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最好的我们(签名本)
原价:55.00元
作者:八月长安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0462642
字数:400000
页码:全两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八月长安创作五年全新力作!继《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之后第三部长篇小说!
·随书附赠著名音乐人杨炅翰创作同名主打歌CD,以及记忆明信片,收录知名画手绘制精美彩插,极具收藏价值。
·人们总是觉得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这一次,我们和整个青春做告别。
内容提要
你总是说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
这一次,让我们和耿耿、余淮、余周周、林杨、洛枳、盛淮南一起和整个青春做告别。
八月长安全新力作。
你还记得高中时的同桌吗?那个少年有世界上最明朗的笑容,那个女生有世界上最好看的侧影。高中三年,两个人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记忆里面转圈。本书以怀旧的笔触讲述了女主角耿耿和男主角余淮同桌三年的故事,耿耿余淮,这么多年一路走过的成长故事极为打动人心,整个故事里有的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细碎的点点滴滴,将怀旧写到了极致,将记忆也写到了极致。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耿耿(No.1 – No.7)
第二章 耿耿余淮(No.8 – No.12)
第三章 另一只脚(No.13 – No.17)
第四章 喂,所以我们坐同桌吧(No.18 – No.23)
第五章 最好莫过陌生人(No.24 – No.26)
第六章 新生活(No.27 – No.31)
第七章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No.32 – No.39)
第八章 形式主义大泛滥(No.40 – No.46)
第九章 摸底(No.47 – No.53)
第十章 对不起,我没有听懂 (No.54 – No.60)
第十一章 寂寞的季节(No.61 – No.64)
第十二章 别人的生活(No.65 – No.69)
第十三章 校庆(上)(No.70 – No.76)
第十四章 校庆(中)(No.77 – No.81)
第十五章 校庆(下)(No.82 – No.86)
第十六章 我真的很喜欢,你 (No.87 – No.91)
第十七章 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车(No.92 – No.95)
第十八章 期中考试(上)(No.96 – No.98)
第十九章 期中考试(下)(No.99 – No.104)
第二十章 家长会(上)(No.105– No.110)
第二十一章 家长会(中)(No.111– No.118)
第二十二章 家长会(下)(No.119– No.128)
第二十三章 局外人 (No.129– No.132)
第二十四章 夜游(No.133– No.136)
第二十五章 打探(No.137– No.138)
第二十六章 陈雪君(No.141– No.144)
第二十七章 你到底明不明白(No.145– No.149)
第二十八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No.150– No.157)
第二十九章 β (No.158– No.161)
第三十章 理直气壮(No.162– No.167)
第三十一章 重新做人(No.168– No.172)
第三十二章 座机座机请回答(No.173– No.178)
第三十三章 别有用心(No.179– No.184)
下册
……
作者介绍
八月长安:
昵称二熊,哈尔滨长大,北京读书,现居上海。
代表作:
【振华高中三部曲】
《你好,旧时光》三册装典藏版
《暗恋·橘生淮南》两册装典藏版(2013年8月出版)
《最好的我们》两册装(2013年7月出版)
【改编电影小说】
《被偷走的那五年》(2013年7月出版)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那一定是“呼吸感”。这本书的节奏掌握得非常精妙,如同专业指挥家的乐章,有舒缓的慢板,也有激昂的快板,但绝不会让人感到窒息或拖沓。那些关于学习、关于友谊的描摹,不是简单的背景板,而是有机地融入了人物的命运轨迹。比如,那种为了共同目标而拼尽全力的集体氛围,那种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带来的连锁反应,都被捕捉得栩栩如生。更难得的是,它成功地避开了将“友情”和“爱情”简单对立的陷阱,而是让它们相互渗透,共同构筑起一个完整的青春图景。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环境细节的运用,无论是斑驳的教室墙壁,还是老旧的单车棚,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成为见证主角们心路历程的无声角色。这种场景与心境的完美耦合,使得阅读体验极具沉浸感,你仿佛能闻到试卷上墨水的味道,听到走廊上响起的课间喧哗。它不是在“讲述”故事,而是在“重现”一个特定时空下的生命状态,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评分这部作品,简直是夏日午后一缕清爽的微风,带着樟树叶被阳光晒透后特有的那种香气,直往人心底里钻。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种不动声色的细腻给抓住了。它不像有些青春文学那样,动辄就用夸张的笔墨去描绘那些轰轰烈烈的事件,而是将镜头聚焦在那些再日常不过的片段里:放学路上两人并肩走过,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谁也没说话,但空气里却满是心照不宣的默契;或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两人匆忙躲进街边的小屋檐下,雨点敲打着地面,世界仿佛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作者的文字功力高超,她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从最平凡的对话中,提炼出青春期特有的那种敏感和笨拙。