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装包含以下6本图书: | ||
|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 定价: | 52.00 |
|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 | 定价: | 32.00 |
|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综合素质中学 | 定价: | 52.00 |
|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综合素质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 | 定价: | 32.00 |
| 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 定价: | 46.00 |
| 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 | 定价: | 32.00 |
| 总定价:256.00元 |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 节教育观(1) 考点聚焦(1) 考点梳理(2) 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2)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5)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8) 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10) 第二节学生观(11) 考点聚焦(11) 考点梳理(12)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2)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3) 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20) 第三节教师观(22) 考点聚焦(22) 考点梳理(22) 一、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22) 二、中学教师的发展(28) 三、中学教师的素养(36) 四、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39) 能力提升训练(4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42) 节教育法律法规概述(42) 考点聚焦(42) 考点梳理(43) 一、教育法概述(43) 二、教育法律关系(46) 三、教育法的渊源(47) 四、教育法律责任(48) 五、教育法律救济(51) 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52) 考点聚焦(52) 考点梳理(54) 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4) 二、教育单行法(63) 三、教育法规与政策(96)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10) 考点聚焦(110) 考点梳理(110) 一、教师的权利(110) 二、教师的义务(114) 第四节学生的权利保护(116) 考点聚焦(116) 考点梳理(117) 一、法律法规关系中的学生(117) 二、学生的权利与保护(118) 能力提升训练(12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29) 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129) 考点聚焦(129) 考点梳理(130) 一、教师职业道德(130)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32)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136)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137) 考点聚焦(137) 考点梳理(138)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138)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140) 能力提升训练(14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8) 节历史文化素养(148) 考点聚焦(148) 考点梳理(149) 一、中国古代史(149) 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154) 三、世界历史(159) 能力提升训练(162) 第二节科学文化素养(164) 考点聚焦(164) 考点梳理(164) 一、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64) | 二、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67) 三、外国主要科技成就(168) 四、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171) 五、生活中的科学常识集萃(174) 能力提升训练(187) 第三节传统文化素养(189) 考点聚焦(189) 考点梳理(189) 一、传统思想文化(189) 二、古代教育(191) 三、古代称谓(192) 四、神话故事与历史典故(194) 五、部分民族民俗(196) 六、其他文化常识(199) 能力提升训练(202) 第四节文学素养(203) 考点聚焦(203) 考点梳理(203) 一、中国文学名家名篇(203) 二、外国文学名家名篇(209) 能力提升训练(213) 第五节艺术素养(215) 考点聚焦(215) 考点梳理(215) 一、文字和书法(215) 二、绘画(216) 三、雕塑(219) 四、建筑(220) 五、音乐(221) 六、中国戏曲(223) 七、电影(224) 能力提升训练(22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7) 节信息处理能力(228) 考点聚焦(228) 考点梳理(228) 一、Word文字处理软件(228) 二、Excel电子表格(237) 三、PowerPoint演示文稿(243) 能力提升训练(248) 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249) 考点聚焦(249) 考点梳理(249) 一、概念与命题(249) 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252) 三、复言命题的推理(254) 四、智力推理(256) 五、类比推理(262) 六、图形推理(265) 七、数字推理(266) 能力提升训练(269) 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270) 考点聚焦(270) 考点梳理(270) 一、阅读材料分析题题型介绍(270)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71) 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72)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75)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78)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79) 七、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282) 能力提升训练(288) 第四节写作能力(293) 考点聚焦(293) 考点梳理(293) 一、教育写作概述(293) 二、议论文写作(295) 三、记叙文、散文写作(308) 四、素材积累(311) 五、历年真题及范文(314) 能力提升训练(316)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31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20) |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考点聚焦(1) 考点梳理(2) 一、教育的含义(2)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2) 三、教育的属性(3) 四、教育的起源(5)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9) 考点聚焦(9) 考点梳理(10)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0) 二、教育学的发展(10)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8) 考点聚焦(18) 考点梳理(19) 一、教育的功能(19)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19)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21)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23) 五、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24)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26) 考点聚焦(26) 考点梳理(26) 一、人的发展概述(26)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31) 第五节教育制度(36) 考点聚焦(36) 考点梳理(36) 一、教育制度概述(36)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8)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39) 四、义务教育制度(42) 第六节教育目的(44) 考点聚焦(44) 考点梳理(44) 一、教育目的概述(44)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46) 