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谈话录(精)

博尔赫斯谈话录(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威利斯·巴恩斯通,译者:西川 编
图书标签:
  • 博尔赫斯
  • 文学
  • 哲学
  • 访谈录
  • 阿根廷文学
  • 短篇小说
  • 文化
  • 艺术
  • 思想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ISBN:9787549557806
商品编码:1402859090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博尔赫斯谈话录(精)
  • 作者:(美)威利斯·巴恩斯通|译者:西川
  • 定价:49
  • 出版社:广西师大
  • ISBN号:978754955780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10-01
  • 印刷时间:2014-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385
  • 字数:190千字

内容提要

美洲西语文学的*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具感 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 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 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 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 ,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
     1976年,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 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 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 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 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 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 写作的诸多观点。
     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 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后几十年,他游走四 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 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 ,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 学巨擘的心灵堂奥。
     《博尔赫斯谈话录(精)》为博尔赫斯、威利斯· 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 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 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 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生于缅因州刘易斯顿,先后就读于鲍都因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退休前为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于1975–1976年执教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为富布莱特教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出版著作四十余种,曾获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修金,两次获普利策奖提名。

目录

原序
1.神秘的岛屿
2.当我醒来
3.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
4.我只代表我自己
5.人群是一个幻觉
6.但我*偏爱做梦
7.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
8.时间是根本之谜
9.我总是把乐园想象为一座图书馆
10.噩梦,这梦之虎
11.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
译后记:天言智者/威利斯·巴恩


好的,以下是一部名为《塞万提斯的迷宫:文学、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的图书简介,其内容与您提到的《博尔赫斯谈话录(精)》完全无关。 --- 《塞万提斯的迷宫:文学、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一部深度剖析西方文学经典、思想史演变及其与现实社会互动关系的宏大著作 书籍概述 《塞万提斯的迷宫》并非一部传统的文学批评或断代史,而是一场穿梭于文字、思想与历史深处的智性探险。本书以西班牙黄金时代最伟大的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及其不朽巨著《堂吉诃德》为核心起点,并非简单地梳理其生平或文本结构,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迷宫的入口”。作者巧妙地将塞万提斯的创作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哲学和政治图景之中,探讨文学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历史如何被叙事所建构,以及现实本身如何成为一场永无止境的文本解读。 本书结构宏大,分为四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部分,力求揭示文学经典背后蕴含的永恒张力与当代意义。 第一部分:镜厅的回响——塞万提斯与现代性的萌芽 这一部分聚焦于塞万提斯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伊比利亚半岛的宗教狂热与帝国衰落的剧烈动荡中,探寻《堂吉诃德》何以成为现代小说的开端。我们不再将“堂吉诃德”视为一个单纯的疯子形象,而是将其解读为欧洲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主体性”进行深刻反思的文学行为。 作者详细分析了骑士文学的衰亡与现实主义的兴起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阐述了塞万提斯如何通过“手稿的发现”这一元小说手法,质疑叙事的可靠性与历史的客观性。这里探讨了“文学即是谎言,但谎言即是真理”这一悖论,并追溯了从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到巴洛克艺术中那种繁复、夸饰与幻灭交织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塞万提斯生平中俘虏经历、税务官生涯的细致考察,我们得以理解其作品中那种对理想主义与庸俗现实间永恒拉锯的深刻洞察。 第二部分:地图的边界——地理发现与知识的重建 本部分将视野从西班牙扩展至全球,探讨地理大发现时代所带来的知识体系的彻底重塑,以及文学如何参与到这一“世界重构”的过程中。塞万提斯的游历与《堂吉诃德》中对西班牙广袤土地的描绘,被视为对“新世界”经验的文学映射。 书中深入剖析了“世界剧场”的概念。作者考察了笛卡尔哲学萌芽前夜,人类如何应对一个突然被无限扩大的物理空间所带来的认知危机。文学在此刻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承担了构建新地理观念、重新定义“家园”与“他者”的重任。我们审视了早期殖民叙事(如探险家的日志)与虚构文学之间的张力,探讨了文学如何模糊了真实旅程与想象漫游的界限,以及这种模糊性如何预示了后来的后现代对客观现实的质疑。 第三部分:词语的监狱——语言哲学与权力的游戏 《塞万提斯的迷宫》的核心论点之一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结构,而文学正是对这种结构进行颠覆或固化的场所。本部分转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 作者追溯了西方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从柏拉图的“理型论”到奥古斯丁对命名权的强调,最终聚焦于巴别塔意象如何在西方文化中持续发挥作用。塞万提斯笔下人物对“称谓”的执着(如堂吉诃德坚持自称骑士),被视为一场对既有语义秩序的反抗。本部分将引入福柯对知识型(Episteme)转变的分析框架,论证在某一历史断层,语言的“稳定”是如何被打破的。我们将看到,文学家如何利用语言的歧义、双关和自我指涉,在官方历史叙事和民间口头传统之间开辟出可以呼吸的空间。这部分内容对理解符号学、修辞学以及权力运作机制有极大的启发。 第四部分:永恒的辩论——文学遗产与当代困境 最后一部分将时间线拉回二十世纪至今,探讨塞万提斯留下的“迷宫”如何影响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 本书将集中分析乔伊斯、波斯内斯、甚至是一些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如何回应塞万提斯的文学遗产。探讨文学是否依然具有“启蒙”或“批判”的功能?在信息爆炸、图像主导的当代,当“真实”被不断解构和重组时,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依靠那些看似过时的经典来锚定我们的存在? 作者提出的并非悲观的结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态度。他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持久的“反思机制”。阅读《堂吉诃德》的现代读者,实际上参与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对话:关于理想与平庸的对立,关于我们如何通过叙事来定义自己,以及如何在一个充满虚假符号的世界中,为自己搭建一个可以栖居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点 1. 跨学科整合: 融合了文学批评、历史学、哲学、符号学和社会学视角,构建立体化的分析模型。 2. 论证严谨: 以扎实的文本细读为基础,辅以精准的历史背景梳理。 3. 叙事张力: 语言富有思想的穿透力,将复杂的理论探讨融入引人入胜的智力旅程中。 《塞万提斯的迷宫》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对经典文本的表层理解,深入探究文学、思想与我们所处的世界之间,那错综复杂、既迷人又令人困惑的交织关系。它是一本献给所有不满足于既定答案、热衷于探索思维边界的读者的力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博尔赫斯谈话录(精)》,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对知识、对想象、对哲学边界的不懈探索。我一直对他的作品深感着迷,那些构建在逻辑游戏、历史传说和哲学思考之上的奇妙世界,总能带给我无尽的惊喜和震撼。而“谈话录”这个形式,更是让我觉得异常珍贵。我一直相信,作家最真实的思想,往往体现在他们不设防的对话中,那些未经雕琢的语言,更能触及思想的本质。我非常好奇,在没有小说情节的束缚下,博尔赫斯本人会如何阐述他的世界观,他看待现实、时间和语言的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接近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思想的脉络,理解他那些看似晦涩却又无比精妙的表达。

