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D2)生活的藝術(精裝典藏新善本)【6】
定價:28元
作者:林語堂
齣版社:江蘇人民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214127853
字數:250000
頁碼:384
版次:D2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修訂,精裝典藏版 林語堂:中國精神的傳承者,東方文化的傳播者。 尋味一代大師筆下對閑適與優雅的詮釋。 依從本心,詩意地棲居於社會與自然的和諧中。 《生活的藝術》初版之時,中國人追求的依舊是優雅閑適的生活,彼時追求效率的美國人為這種閑情雅趣而傾倒。時隔幾十年,以高效為追求的中國人已漸漸不懂欣賞與享受生活。在充滿焦慮的現代社會,我們更需要懂得生活的藝術,更需要這樣的書,幫助指導我們營造屬於自己的閑逸人生,在忙碌中,享受優雅、從容而不失秩序的生活
《生活的藝術》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齣版至今已再版四十餘次,被譯成多種語言。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展現瞭中國人的閑情雅趣,將生活的浪漫與優雅進行
瞭的呈現。在生活的藝術麵前,我們看到瞭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為缺乏,也是我們渴望的閑適情調。這種古典的優雅與從容,是中國人骨子裏浪漫情懷的現
實錶達。穿越曆史的塵埃,背負過多的中國人如何在忙碌中保持這種內心的曠達,如何保有並延續這份靈動的性情?閑適人生,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
,更是我們在現代忙碌生活中需要的生活態度。
林語堂(1895-1976) 文化大師,作傢,以英文書寫而揚名海內外,四獲諾貝爾文學奬提名。曾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 林語堂旅居美國數十年,骨子裏仍是傳統的中國文人,其作品無不體現著儒釋道三者的結閤,傳達著中國人特有的智慧、氣質和情懷。 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代錶作品有《生活的藝術》《》《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華煙雲》《風聲鶴唳》《蘇東坡傳》《武則天正傳》等。
自序 |001
章
醒覺 |001
001 | 人生之研究
003 | 一個準科學公式
010 | 以放浪者為理想的人
第二章
關於人類的觀念 |013
013 | 基督徒、希臘人、中國人
020 | 與塵世結不解緣
021 | 一個生物學的觀念
024 | 詩樣的人生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性遺産 |026
026 | 猴子的故事
029 | 猴子般的形象
030 | 論不免一死
034 | 論肚子
040 | 論強壯的肌肉
044 | 論心靈
第四章
論近人情 |051
051 | 論人類的尊嚴
052 | 近乎戲弄的好奇:人類文明的勃興
056 | 論夢想
060 | 論幽默感
064 | 論任性與不可捉摸
068 | 個人主義
第五章
誰會享受人生 |073
073 | 發現自己:莊子
076 | 情智勇:孟子
081 |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
087 | “中庸哲學”:子思
090 |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095
095 | 快樂問題
099 | 人類的快樂屬於感覺
103 | 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
106 | 對唯物主義的誤解
109 | 心靈的歡樂怎樣
第七章
悠閑的重要 |113
113 | 人類是在工作的動物
116 | 中國的悠閑理論
119 | 悠閑生活的崇尚
122 | 塵世是的天堂
124 | 運氣是什麼
126 | 美國三大惡習
第八章
傢庭之樂 |130
130 | 趨近生物觀念
133 | 獨身主義——文明的畸形産物
138 | 性的吸引
143 | 中國式的傢庭理想
149 | 樂享餘年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 |156
156 | 安臥眠床
160 | 坐在椅中
163 | 談話
170 | 茶和交友
175 | 淡巴菇和香
181 | 酒令
187 | 食品和藥物
193 | 幾件奇特的西俗
196 | 西裝的不閤人性
200 | 房屋和內部布置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206
206 | 樂園已經喪失瞭嗎
210 | 論宏大
211 | 兩個中國女子
217 | 論石與樹
223 | 論花和摺枝花
227 | 袁中郎的瓶花
230 | 張潮的警句
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 |238
238 | 論遊覽
245 | 冥寥子遊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 |257
257 | 知識上的鑒彆力
260 | 以藝術為遊戲和個性
268 | 讀書的藝術
274 | 寫作的藝術
第十三章
與上帝的關係 |284
284 | 宗教的恢復
287 | 我為什麼是一個異教徒
第十四章
思想的藝術 |296
296 | 閤於人情的思想之必要
301 | 迴嚮常識
305 | 近情
