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2版+考试大纲+计算类试题详解+历年典型试题归类软考中级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2版+考试大纲+计算类试题详解+历年典型试题归类软考中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系统集成
  • 项目管理
  • 软考
  • 中级
  • 工程师
  • 考试
  • 历年真题
  • 计算题
  • 教材
  • 大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0895
商品编码:1624834735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目    录

*1章  信息化知识 1

1.1  信息与信息化 1

1.1.1  信息 1

1.1.2  信息系统 5

1.1.3  信息化 7

1.1.4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8

1.1.5  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 13

1.2  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20

1.2.1  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 20

1.2.2  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

1.2.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22

1.3  电子政务 29

1.3.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29

1.3.2  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的现状 30

1.3.3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31

1.3.4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31

1.4  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36

1.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36

1.4.2  企业资源计划 42

1.4.3  客户关系管理 51

1.4.4  供应链管理 60

1.4.5  电子商务 69

1.5  商业智能 77

1.6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84

1.6.1  大数据 84

1.6.2  云计算 92

1.6.3  互联网 97

1.6.4  智慧城市 99

*2章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 108

2.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体系 108

2.1.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的内容 108

2.1.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的推进 110

2.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 113

2.2.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113

2.2.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办法 114

2.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116

2.3  ITIL与IT服务管理、ITSS与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审计 117

2.3.1  ITIL与IT服务管理 117

2.3.2  ITSS与信息技术服务 121

2.3.3  信息系统审计 127

第3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33

3.1  信息系统建设 133

3.1.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33

3.1.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33

3.2  信息系统设计 134

3.2.1  方案设计 134

3.2.2  系统架构 134

3.2.3  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 135

3.3  软件工程 135

3.3.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135

3.3.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135

3.3.3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136

3.3.4  软件配置管理 136

3.3.5  软件过程管理 137

3.3.6  软件开发工具 137

3.3.7  软件复用 137

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138

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38

3.4.2  统一建模语言与可视化建模 140

3.4.3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140

3.4.4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141

3.5  软件架构 141

3.5.1  软件架构定义 141

3.5.2  软件架构模式 141

3.5.3  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估 143

3.5.4  软件中间件 143

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145

3.6.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145

3.6.2  Web Services技术 146

3.6.3  JavaEE架构 146

3.6.4  .NET架构 147

3.6.5  软件引擎技术 147

3.6.6  组件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 147

3.6.7  常用组件标准 148

3.7  计算机网络知识 148

3.7.1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148

3.7.2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149

3.7.3  网络分类 152

3.7.4  网络服务器 153

3.7.5  网络交换技术 154

3.7.6  网络存储技术 154

3.7.7  光网络技术 154

3.7.8  无线网络技术 155

3.7.9  网络接入技术 155

3.7.10  综合布线、机房工程 156

3.7.11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156

3.7.12  网络安全 158

3.7.13  网络管理 159

3.8  新兴信息技术 159

3.8.1  云计算 159

3.8.2  物联网 163

3.8.3  移动互联网 168

3.8.4  大数据 171

第4章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176

4.1  什么是项目?什么是项目管理? 176

4.1.1  项目的定义 176

4.1.2  项目目标 176

4.1.3  项目的特点 178

4.1.4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178

4.1.5  项目管理的定义及其知识范围 179

4.1.6  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180

4.1.7  项目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83

4.1.8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187

4.1.9  项目干系人 189

4.1.10  项目管理系统 191

4.1.11  事业环境因素 192

4.1.12  组织过程资产 192

4.2  项目的组织方式 193

4.2.1  组织体系 193

4.2.2  组织的文化、风格与沟通 193

4.2.3  组织结构 194

4.2.4  PMO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199

4.3  项目生命周期 201

4.3.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201

4.3.2  项目阶段的特征 204

4.3.3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205

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205

4.5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211

4.5.1  项目过程 212

4.5.2  项目管理过程组 214

4.5.3  项目管理过程图示 219

第5章  项目立项管理 222

5.1  项目建议 222

5.1.1  项目建议书 222

5.1.2  项目建议书的编写、申报和审批 224

5.2  项目可行性分析 224

5.2.1  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224

5.2.2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27

5.3  项目审批 228

5.4  项目招投标 229

5.4.1  项目招标 229

5.4.2  项目投标 230

5.4.3  开标与评标 234

5.4.4  选定项目承建方 235

5.5  项目合同谈判与签订 235

5.5.1  合同谈判 235

5.5.2  签订合同 236

5.6  供应商项目立项 236

5.7  阅读材料:软件承建方投标综合成本评估法 238

第6章  项目整体管理 242

6.1  项目整体管理概述 242

