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地震工程
  • 地震动参数
  • 区划图集
  • 中国
  • 标准
  • GB18306-2015
  • 建筑抗震
  • 工程地质
  • 灾害防治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18306
商品编码:1715981080

具体描述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标准编号】 GB 18306-2015
【标准名称】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英文名称】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map of China
【出版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 91.120.25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计划编号】 20101629-Q-419
【发布日期】 2015年5月15日
【实施日期】 2016年6月1日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标准定价】 460.00 
 
相关公告

 [2015-5-15]

 

 

内容简介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技术要素、基本规定和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工程建设和安全防灾基础标准,它基于我国多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地震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工程抗震实践经验,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地震动参数进行了科学划分和确定。本书的发布,为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对于提高我国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核心内容解析: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为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震动危险性提供量化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动参数的定义与分类: 地震动参数 是描述地震过程中地面运动特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地震动反应谱(如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位移反应谱)、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等。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地震动对不同频率结构的影响程度,是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输入。 反应谱 尤其重要,它描绘了在特定地震动作用下,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自由度体系所经历的最大反应(如加速度、速度或位移)。通过反应谱,工程师可以了解地震动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哪些频率范围,从而设计出能够有效抵抗相应频率地震动的结构。 本书中,对地震动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和应用说明,确保了使用者对这些参数的理解一致性。 2. 地震动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PSHA): GB 18306-2015 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严谨的地震动危险性分析基础之上的。这一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区域内地震活动的历史规律、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地震波传播衰减规律等因素,来评估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例如50年或100年)地面承受某一水平地震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的概率。 主要考量因素: 地震活动区划: 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本书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地震活动区域,对每个区域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震级范围、震源深度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参数: 对每个地震区,定义了其主要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如年平均地震发生率、最大震级等,这些参数是进行危险性分析的输入。 地震动衰减关系(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GMPEs): 根据不同类型的断层、距离、场地条件等,建立了不同地震动参数随距离衰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预测了当一个特定震级的地震发生在某个地点时,在不同距离处的地面运动强度。 场地效应: 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不仅取决于震源的地震参数和传播路径,还与场地的地质条件(如基岩、软土、硬土等)密切相关。本书详细考虑了不同场地类别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场地修正系数。 概率确定性: 危险性分析的核心是概率,即在规定时间内,某个地震动参数超过某个阈值的概率。例如,标准中给出了“超越概率”的概念,比如某一设计设防烈度下,在设定的工程使用年限内,地面最大加速度达到或超过某一值的概率。 3.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绘制与应用: 区划图的构成: GB 18306-2015 的最直观体现是其绘制的各种“区划图”。这些图直观地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在特定概率水平下(通常对应于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动参数值。 主要图件类型: 地震动反应谱图: 针对不同场地类别,绘制了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动反应谱曲线。工程师可以直接查阅这些曲线,获取设计所需的反应谱参数。 峰值加速度(PGA)等值线图: 显示了中国大陆在特定概率水平下,地面最大加速度的地理分布。 场地类别图: 详细划分了全国不同区域的场地类别,这是应用地震动参数的基础。 设防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关联: 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有明确的设防烈度要求,例如,基本设防烈度、标准设防烈度、重点设防烈度等。GB 18306-2015 标准将这些设防烈度与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如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等)联系起来。 设计地震分组: 为了简化设计,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设计地震分组,每个分组内的地震动特性相似。 应用流程: 工程师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首先确定该地区的场地类别。