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 草莓种植书籍 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 草莓种植书籍 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草莓
  • 栽培技术
  • 种植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 园艺
  • 果蔬种植
  • 全彩图解
  • 技术手册
  • 种植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书缘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9519
商品编码:17755269318
包装:平装-胶订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定价 29.8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开本 32开
作者 杨莉、杨雷、李莉 主编
装帧 平装-胶订
页数 159
字数 179000
ISBN编码 9787122229519




内容介绍
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
定价 25.0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开本 64开
作者 杨雷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105
字数
ISBN编码 9787111573746

内容简介

  《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以服务广大草莓种植专业户和基层技术人员为出发点,在编写时力求科学严谨、简单实用、贴近生产。书中对草莓生长过程中常发生的病害、虫害的诊治做了介绍,并辅以大量彩色图片,便于读者准确识别病虫害并做好防治。《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内容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草莓种植专业户、农业技术生产与推广人员、科研人员等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1侵染性病害 1 
1 草莓黏菌病 1 
2 白粉病 3 
3 灰霉病 7 
4 疫霉果腐病(草莓革腐病) 11 
5 黑霉病 13 
6 炭疽病 15 
7 红中柱根腐病 19 
8 草莓终极腐霉烂果病 23 
9 芽枯病 25 
目 录 
10 褐色轮斑病 27 
11“V”形褐斑病 29 
12 蛇眼病 31 
13 草莓绿瓣病 33 
14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35 
15 草莓病毒病 37 
16 草莓线虫病 39 
2 低温危害 43 
3 畸形果 45 
4 生理性白化叶 47 
5 草莓生理性白果 48 
6 盐害 49 
7 除草剂危害 51 
8 激素药害 53 
9 缺磷症 54 
10 缺氮症 55 
11 缺钙症 57 
12 缺铁症 59 
13 缺钾症 61 
14 缺锌症 62 
15 缺硼症 63 
16 缺锰症 65 
17 缺硫症 67 
三、主要虫害及防治 68 
(—)地上主要虫害及防治 68 
1 草莓根蚜 68 
2 桃蚜 69 
3 粉虱 71 
4 螨类 73 
5 草莓蓝跳甲 76 
6 蓟马 77 
7 金龟子 79 
8 蝽类 81 
9 大造桥虫 83 
10 小家蚁 85 
11 蛞蝓 87 

二、非生物性病害 40 
1 高温日灼 40 
12 同型巴蜗牛 89 
13 草莓镰翅小卷蛾 91 
14 棉双斜卷蛾 92 
15 红棕灰夜蛾 93 
16 古毒蛾 94 
17 短额负蝗 95 
18 鸟害 96 
(二)地下主要虫害及防治 97 
1 蝼蛄 97 
2 蛴螬 99 
3 地老虎 101 
4 金针虫 103 
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 105

前言/序言

  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随着草莓产业的飞快发展,草莓病虫害也逐渐增多,有的草莓产区因病虫害遭受巨大损失。为了普及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促进草莓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在多年开展草莓研究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和总结国内外科研和生产经验,将多年工作中积累的图片资料汇编成图册。本书以原色图为主,辅以文字,介绍为害草莓的病症和虫态,以便读者对照进行田间诊断。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本书引用了—些同行专家的图片,在此对有关专家表示感谢。由于专业水平、实践经验和试验条件所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目录

第—章 草莓的特征特性  —、草莓的根与茎   (—)草莓的根   (二)草莓的茎  二、草莓的叶片   (—)叶片的形态特征   (二)叶片的功能  三、草莓的花与果实   (—)草莓的花及花序   (二)草莓的果实及种子  四、草莓的花芽分化与休眠   (—)草莓的花芽分化   (二)草莓的休眠 第二章 草莓优良新品种