评分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博尔赫斯的书,虽然我还没有细致地品读它,但仅仅是看到封面和书名,我就感到一种强烈的期待。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谜语,他的小说总能轻易地将我带入一个又一个令人眩晕的想象空间。而“谈话录”这个副标题,则让我感到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仿佛可以直接听到他本人在阐述他的思想。我知道,他是一位极其深刻和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辨,对时间、空间、现实与虚幻有着非凡的见解。我猜测,在这本书里,他应该会以一种更加直接、不加修饰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我渴望从中捕捉到他思考的火花,了解他是如何构思出那些令人称奇的文学世界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单单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次与一位伟大的灵魂进行深度交流的邀请,一次探索人类意识和宇宙奥秘的旅行的序曲。

评分

《博尔赫斯谈话录(精)》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是无数个奇妙想象的代名词,是关于无限、关于真实与虚幻、关于语言力量的深刻洞察。我一直觉得,他的作品就像是一系列精心编织的谜语,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解谜的过程,充满了智慧的闪光。而“谈话录”这个形式,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博尔赫斯。我常常想象,在没有小说情节的虚构包裹下,他本人的思维方式会是怎样的?他的语言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直接与犀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跨越时空的界限,近距离地感受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理解他那些令人惊叹的哲学观点是如何形成的,甚至窥见他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智慧火花。

评分

手捧着这本《博尔赫斯谈话录(精)》,我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分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博尔赫斯内心世界的窗口。我一直沉迷于他那些关于迷宫、图书馆、时间无限循环的奇思妙想,每次阅读他的作品,都像是踏入了一场智力与想象力的探险。而“谈话录”这个形式,更是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我一直觉得,能够直接聆听一位伟大思想家的声音,是多么难得的机遇。我渴望在这本书中,听到他本人是如何解读那些深邃的哲学命题,他是如何在日常的交流中流露出他对宇宙、对现实、对人类命运的独特见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亲切而又启迪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博尔赫斯面对面交流的场景,感受他思想的魅力,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

《博尔赫斯谈话录(精)》这本书,当我第一次在书架上看到它时,就被那个熟悉又带着一丝神秘感的名字吸引了。博尔赫斯,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关于迷宫、图书馆、镜子和无限的想象。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仅仅是这“谈话录”三个字,就勾勒出一种亲切而又引人入胜的画面——仿佛一位智者,在温暖的灯光下,娓娓道来他那些精妙绝伦的思想。精装版的包装更是增添了一份质感,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心,细细品味。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位伟大作家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听他自己的声音,看他在没有华丽辞藻修饰的情况下,如何思考,如何表达。这种直接的交流,往往能揭示出比小说本身更深层次的智慧和洞察。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我走进博尔赫斯思维的殿堂,感受他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哲学深度,即使是只言片语,相信也足以点亮我对文学和世界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