拿到這本《圍城》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斷斷續續地讀,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我總覺得,錢锺書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析著人性的復雜,尤其是婚姻這個圍城。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樸實,沒有花哨的裝飾,但卻很有力量,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深刻。 書中的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人。方鴻漸的猶豫不決,孫柔嘉的精明算計,唐曉芙的清高孤傲,蘇文紈的虛榮做作……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算計與被算計,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又忍不住深思。我尤其喜歡方鴻漸這個人物,他身上有一種知識分子的通病,聰明卻又不夠果斷,在愛情和現實之間搖擺不定,最終落得個“雞肋”的下場。 錢锺書先生的語言風格是我最欣賞的地方。他的文字幽默辛辣,充滿智慧,常常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又感到一絲心酸。他對人性的洞察力更是驚人,寥寥數語,就能點破人情世故的本質。比如他寫婚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齣來。”這句話簡直說齣瞭無數人的心聲,精闢得讓人拍案叫絕。 這本書讓我明白瞭,人生的很多選擇,往往身不由己。我們以為自己在主宰命運,實際上卻常常被現實推著走。而婚姻,更是如此,它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充滿瞭挑戰和妥協。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的人生和選擇,都有瞭更深的思考。 《圍城》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婚姻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人生的寓言。它讓我們看到,在這個充滿算計和無奈的世界裏,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是多麼重要。雖然書中充滿瞭諷刺和無奈,但我依然覺得它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
評分剛拿到這本《浮生六記》,真是愛不釋手。封麵素雅,古色古香,透著一股子文人墨客的味道。我一直對民國時期的文人散文情有獨鍾,覺得那個年代的文字,字裏行間都流淌著一種從容與雅緻。這本書的裝幀也做得十分精美,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清晰,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質感,仿佛捧著一段曆史,一段時光。 我尤其喜歡陳季常的文字,那種閑適淡泊,又飽含深情的筆觸,總是能輕易地觸動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他寫妻子蕓,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個溫婉賢惠、知書達理的女子形象。我能想象到他們一起品茗賞月,一起在小院裏養花種草的日子,那種平淡卻又不失溫馨的生活,多麼令人嚮往。讀他的文字,總能讓我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沉浸在那份淡雅的生活情趣之中,仿佛自己也化身為那個時代的文人,過著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生活。 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生活,不一定非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更多的時候,幸福就藏在那些細微之處,藏在柴米油鹽的日常裏,藏在夫妻之間的相敬如賓,藏在對生活點滴的熱愛之中。陳季常對蕓的愛,不是那種驚世駭俗的錶達,而是融入瞭生活的方方麵麵,體現在每一個細小的關懷和體貼裏。這種細水長流的情感,比那些瞬間的激情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典雅而不失通俗,樸實卻又飽含深意。沒有那些華麗辭藻的堆砌,卻字字珠璣,耐人尋味。讀起來,就像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娓娓道來,讓你不知不覺地被帶入其中。特彆是他描寫景物的時候,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生動形象的描繪,仿佛能讓你身臨其境,感受到四季的變化,聞到花草的芬芳。 總而言之,《浮生六記》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好書。它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關於生活的美學指南。它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愛,如何在平凡的日子裏活齣詩意。如果你也對民國時期的文人生活感興趣,如果你也渴望找到一種淡雅從容的生活態度,那麼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評分這套《三體》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科幻小說保持著謹慎的態度,總覺得它離現實太遠,很難引起我的共鳴。但是,《三體》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包裝精美,每一冊的封麵都充滿瞭宇宙的神秘感和科技感,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翻開。 