三、我国的教育方针(49)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50)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50)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53) 考点聚焦(53) 考点梳理(54) 一、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54) 二、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54) 三、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5) 能力提升训练(6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64) 节课程概述(64) 考点聚焦(64) 考点梳理(64) 一、课程的概念(64) 二、课程的类型(65) 三、课程理论流派(68) 第二节课程组织(69) 考点聚焦(69) 考点梳理(70) 一、课程目标(70) 二、课程内容(70) 三、课程评价(74) 四、课程开发(75)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6) 考点聚焦(76) 考点梳理(76)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与理论(76)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77)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78)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79) 能力提升训练(8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87) 节教学概述(87) 考点聚焦(87) 考点梳理(87) 一、教学的内涵(87) 二、教学的意义(88) 三、教学的任务(88) 第二节教学过程(90) 考点聚焦(90) 考点梳理(90)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90)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91)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95) 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97) 考点聚焦(97) 考点梳理(97) 一、备课(97) 二、上课(98)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99) 四、课外辅导(100)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101) 第四节教学原则(102) 考点聚焦(102) 考点梳理(103)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103)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103) 第五节教学方法(109) 考点聚焦(109) 考点梳理(109)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109)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09)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14)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115) 考点聚焦(115) 考点梳理(115)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115)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15) 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118) 第七节教学评价(120) 考点聚焦(120) 考点梳理(120)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120)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120)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121) 第八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123) 考点聚焦(123) 考点梳理(124) 一、我用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124) 二、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125) 能力提升训练(12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32) 节认知过程(132) 考点聚焦(132) 考点梳理(133) 一、感觉(133) 二、知觉(135) 三、注意(138) 四、记忆(142) 五、思维(149) 六、想象(152) 七、问题解决(153) 第二节学习概述(156) 考点聚焦(156) 考点梳理(156) 一、学习的概念(156) 二、知识的学习(157) 三、技能的形成(160) 第三节学习动机(162) 考点聚焦(162) 考点梳理(162)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162)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162)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163)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163)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165) 六、学习动机的理论(166)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70) 第四节学习迁移(171) 考点聚焦(171) 考点梳理(171) |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171)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172) 三、学习迁移的理论(174) 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75) 五、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76) 第五节学习策略(177) 考点聚焦(177) 考点梳理(177)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177)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78) 第六节学习理论(183) 考点聚焦(183) 考点梳理(183)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83) 二、认知学习理论(189)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93)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94) 能力提升训练(19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01) 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概述(201) 考点聚焦(201) 考点梳理(201)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201)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03) 三、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204) 四、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205)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206) 考点聚焦(206) 考点梳理(207)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207)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207)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08)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09) 五、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209) 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09) 七、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212) 第三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214) 考点聚焦(214) 考点梳理(214) 一、情绪情感概述(214) 二、情绪理论(217) 三、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218) 四、中学生的情绪特点(219) 五、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220) 第四节中学生的意志发展(221) 考点聚焦(221) 考点梳理(221) 一、意志的概念(221)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222)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222) 四、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222) 五、意志品质(222) 六、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223) 七、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223) 第五节中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发展(224) 考点聚焦(224) 