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回忆录——漂泊人生
作者:王亚洲 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开本:16K
页码:352
出版日期:2017年7月第1版
书号:ISBN 9787500866732
印张:22
定价:35.00
编辑推荐
★亚洲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经历,他的人生、他的家庭,都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不仅折射出所处时代的背景,而且反映了一个人不甘于沉沦、不甘于平庸、奋力抗争的精神品质,从而彰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国家一级作家 张雅文
★说实话,开始看你写自传,有些不以为然,那是因为没想到你是如此漂泊的一生。我想你之所以写,除去感叹漂泊的艰难,更主要的是在漂泊中积累了人生的财富,逆顺境中可进可退,与人相处善为先,知恩图报不忘本……把这些写出来留给后人很有益处,写的过程也是自己思想升华的过程。很羡慕你有丰富的经历,在老年时可以有得写,有得回忆,有得和人朋友分享。”
——网友 铁字405
内容简介
作者是20世纪50年代生人,这一代人和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路所直面的时代背景、社会变化和历史事件,就是共和国以往整个的发展史。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南闯北,几经坎坷,拼搏奋争,屡遭挫折,漂泊浮沉中有太多的生命体验,反映和折射出了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那代人的命运、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及当代社会的种种现实表象。
原籍中原濮阳古城,
上世纪庚寅年出生。
日后漂泊命中注定,
三岁孩提随闯关东。
童年花季苦中有乐,
浩劫血雨腥风。
梧桐河畔不懈耕耘,
松花江边立世奋争。
一个半人采编工运,
全国农垦普受欢迎。
四十五岁独泊南海,
苦辣酸甜品味鮀城。
尝试《新潮》租居深圳,
合办《品质》派驻北京。
返回侨乡重进报社,
六载连换三个部门。
又逢庚寅告老北上,
如今定居渤海之滨。
照看孙儿乐享天伦,
写作开博余晖闲情。
作者简介
王亚洲,笔名龚人。北大荒作家协会、汕头市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出版副编审,新闻主任编辑。1950年生于河南农村,后随父母到北大荒,当过拖拉机手、中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农场团委书记、宣传部长。1984年调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先后任《垦区工运》编辑,工会宣教部科员、部长,1989年任《农垦工人》杂志社总编辑。1995年借调全总农林工会,任《中国农林》副总编辑。同年11月南下广东汕头,曾任《特区工报》专刊副刊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1999年转入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任过《汕头都市报》社会文化部副主任兼“人在他乡”版编辑、杂志编辑部主任、《沿海新潮》杂志主编。2002年派驻北京,任《品质》杂志社副总编辑。2004年返回汕头报社,又先后任《汕头都市报》专刊副刊部、电子报(大华网)编辑部、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潮商》杂志副主编。2010年退休。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各类作品上百万字,结集成书有“龚人自选文丛”杂文集《工夫茶闲话》(2003)、散文集《灯下漫笔》(2004)、新闻作品集《潮头写照》(2006)、论文集《世事评说》(2008)、编余集《笔耕新获》(2010),另出版有人物特写集《寻梦者之歌》(2005)、生活随笔集《龚人杂文选》(2007)、文学评论集《书海拾贝》(2007)、早期诗歌集《青春诗稿》(2009)、情散文集《感恩之心》(2011)。
目 录
开篇
章 苦乐童年
一 我从哪里来
二 记忆
三 美丽的家乡
四 半桶水
五 笑声和汗珠
六 玩具与游戏
七 班主任
八 我的画,我的诗
九 烙印
第二章 如火青春
一 可爱的校园
二 毕业前夕
三 狂飙突起
四 乱云飞渡
五 这回真的毕业了
六 我的师傅、师兄弟
七 诗情画意
八 正式谈恋爱
九 勇往直前
十 曙光
十一 一次难忘的拉练
第三章 奋争而立
一 回乡寻根
二 农村见闻
三 教中学的初中生
四 喜悲交加
五 泪忆养母
六 简单的婚礼
七 特殊的组合
八 步入仕途
九 “走人”的内幕
十 人争一口气
十一 连队日子
十二 “天下洲”
十三 三十三而立
十四 抉择
第四章 浮沉宦海
一 初到总局
二 “一个半人编辑部”
三 学府圆梦
四 服务楼
五 天生我材必有用
六 接任主编
七 人生得意须尽欢
八 办刊之争
九 越走越远
十 致命的疏漏
十一 厄运
十二 无奈的去留
十三 难别养父
十四 一生的恩师
十五 借调北京
第五章 风雨特区
一 一见钟情
二 “老母鸡”
三 莫名的尾随
四 入乡难随俗
五 遭遇
六 夜半哭声
七 下岗与重组
八 煎熬
九 寻找乐趣
十 我是“黑马”
十一 雷先生
十二 又进北京
十三 京城纪事
十四 进出都市报
十五 游走新马泰
十六 快乐的网络
十七 创办《潮商》
十八 后的知遇
十九 感谢南方
二十 退休
第六章 未了余情
一 为生父祝寿
二 迟到的母爱
三 我的岳母,我的大娘
四 学写回忆录
五 上老年大学
六 我也开博
七 同学情,师生情
八 丁老走了
九 天堂相会
十 还要出书
结语
附录 我与我书
一 个人简介与出书
二 寻梦者王亚洲(辛瑞玲)
三 关于王亚洲的文字——《现当代潮人文学史稿》选摘
四 情到深处文自华——老同学王亚洲印象(李银坤)
五 文章多少事,平生一片心——亚洲《新获》与《情》读后(李文昌)
六 《工夫茶闲话》序(丁继松)
七 《工夫茶闲话》自序
八 品味人生(《灯下漫笔》代序)
九 我以我血荐轩辕(《潮头写照》自序)
十 事事关心任评说(《事事评说》自序)
十一 六十岁生日的礼物(《笔耕新获》自序)
十二 祝福寻梦者(《寻梦者之歌》序一)(王扬泽)
十三 好男儿志在四方(《寻梦者之歌》序二)(杨群勇)
十四 乘着“歌声”的翅膀——读王亚洲新作《寻梦者之歌》(曾耀强)
十五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读王亚洲的《寻梦者之歌》(钟泳天)
十六 人诚文真——王亚洲《龚人杂文选》读后(林继宗)
十七 如品春茗滋味长(松子)
十八 感受小城,品味人生——评王亚洲新著《龚人杂文选》(鲁剑白)
十九 评论《龚人杂文选》的三个关键词:
工报·工夫茶·南北文化(庄园)
二十 质朴存真意---读王亚洲《龚人杂文选》(谢娇兰)
二十一 以书为友,以书会友(《书海拾贝》自序)
二十二 我的激情我的诗(《青春诗稿》自序)
二十三 感受情(《感恩之心》序)(阿和)