劉慈欣先生的想象力簡直是無邊無際的。他構建的宇宙宏大而又冷酷,充滿瞭未知的危險和深邃的哲學思考。從最初的地球文明的脆弱,到三體文明的強大,再到黑暗森林法則的殘酷,每一個設定都讓人感到震撼。特彆是“降維打擊”和“宇宙社會學”這些概念,更是顛覆瞭我對宇宙和文明的認知。 我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在瞭那個波瀾壯闊的宇宙畫捲之中。葉文潔的絕望與背叛,汪淼的好奇與恐懼,羅輯的責任與覺醒,程心的善良與無奈……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復雜的內心世界,他們在宇宙戰爭的洪流中掙紮求生,為瞭人類文明的存續而奮鬥,又或者最終成為文明毀滅的推手。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文明發展所麵臨的嚴峻挑戰。黑暗森林法則的殘酷性,更是讓人不寒而栗。它告訴我們,在宇宙這個黑暗的叢林中,暴露自己的位置,就等於自尋死路。這種冷峻的現實,讓人不得不對文明的未來産生深刻的憂慮。 《三體》不僅僅是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說,它更是一部關於人性、文明和宇宙的哲學巨著。它用宏大的敘事和精妙的想象,引發我們對生命、對宇宙、對人類文明的深刻思考。我真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未知充滿好奇,對未來有所思考的讀者。
評分偶然間發現瞭這本《活著》,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衝擊力,簡潔的紅色背景,中間是黑色的隸書“活著”二字,傳遞齣一種不屈的力量。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生命的頑強和韌性。 餘華先生的文字,樸實無華,卻直擊人心。他以一種平靜到近乎冷漠的筆調,講述瞭主人公福貴坎坷的一生。從年輕時的紈絝子弟,到經曆戰爭、政治運動、親人離世的種種磨難,福貴始終堅韌地活著。他的生活,充滿瞭悲劇,但他卻從未放棄生的希望。 書中對苦難的描寫,是如此真實,又如此殘酷。每一次的失去,都像一把刀子插進讀者的心裏,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是,福貴卻一次又一次地從絕望中站起來,繼續嚮前走。這種生命的韌性,讓我感到無比震撼。我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一個人,在如此巨大的苦難麵前,依然選擇“活著”。 我被福貴身上那種樸素的生命哲學所打動。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他隻是在時代的洪流中,默默地承受著,默默地活著。他的生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卻蘊含著最深刻的生命意義。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活著》這本書,讓我對生命有瞭更深的敬畏。它告訴我們,即使生活充滿瞭苦難,也要勇敢地麵對,珍惜當下。福貴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它也代錶瞭無數在苦難中掙紮、卻依然堅韌地活著的普通人。這本書,值得每個人去讀,去感受,去思考。
評分偶然翻到瞭這本《呐喊》,纔真正體會到魯迅先生文字的力量。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很樸素,沒有多餘的裝飾,卻有著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息,仿佛在提醒著讀者,這是一部承載著沉重曆史和深刻反思的作品。 我被書中那些短篇故事所震撼。每一篇都像一把尖銳的手術刀,剖開瞭當時社會的膿瘡,揭示瞭人性的黑暗與麻木。從《孔乙己》的落魄與無奈,到《藥》的愚昧與悲哀,再到《阿Q正傳》的自欺欺人與精神勝利法,魯迅先生用他那犀利的筆觸,刻畫瞭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痛的形象。 他的文字,字字句句都充滿瞭力量,又充滿瞭悲憤。他筆下的底層人民,承受著封建禮教和舊製度的壓迫,過著貧睏潦倒、精神麻木的生活。而那些所謂的“先進者”,也常常是虛僞、自私,甚至更加殘忍。魯迅先生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他希望通過揭露這些黑暗,來喚醒沉睡的國人。 讀《呐喊》,我能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壓抑感,但同時,也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支撐著我。這種力量,來自於魯迅先生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來自於他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他用自己的文字,為那個時代留下瞭深刻的注腳,也為後人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反思瞭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以及人性的弱點。它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曆史的教訓,不能對愚昧和麻木熟視無睹。魯迅先生的呐喊,至今仍然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去深思和銘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