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公共基础知识 考情分析(2) 高频考点汇总(2) 经典真题再现(3) 基础自测习题(5) 深度提高精练(19) 考情分析(31) 高频考点汇总(31) 经典真题再现(32) 基础自测习题(33) 深度提高精练(40) 考情分析(47) 高频考点汇总(47) 经典真题再现(48) 基础自测习题(50) 深度提高精练(68) 考情分析(83) 高频考点汇总(83) 经典真题再现(84) 基础自测习题(85) 深度提高精练(88) 考情分析(93) 高频考点汇总(93) 经典真题再现(94) 基础自测习题(95) 深度提高精练(103) 考情分析(108) 高频考点汇总(108) 经典真题再现(109) 基础自测习题(110) 深度提高精练(119) 考情分析(126) 高频考点汇总(126) 经典真题再现(127) 基础自测习题(128) 深度提高精练(140) 考情分析(149) 高频考点汇总(149) 经典真题再现(149) 基础自测习题(150) 深度提高精练(153) | 考情分析(156) 高频考点汇总(156) 经典真题再现(156) 基础自测习题(158) 深度提高精练(162) 考情分析(165) 高频考点汇总(165) 经典真题再现(165) 基础自测习题(166) 深度提高精练(169) 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考情分析(174) 高频考点汇总(174) 经典真题再现(174) 基础自测习题(175) 深度提高精练(180) 考情分析(184) 高频考点汇总(184) 经典真题再现(185) 基础自测习题(188) 深度提高精练(202) 考情分析(216) 高频考点汇总(216) 经典真题再现(217) 基础自测习题(219) 深度提高精练(232) 考情分析(245) 高频考点汇总(245) 经典真题再现(245) 基础自测习题(246) 深度提高精练(255) 下篇申论 考情分析(264) 高频考点汇总(264) 经典真题再现(284) 基础自测习题(307) 深度提高精练(322) 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 考试辅导课程简章(32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2) |
《中公版·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1001题》具有以下特色:
【考情分析】 总结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范围和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高频考点汇总】 针对真题,对高频考点进行汇总,明确告诉考试复习的重点。
【经典真题再现】 了解真题情况,是考生备考的必备环节。
【基础自测习题】 选择基础性习题,方便考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深度提高精练】 为了使教材的体例更加完善,为考生设置了深度题库精练模块,方便考生巩固积累重点难点知识,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中公版·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1001题》包括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其中,上篇又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公文、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与地理、事业单位概况、公民道德建设十个部分的考点;中篇又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的考点。每一部分都按照“考情分析+高频考点汇总+经典真题再现+基础自测习题+深度提高精练”的架构编写。考生可在备考阶段掌握多的知识点。
上篇公共基础知识
综合近几年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情况来看,政治部分所占比例较大,但考试的整体难度并不大。考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内容。考查内容以政治基础知识为主,个别题目与其他学科交叉考查,例如哲学试题多与古诗词、名人名言相结合。
考生在复习时要灵活掌握各个知识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以应对综合性试题。此外,考生平时还应多关注时事政治,尤其是一些重大时政事件。
【真题1】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关于改革,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C.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D.全面是指深化改革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答案】C。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项正确;同志强调,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B项正确;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项错误;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真题2】“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的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指()。
A.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简政放权,全面依法执政,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简政放权,全面依法执政,全面反腐倡廉
【答案】C。解析:2014年12月,总书记到科研院所考察、调研中,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是总书记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吹响了治国理政新号角。故本题答案选C。
【真题3】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的包括()。
①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②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
③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④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答案】A。解析:《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意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①②③④表述均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真题4】“思路决定出路”“脑子决定步子”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一经验的合理性在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答案】C。解析: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材料中“思路决定出路”“脑子决定步子”的说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D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故本题答案选C。
【真题5】下列关于“群众路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坚持执政为民,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C.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D.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运用