后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装帧的质感,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字体的大小也适中,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习惯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我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回忆录”这个标签所吸引。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常常忙于奔波,很少有时间去停下来,回望自己走过的路,也更少有机会去了解他人真实的人生轨迹。一本真诚的回忆录,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印记。我希望王亚洲先生在这本书中,能够毫不保留地分享他的人生故事,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教训,亦或是那些隐藏在心底的柔软与遗憾。我想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一个被符号化或者标签化了的名字。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通透,或者是一种对生活不屈不挠的热爱,那它就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故事感,一种淡淡的怀旧色彩,配合着“漂泊人生”这样的书名,让人还没翻开就能感受到一种沧桑与沉淀。我本身对传记类的书籍就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种能够真实反映个人经历、反映时代变迁的文字。王亚洲这个名字,我之前并没有特别的印象,所以这次完全是出于好奇心去了解的。从书名来看,这应该是一段充满艰辛、不懈奋斗的人生旅程,或许夹杂着许多在外闯荡的甘苦,又或者是对过往的深情回溯。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出现一些鲜活的场景,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以及那些在无数个孤独夜晚支撑着一个人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一本好的回忆录,不仅仅是记录事件,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及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甚至从中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这样的阅读体验,让我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岁月,感受生命的厚度与广度。
评分我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一直对那些经历过不同寻常人生历程的人们抱有浓厚的兴趣。所谓“漂泊人生”,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迁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和自我寻找。我期待在这本回忆录中,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从一次次的跌倒中爬起来,又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建立起自己的根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让我看到这个世界不曾见过的另一面。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展现出一种成熟的叙事能力,将那些复杂的情感和事件,用一种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非常欣赏那种能够坦诚面对自己过往,并且能够从中提炼出人生智慧的书籍。我相信,一本优秀的传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生,也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选择购买这本《我的回忆录:漂泊人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对人生经历的敬畏。王亚洲这个名字虽然我初次接触,但“漂泊人生”本身就蕴含着太多故事的可能。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不断行走、不断探索、不断适应的身影,这其中必然伴随着无数的未知与挑战,也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我渴望在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也许是异乡的日出,也许是陌生人的善意,也许是克服困难后的那一丝欣慰。一本好的回忆录,如同一个可以深入交流的朋友,它能让你感受到另一种人生的脉搏,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真挚的态度,将他的人生旅程娓娓道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以及在时代洪流中,个体所能展现出的坚韧与光芒。
评分关于这本书,我主要是被“漂泊人生”这个意象所打动。这四个字,瞬间勾勒出一个画面,一个背井离乡、在陌生土地上摸索前行的身影。这种经历,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离家在外打拼的朋友们的共鸣。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些漂泊的日子里,作者是如何克服孤独、适应环境,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这背后一定充满了无数的挑战和艰难的抉择。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生动的故事,有趣的细节,甚至是那些在回忆中闪闪发光的小确幸。一本好的回忆录,不仅仅是记录个人的奋斗史,更应该包含对时代背景的描绘,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如果作者能够将个人的经历与宏观的时代变迁巧妙地结合起来,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漂泊”的含义,也能够从作者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更加坚定地面对自己的人生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