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
定价:29.80元
作者: 克林顿(Clinton H.R.);潘勋 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806575987
字数:
页码:46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献给:
我的父母,
我的丈夫,
我的女儿——
以及全世界所有那些好心人,
他们的激励、祈祷、支持和爱,
在亲历历史的那些年月里,
赐予我幸福与力量。
美国人已经从那场争议性选举中超脱,也接受了法律的裁决,但我们必须确保未来选举时,每个公民可以在没有恐惧、强迫和混淆的情况下,在具有现代设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的投票处投票。我们只能希望,高法院如果再次必须处理争议性的总统选举案时,能够更加自律和客观。比尔和我对总统选举结果失望,并担心重新施行过去失败过的共和党政策对美国可能赞成的冲击。
这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的本个人自传,书中透露了这个女强人在遇到诸如克林顿性丑闻等风波时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的心路生活历程。该书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并长期占据排行榜首位,该书在16个国家同步问世!目前已售出100多万本!
译林传记译丛。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希拉里作为美国夫人和总统的妻子如何经历白宫八年的故事。以她的切身经历传达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感受,这本书不是成为一本无所不包的历史,它只是一部个人回忆录,它提供了希拉里及美国生活中一段不平常时光的内部观照。
内容提要
从希拉里的中学时代写起,以白宫八年生活为中心,广泛涉及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的对内对外政策、诸多重大国际国内政治事件的背景。《亲历历史》反映出了希拉里的价值取向,读者可以看到她是如何追求独立的。这是一个有追求有责任心的女性,而作为夫人,希拉里还写了许多与克林顿相处时的生活细节、她与克林顿之间的情感纠葛等等,译本保留了原作99.9%的内容,可谓原汁原味。
在每一章里,我想要探讨的观念都超出篇幅许可的范围,我希望能包罗更多的人物,也希望能描写更多我访问过的地方。如果我要提到每一个在我的生活中感动、激励、教导、影响和帮助过我的人,那么这本书将会有好几卷。尽管我不得不有所取舍,我还是希望能够传递出那些影响了我并且如今还在塑造和丰富着我的世界的纷繁事件与关系。
目录
作者的话
1.美国故事
2.生活大学
3.韦尔斯利69届
4.耶鲁法学院
5.比尔·克林顿
6.阿肯色之行
7.小石城
8.竞选之旅
9.就职
10.东翼西翼
11.医疗保健
12.告别父亲
13.文斯·福斯特
14.产房
15.白水案
16.独立检察官
17.D日
18.中期选举
19.与埃莉诺的谈话
20.沉默不是这里的语言
21.俄克拉伺马市
22.妇女权利即人权
23.政府关门
24.申辩时刻
25.战争地带
26.布拉格之夏
27.餐桌议题
28.第二任期
29.深入非洲
30.关键之声
31.第三条道路
32.勇往直前
33.想像未来
34.1998年8月
35.弹劾
36.企盼恩典
37.敢于竞争
38.纽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担心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读物。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叙事深深吸引住了。她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讲述了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她如何参与到美国乃至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中。 她对于她早年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她在美国国内政治动荡时期,如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部分写得非常真挚。她并没有刻意去强调自己的光辉事迹,而是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思考和成长。 她对一些棘手的政治议题的剖析,尤其是在她作为第一夫人期间,她如何平衡家庭责任和公共事务,以及她如何应对各种政治压力,这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她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个性和非凡的智慧。 我特别喜欢她对于国际事务的理解和描绘。她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深度参与者。她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以及她与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都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部关于美国近现代史的生动写照。她通过自己的视角,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让我对历史、政治以及女性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又是一本充斥着官话套话、自我吹嘘的回忆录。然而,读下去之后,我完全被吸引住了。作者的文笔出奇地生动,她能够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历史场景,同时又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 她描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政治舞台上,如何一步步争取自己的空间,如何面对偏见和质疑,以及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赢得尊重。这段经历非常鼓舞人心,尤其对于那些正在职场上奋斗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她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剖析,以及对一些重要政策出台过程的还原,也非常细致。她并没有将政治描绘得过于抽象,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政治的复杂性和人性在其中的作用。 我特别欣赏她对于国际政治的理解。她不仅仅是站在美国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而是试图去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她分享了一些她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不仅仅是礼仪性的,更包含了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不是冷冰冰的事件堆砌,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他们的选择和行动书写的。希拉里女士的叙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历史。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名人传记类的内容,多半是官方口吻,缺乏真实性。然而,当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叙事风格吸引住了。她没有上来就讲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她个人成长的点滴细节入手,一点点铺陈开来,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她对于家庭、朋友的描写,以及她如何从一个普通女孩成长为一个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政治人物,这中间的转变和心路历程,她都写得非常细腻。她并没有回避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也没有刻意去美化自己,而是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她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洞察,尤其是在她丈夫任期内,那些跌宕起伏的事件,她都用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对于那些政治斗争的描绘,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色彩,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剖析事件发生的根源和影响。 我尤其喜欢她关于女性力量的思考。她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如何面对性别歧视,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去打破固有的观念,以及如何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看到了历史背后的人性光辉和复杂性。她不仅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更讲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评分这本书我之前犹豫了很久,毕竟回忆录这东西,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主观,很难真正把握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脉络。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说,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希拉里女士的叙述非常有条理,她并没有一开始就一股脑地抛出大量信息,而是循序渐进,从她早年的生活经历讲起,如何影响了她的政治理念,如何让她走上公共服务的道路。 她对童年时期在美国国内政治风波中的感受,以及她如何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浪潮中,一点点形成自己对公平和正义的认知,这部分写得尤其动人。她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而是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思考、如何抉择。 而且,她对丈夫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的事件,特别是那些充满争议的时刻,并没有回避。她以一种非常冷静和客观的视角,剖析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她个人在其中的角色和感受。她描述了那些艰难的时刻,面对公众舆论的压力,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以及如何处理家庭和政治之间的平衡。 我特别喜欢她对于不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事务的描绘。她能够捕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这对于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格局非常有帮助。她分享了一些她作为第一夫人,在外交场合与各国元首交流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折射出国家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深层的博弈。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政治人物的回忆录,更像是一本关于成长、关于责任、关于如何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寻找自己位置的人生指南。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许多曾经被媒体报道的事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政治、历史以及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那些亲历者写下的文字。而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能够带你走进历史深处的回忆录。作者的笔触非常流畅,她并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力量。 她详述了她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律师,再到一个政治家,这个过程中的探索和成长。她对美国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她如何将这些关注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部分写得非常动人。 她对一些国际事件的描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她不仅仅是记录了发生了什么,更是分析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些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与许多重要的国际领导人之间的互动,她对他们性格和决策的观察,都充满了智慧。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政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通过她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政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政治人物的回忆录,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时代、关于如何在逆境中前行的深刻叙事。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许多问题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