然后,根据工程要求的设防烈度,查阅GB 18306-2015提供的相应图表,获取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反应谱形状、特征周期、阻尼比等。最终将这些参数作为输入,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 4. 场地效应的详细考虑: GB 18306-2015 对场地效应的考虑尤为细致。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场地,对于地震波的放大和衰减作用截然不同。例如,松软土层会显著放大地震动,而坚硬的基岩则会减弱地震动的幅度。 场地类别划分: 标准对场地进行了精细的分类,通常从场地土的剪切波速、土层厚度等参数出发,将场地分为不同类别(如I类、II类、III类、IV类等),每一类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判别标准。 场地修正: 针对不同的场地类别,标准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或场地反应谱,以修正基岩上的地震动参数,得到实际场地上的地震动参数。这种精细化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抗震设计的准确性。 5. 重要性与意义: 基础性作用: GB 18306-2015 是中国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石。它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提供了统一的、科学的依据。 提高抗震能力: 通过采用更科学、更精细的地震动参数,可以使工程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对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促进技术进步: 该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也反映了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最新成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防灾减灾的宏观指导: 该标准不仅是工程设计的技术规范,更是国家在地震安全和防灾减灾方面的一项重要政策体现,指导着全国范围内的地震安全建设。 本书的构成与使用指南: 通常,一本完整的GB 18306-2015 标准书籍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前言: 介绍标准的背景、编制单位、主要贡献者等。 适用范围: 明确标准的应用边界和对象。 术语和定义: 对标准中使用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确保理解一致。 基本规定: 阐述了标准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 地震动参数确定: 这是核心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区域、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确定地震动参数。 可能包含:地震动参数的分类、概率地震动危险性分析方法、场地分类及场地效应修正方法、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等。 附录: 包含大量的图表,这是本书最核心和最常用的部分,如: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包括各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动参数等值线图。 场地类别图: 中国不同地区的场地类别划分图。 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图: 针对不同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的反应谱曲线。 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 用于进行更精细计算的参数。 条文说明: 对标准中各条文的编制依据、技术内容、取值原则等进行详细解释,有助于使用者深入理解标准的内涵。 如何使用 GB 18306-2015: 1. 确定工程位置: 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地理坐标。 2. 确定工程类别和设防烈度: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定工程的重要程度和所需的抗震设防烈度(如基本设防烈度、标准设防烈度等)。 3. 确定场地类别: 根据工程现场的地质勘察报告,按照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场地所属的类别。 4. 查阅相关图表: 在GB 18306-2015 标准书中,找到与工程位置、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相对应的图件或表格。 如果是确定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可能需要结合反应谱图和场地类别图。 如果是确定峰值加速度等参数,则查找相应的等值线图。 5. 获取设计地震动参数: 从查阅的图表中,直接读取或计算出所需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等。 6. 应用于结构设计: 将获取的地震动参数作为荷载输入,进行结构动力分析,设计结构的抗震措施。 总结: 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一部严谨、科学、实用的国家标准,它凝聚了我国在地震研究和工程抗震领域的智慧和经验。本书不仅为工程师提供了明确的设计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为保障我国基础设施的安全、提升国家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任何从事中国大陆地区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士而言,熟悉并正确应用GB 18306-2015 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严谨的科学著作,我一直对地震学和相关的工程应用充满好奇,而《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本书,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其技术细节,但仅从其名称和行业地位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其蕴含的知识深度和严谨性产生由衷的敬意。它不仅仅是一张图,更是一套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石。我设想,这本书的编纂过程必然凝聚了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心血,他们需要收集、分析海量的地震数据,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最终将抽象的地震动特性转化为可视化的参数,以便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和应用。这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魅力和人文的关怀。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虽然无法理解那些精深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和国家层面的安全考量。它提醒着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中国的地震防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了最基础、最权威的科学依据,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文件。我期待着有一天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去体会其中蕴含的科学逻辑和智慧。

