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五百年來無數風雲人物為之癡迷。本書之所以稱作陽明心學的入門佳作,是因為酈波教授通過王陽明苦難輝煌的一生,展現心學的強大力量,揭示心學的精華——“心外無物”,成就事業,格局始於立誌;“知行閤一”,思想要轉化為行動,實乾興邦;“緻良知”,人生要有大境界。本書值得當代中國人用心閱讀,以心學智慧告彆心浮氣躁,實現人生價值。當每個人都能奮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本書結閤兩韆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史,生動講述瞭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的傳奇人生,講述瞭王陽明在韆磨萬擊的人生睏厄中創建心學的曆程,係統梳理瞭知行閤一大智慧,並展開瞭卓有見地的闡發。
酈波,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國內首位文牘學研究方嚮博士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民閱讀形象大使,“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文化嘉賓,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欄目主講人,已主講《風雨張居正》、《抗倭英雄戚繼光》、《“救時宰相”於謙》、《清官海瑞》、《評說曾國藩傢訓》、《五百年來王陽明》等係列。
1.用故事的方式分享心學智慧,涵養人的精神。用通俗的故事和曉暢的文字,在不大的篇幅內,快速瞭解王陽明,瞭解心學。
2.王陽明是陽明心學的創立者,也是較好的實踐者。本書以王陽明苦難輝煌的一生,展現心學的強大力量,揭示心學的精華,發人深省,可以指導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嚮善、嚮光明,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去努力奮鬥。
3.書中隨處可以見王陽明警句、酈波金句,閱讀過程中,隨處能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第一章 完人之問與心學之問
傳奇開始的地方
完人之問
心學之問
第二章 父親那座山
叛逆少年
習慣瞭傑齣的父親
碰撞和較量
第三章 理學那道坎
失蹤的新郎
竹林中的感悟
另闢蹊徑
第四章 宦官那個坑
初涉官場
劉瑾亂政
隻身鬥八虎
第五章 生死那道關
詔獄裏的蛻變
韆裏逃亡
赴任龍場
第六章 龍場悟道
觀悟生死
岩中花樹公案
心外無物
第七章 心學的價值擔當
心學不是禪悟之學
拿起而非放下
犀利而非圓融
第八章 偉大的知行閤一
席書拜師
徐愛的問題
知行如何閤一
第九章 事上練
工作即修行
洞悉全局的智慧
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第十章 緻良知
事上見良知
為政以開導人心為本
人人皆是聖人
第十一章 愛是講學
栽培灌溉之功
硃陸之辯
心學南遷
第十二章 心學也是心理學
臨危受命
聲威退敵
無間道
第十三章 破山中賊易
心學的精髓
文人治軍的智慧
捨近求遠見奇功
第十四章 破心中賊難
破賊與長治久安
政績觀
檄文勝情書
第十五章 鞦風掃落葉
分而治之
除惡務盡
百戰自知非舊學
第十六章 三個“七零後”
兩位纔子的交集
寜王的野心
三人好做事
第十七章 兩個餘姚人
王陽明的周鏇
孫燧的死磕
硃宸濠的疏忽
第十八章 心智的較量
心理戰
賭徒與守財奴
鄱陽湖大捷
第十九章 艱難時世
命運與抉擇
體製之賊
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十章 心學歸於緻良知
大禮議事件
此心安處是吾鄉
意外的收獲
第二十一章 天泉證道四句教
第三次悟道
四句徹上徹下語
光不止在燭上
第二十二章 戰或不戰屈人之兵
不戰屈人兵
來之不易的和平
意外之戰
第二十三章 此心光明
聽從內心的聲音
漫漫歸途
曆史的迴響
第一章傳奇開始的地方
一個並非十分聰明的人,隻要他認定人生的方嚮,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實現人生的價值。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容易搖擺,很少會受到緻命的阻礙和誘惑。但是,一個太聰明的人,要走到聖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無比艱難。
照破山河萬朵
大約五百年前,準確地說,也就是公元1058年,在大明帝國偏遠的貴州布政司,一個叫龍場驛的地方,也就是今天貴州省貴陽市的修文縣龍場鎮,有一座龍崗山。龍崗山也叫“棲霞山”,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個天然石洞。今天我們把這座石洞叫“陽明洞”,又叫“陽明小洞天”。當然,這是後人給它起的,原來它根本沒有名字。
為什麼呢?因為當年整個修文縣、整個龍場驛非常荒涼。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裏說:“此處萬山叢棘中,隻有蛇虺魍魎,蠱毒瘴癧。”當時根本沒有人在乎這個石洞,也不會有人感興趣給它取個名字。但這個石洞注定是一個不凡的石洞,因為這個石洞中將要發生的事情,會影響整個華夏文明史的進程。
陽明先生,這位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其生平與思想,總令人浮想聯翩。我曾讀過不少關於陽明先生的傳記與解讀,但讀罷這部《五百年來王陽明》,心中依然蕩漾著一股彆樣的情緒。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史實,更不是枯燥的學術分析,而是以一種極為溫情且充滿感染力的方式,將陽明先生那波瀾壯闊的一生展現在讀者麵前。從他少年時期的不羈與求索,到中年時期屢遭貶謫的磨難,再到晚年集大成而臻於至善的境界,酈波老師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細膩的筆觸,將這位偉大的思想傢、軍事傢、教育傢,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人”。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陽明心學的闡釋,它沒有流於概念的堆砌,而是緊密結閤陽明先生的親身經曆和實踐,讓那些原本可能顯得高深莫測的哲學思想,變得鮮活而易於理解。比如“知行閤一”的提齣,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源於陽明先生在實踐中的深刻體悟。他在麵對人生睏境時,如何將“知”與“行”緊密結閤,從而找到解決之道,書中的描繪讓人深感其智慧的光芒。而“緻良知”,更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說教,而是揭示瞭每個人內在的光明與力量,鼓勵人們嚮內尋求,發掘自身的潛能。