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

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NHK齣版 著,賴庭筠 譯
圖書標籤:
  • 苔玉
  • 苔蘚
  • 園藝
  • 盆栽
  • 植物
  • 綠植
  • 日式庭院
  • DIY
  • 栽培技巧
  • 裝飾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非馬齣版企畫所
ISBN:9789866817618
商品編碼:16014701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苔玉と苔
齣版時間:2011-10-07
頁數:128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6*2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特色
★ 本書不但詳盡說明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也徹底解說人氣迷你盆栽!
★ 小小青苔變身為「青苔球」,不再隻是小盆栽的配角,而可成為盆栽的主導者,讓盆栽更加多采多姿。而且隻要小小的一點空間,就能達成環保減碳、悠遊樂活的清淨生活。
★ 每樣盆栽都詳列材料、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以及步驟順序,就算是從未涉獵者,也能輕鬆上手。
★ 設置青苔球急診室,解決任何疑難雜癥,獻給想用心養護青苔球的你。
★ 另設「Column」,解說青苔較不為人熟知的進階知識,讓讀者更能體會青苔的奧妙。
★ 收錄「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推薦8個知名景點,讓讀者見證青苔的實際運用。

內容簡介

所謂的青苔球,是用嫩綠的青苔將小植物包成球狀,隻要一點點空間就能裝飾起來,而且栽培青苔球隻要有陽颱就夠瞭!放在生活周遭欣賞,圓滾滾又可愛地佇立著的樣子,會帶給心靈不可思議的平靜。
自然在掌心大小的綠意中呼吸。這些青苔包圍的植物隨著季節改變姿態,有如走在森林或深山中,景色雖小卻百看不厭,這就是青苔球的魅力!隻要下功夫好好栽培,就能四季綠意盎然,愈栽培愈能深入體會個中樂趣!
如果你想要栽培青苔球卻又不知如何著手,本書悉心收錄瞭與青苔球長期相處的注意事項,獻給每位想製作、養護青苔球的讀者。
本書不但詳盡說明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也徹底解說人氣迷你盆栽!
小小青苔變身為「青苔球」,不再隻是小盆栽的配角,而可成為盆栽的主導者,讓盆栽更加多采多姿。而且隻要小小的一點空間,就能達成環保減碳、悠遊樂活的清淨生活。
每樣盆栽都詳列材料、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以及步驟順序,就算是從未涉獵者,也能輕鬆上手。
設置青苔球急診室,解決任何疑難雜癥,獻給想用心養護青苔球的你。
另設「Column」,解說青苔較不為人熟知的進階知識,讓讀者更能體會青苔的奧妙。
收錄「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推薦8個知名景點,讓讀者見證青苔的實際運用。

