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正版特价)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1015408 |
| 图书定价: | 99元 |
| 图书作者: | [美]马库斯·克雷布兹(Markus Krebsz)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6/9/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4767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84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马库斯·克雷布兹先生目前从事战略管理顾问工作,在证券化和信用评级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拥有超过18年的金融市场从业经历,是一位在国际领域广受关注的专业讲师和富有经验的专业论坛召集人。马库斯先生目前担任世界银行的信用评级专家,参与了若干非洲国有企业相关的大型课题项目。此前,马库斯先生曾在一家大型英国银行集团任职,负责管理风险快速解决团队,其间他设计开发了这家银行的贷款承诺指数,该指数后来被英国财政部使用。马库斯先生还曾组建并管理该银行的监测和收益表现分析团队,负责监测管理世界上结构性金融债券投资组合之一。 马库斯先生曾在惠誉评级公司基础设施证券化团队中担任初级分析师,主要专注于贸易应收账款、租赁、库存以及与政府相关的项目。他同时也参与交易监测团队有关创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马库斯先生是特许证券和投资学院(CISI)工作手册的评审委员,负责编写“金融服务风险”“操作风险”“投资运营中的IT问题”等内容部分。他还担任特许证券和投资学院风险和IT论坛委员会的委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马库斯先生积极参与了多个工作组,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并提供了诸多深刻见解以及富有创见的资本市场政策措施建议。 译者简介 夏杨 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系货币银行与金融专业理学硕士。长期从事证券化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理财产品设计研发及智能投顾系统开发等专业领域工作,参与出版《家庭财富升级从资产配置开始》、“资产管理蓝皮书”系列等著作。目前供职于某国有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受聘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外部咨询专家。 蒋则沈 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系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目前从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政策研究和监管工作。 |
| 内容简介 |
| 结构化证券常常被人视为复杂而不透明之物。长期以来,大多数的证券化业务参与者也都只专注于证券化价值链的某一具体环节,缺乏完整的观察视角。在身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市场正在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变得更标准化和透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也更加协调统一,整个市场开始关注投资者的利益并致力于让债券工具变得更加完善。放眼未来,为了让市场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证券化业务的各方参与者都需要进一步树立更广阔的视角,自身的交易角色和市场位置,对证券化项目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在本书中,作者马库斯·克雷布兹凭借着在全球金融市场多年积累的丰富从业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了解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项目的完整生命周期提供了导引。本书: 基于金融危机中的教训,介绍了从事证券化业务应当遵循的良好实践原则; 带领读者深入基本的证券化项目的结构,了解其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步骤; 探讨分析证券化项目各个业务环节的实操细节,从发行前阶段(战略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经济性分析和项目文件),正式发行阶段(信用评级、投资者偏好/市场营销、法律考量),到发行后监测阶段(信息报告、监测和收益表现分析、赎回); 独树一帜地将主流服务商提供的证券化业务数据、分析、基础工具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归纳汇总和介绍。涉及的服务商包括:ABXchange、彭博、CapitalTrack、FitchSolution、Intex、Lewtan Technologies(ABSNet)、Moody’s Wall Street Anlytics、Principia Partners 和 Trepp; 向读者开放了作者个人的“工具箱”,全面地提供了参考资料、表格、术语表和其他有用资源。 本书探寻证券化业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视角富有开创性,全书内容完整周密且注重实用。在当今市场中,各方从业者都积力于促进证券化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本书恰好可以为证券化市场的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
| 目录 |
丛书序/Paul Smith 丛书序(英文版) 丛书介绍 译者序 证券与投资特许学院 献词 前言 致谢 第1章 导论 / 1 1.1 概述:关于本书 / 1 1.2 交易步骤流程图概览 / 2 1.3 本书按市场参与方角色进行划分的写作结构 / 4 第一部分 金融危机和危机之后 第2章 反思:错在何处 / 6 2.1 概述 / 6 2.2 数据、信息披露和标准化处理 / 7 2.3 纸质版报告 / 8 2.4 电子版报告 / 9 2.5 数据推送服务 / 10 2.6 统一定义 / 10 2.7 披露标准 / 11 2.8 贷款审核标准 / 11 2.9 尽职调查 / 12 2.10 证券化交易的动机 / 13 2.11 套利 / 14 2.12 选择性购买评级 / 14 2.13 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 15 2.14 金融模型、假设和黑匣子 / 16 2.15 自主分析 / 18 2.16 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措施 / 18 2.17 高级管理层认知 / 19 2.18 穿透洞悉能力和全局跨部门控制力 / 20 2.19 盯市定价、模型定价和无流动性债券定价 / 20 2.20 政府营救计划:下一步是什么 / 21 2.21 房地产再证券化投资工具:非公开评级与公开评级 / 21 2.22 结论 / 22 第3章 展望变革:已经采取的措施 / 23 当前的监管改革动议概述 / 23 第4章 良好行为准则 / 25 4.1 数据 / 26 4.2 定义内涵 / 34 4.3 规范标准 / 37 4.4 市场面临的投资者问题 / 40 4.5 证券化的动机和交易驱动力 / 41 4.6 分析 / 45 第二部分 证券化项目的生命周期 第5章 战略和可行性 / 54 5.1 战略性考虑 / 54 5.2 实施证券化的主要信号 / 70 5.3 证券化项目的结构类型 / 70 5.4 资产类别 / 76 5.5 私募发行、公募发行、通道融资 / 78 5.6 信用增级和定价 / 79 5.7 证券化资产完备性和可行性分析 / 85 5.8 文件审核 / 103 5.9 目标基础资产及项目经济性 / 107 5.10 评级机构和金融模型 / 111 5.11 评级模型 / 114 5.12 评级方法 / 119 第6章 发行前阶段 / 126 6.1 常规的发行工作时间表 / 126 6.2 项目实施所需资源 / 126 6.3 项目参与方 / 130 6.4 项目文件 / 137 6.5 项目结构设计 / 146 第7章 发行中阶段 / 153 7.1 项目文件、项目推介和路演 / 153 7.2 发售前报告 / 155 7.3 项目定价与发行 / 156 