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小学图文版》是一本关于独立、梦想、勇气与坚忍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籍。让孩子体会教育方式、学习方法的迥异,置身寓教于乐的精神享受。
前言
第 1 章 志存高远:做一御风展翅的雏鹰
你将来想成为哪一种人 002
当一块绊脚石有了梦想 006
有了梦想,还要能坚持下去 010
成功的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014
让目标像北极星一样闪亮 018
第 2 章 筑牢基础:打造成就未来的竞争力
为谁而学习,为什么而学习 024
即使是神童,也离不开勤奋努力 028
不要成为书呆子,分数不代表一切 032
海量阅读,踏上成功的快车道 036
阅读能产生奇妙的思想火花 040
第 3 章 勇于创新:激发沉眠于心的潜能
点燃兴趣的小火苗 046
你的能力乎你的想象 050
创新,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054
世界上不变的是变化 058
带着好奇心推开虚掩的门 062
用洞察力捕捉成功的潜在因素 066
尽早成为同龄人中的“领头羊” 070
第 4 章 勤思善想:办法总比问题多
让自己的大脑运动起来 076
正着行不通,反着想一想 080
记住,答案永远不只是一个 084
及时调转思维方向化解难题 088
只要善借,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092
第 5 章 自立自强: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克服依赖心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98
不能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狮子一样 102
现在多流点汗,将来少流点泪 106
坚持做自己,不能沦为别人的影子 110
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全部 114
第 6 章 阳光心态:好心态孕育好前程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心态 120
你选择快乐了吗 124
让每都是你的佳杰作 128
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32
用平常心做事,更容易成事 136
第 7 章 学会管理:管时间抓细节要未来
抓住零星时间,积累成功的资本 142
立即行动:不给自己拖延的借口 146
分秒必争:做跟时间赛跑的人 152
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做什么 156
细节之处孕育着机会 160
即使再小的事,也要竭尽全力做好 164
第 8 章 战胜自我:跨越心中的那道坎
犹豫太久,容易错失良机 170
时常告诉自己:我能行 174
怕什么?战胜恐惧你就是王者 178
不能在舒服和懒惰中奢望伟大 182
挫折,就是一条欺软怕硬的狗 186
第 9 章 坚持不懈:做一条不停游动的鲨鱼
要有一种不甘落于人后的精神 192
要有积极主动、成为精英的心 196
奇迹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会儿 200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 204
请给成功“再试一次”的机会 208
第 10 章 知己知彼:找到攀越人生的金钥匙
审视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214
冲动是魔鬼:别让愤怒毁了你 218
厚结人缘:不吝啬于赞美他人 222
拓展你的朋友圈,从同窗情开始 226
不做单翼天使,合作才能走向共赢 230
每一个进入哈佛的学子,都会感到随之而来的重重压力。进入哈佛,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图书馆、餐厅、广场,还是宿舍里,读书是学子们的常态。然而,生活中的我们,有时候在学习上却会犯糊涂,总想请别人代劳。例如下面的这个小故事:一个男孩正在写作业,作业有些多,觉得很累,就对他的父说:“爸爸,你帮我写吧。”父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使劲咬了一口。父望着儿子,口中不断咀嚼着苹果,一句话都没有说。男孩又说了一句:“爸爸,反正你都会,你帮我写吧。”
父还是没有说话,而是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中,将手掌伸到儿子面前,对他说:“来,儿子,把这些吃下去!”男孩惊惶地望着父:“爸爸,你嚼过的怎么能吃呢?”父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知道不能吃,但为什么让我代替你写作业呢?你难道不明白吗?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你自己自去咀嚼才可以,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韦秀英,知名图书策划人,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十余年。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卡耐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气质何来》等书。
魏凤莲,一位九岁孩子的“美心”妈妈,毕业于师范院校教育,对国内外育儿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出版过《聪明宝宝是教出来的》《0-3岁育儿经》等著作。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的孩子量身定做的,虽然书名里提到了“哈佛”,我原本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或者高深,但实际翻阅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以一种非常温和、贴近孩子的方式,讲述了关于毅力、坚持、不畏艰难的道理。书中有很多小故事,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比如学习上的瓶颈,或是和朋友之间的矛盾,但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带着正能量,告诉孩子如何去面对和克服。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直接灌输“你要怎么样”,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会。我儿子最近对一个新科目有点打退堂鼓,我把这本书里关于“遇到困难不要放弃”的章节念给他听,他看得津津有味,还主动说要像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一样,再多尝试一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最看重的。而且,书中的插画也特别讨喜,色彩鲜艳,人物造型也很可爱,完全抓住了小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识字量有限,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友好,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更深层的含义。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内在品格的塑造。这本书虽然篇幅不算长,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没有像一些励志书那样,用宏大的叙事或遥不可及的成功案例来激励孩子,而是从更贴近孩子生活的小事入手,去引导他们理解人性的光辉。比如,书中关于“感恩”的章节,并没有简单地说“你要感恩”,而是通过一个孩子如何体谅父母的辛劳,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的故事,让孩子在情境中体会到感恩的真正含义。我看到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开始主动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只是小小的举动,但背后蕴含的理解和爱,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教育意义非凡。此外,书中关于“合作”和“分享”的描绘,也充满了智慧,它教会孩子如何在群体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精炼,没有太多生僻的词汇,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有个观念,就是阅读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如果强行灌输知识,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我注意到,它并没有使用那种说教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可能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并没有刻意拔高,也没有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无论是关于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是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亦或是如何在学习中寻找乐趣,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了“耐心”。我的孩子最近对很多事情都缺乏耐心,容易三心二意。我把关于“耐心”的故事读给他听,他听得非常认真。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读完后,他主动说:“妈妈,我也要像他一样,把事情做完!”这种自我驱动的改变,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而且,书中的插画风格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种过于华丽或复杂的,而是简洁明快,很有童趣,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让他们更容易进入故事的情境。
评分对于一个需要给孩子挑选课外读物的家长来说,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吸引孩子,又能真正传递有益价值观的书。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我的期望。它以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尊重他人”等品质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并没有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让孩子在跟随主人公的脚步,经历各种挑战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比如,书中关于“勇于尝试”的部分,就描绘了一个小主人公,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如何克服恐惧,一步步去学习和进步的。这个过程的描绘非常细腻,让孩子能够感同身受,也激发了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而且,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非常积极阳光的,即使是讲述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总是充满希望,这对于正在塑造世界观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我儿子最近迷上了一项新运动,虽然一开始有点笨拙,但在读了关于“持之以恒”的故事后,他变得更有动力了,每天都会主动去练习。这种正向的激励,正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作为一名一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的家长,我非常注重为孩子选择有益的书籍。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本励志读物,但它并没有空泛地谈论“成功”或“梦想”,而是更侧重于孩子品格的塑造,特别是关于“人性的优点”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难得。书中关于诚实、善良、勇敢、责任感等品质的描绘,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体会这些品质的重要性。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捡到别人丢失的物品后,是如何经过内心的挣扎,最终选择归还失主,这个过程的细节描写非常到位,让孩子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且能体会到诚实带来的内心平静。还有关于友谊的章节,也描绘了孩子们如何通过互相理解和支持,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对于处于社交发展关键期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我发现,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的孩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书中的角色,比如在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时,会尝试用更平和的方式去沟通,而不是立刻生气。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励志”,更在于它对孩子心灵的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