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美知子: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手法

米 美知子: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手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美知子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人像摄影
  • 肖像摄影
  • 光线运用
  • 构图
  • 色彩
  • 美知子
  • 摄影技巧
  • 摄影教程
  • 日本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尖端
ISBN:9789571041940
商品编码:16046698
出版时间:2009-11-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無論是自然攝影或是速寫相片等,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攝影作品,在攝影比賽或是攝影展上發表的時候,最需要的東西便是「主題」。會讓人不由自主笑出來的主題,或是覺得「啊 ~ 的確就是那樣」,甚至是用主題來補充說明光只用相片是很難傳達意境的部份等,相片與主題搭配的恰如其分的相稱作品,是最能獲得鑑賞者的青睞。無論是相片或是主題,都是最好的自我表現!在您為了替作品命名而煩惱的時候,這本書多少可以給您一些提示,「替作品命名也能這麼有趣!」「下標題竟然意外地簡單!」若您能這麼想的話,我就真的太高興了。

【輕鬆閱讀本書的要點】

請將我的“思考回路”視為閱讀的提示!!
~ 儘可能在完成之前將全部的作品都下好標題 ~

在本書當中幾乎所有的作品上,都有附加上「米 美知子的思考回路」。

區「最剛開始是這麼想的」
→在攝影現場最直接感受到的感覺

參「於是,聯想出來了這幾個詞句」
→一邊看著所完成的作品,一邊從影像中衍生出更多的辭彙

啞「最後的結果,選擇了這個」
→依據攝影時的狀況及想法,選擇了其中一個詞句來作為標題

大致上就是這樣。所有的作品標題,都是基於攝影者的想法與感動,才得以附加上名稱。煩惱的時候,不妨試著一邊回想攝影時的狀況,一邊記錄下所能想到的簡短詞句。接著,最後再將這些記錄下來的句子一一連貫起來,只要用其他的辭彙來做替換,攝影作品的標題就很容易產生出來了。

作者简介

米美知子

【主要經歷、獲獎經歷】

1967年 生於東京
2001年 首度參加自然派攝影比賽
2002年 榮獲「日本攝影比賽」月刊雜誌(現『攝影比賽』日本寫真企劃)
自然攝影組 年度月冠軍賽 第5名
榮獲第41屆富士軟片攝影比賽 自然攝影組 銅牌
榮獲第15屆十和田湖四季攝影比賽 秋田縣縣長獎
2003年 榮獲「日本攝影比賽」月刊雜誌(現『攝影比賽』日本寫真企劃)
自然攝影組 年度月冠軍賽 第1名(最年輕的一位)
(2001 ~ 2003年榮獲多次全國性攝影比賽獎項)
2004年 創立Y.ONE攝影 米 美知子寫真事務所
榮獲第12屆前田真三賞 (首位獲獎女性)
9月舉行「自然攝影與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方法」專題演講
2005年3月 舉行「自然攝影與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方法 Ⅱ」專題演講
創辦「米美知子寫真教室」
2006年1月舉行攝影研習會(於調布市富士攝影藝廊)
3月於PHOTO IMAGING EXPO 2006(PIE 2006)攝影展中登場
.「攝影比賽與攝影主題的絕妙關係」研習會講師
.富士軟片「PHOTO IS」登場
7月 FCC奈良舉行8週年紀念專題演講「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方法」
8月舉行「攝影主題的命名方法」研習會(於五反田富士攝影藝廊)
10月舉行由PENTAX FAMILY與FUJICHROME CLUB共同企劃的
「中型相機攝影研習會」
10月FCC仙台舉行「自然攝影與攝影主題的絕妙關係」專題演講
12月FCC大阪舉行10周年紀念專題演講
「自然風景的攝影訣竅與攝影主題的絕佳表現方法」
2007年 2月 舉行「完美自然攝影的拍攝方式」專題演講(於仙台富士攝影沙龍)
3月FCC新潟於新潟、上越、長岡、三?等地區舉行「米 美知子攝影研習會」
3月於PHOTO IMAGING EXPO 2007(PIE 2007)攝影展中登場
.「攝影比賽與攝影主題的絕妙關係」研習會講師
3月 ~ 5月出展於「富士軟片廣場」開幕紀念舉行的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200人展」
6月於?磐梯舉行由FUJICHROME CLUB與PENTAX FAMILY共同企劃的
「中型相機攝影研習會」
8月於富士彩色專業攝影中心舉行「攝影研習之攝影篇及標題篇」
10月於金澤富士軟片舉行的「“PHOTO IS”10,000人寫真展2007」中展出
「自然的攝影是尋寶! ~ 相片可以盡情的表現自我 ~ 」