评分

阅读《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充满了“实用主义”的科学光辉。它不是那种为了理论而理论的书籍,而是直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试想一下,在进行一项大型工程建设,比如修建一座高层建筑、一座大桥,或者一个核电站时,其选址、设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地震风险。而这本书,就是为工程师们提供最直接、最准确的“风险地图”。它将中国广阔的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地震动参数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对应着特定的地震动强度、频率特性等关键指标。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抗震设防标准都会有所不同,这是科学理性地应对自然灾害的体现。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数据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清晰呈现的,又是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地震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参数,极大地提高了地震风险评估的效率和科学性。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现,对提升中国整体的抗震设防水平、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地质向导”,为建设者们指明了安全的方向,规避了潜在的危险。

评分

对于《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本书,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其“科学严谨”的特性。作为一本国家标准,它的背后一定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严谨的科学论证。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地震数据、专业图表以及精密的计算模型,用以科学地界定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中国的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我能感受到,这本书代表了中国在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它为如何有效抵御地震灾害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科学智慧的体现。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硬核”。《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权威性。我虽然不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能感受到这本书所承载的巨大科学信息量和实践指导意义。它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闲书,而是一本需要细致研读、反复对照的工具书。我推测,书中的内容会包含大量的图表、数据、公式以及详细的说明,用以阐述不同地区地震动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工程设计。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这本书可能就是他们工作的“指南针”,指引他们如何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设计出能够抵御地震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它的价值在于,将抽象的地震科学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参数,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最基本、最可靠的安全保障。这本书的严谨性,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的科学态度和技术实力。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谨的科学体系”。《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个名称本身就透露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GB》代表着国家标准,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则表明了其内容是对中国地震动特性的科学划分和量化。我推测,这本书的编纂过程必然是严谨而科学的,它可能汇集了国内顶尖的地震学家、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心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震动参数提供了统一、权威的依据,这对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都至关重要。通过这本书,工程师们可以根据特定区域的地震动参数,设计出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从而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这是一种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典范,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

评分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权威”和“实用”。它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浏览的读物,而是承载着国家标准层面的科学信息和工程指导意义。我可以想象,这本书的出现,一定经历了漫长而严谨的科研攻关和数据验证过程。它为中国广袤的土地,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的地震动参数体系,这对于各地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提供了最基础、最可靠的科学依据。我特别欣赏这种将抽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工程应用的务实精神。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切实地指导工程实践,帮助人们更好地抵御地震带来的潜在威胁,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地图绘制师”,为建设者们绘制出最安全的“行进路线”。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深厚的科学底蕴”和“重要的实践意义”。《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个书名,就暗示着它是一本集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工程应用为一体的权威著作。我推测,书中必定包含了对中国各地地震活动规律的深刻剖析,以及基于这些规律得出的详细地震动参数。对于从事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他们进行项目设计和风险评估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地了解特定地区的地震风险,从而制定出最科学、最合理的抗震设防措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地震学理论具象化,并将其转化为可以直接指导工程实践的参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应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严谨、权威,充满了国家标准特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作为《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和“通用性”。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必须遵循的规范。对于从事土木工程、地震工程、城市规划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他们案头必备的“圣经”。我能想象,在编写和修订这个标准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了极其严谨的科学论证、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它代表着中国在地震动参数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和共识。我尤其对“区划图”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它将复杂的地震动特性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大致了解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程度。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科学性,更在于其法律效力,它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地震安全决策和工程实践,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分

当我看到《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本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无数张精密的地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这本书给我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地震,更是关于中国这片土地的“地质基因”的解读,是关于如何在自然的严峻考验下,保障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全的宏伟蓝图。作为一本国家标准,它背后一定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广泛的实践检验。我设想,它的编制过程,一定汇集了国内顶尖的地震学家、地质学家、土木工程师等等,他们通过数十年的观测、研究和数据积累,才能够形成这样一份权威的区划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提供了统一、科学的地震动参数依据,这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抗震设防、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等至关重要。它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科学精神的体现,是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承诺。

评分

这本书予我的感觉是“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的完美结合。当我了解到《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存在,我立刻联想到的是无数辛勤的科研人员,他们为了绘制这份详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图,必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份图不仅是一份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更是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任的态度。它为中国各地在地震多发区域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最权威、最科学的依据。我设想,书中的内容一定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复杂的地震动特性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参数,从而指导各地制定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这种将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保障民生、服务国家建设的实践,本身就充满了崇高的意义。这本书的存在,是对自然灾害的一次“科学预判”,更是对未来安全生活的一次“郑重承诺”。

评分

地图好大,看着好爽啊,这个资料绝对的正版

评分

正版图书

评分

挺大一本,暂未使用,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评分

评分

规范不错,卖家服务态度好!

评分

不错的购物体验,感谢京东

评分

不错的购物体验,感谢京东

评分

不错。

评分

价格蛮便宜的,地图没想到会这么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