【答案】ABCD。解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D两项正确。坚持执政为民,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B项正确。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因此,C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故本题答案选ABCD。
【真题6】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的形成B.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形成
【答案】B。解析: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故本题答案选B。
【真题7】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D.是提升中国人民在世界地位的伟大旗帜
【答案】D。
【真题8】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解决环境资源问题B.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答案】C。解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故本题答案选C。
【真题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答案】错误。解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故本题判断错误
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点赞,这一点往往被很多考生忽略,但它直接影响到复习效率。2018年的这版,看得出中公在细节上做了优化。首先是字号和行间距的把握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高强度刷题的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其次,知识点和例题的分区非常明确,通过不同的背景色块或者边框进行区分,查找起来一目了然。我习惯于在书页边缘做笔记,这本书的页边距留得足够宽裕,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易错点。更关键的是,它在对历年真题的引用和模仿上做得非常到位,不像有些资料是把以前的真题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这本书的模拟题在难度设置上是做了阶梯式提升的,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人在做题的过程中能不断挑战自我,逐步适应考场压力。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体验,让原本枯燥的备考过程变得更有条理性和目标感。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目标明确、时间紧张的考生量身定做的“神助攻”!我之前报了几个辅导班,效果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要么是内容太浅泛,要么就是题型更新跟不上考纲的变化。但拿到这本《中公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用书》后,立刻感觉抓住了重点。首先,它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梳理简直细致入微,无论是马哲、毛概,还是法律常识和省情省策,每一块知识点都配有详尽的解析,绝不是那种生搬硬套教材的死板解释。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穿插的“易错点辨析”,很多我自己反复琢磨不透的边角料知识点,通过这种对比分析,瞬间就清晰明了了。而且,它的案例选择非常贴合河南本地的实际情况,这对于申论部分的论述尤其重要。我感觉作者团队肯定下了大功夫去研究近几年的真题,很多出题思路和命题角度都能在书里找到影子,这大大增强了我对考试的信心。相比市面上那些厚得像砖头、但很多内容都是陈词滥调的资料,这套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简直高出一个层次,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需要兼顾工作和复习的社会人员来说,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我选择这套书,就是看中了它高度的集成性和全面性。我不需要再单独买一本法律常识,再买一本时事政治,再买一套行测题库,这三者的精华都被整合在了这套书中。它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极大地节省了我筛选和整合资料的时间。我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的刷题和查漏补缺上。特别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河南省情”部分,资料零散且更新快,这本书的汇编非常及时,信息准确度很高,这让我对这个在很多考生中容易失分的模块有了稳定的信心。总而言之,它不是市面上那种哗众取宠、堆砌内容的辅导书,而是一套扎实、务实、真正以帮助考生通过考试为最终目标的工具书,用起来非常踏实。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对于申论的复习,很多考生都是“高分低能”,写出来的东西漂亮但分数上不去,核心问题在于缺乏对政策导向和政府思维的理解。这套书在解析申论材料和范文时,非常注重“应试性”的解读。它不仅告诉你“应该怎么写”,更重要的是解析了“阅卷人想看到什么”。例如,在分析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时,它会引导你从政府的治理角度去切入,运用官方的话语体系和政策词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民间情绪的表达上。这对于提升申论的“政治站位”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对策类题目的设置,它提供的对策建议往往是“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兼具的,涵盖了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技术支撑等多个层面,这让我明白了优秀的申论答案绝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展现出宏观思考的能力。这种深层次的思维训练,远比单纯背诵模板要有效得多。
评分说实话,最初我对“1001题”这个数字有点犯怵,担心是注水凑数的数量,但实际翻阅后发现,题目的设计水平远超我的预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特别是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那简直是申论考试里的“拦路虎”,但这本书的解题技巧讲解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没有采用那种复杂的数学公式硬算,而是侧重于快速锁定答案的技巧,比如排列组合里的“插空法”和“捆绑法”的实例应用,讲解得极其生动,配图也很清晰。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图形推理这种纯粹看天赋的部分,它竟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观察和归纳方法,让我这个曾经被图形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至少能保证看到一半以上的题目有思路可循。申论的1001题里,不同题型覆盖率非常广,从归纳概括到综合分析,再到大作文的审题立意,每一个模块都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且后面的参考答案和参考思路,逻辑性极强,完全可以作为模仿学习的范本,而不是那种空泛的官方套话。
评分很好,考试用不错
评分很好,考试用不错
评分不错,字迹清晰
评分还没开始看,学姐推荐的,应该不错
评分这本书还不错,就是发货不够快。
评分很好很满意很好
评分还没开始看,学姐推荐的,应该不错
评分很好,考试用不错
评分这本书还不错,就是发货不够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