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

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NHK出版 著,賴庭筠 译
图书标签:
  • 苔玉
  • 苔藓
  • 园艺
  • 盆栽
  • 植物
  • 绿植
  • 日式庭院
  • DIY
  • 栽培技巧
  • 装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非馬出版企畫所
ISBN:9789866817618
商品编码:16014701
包装:平裝
外文名称:苔玉と苔
出版时间:2011-10-07
页数:128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6*2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 本書不但詳盡說明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也徹底解說人氣迷你盆栽!
★ 小小青苔變身為「青苔球」,不再只是小盆栽的配角,而可成為盆栽的主導者,讓盆栽更加多采多姿。而且只要小小的一點空間,就能達成環保減碳、悠遊樂活的清淨生活。
★ 每樣盆栽都詳列材料、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以及步驟順序,就算是從未涉獵者,也能輕鬆上手。
★ 設置青苔球急診室,解決任何疑難雜症,獻給想用心養護青苔球的你。
★ 另設「Column」,解說青苔較不為人熟知的進階知識,讓讀者更能體會青苔的奧妙。
★ 收錄「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推薦8個知名景點,讓讀者見證青苔的實際運用。

内容简介

所謂的青苔球,是用嫩綠的青苔將小植物包成球狀,只要一點點空間就能裝飾起來,而且栽培青苔球只要有陽台就夠了!放在生活周遭欣賞,圓滾滾又可愛地佇立著的樣子,會帶給心靈不可思議的平靜。
自然在掌心大小的綠意中呼吸。這些青苔包圍的植物隨著季節改變姿態,有如走在森林或深山中,景色雖小卻百看不厭,這就是青苔球的魅力!只要下功夫好好栽培,就能四季綠意盎然,愈栽培愈能深入體會個中樂趣!
如果你想要栽培青苔球卻又不知如何著手,本書悉心收錄了與青苔球長期相處的注意事項,獻給每位想製作、養護青苔球的讀者。
本書不但詳盡說明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也徹底解說人氣迷你盆栽!
小小青苔變身為「青苔球」,不再只是小盆栽的配角,而可成為盆栽的主導者,讓盆栽更加多采多姿。而且只要小小的一點空間,就能達成環保減碳、悠遊樂活的清淨生活。
每樣盆栽都詳列材料、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以及步驟順序,就算是從未涉獵者,也能輕鬆上手。
設置青苔球急診室,解決任何疑難雜症,獻給想用心養護青苔球的你。
另設「Column」,解說青苔較不為人熟知的進階知識,讓讀者更能體會青苔的奧妙。
收錄「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推薦8個知名景點,讓讀者見證青苔的實際運用。