考点梳理(224) 一、人格(224) 二、人格发展理论(230) 三、能力(234) 能力提升训练(23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9) 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39) 考点聚焦(239) 考点梳理(239)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239)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239)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40) 第二节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245) 考点聚焦(245) 考点梳理(245) 一、心理辅导概述(245) 二、心理辅导的内容(246) 三、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247) 第三节压力与挫折(251) 考点聚焦(251) 考点梳理(251) 一、压力及压力源概述(251) 二、压力的调节方法(252) 三、挫折的含义(253) 四、挫折的应对(253) 能力提升训练(25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57) 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257) 考点聚焦(257) 考点梳理(257) 一、品德概述(257)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61)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261) 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262) 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264) 考点聚焦(264) 考点梳理(264)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264)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66) 第三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270) 考点聚焦(270) 考点梳理(270) 一、德育的含义(270) 二、德育目标(270) 三、德育内容(271) 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272) 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274) 考点聚焦(274) 考点梳理(275) 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275)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76) 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278) 考点聚焦(278) 考点梳理(279) 一、中学德育的原则(279) 二、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283) 能力提升训练(28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93) 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293) 考点聚焦(293) 考点梳理(293) 一、班级概述(293)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294) 三、班级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97) 第二节有效的课堂管理(299) 考点聚焦(299) 考点梳理(299) 一、课堂管理概述(299)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301)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303)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310) 考点聚焦(310) 考点梳理(310) 一、课外活动概述(310)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311)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12)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312) 第四节班主任(313) 考点聚焦(313) 考点梳理(313) 一、班主任的概念(313)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313)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314) 四、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314) 五、学校与家庭的协调(317) 六、学校与社会的协调(318) 第五节教师心理(319) 考点聚焦(319) 考点梳理(319)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319)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321) 三、教师成长心理(325)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328) 能力提升训练(330)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33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6) |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卷(一)~(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十)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卷(一)~(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十)
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考点聚焦(2) 节化学基本概念(2) 考点梳理(2)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 二、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6) 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2) 四、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22) 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25) 第二节元素及其化合物(31) 考点梳理(31) 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31) 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38) 第三节化学反应原理(45) 考点梳理(45)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5) 二、化学反应速率(47) 三、化学平衡(50) 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4) 五、电化学(64) 第四节有机化学基础(69) 考点梳理(69) 一、有机化合物(69) 二、常见有机化合物(73) 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82) 四、有机反应与有机(84) 第五节生活中的化学(88) 考点梳理(88) 一、化学与生活(88) 二、化学与技术(93) 第六节化学实验(99) 考点梳理(99) 一、常用仪器及其操作(99)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01) 三、常见物质的检验(103) 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04) 五、物质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106) 六、实验探究与实验评价(107) 第七节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9) 考点梳理(109) 一、化学感性认识方法(109) 二、化学理性认识方法(109) 第八节化学科学的发展与思维方法(111) 考点梳理(111) 一、化学科学发展概述(111) 二、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113) 能力提升训练(11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20) 考点聚焦(120) 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概述与解读(120) 考点梳理(120) 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121) 二、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125) 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课程内容(127) 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简介(137) 考点梳理(137) 一、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理念(137) 二、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模式(138) 三、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140) 第三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142) 