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成功術:升級你的大腦創意與效率(修訂版) [脳が若返るメモする習慣]

筆記成功術:升級你的大腦創意與效率(修訂版) [脳が若返るメモする習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山公啟 著,李道道 译
图书标签:
  • 笔记技巧
  • 效率提升
  • 大脑训练
  • 创意激发
  • 学习方法
  • 记忆力
  • 时间管理
  • 自我提升
  • 思维导图
  • 读书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周文化
ISBN:4717702074050
版次:2
商品编码:16013633
包装:平裝
外文名称:脳が若返るメモする習慣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15cm×21cm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米山公啟博士是日本知名腦科專家,也是多產的作家,他所出版的書籍已超過180本。他在書中以自身專長和經驗強調,做筆記不僅是個好習慣,而且能提升創意與效率!

内容简介

  寫筆記,難嗎?做筆記是落伍的習慣?
  你可別跟自己過不去!
  一旦用對方法,不管是動手寫,還是用鍵盤輸入,
  做筆記不僅能刺激大腦,讓大腦常保年輕、靈活,
  還能讓你創意不斷、人際關係良好、工作有效率!
  就是這麼神奇!動手吧!
  問題一:
  如何延緩大腦老化?因為這決定了生存的尊嚴。
  問題二:
  在資訊爆滿的時代,如何「選擇資訊、整理資訊」以確保大腦的記憶能力?
  針對上述迫切議題,專攻神經內科的醫學博士兼日本暢銷書作家的米山公啟,以自身的專業及親身經驗,見證了「筆記成功術」,藉由筆記訓練,讓大腦更年輕!
  在書寫或是做紀錄時,需要動用到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視覺中樞、語言中樞;此外,還需要處理感情的能力和推測的能力,大腦所有的功能幾乎都用到了。這便是做筆記可以活化大腦、讓大腦常保年輕的原因。
  日新月異的大腦科學研究最近發現,大腦能夠不受年齡老化影響而持續活化,但重點是,這種變化需要適當的「環境」。所謂「環境」,指的是能夠獲得新資訊、新經驗的機會。
  要寫些什麼?
  ●在「部落格」上發表公開的日誌
  ●藉著「健康日記」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預防疾病
  ●善用「失敗紀錄」,避免重蹈覆轍
  ●從「分析報告」培養自己獨特的觀點
  ●以「人際關係圖表」找出對自己最重要的人是誰……
  任何想得到的項目,都是你可以盡情開發和發揮的機會。
  只要能確切實踐米山公啟博士的筆記術,必定能讓你愈來愈有創意,工作有效率,還能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
  趕快來試試看吧!

作者简介

  米山公啟,1952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醫學博士,專修神經內科,主攻腦部疾病。擔任臨床醫師為許多病患進行治療之餘,也從事散文、推理小說、實用書等文字創作,除此之外,還進行演講,參與電視台、廣播節目的演出等。到目前為止已經著書超過180冊。
  主要的著作有:《筆記成功術》、《頭腦回春的30種妙法》、《男腦、女腦大不同!》、《成功的人腦裡裝了什麼?》、《醫學不是科學》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以「書寫」來圓夢!
1. 「書寫」和「腦」之間的關聯
2. 用來記住、用來想起
3. 寫成文字後,想知道的資訊就跟著出現
4. 寫得越多,腦中更加文思泉湧
5. 書寫,如何能實現夢想?
6. 寫筆記,更有效率地活用時間
7. 文字不是寫了就算數,重要的是一面思考一面寫
米山流「筆記術」大公開!!之一
「我能寫」的自信,來自「我曾寫過」的經驗
第2章 將手冊變成「圓夢筆記本」
1. 只要有一本聖經尺寸的小手冊,就可以開始了!
2. 寫長篇文章時,最好還是用電腦
3. 養成靈感浮現立即寫下的習慣
4. 「圓夢筆記本」的四大原則
米山流「筆記術」大公開!!之二
小說和散文,先從時間設定開始
第3章 讓頭腦愈來愈有活力的27種「點子手冊」
☆檢視每天的行動
1. 「購物日記」
2. 隨手記下「今日飲食紀錄」
3. 寫「健康日記」
4. 依時間順序寫下見面對象姓名
☆發出信息
5. 寫「旅行日記」
6. 活用部落格
☆記下現在的心情
7. 寫下你的「感動」
8. 寫下「今年熱中的主題」
9. 寫詩詞、短歌、散文
10. 寫「數位相機日記」
☆「繪圖」帶來的效果
11. 嘗試畫「圖畫書信」、「圖畫日記」
12. 用圖表來表現你現在的人際關係
13. 描繪「夢想圖」
☆積極地把無用無聊的事情寫下來
14. 抄寫「諺語」、「格言」、「名言」
15. 把說笑的靈感寫下來
16. 偶爾嘗試用外語寫日記、筆記
17.「靈感日記」
☆把抽象的未來文字化
18. 寫出幾個目標
19. 寫下「現在想做的事情」
20. 設定「截止期限」
☆用書寫來鍛鍊頭腦
21. 寫下所讀過的「重點」
22. 把「想說的話」整理寫成一張A4的紙
23. 在短時間內想出一百個點子
24. 寫「個人史」
☆書寫以消除壓力
25. 寫下自己不能忍受的事情
26. 列出「失敗清單」
27. 覺得浪費時,就寫下「浪費在哪裡」
米山流「筆記術」大公開!!之三
搭新幹線也能蒐集資訊
第4章 戒除這些習慣,就不致流於「虎頭蛇尾」
1. 事後不重新謄寫
2. 有趣的文章,可別讀了就放過
3. 寫了也不見效,是因為「只寫不回顧」
4. 在考慮「是否有用」之前,先寫了再說
米山流「筆記術」大公開!!之四
徹底活用網路做為幫助記憶的工具!
第5章 米山博士的「暢快文章術」
1. 一寫再寫
2. 不斷換地方寫寫看
3. 事後再考量
4. 每天三餐給頭腦補充能量
5. 寫了文章就結集成書
6. 退休後更要積極找尋書寫的機會
米山流「筆記術」大公開!!之五
企劃案的成敗,在於「標題」!
後記