作者简介

立花龍司
曾為大學棒球隊投手,專攻運動醫學,學習健身體操、運動、復健等,是在日本職棒界相當有名的體能教練,出版多本棒球、體能相關書籍。

内页插图

目录

6 本書內容
7 小小綠意玩賞法
Chapter 1 第一次製作青苔球
18 簡單製作青苔球
21 青苔球的介質
22 像綠球藻的青苔球
24 青苔球養護的4個基本原則
27 青苔球急診室
30 用盤子或陶板玩玩看
20 【進階!】用泥炭苔製作青苔球
Chapter 2 挑戰青苔球!
34 垂掛青苔球
37 青苔球的L與S
40 變形青苔球
42 個性派青苔球
47 【特別篇】還能再玩更多更多特別的青苔球
48 當作贈禮的青苔球
Chapter 3 青苔園藝的樂趣
54 青苔園藝的魅力
55 小小苔缽
58 種在平坦的石頭上╱種在木板上
62 用青苔描繪景色
64 享受美麗青苔的祕訣
65 【進階!】改造青苔球
66 【特別篇】用水缽養育的水苔
Chapter 4 用青苔讓小盆栽更有魅力
70 製作迷你盆栽
74 製作移植盆栽
77 盆栽的介質與園藝砂
78 迷你盆栽養護的5個基本原則
84 盆栽的道具與材料
85 迷你盆栽的缽
73 【進階!】試著鋪上有厚度的青苔
81 【進階!】增加青苔球與盆栽的材料
Chapter 5 了解青苔
90 青苔的基礎知識
94 青苔的圖鑑
98 漫步於青苔庭園
100 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
Chapter 6 青苔球、迷你盆栽植物目錄
104 樹木
112 草
118 其他植物
122 用語解說
124 購買青苔、盆栽苗、山野草 日本全國主要商店
126 植物名稱索引
32 Column1 雖然稱為「青苔的花」……。
52 Column2 園藝經常使用的水苔是什麼樣的青苔呢?
88 Column3 野外青苔觀察入門
102 Column4 葫蘆蘚變黃金?!青苔的煉金術
《园艺的奇迹:从种子到丰收的完整指南》 本书是一本为所有热爱园艺、渴望亲手种植并收获成果的园艺爱好者精心编写的实用手册。它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读者无论经验深浅,都能在自己的花园、阳台或室内空间中,实现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一个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植物奇迹的过程。 第一章:园艺入门——开启你的绿色旅程 本章是所有新手园丁的起点。我们深入探讨了园艺的魅力所在,解释了为什么种植自己的食物或观赏植物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内容从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开始,详细分析了阳光、风力和微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了解你的土壤: 土壤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本章详尽介绍了不同土壤类型(沙土、黏土、壤土)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添加有机质(如堆肥、腐叶土)来改良土壤结构,确保最佳的排水性和保水性。我们提供了一份简单的家庭土壤测试方法,帮助你确定自己的土壤状况。 工具与装备: 从一把好的园艺铲到手套、喷壶,本章推荐了一系列必备的园艺工具。重点在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不推崇盲目购买昂贵的设备,而是侧重于选择耐用、适合特定任务的工具,并介绍了正确的维护保养方法,延长工具寿命。 种子与幼苗的选择: 挑选健康的起始材料至关重要。我们指导读者如何阅读种子包装上的信息,理解发芽率和播种时间的重要性。对于购买幼苗,则强调观察叶片健康度、根系活力以及有无病虫害的迹象。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管理——从播种到移植 本章聚焦于植物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详细阐述了如何成功地启动和培育幼苗,并将其安全地过渡到它们的“永久居所”。 室内育苗的艺术: 许多植物(尤其是蔬菜和一年生花卉)需要提前在室内启动。本章细致讲解了育苗盘的选择、介质的配制、光照(自然光与人工补光)的设置以及温度的精确控制。特别介绍了“硬化”(Harden Off)过程,这是幼苗适应室外环境的必要步骤,许多新手常因跳过此步骤导致幼苗死亡。 直接播种技巧: 对于那些不喜欢移栽的植物,如胡萝卜、萝卜或某些豆类,本章提供了直接播种的最佳实践,包括行距、株距的设定,以及如何利用覆盖物(Mulch)来保持土壤湿度和抑制杂草。 健康的移植技术: 移植是植物生长中压力最大的时刻之一。我们提供了“无痛”移植的秘诀,包括最佳的移植时机(阴天或傍晚)、如何轻轻松开盘根错节的根系,以及移植后立即浇灌的重要性,以减少“移植休克”。 第三章:精细化养护——浇水、施肥与修剪 一旦植物定植,持续的、科学的照料就决定了最终的收成和观赏效果。本章深入探究了园艺养护的“三大支柱”。 浇水的智慧: “浇水过多比浇水不足更致命。”本章强调了理解植物对水的需求和识别过度浇水的迹象。我们比较了滴灌、渗灌和传统喷洒的优劣,并提供了一套根据季节和天气调整浇水频率的实用模型。 营养的平衡艺术——施肥: 肥料并非越多越好。本章解释了宏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具体作用。我们详细对比了有机肥(如鱼乳液、骨粉)与无机肥的使用时机和效果,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营养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推荐了不同的施肥配方。 塑造与健康——修剪的艺术: 修剪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和增产。本章针对常见的观赏灌木、果树和蔬菜(如番茄的打杈)提供了明确的修剪指南,解释了“去除病弱枝”、“促进通风”和“刺激侧芽”的原理。 第四章:病虫害的自然防御体系 应对病虫害是园艺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书倡导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IPM)的理念,尽量减少化学干预。 识别与监测: 首先要学会“阅读”植物发出的信号。本章配有详细的图鉴,帮助读者快速识别常见的害虫(蚜虫、红蜘蛛、蜗牛)和病害(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的早期症状。 生态防治策略: 我们鼓励建立一个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这包括了如何利用益虫(如瓢虫、草蛉)来控制害虫,以及种植驱虫植物(如万寿菊、罗勒)形成的天然屏障。 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 当自然防御不足时,本章介绍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的解决方案,例如印楝油(Neem Oil)、自制大蒜喷雾、以及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来处理特定的害虫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友好。 第五章:超越地栽——容器园艺与垂直绿化 对于居住在城市公寓或空间有限的园丁,本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容器种植的秘密: 盆栽植物的成功高度依赖于介质的选择和排水系统的设计。本章提供了不同尺寸容器的最佳介质配方,以及如何避免“水涝”和“营养流失”的技巧。 垂直花园的构建: 充分利用墙面和垂直空间。我们指导读者搭建不同类型的垂直系统(墙面口袋、堆叠花盆、梯形架),并推荐适合向上生长的藤蔓植物和小型蔬菜。 第六章:季节性规划与收获的喜悦 园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作物轮作与休耕: 解释了作物轮作对土壤健康和病虫害控制的长期益处。同时,介绍了秋冬季花园的清理和覆盖(Cover Cropping)工作,为来年春天做好准备。 收获与储存: 成功的园艺最终体现在丰收的餐桌上。本章提供了各种常见蔬菜和香草的最佳采摘时机,以及简单、有效的储存方法(如干燥、冷冻、腌制),确保你的劳动成果能持久保存。