6.1.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和过程 242

6.1.2  项目经理是整合者 243

6.1.3  整体管理的地位 244

6.2  项目整体管理实现过程 244

6.2.1  制订项目章程概述 244

6.2.2  制订项目章程 245

6.2.3  项目章程实例 246

6.3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 247

6.3.1  项目管理计划的概述 247

6.3.2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 249

6.3.3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249

6.3.4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出 249

6.4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251

6.4.1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概述 251

6.4.2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输入 253

6.4.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工具与技术 253

6.4.4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输出 253

6.4.5  监控项目工作 255

6.4.6  监控项目工作的成果 258

6.5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259

6.5.1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概述 259

6.5.2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入 261

6.5.3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262

6.5.4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出 262

6.5.5  整体变更控制案例 263

6.6  结束项目或阶段 264

6.6.1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概述 264

6.6.2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输入 265

6.6.3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输出 266

第7章  项目范围管理 267

7.1  项目范围管理概念 267

7.1.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267

7.1.2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268

7.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和范围说明书 268

7.2.1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268

7.2.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的输入、输出 269

7.3  范围定义 270

7.3.1  范围定义 270

7.3.2  范围说明书 272

7.3.3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274

7.3.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工具与技术 278

7.3.5  WBS创建工作的输入、输出 280

7.4  项目范围确认 281

7.4.1  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282

7.4.2  项目范围确认所采用的方法 282

7.4.3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 283

7.5  项目范围控制 285

7.5.1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的主要内容 285

7.5.2  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285

7.5.3  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 286

7.5.4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287

7.5.5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 287

第8章  项目进度管理 289

8.1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 289

8.1.1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 289

8.1.2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290

8.1.3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出 291

8.2  定义活动 292

8.2.1  定义活动的输入 292

8.2.2  定义活动的工具与技术 292

8.2.3  定义活动的输出 293

8.3  排列活动顺序 294

8.3.1  排列活动顺序的输入 294

8.3.2  排列活动顺序的工具与技术 294

8.3.3  排列活动顺序的输出 298

8.4  估算活动资源 299

8.4.1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入 299

8.4.2  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与技术 300

8.4.3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出 301

8.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301

8.5.1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入 302

8.5.2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工具与技术 303

8.5.3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出 305

8.6  制订进度计划 305

8.6.1  进度规划工作概要 305

8.6.2  制订进度计划的输入 307

8.6.3  制订进度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308

8.6.4  制订进度计划的输出 312

8.7  控制进度 316

8.7.1  控制进度的输入 317

8.7.2  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 317

8.7.3  控制进度的输出 318

8.7.4  项目进度控制示例 320

第9章  项目成本管理 325

9.1  成本管理概念及相关术语 325

9.1.1  成本与成本管理概念 325

9.1.2  相关术语 327

9.2  制订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328

9.2.1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订的输入 328

9.2.2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订的工具与技术 329

9.2.3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订的输出 330

9.3  项目成本估算 331

9.3.1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相关因素 331

9.3.2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步骤 332

9.3.3  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 333

9.3.4  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入、输出 335

9.4  项目成本预算 338

9.4.1  项目成本预算及作用 338

9.4.2  项目成本预算的基本概念 338

9.4.3  制订项目成本预算的步骤 338

9.4.4  项目成本预算的工具与技术 339

9.4.5  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入、输出 339

9.5  项目成本控制 342

9.5.1  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342

9.5.2  项目成本控制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342

9.5.3  项目成本控制的输入、输出 349

*10章  项目质量管理 351

10.1  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351

10.1.1  质量及质量管理概念 351

10.1.2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史 352

10.1.3  项目质量管理 354

10.2  规划质量管理 354

10.2.1  规划质量管理概述 354

10.2.2  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入 356

10.2.3  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357

10.2.4  规划质量管理输出 358

10.3  实施质量保证 359

10.3.1  实施质量保证概述 359

10.3.2  实施质量保证输入 360

10.3.3  实施质量保证方法与工具 361

10.3.4  实施质量保证输出 361

10.4  质量控制 362

10.4.1  质量控制概述 362

10.4.2  质量控制输入 363

10.4.3  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 364

10.4.4  质量控制输出 369

练习题 370

*11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372