亦有在其他的連載攝影雜誌或書籍封面、月曆、CD封面、企業雜誌、簡介等處提供作品及執筆

【寫真集&攝影展】

2005年3月出版寫真集『青色森話 ~ 八甲田.奧入瀨.十和田 ~ 』(文一總合出版)
於全國6地區舉行「青色森話 ~ 八甲田.奧入瀨.十和田 ~ 」出版紀念展
2006年10月出版寫真集『光之音色 ~ 在悠閒的時光中 ~ 』(文一總合出版)
11月於東京新宿PENTAX FORUM
舉行「光之音色 ~ 在悠閒的時光中 ~ 」出版記念展
2007年2月同展覽亦於仙台富士攝影沙龍舉行
2007年12月J-POWER(電源開發)舉行「光之音色」月曆展

目录

008 Gallery
「幸福的黃色絨毯」「太古時代的邀約」「最終的樂章」「雲上的行進」
016 【輕鬆閱讀本書的要點】
請將我的“思考回路”視為閱讀的提示!!

第1章 【米 美知子流的命名法】 告訴您我的命名步驟! 以此為目標!“脫離直接命名!”
018 「來吧!讓命名變得更有趣吧!」
020 1 下標題有那麼難嗎!? 跳脫!不妨就直接命名
024 2 名稱等之後再來慢慢的想 只要先努力拍攝就好
028 3 日語的意境相當美 主題大多為書面用語
032 4 只有您親眼所見的景象 同時也可表現出當地的現場狀況
036 5 聯想遊戲 不妨從被攝體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聯想吧!
040 6 從平面轉為立體 試著表現出聲音及空氣感吧!
044 7 用稍微放鬆的心情 盡情地大玩標題吧!
048 8 偶爾要略加說明 無法言喻的景象只好用主題來領會其意
052 9 所傳達出的主題 不必太過講究,淺顯易懂即可!
056 10 自己的遣詞用句 使用模仿不來的主題!
060 11 怎麼樣都不行的話,來創個新詞吧! 想不出來的時候造詞也OK!
064 12 下標題是件有趣的事? 作品與主題很相配的話,魅力度高達120分

第2章 在您困擾時會很有幫助的12項建議
070 建議(1) 感動的色彩
將受到色彩浸染的意境不妨試著用文字置換出來吧!
072 建議(2) 影像是無限的
將漢字的念法以創造出的詞句套用讓影像的意境更遼闊!
074 建議(3) 即便是特殊符號也OK!
「!」「?」「…」等特殊符號將更能強調出影像的真實度
076 建議(4) 在風景上加上心
當標題蘊含了更多情感時將更能表現出特殊的氛圍
078 建議(5) 即使意義相同…
僅僅是稍事變化也能讓主題變得更有意思
080 建議(6) 歌曲中也有提示!
童謠或民謠的歌詞當中往往也蘊藏了標題的提示
082 建議(7) 搶救標題的想像力!
為了不需要再多加說明也可將景象用其他的語詞來表現
084 建議(8) 將理想與現實加入主題中…
試著將眼前所見的實景與理想的意境相互聯結
086 建議(9) 將興奮度表現出來!
還是先拍下來吧!之後再來表現興奮與感動就可以了
088 建議(10) 最自然的演員!
將名為自然的名角所表演的美麗舞台用主題來詳加呈現吧
090 建議(11) 眼前所見不到的存在
試著用主題來描繪出心中所感受到的
092 建議(12) 言詞中盪漾的餘韻
攝影後在徜徉於景象餘韻的同時給予最貼切的主題吧

第3章 找尋適用詞彙的訣竅
096 PART 1 製作適用主題名稱專冊
098 PART 2 找尋詞彙時有助益的書籍
100 PART 3 主題名稱相關問與答

第4章 攝影機材大公開!
106 PART 1 相機、鏡頭
108 PART 2 半面減光鏡
110 PART 3 偏光鏡
111 PART 4 三腳架、雲台
112 PART 5 相機背包
113 PART 6 服裝
114 PART 7 隨身便利器具

第5章 於攝影比賽或攝影展 公開發表自己的攝影作品!
116 PART 1 參加攝影比賽充滿無限魅力
生活也變得更有勁!
118 PART 2 米 美知子流
告訴您參加攝影比賽的方法!
120 PART 3 最後的重要關鍵!
對於印刷的成品一定要堅持
122 PART 4 放大印刷呈現於世
將為攝影作品的最終表現!
124 PART 5 米 美知子的訪談
「如果拍到了不錯的相片
在附上主題名稱送交出去前
請務必要好好地珍惜作品!」

