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 小字典:为文化民生而生
帮助几亿中国人民扫盲识字。《新华字典》自1953 年出版以来,成为亿万群众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为我国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周恩来总理“情系民生”,多次关心《新华字典》修订。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关心《新华字典》的修订出版工作,为它的出版时间心急如焚。总理曾亲订《新华字典》的修订原则,甚至亲笔订正字典的词条,关心《新华字典》的定价问题,两次接见《新华字典》修订小组的代表
引领规范,遵守规范。早在1955 年中央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字规范化”三大任务前,《新华字典》就已经有汉语规范化的目的和意识,并且“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观念”早已在《新华字典》有明确的说明;《新华字典》重视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早年曾为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为汉字的部首、笔顺、字序等规范的制定,做出过重要贡献。
二、 小字典:集举国之力编纂
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字典就蕴藏了一种文化理想: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也正因此,在它的旗下,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丁声树、金克木、周祖谟……在后来的岁月里,又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加入修订者的行列:王力、游国恩、袁家骅、周一良等等。小字典大学者,《新华字典》的这个特色整整保持了60 年。
周恩来总理指示,让参加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分组审阅《新华字典》的修订稿,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方厚枢先生感慨地说:“动员全国力量会审一本小小的字典,这在中国出版史上还是头一次。”
三、 小字典:承载大国文化
《新华字典》是小部头的字典,但是却承担着大文化的功能。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新华字典》就是我国的“百科全书”。
查校《新华字典》的不同版本,阅读《新华字典》的编纂故事,感受当年周恩来总理的关心,的确会发现《新华字典》担当的大文化的使命。词条的选取与释义,浓缩着新中国60 年来的建设和文化成就,折射着各种理念的更新,比如环保意识,比如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等。
2004 年第10 版修订完成,到今天又有七八年的光景,社会文化和语言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华字典》第11 版修订的过程中,重视字典承载文化的功能,是颇有时代意义的。
——李宇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内容简介
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
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应处理,增收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
酌情删去了个别过于陈旧的异读音;有选择地增收了某些字的读音。
对个别释义进行修改,简化或更新了某些词语的释义;适当增补了一些新的义项。对复音词进行了适量的增补和删减。
对部分例证进行修改,删改了一些难懂或过时、过长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家里的那个小家伙,他今年刚上小学四年级,正是对汉字世界产生浓厚兴趣,但又常常在形近字和多音字上栽跟头的阶段。我特意选择了这个软皮线装的版本,就是看中了它在便携性和耐用性之间做出的平衡。线装的好处在于可以完全摊平,无论是做阅读理解还是抄写生字词组时,书页都不会自己合拢,这对于需要对照查阅的孩子来说,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我让他试着用这本书查了几个他最近常混淆的字,比如“的、得、地”,这本书的释义和例句清晰明了,不仅解释了字义,还用不同的语境展示了它们的用法区别,这一点比一些过于简略的在线词典要人性化得多。更让我欣慰的是,插图和版式设计也明显更符合儿童的视觉习惯,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的压迫感。看着他专注地在旁边做笔记的样子,我就觉得,这笔投资是绝对值得的,它构建的是一种扎实的、有章可循的语言基础。
评分这本《新华字典》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而不失灵活”。软皮线装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精装工具书“太硬”的问题。在图书馆或者咖啡馆里临时需要查个词,它可以轻易地塞进斜挎包里,不会显得臃肿,而且摊开后,线装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不会像胶装书那样,中间部分总是被书脊吃掉,造成阅读障碍。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常用汉字的“取舍”和“排序”逻辑。它并没有为了追求收录量而牺牲检索效率。对于那些一字多义的复杂汉字,它通常会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排列,保证了中小学生最常用、最核心的释义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编排哲学,体现了对学习者认知习惯的深刻理解。此外,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少了些花哨的装饰,多了几分沉稳的书卷气,放在书架上,它就是一种低调的知识象征。
评分这本精装大部头的工具书,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翻开扉页,那油墨的清香混着纸张特有的那种陈旧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说实话,现在信息获取太方便了,手机一点开就能搜出解释,但这种实体书带来的踏实感是电子设备完全替代不了的。尤其是在课堂上,老师要求查阅时,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汉字间快速定位,那种“沙沙”的翻动声,配合着找到目标词汇时松一口气的满足感,是电子搜索框里瞬间弹出的结果无法比拟的。我特别留意了这次新版的改进,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和新造词汇的收录情况,虽然核心内容依然是稳固的基础知识,但能感受到编纂者在紧跟时代步伐上的努力。装帧设计上,虽然是软皮线装,但工艺看起来相当扎实,这对于需要经常翻阅、甚至可能被揣进书包里经受摩擦的工具书来说,耐用性是首要考量,希望它能撑过我弟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涯。整体而言,它像是一位沉静、可靠的老师,随时准备在你迷茫时指明方向。
评分我对旧版新华字典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备考中高考时,我的那本字典几乎被翻烂了,书的侧边留满了密密麻麻的红铅笔标记和重点符号。所以这次购买第11版,我其实是带着一种近乎“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它的。商务印书馆的出品,质量上是毋庸置疑的,纸张的白度适中,油墨印刷清晰有力,即便是最小号的注音符号也锐利可见,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我特意对比了几个重要词条的释义变化,发现新版在科学术语和文化专有名词的更新上做得非常到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这对于一个工具书的权威性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近年来才进入义务教育大纲的古诗词注释和典故解释,都进行了更细致的补充和考证,让学习者在理解文本时,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支撑。这是一本可以陪伴孩子从小学走到高中,甚至大学的“语言导航仪”。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软皮线装”的耐用性持保留态度,毕竟字典这种高频使用的工具书,经不起几次粗暴对待。但是,当我实际使用后,这种顾虑就烟消云散了。书页的裁切非常工整,线装的部位处理得非常平滑,即使用力翻动,也没有出现松散或脱页的迹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握持感非常重要,这本字典的重量分配合理,拿在手里不会觉得头重脚轻,即便是长时间低头查阅,也不会造成手腕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它的“新版”体现在了对现代汉语规范的精准把握。例如,对于一些规范的汉字简化、笔顺的最新建议,它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引。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典,它简直就是一份活的、不断更新的“语言使用标准手册”。能看出商务印书馆在内容准确性和物理形态的完美结合上,投入了极大的匠心,这使得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家庭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产品质量很好,便宜,用了快一年了。
评分居然收了五元的邮费,封皮还是软地,划不来。
评分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注明要开票的却没有开!~如果是个人买的无所谓,这是单位买的。。。
评分.................................
评分很好,很清晰,姑娘很喜欢!
评分还可以吧,拿到翻翻,也没发现什么不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