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机电工程
  • 抗震设计
  • 规范
  • GB50981-2014
  • 建筑规范
  • 工程设计
  • 建筑标准
  • 工程建设
  • 专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26345
商品编码:1512531077

具体描述

GB50981-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标准编号    GB 50981-2014

标准名称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英文名称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mech

出版单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标分类    P 工程建设 > P15/19 工程抗震、工程防火、人防工程 > P15 工程抗震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    深圳市置华机电工程设施有限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等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9日

实施日期    2015年8月1日

出版日期    2015.03

标准定价    11.00 元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2015-08-01实施。

目 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设计基本要求

4 给水排水

5 暖通空调

6 燃气

7 电气

8 抗震支吊架



建筑机电系统抗震设计实践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建筑机电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技术指导。本书并非对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简单复述或解读,而是基于该规范的原则和要求,深入探讨了在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实和执行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措施。本书侧重于将理论规范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实践,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抗震设计在机电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一章 导论:机电系统抗震设计的必要性与挑战 地震对建筑机电系统的潜在危害: 详细阐述地震可能对给排水、暖通空调、电力、消防、燃气、智能化等各类机电系统造成的破坏,如管线破裂、设备移位、支撑失效、功能中断等,进而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漏电、结构破坏加速)以及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明确建筑机电系统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即在设防烈度下,保证机电设备及管线系统的整体抗震性能,维持生命线工程(如消防、供水、供电)的基本功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 抗震设计面临的实际挑战: 分析当前工程实践中机电抗震设计所面临的难点,包括: 规范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设计图纸的细致性与规范性有待提高。 设备与管线的连接、固定细节的处理。 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后期维护与检修的便捷性与可靠性。 新兴技术与材料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的定位与特色: 强调本书的实践性、操作性与前瞻性。本书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图示说明和技术要点梳理,为读者提供一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箱”,而非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堆砌。 第二章 机电系统抗震设计通用原则与关键要素 抗震设防烈度与场地类别: 解释如何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场地土质条件以及地震影响系数,确定机电系统的抗震设防目标和设计参数。 荷载的确定与组合: 详细说明在进行机电设备及管道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各种荷载类型(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荷载等),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荷载组合,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抗震连接与固定: 深入探讨各类机电设备(如水泵、风机、变压器、配电柜、空调室外机、阀门、仪表等)以及管道系统(包括给水、排水、消防、暖通、燃气等)的抗震连接、支撑、吊架的设计要求。重点关注: 支撑系统设计: 纵向、横向支撑的形式、间距、构造要求,以及不同类型管线(刚性管、柔性管)的支撑方式差异。 管道穿越楼板、墙体处的处理: 防震缝、套管、隔震措施等。 设备基础与锚固: 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地脚螺栓的类型、数量、埋深要求。 柔性连接器的应用: 减震、隔震装置的选择与安装。 设备与管道的抗震构造措施: 设备抗震: 减震器、隔震垫、抗震支架的选用与安装。 管道抗震: 管道支吊架的类型、安装精度、抗震性能的考量,穿墙、穿楼板的抗震处理,管道间的防碰撞设计。 电缆桥架、灯具、风管等的抗震: 阐述电缆桥架、母线槽、照明灯具、排烟风管、空调风管等在地震作用下的连接、支撑与固定要求。 第三章 各类机电系统专项抗震设计要点 给排水系统抗震设计: 管道系统: 供水管、排水管、消防水管的抗震支撑、防坠落措施,穿越楼板、墙体的柔性连接,大口径管道的抗震设计。 设备系统: 水泵、水箱、热水器、净水设备等的抗震固定。 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泵、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管道的抗震设计,确保火灾发生时的可靠运行。 暖通空调系统抗震设计: 风管系统: 风管的支撑、抗震吊架,穿越楼板、墙体的处理,风机的抗震固定,风管连接的可靠性。 冷媒、冷冻水管系统: 管道的支撑、保温,设备(如冷水机组、冷却塔)的抗震固定。 末端设备: 空调器、新风机组等的抗震连接。 电气系统抗震设计: 配电系统: 配电柜、变压器、发电机组等的抗震固定,电缆桥架、线槽的支撑与固定,电缆的抗震敷设。 照明系统: 灯具的抗震固定,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可靠性。 弱电系统: 通信设备、服务器、控制柜等的抗震固定。 消防系统抗震设计(除给水部分): 火灾报警系统: 报警器、控制器的抗震固定。 灭火系统(气体、泡沫等): 灭火剂储存瓶、管路、喷头的抗震设计。 排烟系统: 排烟风机、风道的抗震设计。 燃气系统抗震设计: 管道系统: 燃气管道的抗震支撑、防腐蚀、穿越构件的处理,燃气阀门的可靠固定。 设备系统: 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等设备的抗震固定。 燃气泄漏报警: 报警装置的可靠安装。 智能化系统抗震设计: 传感器、控制器、终端设备: 各类智能化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楼宇自控设备)的抗震固定。 布线系统: 数据线、控制线等的抗震敷设。 第四章 抗震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构造细化 抗震支吊架的选用原则: 根据设备和管道的重量、受力特点、安装高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震支吊架类型(如刚性支架、滑动支架、弹簧支架、摆动支架等),并确保其材料强度、防腐性能符合要求。 柔性连接件的选择与应用: 阐述膨胀节、金属软管、橡胶接头等柔性连接件在机电管道抗震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其选型、安装、使用寿命的注意事项。 减震与隔震技术的应用: 介绍隔震垫、减震器、惯性质量阻尼器等减震与隔震技术在机电设备和管道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防碰撞与避让设计: 在复杂管线交叉区域,如何通过合理的布置、支吊架的设计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地震作用下管道、设备之间的碰撞。 构造节点详图的绘制与理解: 强调在设计图中清晰、准确地绘制各类抗震连接、支撑、固定等构造节点的详图,并指导读者如何准确理解和执行这些详图。 第五章 抗震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文件的审查与校核。 与其他专业(建筑、结构)的协调与配合。 关键抗震节点的设计复核。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材料的进场检验与合格性确认。 施工工艺的规范性要求。 现场安装的精度控制与偏差处理。 第三方检测与监理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验收阶段: 抗震设计成果的最终审查。 隐蔽工程的验收。 第三方检测报告的审核。 对设备联动调试的抗震性能评估。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工程案例剖析: 选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详细分析其机电系统抗震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应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的诊断与纠正: 梳理工程实践中机电抗震设计及施工中易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提供具体的诊断方法和纠正措施。 新技术、新材料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探讨智能化监测、新型减隔震材料、BIM技术在机电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与发展趋势。 第七章 附录 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索引。 常用抗震支吊架、连接件、减隔震装置的性能参数参考。 术语解释。 本书的编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旨在为从事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提升我国建筑机电系统的抗震设防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像是一本“抗震设计宝典”。它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设计要点和技术措施。我曾参与过一个高烈度区的项目,面对复杂的地下管网和设备布置,我几乎是寸步不离地翻阅着这本书。书中的“隔震”和“消能减震”等先进的抗震技术概念,虽然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较少,但这本书也对其原理和适用范围做了清晰的阐述,让我对这些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