前言/序言


标题:思维的阶梯:构建知识体系与提升创造力的实用指南 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速度远超我们理解和整合的速度。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但真正能转化为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却寥寥无几。本书并非一本关于“记笔记”的工具书,而是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旨在帮助读者跨越信息的海洋,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高效运作的知识体系。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在的智慧,并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实现思维的飞跃。 本书分为三个核心部分:“洞察与捕捉”、“构建与连接”、“应用与创新”。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层层递进,引导读者完成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创造的转变。 --- 第一部分:洞察与捕捉——筛选信息的艺术 信息过载是当代人的通病。我们面对的挑战不再是如何找到信息,而是如何有效地筛选、评估和存储有价值的信息。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训练你的“信息嗅觉”,识别那些真正能推动你进步的知识点。 1. 信息的“价值密度”识别 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噪音”和“信号”。一个信息是否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去处理,关键在于它的“价值密度”。本书将提供一套实用的评估框架,教你如何在阅读一篇文章、听一场讲座或参与一次讨论时,迅速判断其核心观点、支撑论据的可靠性,以及它与你现有知识结构的契合度。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提问的技巧,如“这个信息对我解决当前问题有什么直接帮助?”或“它是否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来快速筛选素材。 2. “碎片化”时代的深度阅读策略 碎片化阅读是趋势,但深度理解不能被牺牲。本书将介绍如何将零散的信息片段“锚定”到你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我们不提倡放弃碎片化阅读,而是倡导“有目的的碎片化”。例如,在阅读一篇科技评论时,如何快速定位其核心论点,并立即将其与你之前了解的技术原理进行交叉对比。我们将阐述“结构化阅读”的技巧,即使是快速浏览,也能确保关键概念被牢牢抓住。 3. 建立你的“外部大脑”基础结构 “外部大脑”并非简单的资料库,而是一个经过优化的、易于检索和激活的知识存储系统。本部分将指导读者设计一个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知识存储框架。这涉及到如何定义信息的“标签系统”,确保不同领域的信息能被有效地分类和关联。我们还会讨论工具的选择,但更侧重于背后的逻辑——什么样的结构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查找时间”,增加“思考时间”。 --- 第二部分:构建与连接——思维的拓扑学 知识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连接的强度和广度。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孤立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知识网络。 1. 从线性笔记到网络化思维图谱 传统的线性笔记(从上到下)往往限制了思维的自由流动。本书将引入“非线性组织”的原则,鼓励读者使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可视化地展示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识别不同概念之间的“因果链”、“对立统一”和“层次递进”关系,并将这些关系清晰地描绘出来。这不仅是记录信息,更是一个主动思考信息结构的过程。 2. 跨学科知识的“催化”与“迁移” 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本部分将提供一系列“连接训练”方法,教你如何有意识地将一个领域(如生物学原理)的洞察,迁移并应用于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如商业策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类比推理”和“隐喻构建”来激活大脑中沉睡的知识储备,使旧知识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理解。 3. 提炼核心概念与构建个人“知识元叙事” 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主干”。如果知识点太多而缺乏主线,最终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本书指导读者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少数几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概念”。更进一步,我们将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知识元叙事”——一个连贯的、能够解释你如何看待世界的基本框架。当新的信息出现时,读者可以迅速判断它属于哪个叙事分支,从而保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 第三部分:应用与创新——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 知识的终极目标是应用。本部分关注如何激活我们已构建的知识网络,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决策并产生原创性的输出。 1. “知识回放”与情境化学习 大脑对需要重复、且与实际情境紧密关联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是倡导“情境化回放”。本书将介绍如何设计“知识任务”,例如,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后,立即将其应用于回顾你最近一次团队会议的决策过程。这种即时应用能有效巩固记忆,并暴露知识应用中的盲点。 2. 逆向工程:从解决方案到原理的推导 创新往往源于对现有成果的拆解和重构。本部分将教授一种“逆向工程”的思维模式:面对一个成功的案例或一个卓越的解决方案,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赞叹,而是主动去推导支撑它的底层原理、假设和决策路径。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学会了“如何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能这样做”,从而将外部的成功经验内化为你自己的方法论。 3. 知识的“涌现”与创造性输出 创造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知识元素以新颖方式组合的“涌现”现象。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刻意地打乱和重组你知识网络中的元素,来激发“Aha!”时刻。这可能包括:在不同主题间进行高频率的切换、设置特定的创意挑战(例如,要求用物理学的定律来解释社会现象),以及创造一个鼓励“不合逻辑连接”的思考环境。本书旨在提供工具,让你的大脑成为一个高效的“创意反应堆”,而非简单的信息存储柜。 --- 结语:思维的进化 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模板,而是一套适应性强的思维框架。它要求读者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负起责任。通过系统地管理你的信息流、主动地连接你的认知,你将不再是信息的奴隶,而是思想的建筑师,最终实现思维的进化和潜能的全面释放。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构建你未来能力的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它颠覆了我对“记笔记”的传统认知。我一直以为,记笔记就是把老师讲的、书本上的内容抄下来,然后放到抽屉里,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翻翻。但《筆記成功術》告诉我,这完全是错误的打开方式。它强调的是,笔记应该是“活”的,它应该是你思考的延伸,是你创意的源泉。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主题笔记”和“时间笔记”的划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这种细致的分类,让我觉得这本书考虑得非常周全。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书的空白处涂涂画画,写下自己的想法,但常常觉得这些零散的笔记没有系统性,很难被有效地利用。而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教我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火花”汇聚起来,变成可以持续燃烧的“火焰”。我预感,这本书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指引我如何更聪明地学习和工作。

