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廖文豪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廖文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文豪 著
图书标签:
  • 汉字
  • 动物
  • 文化
  • 语言学
  • 廖文豪
  • 汉字之美
  • 文字
  • 野兽
  • 科普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2703191
商品编码:15549857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原价:45.00元

作者:廖文豪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2703191

字数:95000

页码:1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当今讲得最透彻、最有趣、最易懂的汉字解密书
被选入2014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汉字树》上市一月即引发多家报纸、网络媒体报道狂潮,并迅速占领图书畅销榜首,成为汉字解说类冠军读本!
前所未有的图书装帧形式与独树一帜的汉字解读视角,是文字爱好者快速入门的良师益友;
适合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读的汉字经典!
★全书内容通俗易通,妙趣横生,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汉字解说读本,读者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即能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本书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与之相关的将近500个汉字的基本含义,并以图画形式描述汉字构形源流,同时也详细列出了与这些汉字有关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内容。
★本书以“树”的形式来解读汉字,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汉字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既能丰富文字学知识,又能提高国学素养。

推荐购买:

href='product../23689110.html?ref=book-19255-3076_4-194434-0-20' target='_blank'>汉字树(套装,全六册)

内容提要


全书共收录将近500个与动物相关的汉字,详细解释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常见用法以及汉字背后的趣味故事,同时搜集并标注这些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字体以及繁简写法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揭示汉字的发展脉络。读者可以迅速了解不同汉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便是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能凭借自己对汉语的使用经验,很快读懂汉字的来龙去脉。

目录


与动物相关的汉字
第一章 虫
“虫”——蛇虫类
大蛇龙
“己”——蠕动的虫
“虫”——各种小虫
“风”——将虫带来的使者
第二章 鱼
“鱼”的衍生字
“冉”是什么动物?
鱼鳖以外的水生动物
第三章 鸟
“隹”——飞翔的鸟
“鸟”——在地上行走的鸟
“弋”——古代独特的猎雁技能
“羽”——一对鸟翅
“非”——一对张开的翅膀
“升”——振翅飞翔天空
第四章 兽
“羊”的衍生字
“牛”的衍生字
虎咬猪——“虎”的衍生字
“豕”的衍生字
“犬”的衍生字
“马”的衍生字
其他动物



作者介绍


廖文豪,现任中国台湾台北商业大学副教授,钟情于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十余年,发表过《汉字龙原来是一条逆天之龙》、《文身习俗对汉字的影响》、《在汉字里遇见上帝》、《品茗汉字里的酒香》等文章,所著《汉字树》系列已授权中文简体版、韩文版。



