满了生命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也颇具匠心,那些明亮、饱和的色彩,能够瞬间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故事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点,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但又不失趣味性,能够吸引孩子们静下心来聆听。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故事中融入的那些小小的寓言,它们不是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巧妙地融入在情节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领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讲故事的书,它更是一件艺术品,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它让我看到了绘本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儿童文学充满了期待。
评分《香蕉不要皮》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充满了童趣和一点点小小的叛逆,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翻开书页,我立刻被那鲜艳、温暖的色彩和充满想象力的插画吸引住了。这不是那种规规矩矩、循规蹈矩的故事,而是充满了惊喜和意想不到的转折。作者似乎很擅长捕捉孩子们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把一个看似简单的“香蕉”变成了一个充满奇遇的载体。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些夸张又可爱的角色设计,他们每一个都好像有自己的小脾气和小秘密,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整个阅读过程就像在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一起探险,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忍不住跟着角色们一起思考,如果香蕉真的可以不用剥皮,那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那个曾经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孩子,让我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奇妙之处。它像一扇小小的窗户,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充满可能性的童话世界。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治愈的书。故事的展开方式非常有节奏感,不会一开始就抛出太多的信息,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精心构建的奇幻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香蕉不要皮”这个核心概念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它不是简单地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摆在眼前,而是通过角色的互动和情节的发展,巧妙地探讨了“改变”、“接受”以及“拥抱不同”的主题。虽然是儿童文学,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却能让成年人也若有所思。书中的画面也极具艺术性,每一页都像一幅精美的画作,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曾经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泡上一杯热茶,慢慢地翻阅这本书,感觉整个世界的喧嚣都仿佛静止了,只剩下我和故事中的角色们在静静地交流。它让我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力量,一种对生活美好的期盼,也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最简单的想法,也能引发最深刻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阴霾。故事的内容充满了正能量,节奏明快,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完全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的探讨,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彼此的差异。书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充满了温情和智慧。我曾经在睡前给我的孩子读这本书,看着他被故事深深吸引,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快乐的光芒,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童话故事,它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伙伴,它能够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力量的好书。
评分读《香蕉不要皮》的过程,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创意派对!作者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简直是天马行空,一点都不受拘束。我被那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深深吸引,完全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书中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充满了童趣和幽默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哈哈大笑。特别是那些角色,他们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他们的对话、他们的反应都显得那么真实可爱。我喜欢书里那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基调,即使遇到一些小小的挑战,角色们也总是能想出办法,化险为夷。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榜样。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还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孩子们很多道理,比如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与他人合作,如何去珍惜友情。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的书,它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如此有趣和充满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