7.4 新发行报告 / 157 第8章 发行后阶段 / 158 8.1 贷后管理服务和信息报告 / 158 8.2 项目收益表现的衡量 / 167 8.3 收益表现分析流程 / 168 8.4 项目偿还 / 179 第三部分 工具箱 第9章 理解复杂交易 / 182 9.1 结构表 / 183 9.2 分析能力 / 183 9.3 过度依赖评级的风险 / 184 9.4 分析导览图 / 191 第10章 数据 / 194 10.1 数据的“含义” / 194 10.2 静态信息 / 197 10.3 动态数据点 / 198 10.4 数据提供商 / 199 第四部分 分析工具 第11章 供应商 / 202 第12章 ABSXchange / 203 12.1 介绍 / 203 12.2 历史表现数据 / 204 12.3 资产池表现功能区 / 206 12.4 投资组合监测 / 209 12.5 创建基准指标 / 211 12.6 现金流分析 / 211 12.7 单一债券现金流分析 / 212 12.8 单一现金流预测结果 / 215 12.9 高级功能 / 216 第13章 彭博 / 218 第14章 CapitalTrack / 220 14.1 结构化融资工具管理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正在改变 / 220 14.2 美中不足 / 221 14.3 CapitalTrack公司——新模式 / 225 第15章 惠誉解决方案 / 232 15.1 产品和服务 / 232 15.2 研究服务 / 235 15.3 结构化融资解决方案 / 236 15.4 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模型 / 240 第16章 Intex / 243 16.1 公司历史 / 244 16.2 概况 / 245 16.3 现金流模型和数据 / 245 16.4 研发和发布的新产品 / 251 16.5 合作伙伴 / 252 第17章 Lewtan科技 / 254 17.1 快速发展行业的领军者 / 254 17.2 开拓进取 / 255 17.3 全球化解决方案 / 259 17.4 面向监管变革的更新 / 260 17.5 附带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据推送功能的工作流程 / 262 17.6 ABSNet定时输出工具 / 262 17.7 住宅价格下跌与寻求更好的分析工具 / 263 17.8 对更细化数据的需求 / 265 17.9 光明的未来 / 268 第18章 穆迪华尔街分析 / 270 18.1 ABS/MBS投资者工具:结构化融资工作站 / 270 18.2 CDO投资者的工具 / 271 18.3 ABS/MBS发行者的工具 / 273 18.4 为资产管理机构设计使用的CDO工具 / 274 18.5 供项目结构设计者使用的CDOEdge工具 / 276 18.6 CDOnet UNDERWRITER工具 / 276 第19章 Principia结构化融资数据平台 / 278 19.1 投资组合管理 / 280 19.2 风险管理:现金流和敞口分析 / 286 19.3 运营和管理 / 294 19.4 总结 / 298 第20章 Trepp / 300 20.1 公司历史 / 300 20.2 产品套件 / 301 20.3 针对CMBS的Trepp服务 / 304 20.4 Trepp衍生品 / 308 20.5 TreppLoan工具 / 310 20.6 Powered by Trepp工具 / 312 20.7 近期发展 / 314 20.8 Trepp的市场关系 / 315 20.9 未来 / 316 第21章 作者的工具箱 / 318 21.1 概述 / 318 21.2 评级工具 / 319 第22章 彭博终端上的结构化融资产品分析工具:使用技巧和提示 / 324 22.1 结构偿付功能 / 324 22.2 超级收益率表格 / 339 22.3 抵押贷款信用支持功能 / 365 22.4 基础资产表现功能 / 369 22.5 CMBS贷款详情界面 / 379 22.6 逾期报告 / 402 22.7 基础资产构成图 / 406 22.8 现金流表格 / 411 22.9 偿付信息功能 / 430 22.10 评级调整 / 432 22.11 个人住房抵押债券应用程序接口工作表 / 434 第23章 专业网站和其他资源 / 442 23.1 自律协会 / 442 23.2 免费数据平台 / 443 23.3 服务提供商 / 444 23.4 证券化期刊和其他有用资源 / 446 23.5 信用评级机构 / 449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评级 附录C 名词缩写列表 附录D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CFA考生,持证人,金融业者 探寻证券化业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视角富有开创性内容完整周密且注重实用 为证券化市场的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
我拿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内心是带着一份期待与一丝忐忑的。坦白说,“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些名词,对我来说,就像是金融世界的“黑话”,虽然经常在新闻里听到,但对其内在运作原理却知之甚少。我一直觉得,金融市场之所以能够如此活跃,并不断创新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背后一定有着一套精妙的机制,而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很可能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探究这些复杂的金融运作。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清楚“证券化”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会对传统的融资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结构化融资”又如何在“结构”的构建中,实现风险与收益的精细化分割和配置?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贴近现实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金融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比如说,一些企业是如何通过将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来获得流动性的?银行又是如何通过将抵押贷款证券化来管理其资产负债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理解这些金融工具的设计理念,以及它们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然后我看到了书名,《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说实话,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串神秘的密码,我对它充满了敬畏,但又有点望而却步。因为我一直觉得,金融领域的这些玩意儿,要么是数学家的游戏,要么是金融巨鳄的操盘术,普通人很难窥探其中的奥秘。但是,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而且我一直坚信,任何复杂的知识,只要方法得当,都能被理解。所以我决定挑战一下这本书。我的期待是,它能够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穿过层层迷雾,让我看到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的真实面貌。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剥洋葱”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运作机制。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它们解决了什么现实中的金融难题?为什么它们会在金融市场上如此盛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回答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并且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其背后隐藏的经济动因和市场需求。我也不希望这本书只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我期待它能有生动的案例,能够让我看到这些概念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甚至是如何影响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尽管可能不那么直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风险、收益、以及不同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博弈的洞察。
