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原价:45.00元
作者:廖文豪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2703191
字数:95000
页码:1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当今讲得最透彻、最有趣、最易懂的汉字解密书
被选入2014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汉字树》上市一月即引发多家报纸、网络媒体报道狂潮,并迅速占领图书畅销榜首,成为汉字解说类冠军读本!
前所未有的图书装帧形式与独树一帜的汉字解读视角,是文字爱好者快速入门的良师益友;
适合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读的汉字经典!
★全书内容通俗易通,妙趣横生,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汉字解说读本,读者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即能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本书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与之相关的将近500个汉字的基本含义,并以图画形式描述汉字构形源流,同时也详细列出了与这些汉字有关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内容。
★本书以“树”的形式来解读汉字,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汉字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既能丰富文字学知识,又能提高国学素养。
推荐购买:
href='product../23689110.html?ref=book-19255-3076_4-194434-0-20' target='_blank'>汉字树(套装,全六册)
内容提要
全书共收录将近500个与动物相关的汉字,详细解释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常见用法以及汉字背后的趣味故事,同时搜集并标注这些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字体以及繁简写法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揭示汉字的发展脉络。读者可以迅速了解不同汉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便是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能凭借自己对汉语的使用经验,很快读懂汉字的来龙去脉。
目录
与动物相关的汉字
第一章 虫
“虫”——蛇虫类
大蛇龙
“己”——蠕动的虫
“虫”——各种小虫
“风”——将虫带来的使者
第二章 鱼
“鱼”的衍生字
“冉”是什么动物?
鱼鳖以外的水生动物
第三章 鸟
“隹”——飞翔的鸟
“鸟”——在地上行走的鸟
“弋”——古代独特的猎雁技能
“羽”——一对鸟翅
“非”——一对张开的翅膀
“升”——振翅飞翔天空
第四章 兽
“羊”的衍生字
“牛”的衍生字
虎咬猪——“虎”的衍生字
“豕”的衍生字
“犬”的衍生字
“马”的衍生字
其他动物
作者介绍
廖文豪,现任中国台湾台北商业大学副教授,钟情于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十余年,发表过《汉字龙原来是一条逆天之龙》、《文身习俗对汉字的影响》、《在汉字里遇见上帝》、《品茗汉字里的酒香》等文章,所著《汉字树》系列已授权中文简体版、韩文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本身就值得称赞。装帧精美,用纸考究,每一页的版式都经过了精心编排,确保了文字和图例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一名视觉敏感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阅读体验,而这本厚重的著作,却能做到既有知识的深度,又不失阅读的舒适感。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对复杂结构字的理解。作者在呈现某些关键的字例时,往往会并置不同时期的字形对比,这种直观的冲击力远胜于纯文字的描述。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对读者的体贴。拿到手上,就有一种想要珍藏的欲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美的案头艺术品。
评分这本关于汉字的探索,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块字,重新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偏旁部首时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仿佛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走入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森林。那些原本冰冷的符号,在作者的引导下,渐渐显露出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印记。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汉字构造的书籍,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诗,让人在认识每一个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温度与厚度。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拿起笔,重新审视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阅读一本关于汉字的书会有些枯燥,毕竟涉及到大量的象形、指事等概念。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活泼,充满了画面感。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抽象的文字概念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场景。读到某些字的演变过程时,我甚至能想象出古人在记录这些事物时的情景和心境。这种叙事上的创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知识的传递变得轻松愉快。它更像是一本精致的绘本结合了深度研究,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惊喜。我特别喜欢那种穿插其中的小故事和考证,它们不仅丰富了内容,更让汉字的“生命力”跃然纸上,让人读后意犹未尽,迫不及待想和别人分享这份发现的乐趣。
评分真正触动我的是这本书背后所蕴含的那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字”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汉字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他将文字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考察,揭示了它们如何参与塑造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世界观。这种宏大的视野,让阅读的体验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升华为一种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再确认。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关于汉字的冷知识,而是对“中国人如何思考”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由内而外的震撼和启发,是任何其他类型的书籍都难以给予的,它让每一个汉字都成为了连接古今的坚实桥梁。
评分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那种严谨而又充满探索欲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便是对于初次接触汉字起源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跟进。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字形演变,而是深入挖掘了汉字构形背后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结构,这一点非常难得。我欣赏他引经据典时的那种游刃有余,既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又不失现代解读的活力。比如,他对某个特定部首在不同历史时期意义的变迁的分析,就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让我们能够以更科学、更宏大的视角去理解汉字这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对于文字工作者或者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教会的不是记住多少字,而是如何去“看懂”每一个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