11.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372

11.1.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过程的定义 372

11.1.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概念 374

11.2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374

11.2.1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375

11.2.2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输入 377

11.2.3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输出 379

11.3  项目团队组织建设 381

11.3.1  组建项目团队 381

11.3.2  项目团队建设 384

11.4  项目团队管理 389

11.4.1  项目团队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389

11.4.2  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 390

11.4.3  冲突管理 390

11.4.4  项目团队管理的输入、输出 392

延伸阅读:现代激励理论及项目经理所需具备的影响力 395

*12章  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402

12.1  沟通的基本概念 402

12.1.1  沟通的定义 402

12.1.2  沟通的方式 404

12.1.3  沟通渠道的选择 405

12.1.4  沟通过程的有效性 409

12.1.5  沟通基本技能 409

12.2  制订沟通管理计划 410

12.2.1  制订沟通管理计划的输入 410

12.2.2  制订沟通管理计划的工具 411

12.2.3  制订沟通管理计划的输出 412

12.3  管理沟通 413

12.3.1  管理沟通的输入 413

12.3.2  管理沟通的工具 413

12.3.3  管理沟通的输出 414

12.4  控制沟通 415

12.4.1  沟通过程控制的输入 415

12.4.2  控制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416

12.4.3  控制沟通的输出 417

12.5  项目干系人管理 418

12.5.1  项目干系人管理所涉及的过程 420

12.5.2  识别项目干系人 422

12.5.3  编制项目干系人管理计划 428

12.5.4  管理干系人参与 433

12.5.5  控制干系人参与 437

*13章  项目合同管理 443

13.1  项目合同 443

13.1.1  合同的概念 443

13.1.2  合同的法律特征 444

13.1.3  有效合同原则 444

13.2  项目合同的分类 445

13.2.1  按信息系统范围划分的合同分类 445

13.2.2  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的合同分类 446

13.3  项目合同签订 447

13.3.1  项目合同的内容 447

13.3.2  项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448

13.3.3  项目合同谈判与签订 449

13.4  项目合同管理 452

13.4.1  合同管理及作用 452

13.4.2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453

13.5  项目合同索赔处理 455

13.5.1  索赔概念和类型 455

13.5.2  索赔构成条件和依据 456

13.5.3  索赔的处理 456

13.5.4  合同违约的管理 458

*14章  项目采购管理 460

14.1  采购管理的相关概念和主要过程 460

14.1.1  概念和术语 460

14.1.2  采购管理的主要过程 460

14.2  编制采购计划 462

14.2.1  编制采购计划的输入、输出 463

14.2.2  用于编制采购计划过程的技术和方法 472

14.2.3  工作说明书 473

14.3  实施采购 474

14.3.1  实施采购的输入 475

14.3.2  实施采购的方法和技术 476

14.3.3  实施采购的输出 478

14.4  招投标 479

14.4.1  招标人及其权利和义务 479

14.4.2  招标代理机构 480

14.4.3  招标方式 481

14.4.4  招投标程序 481

14.4.5  投标 481

14.4.6  开标、评标和中标 481

14.4.7  供方选择 482

14.4.8  相关法律责任 483

14.5  控制采购 484

14.5.1  控制采购的输入 485

14.5.2  控制采购过程使用的工具与技术 486

14.5.3  控制采购的输出 487

14.5.4  结束采购 488

*15章  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 491

15.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491

15.1.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 491

15.1.2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管理的规则和方法 492

15.2  配置管理 493

15.2.1  配置管理的概念 493

15.2.2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498

15.2.3  配置标识 498

15.2.4  配置控制 499

15.2.5  配置状态报告 501

15.2.6  配置审计 501

15.2.7  发布管理和交付 502

*16章  变更管理 504

16.1  项目变更的基本概念 504

16.1.1  项目变更的含义 504

16.1.2  项目变更的分类 504

16.1.3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 505

16.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505

16.3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与工作程序 506

16.3.1  角色职责 507

16.3.2  工作程序 507

16.4  变更管理相关事项 511

16.4.1  变更管理操作要点 511

16.4.2  变更管理和整体管理及配置管理的关系 511

*17章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512

17.1  信息安全管理 512

17.1.1  信息安全含义及目标 512

17.1.2  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 513

17.2  信息系统安全 519

17.2.1  信息系统安全概念 519

17.2.2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 520

17.2.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521

17.3  物理安全管理 527

17.3.1  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 527

17.3.2  技术控制 530

17.3.3  环境与人身安全 530

17.3.4  电磁兼容 532

17.4  人员安全管理 533

17.4.1  安全组织 533

17.4.2  岗位安全考核与培训 534

17.4.3  离岗人员安全管理 534

17.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535

17.5.1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 535

17.5.2  应用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536

17.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541

*18章  项目风险管理 543

18.1  风险概述 543

18.1.1  风险的定义 543

18.1.2  风险的分类 543

18.1.3  风险的性质 544

18.2  项目风险管理 545

18.3  规划风险管理 548

18.3.1  规划风险管理的输入 549

18.3.2  规划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550

18.3.3  规划风险管理的输出 550

18.4  识别风险 553

18.4.1  识别风险的输入 554

18.4.2  识别风险的工具与技术 555

18.4.3  识别风险的输出 557

18.5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558

18.5.1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 558

18.5.2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的工具与技术 559

18.5.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出 561

18.6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561

18.6.1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入 562

18.6.2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与技术 562

18.6.3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出 566

18.7  规划风险应对 567

18.7.1  规划风险应对的输入 568

18.7.2  规划风险应对的工具与技术 568

18.7.3  规划风险应对的输出 570

18.8  控制风险 572

18.8.1  控制风险的输入 572

