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 黄荣辉 9787111480099

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 黄荣辉 978711148009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荣辉 著
图书标签:
  • 预拌混凝土
  • 混凝土技术
  • 建筑工程
  • 施工技术
  • 黄荣辉
  • 实用手册
  • 材料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筑材料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思诺华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0099
商品编码:162379655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11-01

具体描述

  图书信息

书名:   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
作者:   黄荣辉
ISBN:   9787111480099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   108.00元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出版时间:2014-11-01   版次:1
  页码:565   字数:835000

  内容简介
  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是编者心血之作,编者将40余年的科研成果、行业经验以及收集的行业资料结合起来,依据最新规范标准和行业发展,对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共11篇(分68章),包括建站须知,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掺合料,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型混凝土与特种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混凝土冬期生产与施工,预拌砂浆,质量管理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其他。本书还设置了附录,包括:用户须知,预拌混凝土冬期生产与施工措施,预拌混凝土工程冬期生产及施工热工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简化表,试验与经验数据汇总,预拌混凝土碳化,主要岗位作业指导书,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实例,混凝土拌合物自密实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室常用标准、规范(现行)。
本书配套“混凝土应用计算实例”讲解视频,使用本书的读者可以登录i.youku./BIMers或扫描“混凝土应用计算实例”讲解视频二维码,免费观看下载。
本书以服务工程实践为宗旨,内容深度适中,可作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员工的培训手册,也可作为初入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的自学手册,同时可作为广大一线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篇建站须知

1章预拌混凝土概述与生产

2章建站中的环境保护防治

3章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信息化管理

4章试验室设备配置及环境要求

5章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申报

第二篇混凝土主要原材料

6章水泥

7章骨料

8章拌合水

第三篇混凝土掺合料

9章粉煤灰

10章磨细矿渣粉

11章沸石粉

12章硅灰

13章钢渣

14章石灰石粉

第四篇混凝土外加剂

15章减水剂

16章早强剂

17章缓凝剂

18章引气剂

19章泵送剂

20章防冻剂

21章膨胀剂

22章防水剂

23章流化剂

24章增效剂

25章外加剂应用中的问题

26章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第五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7章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基本规定

28章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9章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0章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章抗渗(防水)混凝土

32章补偿收缩混凝土

33章清水混凝土

34章自密实混凝土

35章抗冻混凝土与抗盐冻混凝土

第六篇新型混凝土与特种混凝土

36章纤维混凝土

37章轻骨料混凝土

38章耐热混凝土

39章耐酸混凝土

40章耐碱混凝土

41章聚合物混凝土

42章耐油混凝土

43章防辐射混凝土

44章再生骨料混凝土

45章大孔混凝土

46章喷射混凝土

47章泡沫混凝土

48章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49章抗硫酸盐混凝土

50章道路混凝土

第七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51章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章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第八篇混凝土冬期生产与施工

53章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的定义和特点

54章冻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5章混凝土冬期生产

56章混凝土冬期施工

第九篇预拌砂浆

57章预拌砂浆的分类及标记

58章预拌砂浆的技术要求

59章预拌砂浆的生产

第十篇质量管理体系

60章质量管理体系重要性及构成

61章原材料选择和供应质量的保证

62章搅拌过程的质量保证

63章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64章混凝土泵送过程的质量控制

65章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66章销售合同的管理

第十一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其他

67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简介

68章其他

附录

附录A用户须知

附录B预拌混凝土冬期生产与施工

措施

附录C预拌混凝土工程冬期生产及施工热工计算

附录D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附录E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简化表

附录F试验与经验数据汇总

附录G预拌混凝土碳化

附录H主要岗位作业指导书

附录I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实例

附录J混凝土拌合物自密实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K试验室常用标准、规范(现行)