考点梳理(142)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142)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143)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144) 能力提升训练(14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7) 考点聚焦(147) 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47) 考点梳理(147) 一、化学教学理念(147) 二、化学教学特征(148) 三、化学教学原则(149) 四、化学教学模式(150) 五、化学教学方法(152) 六、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154) 第二节化学教学研究(155) 考点梳理(155) 一、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155) 二、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55) 第三节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159) 考点梳理(159) 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159) 二、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162) 第四节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法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163) 考点梳理(163) 一、科学探究(163)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69) 能力提升训练(173) 第二部分化学教学设计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76) 考点聚焦(176) 节化学教学设计概述(176) 考点梳理(176)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类型和基本任务(176)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层次(177)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178) 四、化学教学设计的形式(179) 第二节化学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183) 考点梳理(183) 一、化学教材分析(183) 二、学情分析(185) 三、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187) 四、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192) 五、化学教学过程设计(194) 六、化学作业设计(195) 七、板书设计(197) 八、教学媒体设计(199) 能力提升训练(20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02) 考点聚焦(202) 考点梳理(202) 案例1(202) 案例2(204) 能力提升训练(207) 第三部分化学教学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12) 考点聚焦(212) 节初中生化学学习指导(212) 考点梳理(212) 一、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心理特点(212) 二、初中化学学科特点(213) | 三、化学学习方法(214) 四、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214) 五、化学学习策略(216) 第二节创设化学教学情境(219) 考点梳理(219) 一、教学情境的内涵(219) 二、教学情境的功能(220) 三、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220) 四、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221) 能力提升训练(22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3) 考点聚焦(223) 节化学课堂导入技能(223) 考点梳理(223) 一、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类型和要求(223) 二、化学课堂导入案例(228) 第二节化学课堂提问技能(230) 考点梳理(230)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功能、类型和要求(231) 二、化学课堂提问技能及其反思(234) 第三节化学课堂组织技能(240) 考点梳理(240) 一、化学课堂组织的功能、类型和要求(240) 二、化学课堂组织案例(246) 第四节化学课堂小结技能(247) 考点梳理(247) 一、化学课堂小结的功能、类型和要求(247) 二、化学课堂小结案例(250) 第五节化学课堂探究教学技能(253) 考点梳理(253) 一、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功能、类型和要求(253) 二、化学课堂探究案例(258) 第六节化学课堂教学调控技能(259) 考点梳理(259) 一、教学调控的类型(259) 二、教学调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1) 第七节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262) 考点梳理(262) 一、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类型和原则(262) 二、常见的中学化学教学应用软件(269) 能力提升训练(26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71) 考点聚焦(271) 节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271) 考点梳理(271) 一、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策略(271) 二、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281) 第二节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291) 考点梳理(291) 一、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体系(291) 二、初中化学观念建构教学策略(292) 三、初中化学观念建构教学案例与分析(305) 第三节基于情感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310) 考点梳理(310) 一、初中化学情感培养教学策略(310) 二、初中化学情感培养教学案例与分析(319) 第四节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策略(325) 考点梳理(325)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策略(325)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案例与分析(331) 第五节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策略(336) 考点梳理(336)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策略(336)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例与分析(341) 第六节物质的化学变化教学策略(346) 考点梳理(346) 一、物质的化学变化教学策略(346)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教学案例与分析(353) 能力提升训练(360) 第四部分化学教学评价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64) 考点聚焦(364) 节化学教学评价概述(364) 考点梳理(364)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364)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365)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性质(368)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370)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370) 第二节化学课堂教师自我教学反思(371) 考点梳理(371) 一、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含义(371) 二、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价值(371) 三、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式(372) 第三节听课评课(374) 考点梳理(374) 一、听课评课的意义(374) 二、听课评课的原则(374) 三、听课评课的实施策略(375) 第四节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案例(376) 考点梳理(376) 案例1(376) 案例2(377) 能力提升训练(37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79) 考点聚焦(379) 节化学学习评价概述(379) 考点梳理(379) 一、初中生化学学习评价的基本观点(379) 二、化学学习评价方法(380) 三、学习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387) 第二节纸笔测验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87) 考点梳理(387) 一、纸笔测验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388) 二、纸笔测验评价设计的思路和方法(388) 三、纸笔测验评价设计示例(391) 四、纸笔测验评价的实施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392) 第三节活动表现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93) 考点梳理(393) 一、活动表现评价简介(393) 二、活动表现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94) 三、活动表现评价设计示例(396) 第四节档案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98) 考点梳理(398) 一、档案袋评价简介(398) 二、档案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99) 三、档案袋评价案例分析(401) 能力提升训练(403) 附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05)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40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12) |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卷(一)~(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十)