18.8.2  控制风险的工具与技术 573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本书根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2版)》编写,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经理)岗位所要求的主要知识以及应用技术做了阐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知识、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管理一般知识、项目立项管理、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等,还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一些项目管理的案例分析。 本书是参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应试者的必读教材,也可以作为信息化教育的培训和辅导用书,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参考用书。由于书中提供的一些技术、工具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书也能够作为在职人员工作时的工具用书。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2版)》考前精炼与实战演练 一、 全景透视,考点精准锁定 本书紧密围绕最新发布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对历年考试真题进行深度剖析与归类。我们精选了历年真题中出现频率极高、考查形式多样的典型试题,并根据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性梳理。这不仅能帮助您快速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更能让您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备考效率。 核心价值: 大纲精讲: 逐条对照考试大纲,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确保内容覆盖全面,不留盲点。 热点预测: 通过对历年考题数据的统计分析,精准预测考试趋势,帮助您将精力集中在最有可能出现的考点上。 易错题辨析: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知识盲区和易错点,进行深入剖析,提供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重复犯错。 知识体系构建: 引导读者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考试内容。 二、 计算题深度解析,化繁为简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中的计算题是许多考生的“拦路虎”。本书特别设置了“计算类试题详解”专章,力求将复杂的计算模型和公式拆解得清晰易懂。我们精选了历年来出现的各种计算题型,并为每道题提供了详尽的解题步骤、思路分析以及相关的理论背景。 核心价值: 公式推导与应用: 不仅提供公式,更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您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应对变式题。 实战演练: 选取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计算题,涵盖进度管理(如挣值管理、关键路径法)、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 技巧归纳: 总结解题技巧和常用方法,指导考生如何快速识别题型,准确套用公式,高效完成计算。 多角度解析: 对于同一问题,可能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拓宽考生的解题视野,增强应对能力。 易错点警示: 针对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如单位错误、公式套用错误、数据录入错误等),提前进行提示和防范。 三、 历年典型试题归类,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书精心整理并归类了历年来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典型试题。这些试题不仅涵盖了考试的各个模块,更体现了出题老师的考察意图和思维方式。通过对这些试题的深入研究,您可以: 核心价值: 题型分类: 将试题按照知识模块(如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收尾、项目整体管理、干系人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团队管理、职业道德等)进行细致划分,便于您针对性复习。 考查角度分析: 对每一类试题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考查的重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陷阱”设置。 解题思路引导: 提供标准的、最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您准确理解题意,快速找到答案。 难易程度区分: 对试题进行适当的难易程度标识,帮助您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重点攻克难题。 实战模拟: 读者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 四、 备考策略与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不仅仅是题目和答案的汇编,更是一本贯穿始终的备考指南。我们将在内容中穿插专业的备考策略和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学习效果。 核心价值: 高效学习方法: 推荐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点串联、错题集整理等,帮助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时间管理建议: 提供合理的复习时间规划建议,帮助您合理分配复习进度,避免临时抱佛脚。 答题技巧传授: 针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不同题型,传授实用的答题技巧,如审题技巧、干扰项排除法、论述题结构化等。 心态调整指导: 关注考生的备考心态,提供缓解压力、建立自信的方法,帮助您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理论与实践结合: 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的结合,使您不仅能通过考试,更能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未来的项目管理实践中。 本书的目标读者: 所有参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考生。 希望系统梳理和巩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初级和中级项目管理人员。 寻求高效备考方法和实战演练的在职工程师。 计划进入IT项目管理领域的初学者。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的每一个知识点。 熟练掌握各类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精通历年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策略。 构建系统化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建立自信,从容应对考试挑战。 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认真学习和反复演练,您一定能够顺利通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为您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和“过程改进”这类前瞻性内容特别感兴趣,因为这决定了一个组织未来能走多远。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把这部分内容变成一个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这些理论模型“植入”到日常的项目执行流程中,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作者清晰地指出了,很多企业在推行过程改进时,往往因为急于求成,导致制度成了“僵尸文件”。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实施路线图,比如如何先从“高价值、低复杂度”的流程点入手进行试点优化,并建立有效的反馈闭环机制。它甚至讨论了在推行变革时,如何应对来自团队内部的“抵触情绪”和“路径依赖”思维。这种对组织行为学和变革管理的洞察,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考试辅导工具。它提供了一种战略性的视角,让我思考的不再是“如何通过这个项目”,而是“如何通过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驱动我们整个部门乃至公司的效能跃升”。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赋能,非常宝贵。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全能型”的教材持保留意见,总觉得样样通样样松。然而,这本书在对“历年典型试题归类”的处理上,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分类逻辑非常新颖,不是简单的按年份排序,而是依据“知识域”和“难度等级”双维度进行交叉归纳。比如,它会专门开辟一个章节,集中剖析近五年所有涉及“沟通管理”中关于“冲突解决机制”的考题,并对比不同年份考题侧重的角度变化。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出题人的偏好和命题趋势的演变。更重要的是,它对于那些“陷阱题”的解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侦察训练。它会详细分析一个错误选项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诱人,它利用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或存在误解,然后提供“避雷指南”。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让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做题,而是在学习如何与“出题者”进行思维博弈。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复习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备考效率,让我不再为海量的旧题感到无从下手。

