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上下册)
定 价: 98.00元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出版
时 间: 2014年6月
作 者: 施耐庵
IS B N: 9787544532631
书 名: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
定 价: 88.00元
出 版 社: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6月
作 者: 吴承恩
I S B N: 9787544532655
书 名: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下册)
定 价: 98.00元
出 版 社: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6月
作 者: 罗贯中
I S B N: 9787544532648
此次出版的这部《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弥补了各种脂评本残缺不全的不足,并收入了高鄂续的后40回,保证了小说的完整性。全书共120回:前80回,我们以“庚辰本”(含评语)为底本,对其中残缺的部分,我们参考其他版本补全,将原书中的眉批,插入相应的正文中,并标示出来;后40回,我们以通行的“程甲本”(没有评语)为底本,个别章节我们吸收了其他版本的优点,酌情改之。每个回目前均配有精美绣像插图,插图与评语均用红色,以示与正文的区分。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保留原字,大体上没有改动;繁体字均改为简化字。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有研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人世间的辛酸,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多年之久。织造是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的官职,官阶虽不高,但是非皇亲不能充任。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本次我们出版的《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前七十回以明崇祯十四年(1641)贯华堂大字刻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为底本,并参考了其他版本,做了润色。为了使读者能够领略《水浒传》的全貌,我们还参照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水浒传》,补全了征辽和平方腊的后三十回。每个回目前均配有精美绣像插图,插图与评语均用红色,以示与正文的区分。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保留原字,大体上没有改动;繁体字均改为简化字。底本中有明显讹误之处,参照他本酌情改之。
此次出版,我们以明代《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参照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及其他版本。每个回目前均配有精美绣像插图,插图与评语均用红色,以示与正文的区分。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保留原字,大体上没有改动;繁体字均改为简化字。底本中有明显讹误之处,参照他本酌情改之。
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因随祖父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其故里江苏淮安东南马甸乡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园,淮安市有其纪念馆。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吴承恩的外甥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后人将其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
本次我们出版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以早刻于康熙十八年(1679)的醉耕堂本为底本,并参考了其他版本,择优而用。每个回目前均配有精美绣像插图,插图与评语均用红色,以示与正文的区分。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保留原字,大体上没有改动;繁体字均改为简化字。底本中有明显讹误之处,参照他本酌情改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说实话,我对“批评本”的引入持有非常审慎的态度,因为对经典文学的过度解读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将原著的纯粹性破坏殆尽,沦为注疏者的个人表演。然而,这套书的编排方式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后世的评论,而是将历代大家如脂砚斋、金圣叹等人的精辟见解,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嵌入到文本的相应位置,不喧宾夺主,而是作为一种有力的辅助工具,帮助读者在关键节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其中关于人物命运转折点的注释,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像是黑暗中忽然被点亮了一盏灯。这种深度的介入,让原本可能显得晦涩或略显平淡的段落,瞬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探寻与对话,这是我阅读其他版本时难以获得的独特体验。
评分这套书的版式设计,特别是它采用的十六开的规格,简直是为深度阅读量身定制的。相较于常见的精装本或小开本,这种尺寸带来的空间感非常舒适,无论是用于案头精读还是席地细品,都显得恰到好处。翻阅起来,视野开阔,字体排布疏朗有致,既能容纳下原著精炼的文字,又能为旁注和评语留出足够的呼吸空间,使得阅读的节奏感得以保持。我尤其赞赏其在版面设计上对传统美学的回归,那种严谨而不失古朴的气度,让人感觉手中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化的信息时代,拥有一套如此厚重且注重阅读体验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对慢阅读的坚持和对文化传承的尊重。每一次摩挲书页,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匠心,这对于培养对经典的敬畏心,是无声却有力的熏陶。
评分作为一名老读者,我深知“活的版本”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套书的选本和校注,显然是经过了极其审慎的考量,它似乎在试图还原一个“最接近”原作者意图的文本状态,同时也吸纳了历代最权威的声音。市面上很多版本在注释上往往流于表面,或者选取的评注偏颇,但这一套“批评本评注版”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座,既尊重了经典文本的权威性,又通过资深评注者的引导,降低了初读者的理解门槛,同时又为资深爱好者提供了进一步挖掘的深度。这种兼顾了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的平衡艺术,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捧读它,就像是请来了四位顶级的文学导师,分坐在你的两侧,随时准备为你拨开迷雾,这种感觉,是任何单纯的白文本阅读都无法比拟的,它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启示与惊喜。
评分我发现这套汇集了“四大名著”的评注版本,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群像”式解读。不像单行本只能聚焦于某一部作品的独立世界,这里的并置和对比,无形中拓宽了我的格局。比如,当我们同时阅读金圣叹对水浒英雄的精妙划分,再对比毛宗岗对三国智谋的条分缕析时,便能从中洞察出古代评论家们在评判叙事艺术和人物塑造时所遵循的共通美学标准,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各自的侧重点和局限性。这种多维度的审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脉络的理解。它不再是孤立的四部杰作,而像是互相映照、共同构成古代文学高峰的四座里程碑,互相借力,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人性、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套书刚到手就让我眼前一亮,装帧设计非常考究,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沉淀感扑面而来。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它这种“评注版”的定位,毕竟原著的文字之美固然毋庸置疑,但对于我们这些对古典文学抱着敬畏之心,又渴望深入挖掘其精髓的现代读者来说,缺乏一些专业的导引和点拨,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那些细微的伏笔、错综的人物关系、乃至作者匠心独运的语言技巧,若无高人指点,很容易一掠而过。我盼望着能在这套书中,找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历经数百年沉淀下来的智慧光芒,真正体会到这些文学巨著“不朽”的秘密所在。这种集大成式的整理,无疑是给喜爱传统文化的人们送上了一份厚礼,光是翻阅目录和开篇的导读,就已经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感觉像是得到了一张通往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