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掌握一套完整的、可持续的园艺知识体系,有能力将任何一块土地或角落,变成一个充满生机与产出的绿色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怎么做”的层面,更在于它引导我去“理解”和“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青苔,背后隐藏着如此丰富的生命故事和生态意义。书中对青苔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它们如何与环境互动,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涵,都做了非常深入浅出的介绍。这让我在欣赏青苔球的美丽之余,对这种生命形式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尊重和喜爱。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对“盆栽”的理解也得到了升华。它不再仅仅是植物被限制在一个容器里,而是通过巧妙的技法,将自然的野趣和生命的律动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空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适度”的理念,比如如何掌握浇水的量,如何控制光照,这些都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哲学。这种温柔的养护方式,恰恰是我这样新手所需要的,它不会让我感到压力,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自己正在学习一种与植物和谐共处的方式,一种更加自然、更加细致的生活态度。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绿色植物能为生活带来一种特别的宁静和治愈感,但又苦于自己没有太多养护植物的经验,总担心把它们养死。直到我偶然翻阅了这本《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才真正打开了通往迷你绿色世界的大门。封面上的青苔球就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生机勃勃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去亲手触碰,去感受那份生命的柔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种类青苔的介绍,那些细致的描述,仿佛我能透过文字闻到泥土和湿润空气的味道。而且,书中对于如何制作青苔球的步骤,讲解得非常详尽,从基质的选择到包裹的手法,再到后期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好像在我眼前一步步展开,让我觉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我迫不及待地想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青苔球,把它放在书桌上,让工作间隙也能被这抹小小的绿色点缀,带来一份好心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去探索植物的美好,去感受自然的韵味。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苔玉”这个概念完全没有概念,听起来甚至有些神秘。但当我翻开《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之后,我彻底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将这项看似复杂的技艺化繁为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实拍照片,它们不仅展示了各种形态各异的青苔球,还详细地演示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让我在脑海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每一个动作。这对于像我这样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而且,书中不仅教你如何制作,还强调了如何为你的青苔球“创造”一个合适的家,从器皿的选择到摆放的位置,都给出了实用的建议。我一直觉得,绿植的装饰不仅仅是摆放那么简单,它需要与整个空间产生和谐的互动。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我已经在脑海里构思好,要把我的第一个青苔球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定会非常有意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养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更多地源于它所传达的那种“慢生活”的哲学。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事务裹挟着前进,很少有机会停下来,静静地观察和感受。而青苔,这种微小而顽强的生命,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它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却能在恰当的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书中对于青苔的生长习性、对环境的要求,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这让我认识到,原来养护青苔并不需要复杂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它的生长规律。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比如对不同湿度、光照条件的具体建议,对土壤配比的细致讲解。这些内容让我感觉到,作者是一位真正热爱并深入研究青苔的人,他不仅仅是在分享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内心深处那种渴望亲近自然的种子被唤醒了,我开始留意身边的角落,寻找那些不经意间生长起来的青苔,并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和喜爱。这本书就像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邀请函,邀请我走进一个安静而美好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我家客厅里的一抹清泉,在我疲惫的时候,总能带来一丝清凉和宁静。我并非园艺达人,也从未有过养护青苔的经验,但当我捧起这本《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和自信。书中流畅的语言,搭配上那些充满艺术感的摄影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绿意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新手常见问题的解答,那些细致入微的提示,让我不再担心会犯下什么“致命错误”。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心理,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最贴心的指导。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观察”的描述,告诉我如何通过青苔的颜色、质地来判断它的健康状况,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它让我觉得,养护植物不仅仅是遵循指令,更是一种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我已经在计划着,等天气好一些,就要去收集一些野生的青苔,然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制作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绿色精灵”。这本书让我觉得,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绿意,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