那些青涩的喜欢,小心翼翼的试探,因为害怕弄坏了眼前这份美好而选择的克制,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着读着,我常常会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年纪,心跳会不自觉地加快,为那些不被言说的情愫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甜。它没有给出任何标准答案,只是温柔地展示了那个阶段里,我们如何笨拙又热烈地成长着,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世界达成和解。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在不经意间,就彻底沦陷进去。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又一本老套的校园故事”的心态去翻阅的,毕竟市面上这类题材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套路。然而,这部作品在情节的推进上,展现出了一种近乎冷酷的写实主义,让人始料未及。它没有让主角们拥有什么超凡的背景,也没有安排什么狗血的误会,而是非常真实地还原了“成长”本身的模样——它充满了遗憾、错过和成长带来的必然分离。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度挖掘,那些青春期的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面对压力时的挣扎,都写得极其深刻。它不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播放一段被精心剪辑过的、带着时代印记的生活录像。特别是那些关于“选择”与“代价”的探讨,即便是成年后的我们,在回顾那些岔路口时,依然会感到心头一紧。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敢于直面青春的不完美和灰色地带,不粉饰太平,却又在那种真实中,给予读者一种强大的共情力量。读完之后,留下的不是虚幻的浪漫,而是对过去时光一种沉甸甸的、带着敬意的回望。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剂“情绪稳定剂”。在充斥着快餐式阅读的当下,它提供了一种难得的、缓慢而深邃的阅读体验。它的叙事结构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充满了跳跃和回忆的穿插,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宿命感。每次视角转换,都像是在旧相册里翻找一张泛黄的照片,每一个细节的重现都带来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成长的代价”这一主题的处理,它没有将“长大”描绘成一场胜利,而更像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告别仪式。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承诺,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在时间面前都显得如此脆弱。读到一些关键情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的用词,那种精准到令人心疼的文字张力,是很多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它教会我,真正的成熟,或许就是接受那些无可挽回的失去,并在记忆的碎片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这本书读完后,感觉心是空的,但同时也是充实的,这是一种非常复杂而美好的感觉。
评分这部作品展现了一种极其克制的叙事美学。它成功地捕捉到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精髓,这在青春题材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人物之间的交流,常常是“留白”的艺术,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未尽之言,反而比直白的表白更具穿透力。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物宿命的某种敬畏,她没有试图去强行改变任何既定的轨道,而是让一切按照它本该发生的方式发生,哪怕结局是带着一丝苦涩的。这种尊重故事本身的创作态度,使得整部作品的基调显得格外高贵和成熟。它探讨的议题远超校园本身,延伸到了自我身份的构建、阶层差异的微妙影响,以及原生环境对个体选择的无形塑造。阅读过程中,我数次被那些对白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所震撼,它们不是说教,而是主角们在真实困境中挣扎、探索后自然流露出的光芒。这部作品,绝对值得被反复品读,因为它每一次重读,都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为你揭示出新的、更深层的含义。
评分好的很,物有所值!
评分非常好
评分这书挺棒的,看完感觉很好,曾经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评分物流超快 正在读中
评分很好,值得拥有
评分很不错!
评分这书挺棒的,看完感觉很好,曾经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评分包装很好,书很精致
评分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