特別專欄
068 在雨中也是絕佳按下快門的好時機!
01「稍大的吹球可將水滴快速吹掉!」
02「裝備及服裝的挑選也相當重要」
094 帶這些工具在身邊的話就更方便了
03「讓攝影更自然優美的小工具」
04「最符合我需求的工具」
104 雖然不是攝影器具,但是也不可或缺
05「以越野能力超強的4WD把全國給走透透吧!」
06「將暖暖包放入手套裡的絕技」

前言/序言


《光影织梦:现代摄影的视觉叙事与技术革新》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当代摄影艺术的多个维度,聚焦于视觉叙事的构建、光影语言的精妙运用,以及不断演进的技术革新如何重塑摄影的边界与可能性。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镜头捕捉、解读和表达世界的思想之作。 第一部分:凝视与构建——视觉叙事的深度解析 摄影的本质在于“凝视”——主体如何选择、观看,以及将所见转化为有意义的图像。本部分首先对“观看”这一行为进行了哲学层面的剖析,探讨了从观察者到创作者的心灵转变过程。 1.1 叙事弧线的建立:从瞬间到永恒 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超越了对单一瞬间的记录,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弧线。我们剖析了如何利用序列性、空间布局和时间感知来营造叙事张力。这包括对蒙太奇手法的借鉴,以及如何通过环境元素的暗示来填补图像间的空白,引导观众主动参与到意义的构建中。强调了“留白”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指出有时省略比详述更具力量。 1.2 情绪的调色盘:色彩与光线的心理学 色彩不仅仅是物理现象,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本书详细分析了不同色温、色调和色彩饱和度对观众心理产生的微妙影响。例如,高饱和度的暖色调如何激发兴奋感,而低饱和度的冷色调如何营造疏离或沉思的氛围。在光线运用上,我们着重区分了自然光、人工光和混合光在塑形、定调和烘托气氛方面的差异。我们探讨了伦勃朗光、蝴蝶光、散射光等经典布光法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应用,特别关注了边缘光(Rim Light)如何分离主体与背景,赋予画面雕塑感。 1.3 构图的辩证法:打破与重建的平衡 传统的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法则构成了视觉语言的基础,但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对这些既定规则的审视与挑战。本部分深入研究了非对称构图、对角线引导、引导线(Leading Lines)的运用技巧,并探讨了如何在追求形式美感的同时,避免陷入僵化的套路。我们特别关注了“视线运动轨迹”的控制,即如何通过元素布局,确保观众的目光在画面内流畅且有目的地游走,最终停留在关键信息点上。 第二部分:技术前沿与媒介融合 摄影技术日新月异,从胶片时代的严谨工艺到数码时代的无限可能,技术始终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工具。 2.1 介质的物质性探寻:从颗粒到像素的演变 虽然数字技术占据主导,但我们并未忽视胶片媒介的独特魅力。本章对比了胶片颗粒的有机质感与数字像素的精确性,分析了它们各自对图像信息密度和情感传递的影响。我们详细考察了不同类型胶片(如反转片、负片)的宽容度和色彩科学,并将其与现代高分辨率传感器的表现力进行对比,旨在帮助摄影师根据创作意图选择最合适的记录载体。 2.2 后期处理:数字暗房的精细雕琢 后期处理已不再是简单的色彩校正,而是图像创作不可或缺的延伸阶段。本书侧重于“有目的的后期”——每一步调整都应服务于最初的视觉构想。我们详细介绍了非破坏性编辑流程中的高级技巧,包括局部调整(如遮罩、画笔的精细运用)、高动态范围(HDR)处理的艺术化应用,以及如何利用频率分离技术在保留纹理细节的同时,实现平滑的影调过渡。此外,对景深合成(Focus Stacking)和高精度去噪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2.3 跨界与动态影像的交汇 当代摄影师的创作边界日益模糊。本章探讨了静态摄影如何与延时摄影(Time-lapse)、全景(Panoramic)以及三维扫描技术进行融合。我们分析了如何利用序列影像来暗示时间维度,并讨论了将静态照片转化为动态叙事(如动态影像短片或交互式装置)的实践案例,展示了摄影语言在多媒体环境中的延伸潜力。 第三部分:身份、伦理与摄影的未来 摄影实践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并面临着新的伦理挑战。 3.1 纪实摄影的伦理困境与责任 纪实摄影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伦理责任。本部分聚焦于肖像权的边界、图像的真实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张力。我们讨论了如何处理敏感题材,以及在后期处理中,何种程度的干预是允许的,而何种干预可能构成对事实的扭曲。强调了透明度和与拍摄对象的尊重是构建可信赖影像的基石。 3.2 风格的自我发现:从模仿到原创 识别并发展个人风格是摄影师成熟的标志。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引导读者审视自己的兴趣点、技术偏好和哲学倾向,从而提炼出独特的“摄影签名”。这包括对自身作品集的批判性回顾,识别重复出现的主题和视觉语言,并指导读者如何有意识地打破舒适区,探索新的表达领域。 3.3 人工智能对视觉创作的影响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的定义正受到挑战。我们审视了AI工具作为辅助创作伙伴的潜力,例如在图像优化、概念可视化方面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入探讨了“作者身份”在AI辅助创作中的归属问题,并预判了未来摄影教育和实践领域可能发生的结构性变革。本书旨在为摄影师提供一个清醒的视角,以应对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确保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总结: 《光影织梦》旨在成为一本深度、前瞻性的参考书,它不仅教授技巧,更启迪思考,激励摄影师们以更具洞察力、更富责任感的方式,去捕捉和塑造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复杂而美丽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对“光线处理”的精细化操作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我看的很多教程都停留在基础的“顺光、侧光、逆光”分类,但真正的优秀作品,光线的运用往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它们不仅仅是照亮主体,更是在雕刻主体。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深层次的、关于如何“感知”光线的不同质感的讨论。比如,清晨带着雾气的柔光和正午烈日下形成的高对比度阴影,它们各自能传达出什么样的情绪基调?如果书中能配有大量的对比图例,清晰地展示不同光线设置下,同一场景如何产生截然不同的叙事效果,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不想仅仅知道如何用光,更想理解光线作为一种叙事工具的内在逻辑和美学表达。

