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8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1001题

中公教育2018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1001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山西省
  • 公共基础知识
  • 综合知识
  • 中公教育
  • 2018年
  • 题库
  • 考试用书
  • 备考
  • 刷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公教育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19092
商品编码:1758911667
品牌:中公教育
丛书名: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具体描述

 

考情分析(1)

高频考点汇总(1)

经典真题再现(3)

基础自测习题(4)

深度提高精练(8)

考情分析(13)

高频考点汇总(13)

经典真题再现(14)

基础自测习题(16)

深度提高精练(23)

考情分析(29)

高频考点汇总(29)

经典真题再现(30)

基础自测习题(32)

深度提高精练(47)

考情分析(60)

高频考点汇总(60)

经典真题再现(61)

基础自测习题(63)

深度提高精练(79)

考情分析(102)

高频考点汇总(102)

经典真题再现(103)

基础自测习题(104)

深度提高精练(111)

考情分析(118)

高频考点汇总(118)

经典真题再现(119)

基础自测习题(120)

深度提高精练(129)

考情分析(137)

高频考点汇总(137)

经典真题再现(138)

基础自测习题(139)

深度提高精练(150)

考情分析(158)

高频考点汇总(158)

经典真题再现(159)

基础自测习题(160)

深度提高精练(170)

考情分析(178)

高频考点汇总(178)

经典真题再现(179)

基础自测习题(180)

深度提高精练(188)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

考试笔试辅导课程体系(196)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

考试面试辅导课程体系(19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9)



《中公版·2018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001题》依据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和真题以及山西晋城、大同、阳泉、运城等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编写,适用于参加山西省直及地市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备考使用。具有如下特点:
【考情分析】总结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范围和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高频考点汇总】针对真题,对高频考点进行汇总,强调考生在复习中需要格外关注的知识点。
【经典真题再现】了解和掌握真题情况,是考生备考的重要环节。
【基础自测习题】选择基础性习题,方便考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深度提高精练】为考生设置了深度题库精练模块,方便考生在基础性试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积累重点难点知识,进一步提高作答能力。