评分

对于长期以来一直感到自己在效率上“卡住”的我来说,《筆記成功術》就像是及时雨。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泛泛而谈地讲“时间管理”或者“目标设定”,而是聚焦于“笔记”这个看似微小但至关重要的环节。书里提到的“大脑升级”的概念,让我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大脑潜能远未被开发,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它告诉我,通过掌握科学的笔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大脑的记忆力、专注力和创造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可视化思考”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论述很感兴趣。这些概念听起来就很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直接解决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指导,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将这些高效的笔记方法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升级”我的大脑。

评分

刚拿到这本《筆記成功術:升級你的大腦創意與效率(修訂版)》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简洁而有力量的风格,立刻让人联想到高效和有条理。我一直对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思绪和提升工作效率很感兴趣,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也看了不少,但总觉得有些内容过于理论化,或者不够接地气。《筆記成功術》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不像很多成功学书籍那样空泛地讲道理,而是落到了实处,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比如,书里提到的“思维导图”技巧,我之前也接触过,但这本书的讲解更加深入,不仅教你如何画,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场景下思维导图的应用,以及如何将零散的笔记转化为有逻辑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绝对是一项必备技能。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介绍的几种笔记方法,尤其是结合了日记和反思的部分,希望能帮助我梳理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见解。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实用”的期待,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记笔记”,更是关于如何利用笔记来重塑思维模式,激发创造力。

评分

读完《筆記成功術》的前几章,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我总觉得自己的笔记方法不够系统,有时候写得密密麻麻,但事后翻看却抓不住重点,甚至越看越糊涂。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完全理解我的困境,它用一种非常清晰且有条理的方式,为我勾勒出了一套完整的笔记哲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笔记不仅仅看作是信息的载体,更是大脑的外挂硬盘,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我喜欢它关于“联想笔记法”的介绍,如何通过关键词、图示和相互连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这种方法听起来就很具有颠覆性,它似乎能打破传统笔记的线性思维模式,让信息在我的大脑里流动起来,产生新的火花。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我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特别是准备一些重要的项目报告或者研究课题时,我相信这套笔记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我的思考深度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就抓住了我,那种直击痛点的方式,让我瞬间觉得找到了知音。我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困扰,就是脑子里想法很多,但常常转瞬即逝,或者在脑子里显得很清晰,一旦要付诸行动,就变得杂乱无章。每次想做一件大事,都会被无数个细枝末节压垮,然后就陷入了拖延的泥潭。翻开《筆記成功術》,我被它开宗明义的“大脑升级”理念所吸引。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多记笔记”,而是强调了笔记与大脑连接、与效率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书中提到的“主动回忆”和“主动学习”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我意识到,我之前只是被动地记录,而这本书更注重笔记在促进思考、巩固记忆和激发灵感方面的作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概念图”的讲解很感兴趣,它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便于回顾和联想,这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如何记笔记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的书,如何通过高效的笔记系统,让自己的大脑更灵活、更强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