评分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点复古又充满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视觉叙事很感兴趣,市面上那么多教摄影技巧的书,大多是冷冰冰的技术手册,讲光圈快门讲得头头是道,但总觉得少了点“灵魂”。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带我进入创作者内心世界的作品,分享他们如何看待光影、如何与被摄对象建立连接,以及最终如何将一个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有力量的影像。这本书的介绍里似乎暗示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拍”,更偏向于“为何而拍”以及“怎样拍出与众不同”的深度探讨。我希望读完后,能找到一些新的视角来审视我自己的拍摄过程,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让我的照片不再只是平面的记录,而是能讲述故事,能引发观者共鸣的载体。特别是关于“情绪”的捕捉和表达,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点,期待书中能有启发性的见解和大量的实例分析来指导我。

评分

我最近尝试着转向人像摄影,但总感觉拍出来的照片缺乏“张力”。模特要么看起来很僵硬,要么就是笑得很敷衍,完全没有捕捉到人物性格深处的那种复杂性。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与被摄者建立信任、挖掘他们真实状态的“非技术”方法。比如,摄影师是如何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甚至是一段短暂的谈话,瞬间点燃模特内心的某种情绪的?那种瞬间定格的、带着故事性的眼神,是技巧能达到的吗?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建立在深度理解和同理心之上的艺术。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片场轶事”,那些关于如何处理紧张气氛、如何鼓励模特展现脆弱和力量的经验谈,那对我来说价值连城。我期待的不是摆拍指南,而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情绪捕捉师”的实战经验。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沉迷于一种纯粹的、极简主义的摄影风格,总觉得画面里元素越多,反而越难聚焦主题。所以,我特别关注这本书里有没有关于“留白”艺术的阐述。很多大师的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做减法,如何用最少的元素去承载最丰富的信息量。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解析构图中的“负空间”是如何被巧妙运用的,比如如何利用背景的虚化或者大面积的纯色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达到一种禅意的平衡感。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训练眼睛去“看穿”繁杂,直达事物本质的方法论,那简直太棒了。我尤其想知道,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如何依然能捕捉到那种纯粹的、几何结构的美感,而不是被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和人群淹没。这种对“本质”的追求,比掌握一万种后期滤镜要重要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命名方式,听起来就充满了对“主题性表达”的强调。我个人目前在拍摄项目时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确保每一张照片都在为同一个核心理念服务,而不是各自为政。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方法论,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摄影系列或者展览。这可能涉及到从最初的概念发想到最终的影像编排与序列构建。比如,如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素材中,找到一条贯穿始终的美学线索?又是如何通过影像的节奏感和视觉语言的重复与变化,来强化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的不是零散的拍摄技巧,而是一个完整的、从“想法”到“成品”的创作流程蓝图,帮助我把那些散落在脑海中的零碎灵感,最终凝聚成一个有力量的、完整的艺术宣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