作者簡介

立花龍司
曾為大學棒球隊投手,專攻運動醫學,學習健身體操、運動、復健等,是在日本職棒界相當有名的體能教練,齣版多本棒球、體能相關書籍。

內頁插圖

目錄

6 本書內容
7 小小綠意玩賞法
Chapter 1 第一次製作青苔球
18 簡單製作青苔球
21 青苔球的介質
22 像綠球藻的青苔球
24 青苔球養護的4個基本原則
27 青苔球急診室
30 用盤子或陶闆玩玩看
20 【進階!】用泥炭苔製作青苔球
Chapter 2 挑戰青苔球!
34 垂掛青苔球
37 青苔球的L與S
40 變形青苔球
42 個性派青苔球
47 【特別篇】還能再玩更多更多特別的青苔球
48 當作贈禮的青苔球
Chapter 3 青苔園藝的樂趣
54 青苔園藝的魅力
55 小小苔缽
58 種在平坦的石頭上╱種在木闆上
62 用青苔描繪景色
64 享受美麗青苔的祕訣
65 【進階!】改造青苔球
66 【特別篇】用水缽養育的水苔
Chapter 4 用青苔讓小盆栽更有魅力
70 製作迷你盆栽
74 製作移植盆栽
77 盆栽的介質與園藝砂
78 迷你盆栽養護的5個基本原則
84 盆栽的道具與材料
85 迷你盆栽的缽
73 【進階!】試著鋪上有厚度的青苔
81 【進階!】增加青苔球與盆栽的材料
Chapter 5 瞭解青苔
90 青苔的基礎知識
94 青苔的圖鑑
98 漫步於青苔庭園
100 日本全國有名的青苔庭園指南
Chapter 6 青苔球、迷你盆栽植物目錄
104 樹木
112 草
118 其他植物
122 用語解說
124 購買青苔、盆栽苗、山野草 日本全國主要商店
126 植物名稱索引
32 Column1 雖然稱為「青苔的花」……。
52 Column2 園藝經常使用的水苔是什麼樣的青苔呢?
88 Column3 野外青苔觀察入門
102 Column4 葫蘆蘚變黃金?!青苔的煉金術
《園藝的奇跡:從種子到豐收的完整指南》 本書是一本為所有熱愛園藝、渴望親手種植並收獲成果的園藝愛好者精心編寫的實用手冊。它涵蓋瞭從基礎知識到高級技巧的方方麵麵,旨在幫助讀者無論經驗深淺,都能在自己的花園、陽颱或室內空間中,實現從一顆小小的種子到一個生機勃勃、碩果纍纍的植物奇跡的過程。 第一章:園藝入門——開啓你的綠色旅程 本章是所有新手園丁的起點。我們深入探討瞭園藝的魅力所在,解釋瞭為什麼種植自己的食物或觀賞植物能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內容從選擇閤適的種植地點開始,詳細分析瞭陽光、風力和微氣候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瞭解你的土壤: 土壤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本章詳盡介紹瞭不同土壤類型(沙土、黏土、壤土)的特性,以及如何通過添加有機質(如堆肥、腐葉土)來改良土壤結構,確保最佳的排水性和保水性。我們提供瞭一份簡單的傢庭土壤測試方法,幫助你確定自己的土壤狀況。 工具與裝備: 從一把好的園藝鏟到手套、噴壺,本章推薦瞭一係列必備的園藝工具。重點在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不推崇盲目購買昂貴的設備,而是側重於選擇耐用、適閤特定任務的工具,並介紹瞭正確的維護保養方法,延長工具壽命。 種子與幼苗的選擇: 挑選健康的起始材料至關重要。我們指導讀者如何閱讀種子包裝上的信息,理解發芽率和播種時間的重要性。對於購買幼苗,則強調觀察葉片健康度、根係活力以及有無病蟲害的跡象。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管理——從播種到移植 本章聚焦於植物生命周期的關鍵階段,詳細闡述瞭如何成功地啓動和培育幼苗,並將其安全地過渡到它們的“永久居所”。 室內育苗的藝術: 許多植物(尤其是蔬菜和一年生花卉)需要提前在室內啓動。本章細緻講解瞭育苗盤的選擇、介質的配製、光照(自然光與人工補光)的設置以及溫度的精確控製。特彆介紹瞭“硬化”(Harden Off)過程,這是幼苗適應室外環境的必要步驟,許多新手常因跳過此步驟導緻幼苗死亡。 直接播種技巧: 對於那些不喜歡移栽的植物,如鬍蘿蔔、蘿蔔或某些豆類,本章提供瞭直接播種的最佳實踐,包括行距、株距的設定,以及如何利用覆蓋物(Mulch)來保持土壤濕度和抑製雜草。 健康的移植技術: 移植是植物生長中壓力最大的時刻之一。我們提供瞭“無痛”移植的秘訣,包括最佳的移植時機(陰天或傍晚)、如何輕輕鬆開盤根錯節的根係,以及移植後立即澆灌的重要性,以減少“移植休剋”。 第三章:精細化養護——澆水、施肥與修剪 一旦植物定植,持續的、科學的照料就決定瞭最終的收成和觀賞效果。本章深入探究瞭園藝養護的“三大支柱”。 澆水的智慧: “澆水過多比澆水不足更緻命。”本章強調瞭理解植物對水的需求和識彆過度澆水的跡象。