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
| 定价 | 23.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09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35 | |
| 字数 | 122000 | |
| ISBN编码 | 1511223947 | |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2015-01-01实施。
作为一名资深的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我在接触《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时,更关注的是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指标体系,使得“绿色施工”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检查来衡量的。例如,在“节材与废弃物管理”章节,书中对建筑材料的选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控制以及废弃物的分类回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施工单位来说,意味着需要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减少浪费,并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书中的“装饰装修”部分,详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标准,包括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等。这直接影响到我们施工现场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确保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控制、噪声控制、污水排放等也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对于我们在城市环境中施工尤为重要。这些规定虽然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但从长远来看,却能大大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材料供应商,我仔细研究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技术研发方向。书中在“节材与废弃物管理”和“装饰装修”章节,对建筑材料的性能、环保性、可再生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研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产品。例如,书中对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材料的偏好,促使我们大力发展水性涂料、环保胶粘剂等。对于保温隔热材料,书中强调其节能效率和环保性,这让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材料的能耗和回收利用。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标准,更是对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一次绿色升级的驱动。它引导着我们从原材料的生产,到产品的应用,再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需要紧跟标准的变化,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才能在绿色建筑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评分我是一名环境工程师,阅读《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更多的是从其对环境影响评估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本书所提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实际上是对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的量化和控制。例如,书中关于“节材与废弃物管理”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资源化利用率,这对于减少填埋、减轻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书中通过对建筑能耗的控制,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生态环境”和“室内环境质量”的章节,它强调了建筑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对居住者健康的影响,这与我们环境工程关注的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这本书为我们环境工程师提供了一个评估建筑绿色性能的工具,让我们能够更科学地评价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它推动了建筑行业向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学的学生,在学习《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它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标。书中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节能”等各个方面的系统性阐述,让我对建筑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关于“室内环境质量”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建筑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影响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书中提供的各种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为我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我反复研读书中关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篇章,这让我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节水的目标。这本书也让我对“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教会我从建筑的诞生到最终的消亡,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绿色建筑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常年与图纸和规范打交道,对于《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我更多的是从其专业性和实用性角度去审视。这本书为我们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游戏规则”和“导航图”。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节水措施的应用场景和评价方法,包括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节水器具的选择等。这让我意识到,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降低建筑的用水量,从而减轻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书中对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贯穿始终,这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关注建筑建成后的使用阶段,还延伸到了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以及最终的拆除和回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源头就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在设计中考虑建筑的可拆卸性和可回收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荷。书中的“室内环境质量”章节,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更是具有指导意义。它详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采光、通风、声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和判定标准。这让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去优化室内环境,确保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建筑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差异化的要求,这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评分我在城市规划部门工作,对于《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我更关注其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宏观意义。这本书为我们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书中关于“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评价指标,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如何通过绿化、水系等手段提升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这本书提出的要求,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城市层面推广绿色建筑,如何优化城市能源结构,降低城市整体能耗。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章节,这对于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城市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引导我们如何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如何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书中关于“室内环境质量”的关注,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打造宜居、健康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这本书为我们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一套量化的工具和明确的方向,指导我们建设更加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城市。
评分作为一名在绿色建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我反复翻阅《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因为它是我工作的基石和重要的参考资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它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强调,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时,都要充分考虑建筑从原材料采集到最终拆除回收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书中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精细化要求,例如对空气质量、声环境、热环境的严格控制,直接提升了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和居住者的健康水平,这使得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环保的象征,更是高品质生活的体现。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书中提出的各种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策略,为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本书的不断更新和修订,也体现了国家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和技术进步的步伐,让我能够始终保持在行业的前沿。
评分作为一名刚踏入建筑行业的新人,对于“绿色建筑”这个概念一直充满好奇,也渴望能够深入了解。当我翻开《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时,首先被它严谨而全面的结构所吸引。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环保理念,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评价框架,从宏观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到微观的室内环境、建筑材料,几乎涵盖了绿色建筑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节地与室外环境”的深入探讨,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建筑布局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如何通过绿化设计、水景营造来提升周边环境的品质。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绿色建筑并非仅仅是“种几棵树”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将生态效益和环境友好放在首位。书中列举的各种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虽然初看有些复杂,但通过仔细研读,我逐渐理解了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例如,在“节能与能源利用”章节,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建筑在能耗方面的评价标准,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各个系统的能耗指标,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数据。这对于我理解建筑的能耗构成,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鼓励和评价,比如太阳能、地热能等,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建筑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评分我是一名热衷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普通市民,对于《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我更想了解的是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它所倡导的理念如何渗透到我们居住的空间中。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身边越来越多提到的“绿色建筑”,并非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标准和规范。它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对空气质量、采光、通风等都有详细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住的房子会更健康,呼吸的空气会更清新,看到的阳光会更充足,听到的噪音会更少。我了解到,书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部分,对于建筑的保温隔热、节能门窗、高效照明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我家庭的能源消耗,意味着我家的取暖和制冷会更有效率,电费也会更经济。我还会思考,这本书是否也关注了水资源的节约?是的,书中详细介绍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方方面面,从节水器具的选择到雨水收集利用,都让我看到了未来居家生活的便利和节约。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美好、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居住未来,让我对“绿色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积极的期待。
评分我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项目的指导。书中关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让我们在项目立项之初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能够更好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节地与室外环境”章节,书中关于用地集约化、生态化景观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更符合现代人居住需求的社区。我尤其重视书中关于“节能与能源利用”的章节,通过引入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舒适度,还能显著降低业主的运营成本,从而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书中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采光、通风等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住户的健康和生活品质,这对于我们打造健康住宅、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装饰装修”等章节的详细规定,也为我们选择环保、可持续的材料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我们实现项目的绿色目标,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