《中公版·2018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001题》包括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政治、法律、公文、科技生活、人文历史、经济、管理九部分。每一部分都按照“考情分析+高频考点汇总+经典真题再现+基础自测习题+深度提高精练”的架构进行编写,层层递进,通过分析考情,聚焦高频考点,再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考试真题,再配以习题来巩固和提升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从近几年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来看,国情省情部分的题目不多,多以记忆型为主,难度不大,主要测查考生对我国自然环境、疆域以及山西的概况、人文、历史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本部分的试题大多是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但内容比较零散,涉及山西全省和各市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历史文化等。
【真题1】()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Z南、岛礁Z多、散布Z广的群岛。
A.东沙群岛B.南沙群岛C.西沙群岛D.中沙群岛
【答案】B。解析: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Z南、岛礁Z多、散布Z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Z南点。故本题选B。
【真题2】下列关于我国国土与资源的表述,错误的是()。
A.青海湖是我国面积Z大的咸水湖
B.我国疆域Z南端到曾母暗沙
C.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答案】C。解析: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真题3】下列山脉呈南北走向的是()。
A.天山—阴山B.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C.昆仑山—秦岭D.六盘山、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答案】D。解析:天山—阴山以及昆仑山—秦岭为东西走向;阿尔泰山和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六盘山、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为南北走向。故本题答案选D。
【真题4】下列有关宗教信仰说法正确的是()。
A.汉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信仰多种宗教,道教是汉族固有的宗教
B.信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
C.独龙、高山、景颇、鄂伦春等民族信奉道教
D.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保安等民族
【答案】ABD。解析: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汉族人民在历史上对宗教的信仰多种多样。道教是汉族固有的宗教,也有一部分汉族人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A项正确。在其他民族中,信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B项正确。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保安等民族。D项正确。独龙、高山、景颇、鄂伦春等民族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D。
【真题5】我国煤炭资源Z丰富、产量Z大的省区是()。
A.内蒙古B.陕西
C.山西D.河南
【答案】C。解析: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Z丰富、产量Z大的省区。故本题选C。
【真题6】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A.五台山B.武当山
C.峨眉山D.普陀山
【答案】B。解析: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故本题选B。
【真题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A.山西B.陕西
C.湖北D.河南
【答案】A。解析: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故本题答案选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Z为完整的古城。其中被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的是()。
A.古城墙B.镇国寺
C.双林寺D.白云寺
2.山西省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建设,其中“三群”中晋北中部城镇群的核心是()。
A.大同忻州B.大同朔州
C.朔州忻州D.忻州太原
3.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Z脆弱、土地生产率Z低的地区。
A.云贵高原B.新疆
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4.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A.月季B.牡丹
C.芍药D.郁金香
5.关于我国的岛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Z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B.崇明岛是由于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沙岛
C.海南岛是因陆地沉降、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大陆岛
D.我国的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东海海域
6.中国是世界上人口Z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
A.1/3B.1/4
C.1/5D.1/6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备考指南》 一、 编委会寄语 亲爱的考生: 步入事业单位的行列,是实现职业理想、服务社会的重要一步。而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事业单位考试的“敲门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衡量考生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关键指标,更是为日后在岗位上高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的知识储备。 本书的编写,正是源于我们对广大考生的殷切期盼,以及对事业单位考试方向的深入洞察。我们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精准、高效地获取备考所需的知识,是摆在每位考生面前的难题。因此,我们汇聚了一批在教育培训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团队,力求为考生提供一套系统、权威、实用的备考方案。 本书并非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基于对历年考试大纲、考情分析以及事业单位岗位需求的深刻理解,精心设计了知识体系的构建、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及方法技巧的传授。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您: 构建扎实的知识框架: 梳理纷繁复杂的公共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学习脉络,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核心考点精髓: 提炼历年必考、常考的知识点,并辅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您迅速抓住命题规律。 攻克疑难杂症: 针对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知识点,提供独到的解析思路和解题技巧,化繁为简。 提升应试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熟悉考试流程,培养临场应变能力,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 备考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请相信,坚持与方法同在,成功就在眼前。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二、 考试概览与备考策略 (一) 考试定位与重要性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试,是选拔和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目标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事业单位工作所需的、最基本的、普遍适用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这部分内容涵盖面广,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旨在评估考生对社会基本运行规律、国家大政方针、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常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整个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所占的权重往往较大,是决定考生是否能进入面试的关键。因此,充分重视并科学备考这部分内容,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基石。它不仅是对知识记忆的考验,更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考察。 (二) 考试内容构成与特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通常被概括为“综合知识”,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这部分内容是政治理论的基础,也是理解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的理论支撑。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重要思想。这部分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3. 法律法规: 涵盖国家基本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典(或相关法律)、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与事业单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重点在于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重要制度以及与个人权利和义务相关的规定。 4. 管理学基础知识: 涉及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这部分内容旨在考察考生对组织运行规律的理解和基本的管理思维。 5. 经济学基础知识: 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等。重点在于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6. 科技常识: 考察考生对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基础科学原理以及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领域。 7. 人文社科常识: 包括中国历史、地理、文学、哲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组织、国际关系、时事政治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旨在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世界的认知广度。 考试特点: 广泛性: 覆盖面极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基础性: 注重考察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则。 时效性: 关注最新的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和科技动态。 应用性: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察考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 题目可能涉及跨学科的考查,需要考生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 精准备考策略 面对如此广泛的考试内容,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1. 明确考试大纲,把握复习方向: 仔细研读考试组织机构发布的官方考试大纲,这是最权威的备考依据。大纲会明确考试范围、考试形式、题型以及各部分内容的侧重点。 对照大纲,列出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复习内容不遗漏、不偏颇。 2. 构建知识体系,系统梳理: 分类学习: 将公共基础知识分解为以上提及的各个模块,逐一攻克。 建立框架: 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首先建立该模块的知识框架,理解其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脉络。 形成联系: 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例如,将法律法规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联系起来,将政治理论与国家政策联系起来。 