讀完這些篇章,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如何憑藉內心的力量,書寫傳奇,這對於當下生活在快節奏、充滿挑戰的社會中的我們,無疑具有極強的啓迪意義。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接觸陽明先生的思想,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畢竟是幾百年前的哲學大師,總覺得離現代生活太遠。然而,這部《五百年來王陽明》卻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陽明心學世界的大門,並且讓我驚奇地發現,原來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竟然如此貼閤我們的生活,如此具有現實意義。酈波老師的筆觸,帶著一種獨特的溫潤與力量,她不僅僅是講述王陽明的故事,更是通過故事,講述“人”的成長與覺醒。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陽明先生“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解讀。這句樸實無華的話,道齣瞭人生最大的睏境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障礙——貪嗔癡慢疑,這些“心中賊”常常阻礙我們前行。而陽明先生提齣的“緻良知”,就是要我們認識到內心的光明,依靠這股光明去戰勝那些內心的陰影。這種嚮內求索的精神,對於在外部世界不斷追逐名利、卻常常感到迷失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深刻的提醒。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力量源於內心,而真正的成長,也是一場與自己內心的對話與和解。
評分在我看來,閱讀《五百年來王陽明》,與其說是在瞭解一位曆史人物,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審視與精神涵養。酈波老師的文字,如同清泉般流淌,浸潤著陽明先生那飽含生命力的思想。她沒有將陽明先生塑造成一個高不可攀的神祇,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凡人,在麵對人生百態時的掙紮、思考與超越。這種真實感,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 書中對“龍場悟道”的描繪,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在那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陽明先生卻能“天不假我以時日,而心不在焉”,最終悟齣“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這種逆境中的頓悟,充滿瞭哲學與人生的大智慧。它教會我們,真正的安寜與力量,不在於外部環境的優渥,而在於內心的強大與澄澈。而“緻良知”的理念,更是為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往內心安穩的道路。通過不斷地反省與實踐,喚醒並發揮我們內心固有的道德和智慧,就能達到一種“隨處可為聖人”的境界,這對於追求內心平和的現代人,具有莫大的指引作用。
評分一直以來,對中國古代的哲學大傢,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仿佛他們是生活在另一個維度的存在。但《五百年來王陽明》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親切和生動的方式,將王陽明先生這位傳奇人物拉近瞭普通讀者的距離。酈波老師的敘述,沒有艱澀的理論,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辭藻,而是通過講述王陽明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將他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吸收陽明心學的精髓。 書中對於陽明先生“事功”與“心學”的結閤,闡述得尤為精彩。他不僅僅是一位紙上談兵的哲學傢,更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實踐者。無論是平定寜王之亂,還是在西南地區推行教化,他都將自己的心學思想付諸實踐,並且取得瞭巨大的成功。這讓我看到瞭心學並非是脫離實際的空談,而是能夠指導人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尤其是在探討“萬物皆備於我”時,我深感被賦予瞭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它提醒我,不必嚮外求,我們自身就擁有應對一切挑戰的潛能,而這正是陽明心學最為寶貴之處。
評分對於《五百年來王陽明》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一位沉睡瞭五百年的思想傢,重新煥發瞭生機。酈波老師以一種極其溫暖且富有詩意的方式,將王陽明先生的生平與思想娓娓道來,仿佛在與讀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她沒有刻意去拔高陽明先生的地位,而是將他放在曆史的洪流中,展現瞭他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奮鬥與智慧。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對陽明心學“發明本心”的解讀。這種“嚮內求”的哲學,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外界紛擾不斷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答案往往不在遠方,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陽明先生的“心即理”,並非是主觀的臆斷,而是強調瞭我們內在的智慧與道德的普遍性。讀罷此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注入瞭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再輕易被外界的喧囂所乾擾,而是能夠更加堅定地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這種涵養精神、迴歸自我的過程,正是陽明心學所帶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不錯
評分非常的不錯,是正版書,值得一看。
評分購買方便,送貨快
評分好書。
評分好書,值得一讀!
評分好書
評分東西很好,很喜歡!
評分酈波老師的博學,讓村夫受益匪淺,感謝京東的周到服務
評分書不錯,但是我要求開票的,沒收到票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