我們比較瞭滴灌、滲灌和傳統噴灑的優劣,並提供瞭一套根據季節和天氣調整澆水頻率的實用模型。 營養的平衡藝術——施肥: 肥料並非越多越好。本章解釋瞭宏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長中的具體作用。我們詳細對比瞭有機肥(如魚乳液、骨粉)與無機肥的使用時機和效果,並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營養生長期、開花期、結果期)推薦瞭不同的施肥配方。 塑造與健康——修剪的藝術: 修剪不僅是為瞭美觀,更是為瞭健康和增産。本章針對常見的觀賞灌木、果樹和蔬菜(如番茄的打杈)提供瞭明確的修剪指南,解釋瞭“去除病弱枝”、“促進通風”和“刺激側芽”的原理。 第四章:病蟲害的自然防禦體係 應對病蟲害是園藝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書倡導以預防為主、綜閤治理(IPM)的理念,盡量減少化學乾預。 識彆與監測: 首先要學會“閱讀”植物發齣的信號。本章配有詳細的圖鑒,幫助讀者快速識彆常見的害蟲(蚜蟲、紅蜘蛛、蝸牛)和病害(白粉病、銹病、根腐病)的早期癥狀。 生態防治策略: 我們鼓勵建立一個自我平衡的生態係統。這包括瞭如何利用益蟲(如瓢蟲、草蛉)來控製害蟲,以及種植驅蟲植物(如萬壽菊、羅勒)形成的天然屏障。 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 當自然防禦不足時,本章介紹瞭一係列環境友好型的解決方案,例如印楝油(Neem Oil)、自製大蒜噴霧、以及使用蘇雲金芽孢杆菌(Bt)來處理特定的害蟲問題,確保食品安全和環境友好。 第五章:超越地栽——容器園藝與垂直綠化 對於居住在城市公寓或空間有限的園丁,本章提供瞭創新的解決方案。 容器種植的秘密: 盆栽植物的成功高度依賴於介質的選擇和排水係統的設計。本章提供瞭不同尺寸容器的最佳介質配方,以及如何避免“水澇”和“營養流失”的技巧。 垂直花園的構建: 充分利用牆麵和垂直空間。我們指導讀者搭建不同類型的垂直係統(牆麵口袋、堆疊花盆、梯形架),並推薦適閤嚮上生長的藤蔓植物和小型蔬菜。 第六章:季節性規劃與收獲的喜悅 園藝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季節變化進行調整。 作物輪作與休耕: 解釋瞭作物輪作對土壤健康和病蟲害控製的長期益處。同時,介紹瞭鞦鼕季花園的清理和覆蓋(Cover Cropping)工作,為來年春天做好準備。 收獲與儲存: 成功的園藝最終體現在豐收的餐桌上。本章提供瞭各種常見蔬菜和香草的最佳采摘時機,以及簡單、有效的儲存方法(如乾燥、冷凍、醃製),確保你的勞動成果能持久保存。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掌握一套完整的、可持續的園藝知識體係,有能力將任何一塊土地或角落,變成一個充滿生機與産齣的綠色空間。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就像是我傢客廳裏的一抹清泉,在我疲憊的時候,總能帶來一絲清涼和寜靜。我並非園藝達人,也從未有過養護青苔的經驗,但當我捧起這本《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親切和自信。書中流暢的語言,搭配上那些充滿藝術感的攝影作品,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綠意的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新手常見問題的解答,那些細緻入微的提示,讓我不再擔心會犯下什麼“緻命錯誤”。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學者的心理,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最貼心的指導。我記得書中有一段關於“觀察”的描述,告訴我如何通過青苔的顔色、質地來判斷它的健康狀況,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實用。它讓我覺得,養護植物不僅僅是遵循指令,更是一種與生命對話的過程。我已經在計劃著,等天氣好一些,就要去收集一些野生的青苔,然後按照書中的方法,去製作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綠色精靈”。這本書讓我覺得,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綠意,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美好。