3. 精读教材,吃透基础: 选择一本权威、经典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教材是知识的源泉,务必扎实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论述。 对于重要的理论概念,要理解其内涵、外延以及理论意义。 4. 紧跟时政,关注热点: 事业单位考试通常会考察与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 每天关注国家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发布的重要新闻和评论,了解国内外大事。 重点关注与事业单位改革、民生、科技、环保等相关政策。 5. 强化法律法规学习: 法律部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重中之重。建议重点学习《宪法》以及与事业单位管理、公务员行为规范、劳动人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和精神,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6. 注重方法,提升能力: 归纳总结: 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形成自己的笔记或思维导图,便于记忆和理解。 理解记忆: 避免死记硬背,力求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 刷题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检验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熟悉题型和出题思路。 7. 模拟演练,实战提升: 在复习后期,安排几次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进行,提前适应考试氛围。 通过模拟考试,暴露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认真分析模拟考试的错题,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 8. 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 备考过程是持久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三、 重点模块详解与习题演练 本章将针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各个核心模块,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精选的习题演练,帮助考生精准掌握考点,提升解题能力。 模块一:政治理论与时政热点 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最新会议精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民生政策等。 学习要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理论的演进。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熟悉国家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发展规划、对外开放战略等。 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发展趋势。 习题演练: (此处为示例,实际书籍会有具体题目)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______的最新理论成果。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______,系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A.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 以下不属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是: A. 生产力相对落后 B. 发展不平衡 C. 矛盾突出 D. 消费结构单一 解析与点评: (对以上习题进行详细解析,指出考点,讲解解题思路) 模块二:法律法规常识 核心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基本法律体系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内容(物权、合同、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 学习要点: 牢固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 理解民法典对于保护个人财产、人身权益、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了解刑法关于犯罪构成、刑事责任等基本规定。 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法律原则和程序。 熟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 习题演练: (此处为示例)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A. 言论自由 B. 宗教信仰自由 C. 提请和接受教育 D. 竞选国家主席 2. 甲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乙,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一年后,甲将该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该租赁合同效力如何? A. 租赁合同解除 B. 租赁合同对丙继续有效 C. 租赁合同效力待定 D. 丙有权要求乙立即搬出 3. 某行政机关在作出某项行政处罚决定前,未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也未告知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权利。该行政处罚决定可能因违反了哪项法律原则而无效? A. 比例原则 B. 告知程序原则 C. 公平公正原则 D. 合法性原则 解析与点评: (对以上习题进行详细解析) 模块三: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 核心内容: 管理的定义、职能、层次;组织结构;领导理论;激励理论;决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供求与价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 学习要点: 理解管理的普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及其优缺点。 熟悉常用的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工具和手段。 掌握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等基本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 习题演练: (此处为示例) 1. 在管理职能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方针、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的职能是: A. 组织 B. 领导 C. 控制 D. 计划 2.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但供给不变时,该商品的价格趋势是: A. 下降 B. 上升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3.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这属于: A. 扩张性财政政策 B. 紧缩性财政政策 C. 扩张性货币政策 D. 紧缩性货币政策 解析与点评: (对以上习题进行详细解析) 模块四:科技与人文社科常识 核心内容: 基础科学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航天科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地理、世界主要国家概况、文学艺术常识、文化传承与发展等。 学习要点: 关注科技前沿,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应用。 梳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 掌握中国和世界的基本地理知识。 了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文化现象。 习题演练: (此处为示例) 1. 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数学家是: A. 艾伦·图灵 B. 约翰·冯·诺依曼 C. 艾萨克·牛顿 D. 莱布尼茨 2.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C. 五四运动 D. 中共一大召开 3.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是: A. 贝加尔湖 B. 坦噶尼喀湖 C. 泰湖 D. 纳木错 解析与点评: (对以上习题进行详细解析) 四、 综合模拟测试与考场策略 (一) 模拟试卷 本部分提供一套或多套高质量的模拟试卷,题型、题量、难度均严格按照最新考试要求设置,以检验考生的复习成果,熟悉考试节奏。 (二) 答题技巧与考场心理调适 审题能力: 强调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失分。 时间管理: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先易后难,确保完成所有题目。 排除法应用: 在选择题中,善用排除法,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知识迁移: 遇到不熟悉的题目,尝试从已知知识进行类比、推断。 保持镇静: 考试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难题不慌乱,合理调整。 信心是关键: 充分的准备是信心的来源,相信自己的能力。 五、 结语 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希望本书能为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助您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航向,在考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祝您考试顺利,梦想成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尝试着去使用这本书提供的所谓“1001题”进行模拟测试,结果发现,题目的质量与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的真实风格偏差实在太大了,简直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有些题目设置的知识点过于偏门和冷僻,明显是为了凑数量而生硬塞进去的,在历年真题中根本看不到这类考察方向。而另一些核心的常考点,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其解析部分简直是敷衍了事,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个答案,中间的推导过程含糊不清,甚至有些步骤是跳跃性的,根本无法帮助我理解解题思路。更离谱的是,有些题目的正确答案和解析的逻辑竟然是相互矛盾的,这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某个基本概念,花了足足半小时去查阅其他权威资料核实,结果发现是书本本身出了问题。这种错误的引导,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它不是在助你备考,而是在系统性地培养你的错误认知。我感觉这套题库更像是一个未经检验的草稿集,而非精心打磨的应试利器。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实在太差了,完全没有体现出“综合知识”应有的系统性结构。它更像是一堆从各个零散资料里东拼西凑起来的碎片信息,强行塞入一个封面而已。比如,在介绍公共基础知识的某个模块时,前一页还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一页就跳跃到了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平滑的过渡或者知识点上的承接,让人读起来感到非常跳跃和混乱。我尝试按照书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我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有效的“脉络梳理”或者“知识点结构图”,对于需要建立宏观认知的学习者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它没有区分知识点的主次和难易程度,所有内容一视同仁地罗列出来,这使得我不知道应该把精力侧重于哪些部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在不重要的细节上挣扎。如果只是想随便翻翻了解一下大概有哪些知识面,或许可以,但要指望它能构建起一个坚实的应试基础,那是痴人说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封面设计得极其粗糙,那种廉价的塑料感扑面而来,完全没有一本正规考试用书应有的专业气质。更别提内页了,纸张薄得跟蝉翼似的,稍微用力刮一下就能留下痕迹,而且油墨印得非常不均匀,有些地方清晰得能看清纸张的纹理,有些地方却模糊不清,像是匆忙赶工的产物。我在翻阅过程中,发现好几页的页码都印错了,这对于需要精确查找知识点的考生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失误。更让人抓狂的是,错别字和语病简直随处可见,尤其是在那些需要严谨表述的法律条文和政策解读部分,这种低级错误简直让人怀疑编纂者的专业素养。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辨别那些明显写错的词汇和逻辑不通的句子,严重打断了我的复习节奏,这已经不是“小瑕疵”能形容的了,这根本就是对考生时间的不尊重。我本来期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高效的学习工具,结果却像是在解一个充满陷阱的谜题,每翻一页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分辨真伪,这种体验实在令人沮丧。