评分

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在关于风管系统抗震设计的部分,它不仅考虑了风管的强度和刚度,还非常细致地讨论了风管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穿墙、穿楼板部位的处理。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吊杆、支架等附件的选取和安装要求,这往往是现场施工中最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书中的插图非常清晰,展示了不同类型支撑的安装细节,这对于指导现场工人规范施工,避免出现“偷工减料”或“随意安装”的情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本书既有宏观的设计理念,又有微观的施工指导,非常全面。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机电工程师,我在这本书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关于设备基础的设计和抗震支撑的设计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过去,我总是凭着一些经验和模糊的理解来处理这些问题,但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复杂的原理一层层剖析开来。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设备的抗震设防等级,以及如何根据设备的重量、重心等参数来确定其基础的抗震性能。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抗震支撑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固”,而是涉及到支撑的布置原则、杆件的连接方式、材料的选用等一系列细节,并且都附带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示例,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设计,避免了以往那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

评分

我是一名在大型建筑项目中负责协调工作的工程师,经常需要跨部门沟通和理解不同专业的设计理念。这本书《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我来说,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通用语言”的作用。它用相对统一和严谨的语言,规范了机电抗震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使得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在面对抗震问题时,能够有共同的参照和标准。我经常在与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时,引用书中的相关条文,这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也减少了因理解差异而产生的返工和争议。这本书的出现,让机电抗震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整个建筑工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评分

总而言之,《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专业书籍。它涵盖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的方方面面,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是初入行的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指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国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是每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

阅读《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谨的学术研究。每一条条文都言之有据,背后都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和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积累。书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文献,也为我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途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的章节,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剖析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抗震设计难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规避风险,提升设计质量,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语言风格,既专业严谨,又不失通俗易懂。它避免了许多技术规范中常见的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相对直白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即使是初次接触机电抗震设计的工程师,也能相对轻松地理解其核心内容。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设计审查要点”和“施工监督要点”的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对设计人员的帮助,对施工管理人员也同样适用。

评分

我必须强调的是,这本《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内容之详实,是超乎我预期的。它不仅仅是列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在关于管道系统的抗震设计部分,它不仅规定了不同类型管道的设防烈度要求,更详细地阐述了管道穿越设防墙、楼板时的构造要求,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选择依据。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柔性接头的应用,规范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参数和选型指南,这对于保证机电设备在地震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且,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这些直观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使得复杂的技术要求变得易于掌握和执行。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能够“闭眼”信赖的专业书籍。在进行机电抗震设计时,尤其是在考虑关键设备和管线系统的抗震防护时,我总是会第一时间翻开它。《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严谨性体现在其每一个细节之中,从原材料的选用,到连接件的强度计算,再到施工安装的工艺要求,都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和规范。我曾遇到过一个比较棘手的动力机组抗震设计问题,在参考了其他一些资料后,我发现还是这本书中的条文最为清晰和详尽,它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技术依据。

评分

这本《正版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简直是我近年来工程实践中最得力的助手,没有之一。记得刚接触到它的时候,还以为只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没想到翻开后,才真正领略到它的“深厚内涵”。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其条理清晰的结构。规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从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到具体设备、管线、系统的抗震设防要求,再到连接件、支撑、固定措施的设计,最后落到计算方法、检测验收等环节,环环相扣,让我这个在工程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也能快速找到所需信息。以往查阅规范,总是像大海捞针,但这本书不同,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直接点明关键,省去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评分

书是正版的,就是物流有点慢了……

评分

很薄的一本,印刷不错,是正版的

评分

书是正版的,就是物流有点慢了……

评分

给公司买的,好好好,不错

评分

书写的很详细,让我学了很多东西,感谢京东服务。

评分

单位买的书,放心

评分

很好

评分

给公司买的,好好好,不错

评分

消除待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