評分

這本書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怎麼做”的層麵,更在於它引導我去“理解”和“感受”。在閱讀過程中,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青苔,背後隱藏著如此豐富的生命故事和生態意義。書中對青苔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它們如何與環境互動,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意涵,都做瞭非常深入淺齣的介紹。這讓我在欣賞青苔球的美麗之餘,對這種生命形式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尊重和喜愛。我發現,通過這本書,我對“盆栽”的理解也得到瞭升華。它不再僅僅是植物被限製在一個容器裏,而是通過巧妙的技法,將自然的野趣和生命的律動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空間。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適度”的理念,比如如何掌握澆水的量,如何控製光照,這些都體現瞭一種順應自然、不強求的哲學。這種溫柔的養護方式,恰恰是我這樣新手所需要的,它不會讓我感到壓力,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感覺自己正在學習一種與植物和諧共處的方式,一種更加自然、更加細緻的生活態度。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更多地源於它所傳達的那種“慢生活”的哲學。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和事務裹挾著前進,很少有機會停下來,靜靜地觀察和感受。而青苔,這種微小而頑強的生命,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契機。它不需要過多的關注,卻能在恰當的環境下,展現齣驚人的生命力。書中對於青苔的生長習性、對環境的要求,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這讓我認識到,原來養護青苔並不需要復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它的生長規律。我特彆欣賞書中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比如對不同濕度、光照條件的具體建議,對土壤配比的細緻講解。這些內容讓我感覺到,作者是一位真正熱愛並深入研究青苔的人,他不僅僅是在分享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和敬畏。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內心深處那種渴望親近自然的種子被喚醒瞭,我開始留意身邊的角落,尋找那些不經意間生長起來的青苔,並對它們充滿瞭好奇和喜愛。這本書就像是一份來自大自然的邀請函,邀請我走進一個安靜而美好的世界。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苔玉”這個概念完全沒有概念,聽起來甚至有些神秘。但當我翻開《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之後,我徹底被它吸引住瞭。這本書用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將這項看似復雜的技藝化繁為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那些精美的插圖和實拍照片,它們不僅展示瞭各種形態各異的青苔球,還詳細地演示瞭製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讓我在腦海中能夠清晰地勾勒齣每一個動作。這對於像我這樣視覺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有幫助瞭!而且,書中不僅教你如何製作,還強調瞭如何為你的青苔球“創造”一個閤適的傢,從器皿的選擇到擺放的位置,都給齣瞭實用的建議。我一直覺得,綠植的裝飾不僅僅是擺放那麼簡單,它需要與整個空間産生和諧的互動。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方麵的需求。我已經在腦海裏構思好,要把我的第一個青苔球放在窗邊,讓陽光透過葉片灑下斑駁的光影,一定會非常有意境。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養殖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指南。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綠色植物能為生活帶來一種特彆的寜靜和治愈感,但又苦於自己沒有太多養護植物的經驗,總擔心把它們養死。直到我偶然翻閱瞭這本《青苔球與青苔: 小小綠意的栽培技巧 [苔玉と苔]》,纔真正打開瞭通往迷你綠色世界的大門。封麵上的青苔球就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又生機勃勃的魅力,讓人忍不住想去親手觸碰,去感受那份生命的柔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種類青苔的介紹,那些細緻的描述,仿佛我能透過文字聞到泥土和濕潤空氣的味道。而且,書中對於如何製作青苔球的步驟,講解得非常詳盡,從基質的選擇到包裹的手法,再到後期的養護,每一個環節都好像在我眼前一步步展開,讓我覺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不會感到無從下手。我迫不及待地想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嘗試製作屬於自己的第一個青苔球,把它放在書桌上,讓工作間隙也能被這抹小小的綠色點綴,帶來一份好心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溫柔的朋友,循循善誘地引導著我去探索植物的美好,去感受自然的韻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