评分说实话,拿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我心里是既期待又有点打鼓。因为“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些词,听起来就不是那种能轻松读懂的东西。我一直对金融投资有点兴趣,但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价格波动,而真正的“游戏规则”,那些深层的金融运作,我根本就不了解。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那个揭示“游戏规则”的宝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非常耐心地引导我。我最想弄明白的是,到底什么是证券化?这个过程是不是就像把一堆东西打包起来,然后变成一种新的、可以买卖的东西?它到底有什么好处,让大家都要这么做?还有,“结构化融资”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它比普通的融资方式更复杂,更“有技巧”?我希望作者能用清晰的语言,把这些概念解释清楚,而且能够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我特别喜欢看那种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书,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很多实际的案例,让我看到,比如银行是怎么把贷款打包卖出去的,或者一些公司是怎么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金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金融市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这些金融工具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评分拿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我当时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儿是干啥的?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而且有点难度。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东西挺感兴趣的,但又觉得很多概念都太抽象了,比如“融资”这个词,听起来就离我的日常生活很遥远。我一直想弄明白,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出现,它们到底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特别是像证券化这种,把一堆资产变成可以交易的证券,听起来就很神奇。所以,我拿到这本书,主要就是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希望能理解这些“高精尖”的金融操作。我希望这本书能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讲,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把这些复杂的玩意儿拆解开。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能不能解释清楚,到底什么是证券化?它跟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什么区别?结构化融资又是什么意思?它又是如何通过“结构化”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我能看到这些理论是怎么在现实中应用的。比如,一些公司是怎么把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卖出去的?银行是怎么把房贷打包成MBS的?这些操作背后涉及到哪些风险,又有哪些规避风险的机制?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告诉我“是什么”,更能告诉我“为什么”和“怎么做”。
评分拿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各种复杂的图表和精密的数学模型,因为“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两个概念,在我看来,都充满了专业性和技术性。我一直对金融市场背后的运作逻辑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创造出全新金融产品的金融工程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证券化的基本流程,从资产的筛选、打包、到信用增级,再到最终的证券发行,每一个环节都希望得到清晰的阐述。同时,我也想深入了解结构化融资的精髓,它如何通过设计不同的现金流分配结构,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丰富的案例研究,让我能够看到这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例如,我希望能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及债务抵押债券(CDO)等产品的实际构建过程,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表现。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些复杂的交易结构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是如何管理和转移风险的。我同样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些关于这些金融工具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监管机构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洞察。
评分当我看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了,因为我一直对金融市场中那些“看不见的手”的运作方式感到着迷。在我看来,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就是金融市场中最核心、最神秘的组成部分之一。我总觉得,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很多金融活动,比如发行股票、债券,都只是这个庞大体系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发动机”可能就在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之中。所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究竟什么是证券化?它如何将原本不流通的资产,比如一批贷款或者租赁合同,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这个过程涉及到哪些关键步骤和参与者?而“结构化融资”又是什么意思?它又是如何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偏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比如,一些公司是如何利用证券化来优化其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机构又是如何通过结构化融资来管理其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金融工具在市场中的演变、它们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监管问题的一些深刻洞察。