现代建筑的基石:预拌混凝土的科学与实践 预拌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业不可或缺的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构筑高楼大厦、跨海大桥、隧道工程等宏伟工程的物质基础,更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一栋普通住宅到一座摩天大楼,从一条城市道路到一项复杂的交通枢纽,预拌混凝土的身影无处不在,默默支撑着我们生活的空间。 一、 预拌混凝土的定义与优势 预拌混凝土,顾名思义,是指在工厂集中拌合,通过专业运输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立即使用的混凝土。与传统的现场搅拌方式相比,预拌混凝土具有显著的优势: 质量稳定可靠: 在工厂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通过精确的配料、科学的拌合工艺,能够确保每一盘混凝土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这极大地避免了现场搅拌因人为因素、原材料波动等导致的质量不稳定问题。 生产效率高: 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生产速度,满足大型工程和城市化建设对混凝土的巨大需求。 减少环境污染: 预拌混凝土的集中生产,将搅拌站从施工现场移至远离居民区的工业区,有效减少了扬尘、噪音和水污染,符合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节约资源: 科学的配比设计和优化的生产流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减少浪费。 施工便捷高效: 预拌混凝土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减少了现场的材料堆放、搬运和搅拌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劳动强度。 二、 预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取决于其组成材料的种类、质量和比例。主要组成材料包括: 1. 水泥 (Cement): 水泥是混凝土的“骨骼”,是关键的胶凝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泥石,将骨料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 种类: 常用的是硅酸盐水泥,根据不同的性能需求,还可以选择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泥的标号(如32.5、42.5、52.5)代表了其抗压强度等级,越高标号的水泥,其强度发展越快、越高。 质量要求: 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等指标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优质水泥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较低的收缩性和优异的耐久性。 2. 骨料 (Aggregates): 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主要包括粗骨料(石子)和细骨料(砂)。它们占据混凝土体积的很大一部分(约占60%-75%),并提供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体积稳定性。 细骨料 (砂): 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通常使用天然砂(河砂、海砂)或机制砂。砂的粒径分布、含泥量、形状和表面特征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和强度。 粗骨料 (石子): 颗粒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常用的有碎石(由岩石破碎而成)和卵石(由自然风化而成)。粗骨料的粒径、级配、形状、表面纹理、坚硬度和耐久性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最大粒径的骨料应根据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间距来确定。 骨料的质量要求: 骨料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如粘土、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级配(不同粒径的颗粒组合),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3. 水 (Water): 水在混凝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水泥水化反应的“触发剂”和“介质”,同时也是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应清洁,不含有害的酸、碱、有机物、油污和盐类。饮用水通常是合格的。过多的杂质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用水量: 用水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强度。通常用“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来控制。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和易性可能降低。 4. 外加剂 (Admixtures): 外加剂是预拌混凝土区别于传统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的,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外加剂的加入量虽小(通常占水泥质量的0.1%-5%),但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巨大。 减水剂/高效减水剂: 能够减少拌合用水量,从而在相同水灰比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者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工作性。 塑化剂/减水塑化剂: 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更容易泵送和浇筑,适用于远距离输送或密集配筋的构件。 缓凝剂: 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用于夏季高温施工或需要较长运输距离的工程,防止混凝土过早凝结。 早强剂: 能够加速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适用于需要快速脱模或冬季施工的场合。 引气剂: 能够使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其他外加剂: 如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防冻剂(降低混凝土凝固点)、防水剂等,用于满足特殊工程需求。 三、 预拌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预拌混凝土的性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衡量: 1. 强度 (Strength): 这是衡量混凝土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最常用的是抗压强度,通常以立方体或圆柱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一定龄期(如28天)后的抗压强度来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C30、C40、C50)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2. 工作性 (Workability):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失去自由状态下,能够顺利地填充模板、包裹钢筋,并且在捣实后能获得均匀密实结构的能力。主要通过坍落度 (Slump) 来衡量,坍落度越大,混凝土越稀,流动性越好。 3. 耐久性 (Durability): 指混凝土在自然环境(如大气、水、土壤)或工业环境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如冻融循环、化学侵蚀、钢筋锈蚀)的能力,从而保持其原有强度和使用功能的能力。影响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混凝土的密实度、水灰比、水泥种类、骨料质量、表面保护等。 4. 抗渗性 (Impermeability): 指混凝土抵抗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能力。对于水工结构、地下工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5. 抗冻融性 (Frost Resistance): 指混凝土在经历多次冻结和融化循环后,仍能保持其强度和外观的能力。在寒冷地区尤为重要。 6. 收缩与膨胀 (Shrinkage and Expansion):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包括干缩(因失水导致)和化学收缩。过度的收缩可能导致开裂,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四、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与运输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自动化的过程: 1. 原材料检验与储存: 所有进厂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水)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合格后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防止污染和混杂。 2. 配料: 根据设计配合比,通过自动化的电子称量系统,精确称量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3. 拌合: 将称量好的原材料按预定的顺序和时间加入拌合机(如双卧轴拌合机、行星式拌合机)进行充分拌合,直至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间通常根据设备类型和混凝土种类而定。 4. 出料与装车: 拌合好的混凝土从拌合机排出,并装入专门的混凝土搅拌车。 5. 运输: 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滚筒的旋转,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防止沉析和离析。运输距离和时间都需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在到达施工现场时仍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6. 卸料与浇筑: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立即通过车辆的倾卸装置或泵送设备,将其卸入模板内进行浇筑。 五、 预拌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预拌混凝土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适应性,在现代建筑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房屋建筑: 从基础、梁、板、柱、墙到楼梯、阳台,预拌混凝土是建造住宅、写字楼、商场、工厂等各类建筑的主导材料。 基础设施建设: 桥梁、隧道、轨道交通、港口码头、水利工程、机场跑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高性能预拌混凝土的支持。 道路与市政工程: 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广场、人行道等铺装工程,以及排水系统、管线铺设等市政工程,都广泛采用预拌混凝土。 装饰与景观: 混凝土的塑形能力,使其在清水混凝土、彩色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应用中,也为建筑外观和城市景观增添了丰富的可能性。 六、 预拌混凝土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预拌混凝土正朝着更高性能、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 (HPC): 如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以满足更严苛的工程要求。 绿色混凝土: 采用更多的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矿渣)作为水泥替代品,研发低碳混凝土,减少碳排放。 功能性混凝土: 开发具有自修复、吸音、保温、导电等特殊功能的混凝土,拓展其应用领域。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质量追溯和运输优化。 结语 预拌混凝土作为一项成熟且至关重要的建筑材料技术,其发展过程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实践者的智慧与汗水。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再到施工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理解和掌握预拌混凝土的科学原理与实践技术,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继续作为现代建筑业的坚实基石,支撑起更安全、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前期的勘察设计到后期的养护,混凝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充满了挑战,而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更是对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直关注着行业的发展动态,也了解预拌混凝土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运输、泵送过程中的性能变化,以及现场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我希望这本“简明手册”能够涵盖这些关键的技术点,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搅拌站的设备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表、案例分析,那将对我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毕竟,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评分