评分

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转入项目管理岗位的从业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往往在于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术语和标准框架的“翻译”过程。我需要一本既能提供权威性,又能用大白话把“黑话”解释清楚的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涉及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部分,它保持了高度的严谨性和术语的准确性,确保了知识的“硬核”地位;而另一方面,在解释复杂模型或流程图时,作者总会穿插一些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比喻,甚至会引用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小场景来佐证观点。比如,它用“搭积木”的比喻来解释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层级关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这种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曲线。它让我感觉到,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可以通过严谨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这种易读性,是很多官方教材望尘莫及的。

评分

我最近在准备软考中级考试,市面上相关的资料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并不多。这本《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对“考试大纲”的精准把握和超越。它显然不是简单地把大纲的条目堆砌起来,而是以大纲为骨架,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填充了血肉。尤其在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挣值管理(EVM)中的关键指标解读,或者关键路径法(CPM)与蒙特卡洛模拟的应用场景区分上,作者的阐述清晰得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直击要害。我发现自己过去在理解某些管理流程时存在的盲区,在这本书里被迅速填补了。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计算类”题型的处理方式,摒弃了繁琐的公式推导,转而侧重于“情景代入”和“快速判断”。这对于应试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考试中留给计算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背公式,而是如何在限定时间内,通过对项目情景的快速分析,锁定最核心的变量,从而迅速得出答案。这种侧重于“应用能力”的讲解模式,远比单纯的知识点罗列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那种厚实感让人觉得内容肯定很扎实。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上的深度。首先,它对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有非常深刻的剖析,不仅仅停留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罗列上,而是真正结合了国内信息技术行业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定义到最终交付和运维——进行了精细化的梳理。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这两块,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过于理想化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在实际多方协作、技术快速迭代的环境下,如何构建一套可操作、能落地的管理框架。比如,它对于如何平衡甲方、乙方、以及潜在的监管方之间的利益冲突,给出了不少基于实践的建议,这对于我目前负责的跨部门大型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它在整合敏捷(Agile)与传统瀑布模型(Waterfall)方面所做的努力,它没有武断地推崇某一种方法论,而是指导读者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性去选择合适的混合模式,这种务实的态度,是很多理论书籍所不具备的。那种将理论与实战紧密结合的文字功底,让人读起来非常带感,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项目经理正在耳边娓娓道来。

评分

不错哦,值得拥有

评分

1

评分

还不错了。质量可以,发货速度快

评分

挺好的,还挺快,正版图书

评分

送货速度超快,书和网上的一致,质量很好,应该是正版

评分

好!

评分

OK

评分

正版书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 应该是正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