评分

关于它的“时效性”和“政策前沿性”,我必须提出强烈的质疑。既然这本书标注的是2018年的用书,那么它所涵盖的政策法规和热点案例至少应该是截至2017年底或2018年初的最新内容。然而,我在阅读中发现,它引用的部分国家重大政策文件,其版本竟然是好几年前的旧版本,很多关键的数据和法律条文都已经过时或被修订了。例如,在涉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部分,它引用的文件依据明显已经被最新的指导意见所取代,如果我完全依赖这本书,那么我参加考试时很可能会答出错误的答案,因为现在的考试会以最新规定为准。这种对时效性的漠视,对于考查“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疏忽。备考资料的时效性是生命线,这本书显然没有尽到这份责任,它提供的更像是一份“历史参考”而非“实时指南”,这种滞后的信息输入,让我不得不花额外的时间去网上搜索最新的官方文件进行交叉验证,这无疑增加了复习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评分

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设计上完全没有考虑考生的实际使用场景。首先,它的尺寸设计得非常笨重,拿着进行长时间的翻阅和标注非常费力,完全不方便携带到图书馆或者咖啡馆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其次,书中缺乏任何辅助记忆的工具,例如没有提供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卡片,甚至连关键概念的加粗或高亮都没有做到位,整本书呈现出一种大段文字的压迫感。最让我感到不便的是索引系统,查找特定知识点异常困难,很多关键词在目录中找不到对应的页码,需要靠死记硬背或者大海捞针式地翻找。一个好的教辅材料应该像一个耐心的私人教师,引导学生、提示重点;但这本,却像是一堆堆砌在一起的砖头,需要你自己去琢磨如何将它们变成有用的结构。对于需要高效吸收大量信息的考生而言,这种缺乏用户友好性的设计,极大地削弱了它的实用价值,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低效且令人气馁。

评分

好评

评分

中公图书好

评分

中公图书好

评分

送货特别快

评分

不错

评分

有用!

评分

可以

评分

挺好的 正在看

评分

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