文摘







序言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简介 “汉字树”系列,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读者穿越汉字的时空隧道,探寻字形背后的文化基因与生活智慧。如今,第四部《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隆重登场,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而神秘的世界——那些隐藏在方块字中的,充满力量、原始野性与生命张力的“野兽”意象。 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与动物相关的汉字,而是力求从更深层次揭示古人如何观察自然、理解动物,并将这些认知融入文字的创造与演变之中。廖文豪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文字学的独到见解,将我们带入一场视觉与智慧的双重盛宴。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导我们漫步于汉字的花园,驻足欣赏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的独特纹理。 野兽的原始力量与生存哲学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而充满敬畏的。野兽,作为自然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力量,无论是其凶猛的捕食,还是其敏锐的感知,都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祖先的心灵深处。这些野兽的形象,通过象形、会意等造字方法,被巧妙地凝固在汉字之中,成为记录先民生活、传递先民思想的重要载体。 《汉字树4》将带领我们细致地解读那些与猛兽相关的字词。《虎》字,其字形本身便充满了力量感,仿佛猛虎的奔腾之姿跃然纸上。虎,在古代被视为百兽之王,代表着威严、勇猛和权力。这种意象,不仅体现在字形上,更渗透进无数的成语、典故和俗语之中,如“虎视眈眈”、“龙争虎斗”、“虎头蛇尾”等等,无不彰显了人们对虎的复杂情感——既有敬畏,也有对其强大力量的认可。 《龙》字,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并非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特征的集合,象征着祥瑞、权力、变化莫测。龙的形象在汉字中是如何演变的?它又如何承载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与想象?本书将一一揭示。 《象》字,虽然大象在大部分汉字起源的区域并非随处可见,但其庞大的体型、温和的性格以及力量,依然使其成为古人想象中的重要生物。象鼻的卷曲、象腿的粗壮,这些特点如何被古人捕捉并转化为字形?《马》字,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和军事工具,其字形的变化也反映了马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最初的奔跑姿态,到后来逐渐抽象化的形态,无不诉说着人与马的深厚羁绊。 野兽的细腻感知与生存智慧 除了那些令人畏惧的猛兽,本书同样关注那些以细腻感知和独特生存策略著称的动物。《蛇》字,其蜿蜒的形态,仿佛一条灵蛇在草丛中穿梭。蛇在古代文化中,往往与神秘、智慧、甚至是邪恶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它们也因其蜕变的能力而被视为生命的延续和转化的象征。 《虫》字,虽然现代汉语中“虫”常指代昆虫,但在古代,“虫”的范畴更为广泛,也包含了一些爬行动物和小型动物。字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这些生物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 《鸟》字,其展翅高飞的姿态,象征着自由、希望和超越。鸟类的鸣叫、迁徙、筑巢,这些自然现象也为古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许多与鸟相关的汉字,都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鱼》字,在水中的游动姿态,简单而生动。鱼类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形象的出现,也折射出古代先民对渔猎生活的依赖。 跨越时空的文化联结 《汉字树4》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字形字义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汉字背后的野兽意象,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乃至文学艺术紧密地联系起来。 比如,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如“龙生九子”,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龙的形象,也为相关汉字的解读提供了更深厚的文化背景。又如,“虎”的威猛形象,在军事、政治、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书中还会探讨,古人如何将动物的某些特质,如“狼”的狡猾、“羊”的温顺、“牛”的勤劳,提炼出来,并赋予特定的字词,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些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 廖文豪先生的写作风格一向以严谨而不失趣味著称。在《汉字树4》中,他会运用大量生动的例子,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形出发,层层剥茧,将复杂的汉字演变过程,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会带领我们去“看”字形,去“听”字音,去“感”字义,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时代,与先民们一同创造和使用这些文字。书中穿插的精美插图,更是将抽象的文字与具象的动物形象巧妙地结合,让阅读体验更加直观和愉悦。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本关于汉字知识的书,更在于它是一扇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窗口。通过解读这些与野兽相关的汉字,我们能够: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古人如何看待自然界中的力量,如何将这些力量与人类自身的存在联系起来。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 提升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以一种全新的、充满趣味的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汉字,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了解我们祖先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他们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汉字、中国文化、以及自然界充满好奇的读者。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普通的文化爱好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启迪。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野性魅力的文字世界,让你在领略汉字之美的同时,也深刻地理解那些奔腾、翱翔、潜游于文字之间的,我们祖先对于生命、自然与力量的永恒赞歌。这是一次关于文字、关于生命、关于文化的精彩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本身就值得称赞。装帧精美,用纸考究,每一页的版式都经过了精心编排,确保了文字和图例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一名视觉敏感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阅读体验,而这本厚重的著作,却能做到既有知识的深度,又不失阅读的舒适感。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对复杂结构字的理解。作者在呈现某些关键的字例时,往往会并置不同时期的字形对比,这种直观的冲击力远胜于纯文字的描述。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对读者的体贴。拿到手上,就有一种想要珍藏的欲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美的案头艺术品。

评分

这本关于汉字的探索,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块字,重新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偏旁部首时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仿佛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走入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森林。那些原本冰冷的符号,在作者的引导下,渐渐显露出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印记。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汉字构造的书籍,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诗,让人在认识每一个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温度与厚度。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拿起笔,重新审视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阅读一本关于汉字的书会有些枯燥,毕竟涉及到大量的象形、指事等概念。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活泼,充满了画面感。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抽象的文字概念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场景。读到某些字的演变过程时,我甚至能想象出古人在记录这些事物时的情景和心境。这种叙事上的创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知识的传递变得轻松愉快。它更像是一本精致的绘本结合了深度研究,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惊喜。我特别喜欢那种穿插其中的小故事和考证,它们不仅丰富了内容,更让汉字的“生命力”跃然纸上,让人读后意犹未尽,迫不及待想和别人分享这份发现的乐趣。

评分

真正触动我的是这本书背后所蕴含的那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字”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汉字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他将文字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考察,揭示了它们如何参与塑造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世界观。这种宏大的视野,让阅读的体验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升华为一种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再确认。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关于汉字的冷知识,而是对“中国人如何思考”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由内而外的震撼和启发,是任何其他类型的书籍都难以给予的,它让每一个汉字都成为了连接古今的坚实桥梁。

评分

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那种严谨而又充满探索欲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便是对于初次接触汉字起源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跟进。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字形演变,而是深入挖掘了汉字构形背后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结构,这一点非常难得。我欣赏他引经据典时的那种游刃有余,既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又不失现代解读的活力。比如,他对某个特定部首在不同历史时期意义的变迁的分析,就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让我们能够以更科学、更宏大的视角去理解汉字这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对于文字工作者或者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教会的不是记住多少字,而是如何去“看懂”每一个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