这套教材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体系化”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应试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了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指南。我关注到教材在讲解教育理念时,引用了一些比较新的教育思潮,比如项目式学习(PBL)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初步设想,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编写团队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是抱着老一套的知识点不放。这对于我们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毕竟我们不是只会教书,更要会“育人”和“引领”。在化学学科知识方面,我特别喜欢它在总结章节时,会列出一个知识网络图,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树。这帮助我打破了死记硬背的模式,真正理解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完真题后,对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的思考题的参考答案,其深度也令人印象深刻,它引导我思考的不仅仅是“怎么做对”,更是“为什么这样做最好”,这种思维深度的训练,才是真正为我的教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了考生的应试能力和未来的教学思维,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本来对初中化学这块儿知识点就有些模糊,尤其是那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总觉得抓不住重点。这套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教辅资料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知识点的梳理层次分明,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过渡得非常自然。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经典实验原理时的插图,清晰明了,比光看文字描述要直观太多了。比如,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前总觉得抽象,但看了这里的解析,立刻就有了画面感。再说说那些配套的练习题,难度梯度设置得很合理,循序渐进地推着你往前走,而不是一上来就给你一堆难题打击积极性。做完一套题,后面的错题分析和考点归纳简直就是“救命稻草”,直接点明了我在哪个知识模块上需要加强巩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题海战术”书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耐心地在你耳边为你定制的复习计划。对于一个准备踏入教师行业的准老师来说,光是掌握知识点还不够,如何清晰、准确地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才是关键,这本书在教育能力这方面的侧重,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打算先啃完理论部分,再用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非常有奔头。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考试大纲要求比较敏感的人,最怕的就是买了书却发现和实际考的“驴唇不对马嘴”。这套书在紧扣考纲这一点上做得极其到位,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是围绕着近几年的考情分析来展开的。我特地对比了往年的试卷结构,发现教材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简直神准。特别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个板块,我一直觉得这是文科生的软肋,但里面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书中讨论的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给出的几种应对策略都非常务实,不像有些书里写得那么空泛,完全不接地气。我试着在脑子里模拟了一下,如果我站在讲台上遇到那种情况,按照书里的建议来处理,成功率应该会很高。至于化学学科知识本身,编者显然是花了大功夫去挖掘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区别,或者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判断,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辨析和对比表格。这对于我这种容易“记混”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感觉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个专业的“考试趋势解读师”,帮我过滤掉了那些不常考的偏门知识,把时间花在了刀刃上。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尤其是它对“历年真题试卷”的处理方式,让我感觉像是拿到了一份内部资料。很多教辅资料的真题部分,无非就是把历年试卷原封不动地贴上来,顶多给个标准答案。但中公教育这套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给出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选项都做了深入的剖析。尤其是那些选择题,即便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他三个干扰项为什么是错的,也解释得清清楚楚,让你明白出题人的“套路”。化学实验题的分析尤为精彩,它会告诉你,如果实验步骤稍微一变,可能会导致什么现象,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实验设计和误差分析的理解能力。我原本打算另外购买一些解析更细致的真题集来配合学习,但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这套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详尽到位的解析,让我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了更精确的定位,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多了一份胸有成竹的踏实感。它不是敷衍了事地提供题目,而是真正教你如何去“思考”和“应试”。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其他出版社的初中化学教辅,感觉要么是内容太深奥,像是大学化学的预习,要么就是太浅薄,只停留在初中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这套“六本套装”的组合拳,完美地平衡了深度与广度。化学学科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组织得非常系统化,它没有回避那些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点,比如化学平衡和元素周期律的深入应用。但它的切入点非常巧妙,总是从初中阶段学生能理解的角度出发,逐步引入更深层次的原理,这对于我未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如何搭建知识阶梯,提供了极好的示范。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这部分,我尤其欣赏它对“教学设计”模块的阐述。它不仅仅提供了理论模型,还配有多个不同课型的实际教学设计范例,涵盖了概念课、实验探究课和习题讲评课等,这对于我这种实操经验不足的新人来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手册。整套书的纸张质量和装订都很扎实,翻阅起来手感很好,长时间学习也不会觉得累眼,这是很多小出版社无法比拟的优势。
评分在看,感觉还可以,希望这次能考上。
评分东西还不错哟,应该是正品
评分不错 包装完好 快递灰常快,明年继续吧?
评分书不错,但物流过程被磕到了,有破损,好在不影响使用,
评分东西还好 就只有六本东西 赠品什么都是没有的
评分东西还不错哟,应该是正品
评分不错 包装完好 快递灰常快,明年继续吧?
评分买来自学,不一定考,先了解了解,中公的名气挺大的
评分东西还好 就只有六本东西 赠品什么都是没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