第—章 草莓的特征特性
 —、草莓的根与茎 
  (—)草莓的根 
  (二)草莓的茎 
 二、草莓的叶片 
  (—)叶片的形态特征 
  (二)叶片的功能 
 三、草莓的花与果实 
  (—)草莓的花及花序 
  (二)草莓的果实及种子 
 四、草莓的花芽分化与休眠 
  (—)草莓的花芽分化 
  (二)草莓的休眠 
第二章 草莓优良新品种
 —、浅休眠优良新品种 
  (—)国外引进品种 
  (二)国内选育品种 
 二、中长休眠新品种 
  (—)国外引进品种 
  (二)国内选育品种 
 三、日中性优良新品种 
  (—)国外引进品种 
  (二)国内选育品种 
第三章 草莓繁殖方式及育苗技术
 —、草莓繁殖方式 
 二、草莓育苗技术 
第四章 草莓栽培技术
 —、露地栽培技术 
  (—)栽培制度 
  (二)栽培技术 
 二、促成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二)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技术 
 三、半促成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技术 
  (二)塑料大棚半促成栽培技术 
  (三)中、小拱棚早熟栽培技术 
 四、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类型及方式 
  (二)无土栽培技术 
第五章 草莓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及防治 
  (—)侵染性病害及防治 
  (二)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二、草莓主要虫害及防治 
  (—)地上主要虫害及防治 
  (二)地下主要虫害及防治 
 三、草莓草害及防除 
  (—)杂草的危害 
  (二)杂草的防除措施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现代草莓精细化栽培管理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现代草莓精细化栽培管理专著,旨在为广大草莓种植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易于掌握的栽培技术指导。内容涵盖了从品种选择、设施建设、土壤改良、育苗移栽,到生长管理、营养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后商品化处理等草莓生产的全链条关键环节,力求帮助生产者优化栽培模式,提升草莓品质与产量,实现可持续增收。 第一部分:草莓生产的基石——品种选择与栽培模式 科学选种,奠定高产优质基础: 深入剖析当前市场主流及新兴草莓品种的优劣势,包括其适应性、抗病性、果实风味、产量潜力、市场需求等。本书将引导读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栽培目标(如鲜食、加工、观光采摘)以及市场定位,科学选择最适宜的草莓品种。特别强调了不同类型品种(如鲜食品种、加工品种、耐贮藏品种、观光采摘品种)的特点及其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表现。 多元化栽培模式,适应不同经营需求: 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的草莓栽培模式,包括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立体栽培(如营养液栽培、基质栽培)和有机栽培等。针对每种模式,从设施要求、投入成本、技术难点、管理重点、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选择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的栽培方式。例如,在保护地栽培部分,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温湿度精准调控、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施用等技术,实现草莓的周年生产或反季节生产。 第二部分:精耕细作,打造优良生长环境 土壤改良与健康营建: 强调土壤健康在草莓生产中的核心地位。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土壤改良方案,包括如何通过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生物菌剂应用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活性。特别关注了土壤病原菌的防控,提倡通过轮作、土壤消毒(如蒸汽消毒、药剂熏蒸)和健康土壤培肥,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育苗,确保种苗品质: 育苗是草莓生产的关键第一步。本书详细讲解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组织培养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的田间繁育技术,包括母株选择、匍匐茎处理、分株繁殖、病害监测等。重点突出如何培育健壮、无病、抗逆性强的种苗,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将介绍不同季节育苗的注意事项,以及移栽前苗期的管理要点。 设施建设与优化: 针对不同栽培模式,提供了详尽的设施建设指南,包括大棚、温室的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通风系统、保温系统、灌溉系统、补光系统等。重点在于如何根据草莓的生长习性,创造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草莓生长的影响。例如,在通风系统部分,将详细介绍自然通风、强制通风以及智能联动通风的原理与应用,确保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预防病害。 第三部分:全方位生长管理,实现产量与品质双丰收 精准施肥,优化营养供给: 深入阐述草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施肥方案,包括基肥、追肥的种类、用量、施用时期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肥料(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通过叶面喷施、滴灌施肥等方式,实现营养元素的精准供给。特别强调了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作物生长状况,动态调整施肥策略,避免偏施、重施或缺肥现象,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科学灌溉,水分管理是关键: 详细介绍了草莓对水分的需求特点,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管理要点。重点讲解了滴灌、喷灌、渗灌等灌溉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提供了具体的灌溉水量、灌溉频率和灌溉时机的确定方法。强调了科学灌溉在预防病害(如根腐病、灰霉病)、提高果实品质(如糖度、硬度)以及节约水资源方面的重要性。 