我一直对工程技术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在混凝土这个领域。我了解到,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条理化的方式,为我介绍预拌混凝土的各个方面的技术知识,从基础的理论概念,到实际的应用技巧,都能够有所涵盖。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预拌混凝土,以及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进行施工等方面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探索预拌混凝土技术世界的绝佳机会。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程质量有着严苛要求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梳理预拌混凝土相关知识的书籍。我深知,预拌混凝土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市面上关于混凝土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做到既权威又实用的,却不多见。而“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这个书名,已经足够吸引我了。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清晰、系统的技术框架,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项目时,能够快速掌握关键技术,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标准,帮助我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评分

在多年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预拌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复杂工程中,预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更为严苛,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总结预拌混凝土相关技术要点的书籍,作为我工作中的参考和指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提供深入的技术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应对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评分

我是一位混凝土行业的初学者,对预拌混凝土的了解还停留在基础层面。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概念上的困惑,以及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从零开始,系统讲解预拌混凝土知识的书籍。这本“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听起来就非常适合我。我期望它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预拌混凝土的各种技术细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搅拌、运输、泵送、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图示和实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及时雨,能够帮助我快速入门,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是永恒的主题。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两个目标。然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预拌混凝土的优势,避免潜在的风险,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全面、系统性技术指导的书籍,以帮助我更好地进行项目规划和管理。这本书的“实用技术”和“简明”的特点,让我看到了它的价值所在。我期望它能够为我提供关于预拌混凝土的经济性分析、施工方案的优化建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的详细内容。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优化项目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

评分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我一直关注着预拌混凝土技术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我希望这本“简明手册”能够涵盖这些重要的方面,并且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环保型的外加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减少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建议。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学习和了解预拌混凝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进展的绝佳机会。

评分

我是一名对新技术、新工艺有着强烈探索欲的工程师。在工作中,我发现预拌混凝土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新的外加剂、新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穷。我渴望能够及时地掌握这些前沿的技术信息,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提升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这本书的“简明手册”定位,让我觉得它能够快速、高效地为我提供所需的知识。我期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预拌混凝土性能改进的新技术,以及在特殊工程(如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等)中的应用案例。这样,我才能不断突破技术的瓶颈,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工程监理,工作职责要求我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混凝土工程方面,我始终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力求做到万无一失。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我需要一本能够紧跟行业发展、内容翔实的手册来指导我的工作。这本书的“实用技术”定位,以及“简明”的特点,都让我对其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常见缺陷的识别与分析,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方面的详细指导。这样,我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自信、准确地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踏实、专业的印象,浅蓝色的背景搭配简洁有力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没有花哨的图饰,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分量。在实际翻阅之前,我本身就是从事建筑行业多年,对于预拌混凝土这个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总是觉得在某些细节方面,尤其是现场施工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缺少一本系统、易懂的参考。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仅凭其“简明手册”的定位,就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面对不同项目、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时,能够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返工,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我一直相信,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做好工程的基础,而一本好的技术手册,恰恰能够帮助我们不断精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