评分关于《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感觉它是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名字里带着“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些看起来就很有技术含量的词汇。我一直以来都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尤其是那些“幕后”的东西,充满着好奇。我总觉得,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很多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债券,只是冰山的一角,而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可能才是支撑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更底层、更复杂的机制。所以,我拿到这本书,首先期待的就是它能够为我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阐述证券化的基本概念,例如资产是如何被“证券化”的,这个过程涉及到哪些关键步骤,以及为什么要去这样做。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深入解释“结构化融资”的内涵,它是如何通过设计复杂的交易结构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从而实现融资目的的。我对书中是否能包含丰富的案例分析非常感兴趣,因为理论总是需要实践来印证。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真实世界的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是如何在特定市场环境下产生的,它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让我理解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我刚拿到手,名字叫《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听起来就挺学术的。我一直对金融里的这些“高大上”的概念有点好奇,特别是像ABS(资产支持证券)和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类东西,虽然知道它们很重要,但具体是怎么运作的,中间涉及多少复杂的金融工程和法律条文,我一直没太弄明白。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心里就燃起了希望,觉得这或许能解答我长久以来的疑惑。我对这本书的期望,首先是它能够清晰地解释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的基本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或者至少能对出现的术语进行详尽的解释。我希望作者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样,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交易结构和风险管理。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让我理解这些金融工具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它们在现实世界中解决了哪些问题,以及它们是如何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此外,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了解不同类型证券化产品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毕竟,金融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地到实际操作中的。我不太喜欢那种只讲理论、不谈实际的书,那样会让人感觉太空泛,无法真正学到东西。所以,这本书的实践性和案例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当我看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一定能满足我对金融世界深处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金融新闻,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热闹,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很多背后真正驱动市场运转的逻辑,我们是看不到的。而“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两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专业和深度,让我觉得它可能揭示了金融的“骨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部精密的解剖指南,把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一丝不苟地剖析开来,让我明白它们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又是如何被用来实现各种金融目的的。我特别期待它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要把原本不流通的资产,比如房贷、应收账款,变成可以公开交易的证券?这个过程的精髓在哪里?以及,“结构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又是如何通过层层设计来规避风险、分散收益,或者满足特殊投资者的需求的?我希望这本书能避免掉过于晦涩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术语,而是用更具象化的方式,或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讲述这些复杂的金融逻辑。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这些金融产品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他们又是如何考量风险与收益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而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
评分拿到《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这本书,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各种金融市场的场景,以及那些我一直不太理解的专业术语。我一直对金融投资和市场运作充满了好奇,但总是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价格涨跌,而对于支撑这一切的底层逻辑,却知之甚少。而“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这两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解开金融市场运作之谜的关键。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清晰、系统的方式,来解释清楚这些概念。我最想弄明白的是,到底什么是证券化?它如何把一堆资产变成可以交易的证券?这个过程的精髓在哪里?还有,结构化融资又是什么?它和普通的融资方式有什么区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生动的案例,让我能看到这些复杂的金融操作是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的。比如,一些企业是如何通过将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来获得资金的?银行又是如何通过将抵押贷款证券化来规避风险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金融市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这些金融工具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