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等代数
定价:24.40元
作者: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7-01
ISBN:9787040119152
字数:350000
页码:432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本书的前身《高等代数讲义》(196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算起,它已问世近40年了。国内广大读者从它得益,也对它肯定。本书又是从我们的师长段学复教授、聂灵沼教授、丁石孙教授继承下来的,我们感到它有着历史的纪念意义。因此在修订时力求保持它原来的框架和原来的风格。
这次修订有如下几点:
(1)文字上的推敲,特别是一些名词,如“映上”、“1—1”等均用现代流行的“满射”、“单射”来替代。
(2)删去广义逆及代数基本概念两部分内容。我们发现两者都不必作为基础课内容。特别是后者,现在数学专业专科也要开设抽象代数或近世代数课程,它就更不必要在基础课中占据课时了。
(3)增加了矩阵的有理标准形,辛空间两节和附录二“整数的可除性理论”。
增添了若尔当标准形的存在性的一个“几何”证明。
(4)用(*)注出了一些选学内容。根据学时和需要,教师可自行决定选择其中哪些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高等代数》的编排结构也相当合理,它似乎是为那些希望深入理解数学理论的读者量身定制的。开篇的集合论和逻辑基础部分,虽然看似基础,却为后续所有章节的理解奠定了必要的语言和工具。紧接着,作者将线性代数中的核心概念,如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拓展,这对于我这种有一定线性代数基础的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巩固和提升。我发现,作者在讲解线性代数时,非常注重从几何直观出发,用向量的旋转、伸缩等操作来类比线性变换,这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进入到抽象代数部分,对群、环、域的介绍,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结构。书中关于有限群的分类,以及有限域的构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妙和力量。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高等代数》的语言风格相当独特。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带有一种思考的深度和探索的乐趣。作者在阐述定理和证明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或者数学家的思想火花,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例如,在介绍群论的起源时,作者回顾了高斯、拉格朗日等数学家在早期代数研究中的贡献,让我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对某些证明的给法也别具匠心,并非总是给出最简洁的推导,而是会提供几种不同的思路,让读者有机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的本质。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同态和同构的讲解,作者通过类比函数映射的性质,将抽象的代数结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化。虽然某些章节的难度较大,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但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让我收获颇丰,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参与一场智力的挑战。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高等代数》就像一位严谨而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讲解群的定义和性质时,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释“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和“逆元”这些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大量的例子来阐述不同群的结构特征。例如,关于置换群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置换的构成及其对集合的影响,这让我对置换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接着,在进入到环和域的讨论时,作者同样保持了这种严谨性,对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交换律等性质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且引入了理想、商环等关键概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理想的讲解,它将抽象的理想概念与具体的模运算联系起来,使得理解商环的结构变得更加容易。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某些证明略显冗长,但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才让我能够扎实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避免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评分说实话,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高等代数”这个名词总是带有一些畏惧感,觉得它离实际应用太远。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将自己局限于纯粹的理论推导,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与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甚至物理学相关的应用背景。例如,在讲解群论时,作者提到了其在编码理论中的应用,说明了如何利用群的结构来设计纠错码。在关于多项式环的部分,也涉及到了有限域在密码学中的重要作用,比如RSA加密算法就离不开有限域的运算。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积极性。我开始意识到,这些看似抽象的数学概念,其实是支撑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虽然有些应用部分的介绍篇幅有限,但足以让我窥见高等代数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影响力,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体验。
评分这本《高等代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之前对抽象代数的基础理论并非完全陌生,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依然带来了不少惊喜。作者在引入群论、环论和域论等核心概念时,并没有直接堆砌定义和定理,而是从一些直观的例子出发,比如对称群在几何中的应用,或者整数环的性质,让读者能够逐步体会到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和深刻内涵。我尤其喜欢的是其中关于伽罗瓦理论的章节,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例题,将抽象的群论工具巧妙地应用于解决多项式的根式可解性问题,这种将抽象理论与具体问题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书中对线性代数部分的回顾和延伸也相当到位,将向量空间的抽象性质与矩阵运算紧密联系起来,为理解后续更复杂的代数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阅读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需要反复揣摩的证明,但每当我克服一个难点,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学习体验是其他许多教科书难以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