温度、湿度与光照的智能调控: 针对保护地栽培,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方案。讲解了如何利用温室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创造草莓最佳生长环境。例如,在温度调控方面,将详细介绍“昼夜温差”、“地温”对草莓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通风、遮阳、覆盖等措施进行调控。在湿度管理方面,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通风、地膜覆盖、合理灌溉等手段,降低空气湿度,预防灰霉病、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光照管理部分,将介绍如何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合理运用遮阳网、补光灯等设施,满足草莓对光照的需求。 花果管理与疏花疏果: 详细讲解了草莓开花结果期的管理技术,包括如何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疏花疏果以保证果实大小和品质。重点介绍了不同品种的疏花疏果标准,以及疏花疏果的时机和方法,以达到增大单果重、提高商品率的目的。 植株调整与修剪: 介绍了草莓植株调整(如去除匍匐茎、病弱叶)和修剪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修剪技巧。通过合理的植株调整,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集中养分供给果实,提高产量和品质。 第四部分:病虫害绿色防控,守护健康果实 草莓主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全面介绍了草莓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包括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炭疽病)、茎叶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褐斑病)、果实病害(如灰霉病、炭疽病)等。对于每种病害,都提供了详细的症状描述,并配以清晰的彩色图片,帮助生产者准确诊断。在防治措施方面,重点推崇绿色防控理念,强调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例如,在灰霉病防治上,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改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清除病残体等农业措施,以及如何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并在合适的时机科学使用。 草莓主要虫害的识别与治理: 详细介绍了草莓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蓟马、白粉虱、蜗牛、蛴螬等。同样,为每种害虫提供了清晰的识别图示和详细的为害症状。在治理方面,强调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如清除杂草、轮作)、物理防治(如诱捕器、防虫网)、生物防治(如天敌保护与利用、生物农药)以及化学防治。特别关注了抗性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提倡科学轮换用药,延缓抗性产生。 病虫害预测预报与抗性管理: 讲解了如何通过环境监测、虫情信息收集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同时,介绍了病虫害抗性管理的策略,以维持防治药效,减少经济损失。 第五部分:采后处理与市场化,提升经济效益 科学采收,确保果实最佳品质: 详细介绍了草莓采收的最佳时期、采收标准和采收方法,强调了采收过程中避免损伤果实的重要性。 商品化处理与包装: 讲解了草莓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流程,包括分级、清洗、预冷、包装等环节,以及不同包装材料和方式对延长草莓货架期、提升商品价值的作用。 贮藏与运输技术: 介绍了草莓的适宜贮藏条件(温度、湿度)和贮藏方法,以及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技术,以减少采后损失,保障产品品质。 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简要探讨了草莓品牌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发展观光采摘、发展订单农业、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书特色 内容权威,体系全面: 汇集了国内外草莓栽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构建了一个完整、科学的草莓栽培技术体系。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大量采用高清彩色图片,直观展示各种栽培场景、植株形态、病虫害症状等,使技术要点一目了然,方便读者学习和实践。 注重实践,操作性强: 针对性强,提出的各项技术措施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落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栽培理念,重点介绍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旨在减少化学品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生产安全健康的草莓产品。 前瞻性强,指导未来: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引入了设施智能化管理、精准农业等前沿技术,为草莓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草莓精细化栽培管理指南》是广大草莓种植者、农技推广人员、相关专业学生以及所有热爱草莓种植者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本书,相信读者能够掌握科学、高效、绿色的草莓栽培管理技术,实现草莓产业的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在强调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它并没有一味地推荐化学农药,而是提倡多种防治方法的结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合理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它还强调了农药的合理使用,比如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间隔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比如如何通过堆肥、绿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如何科学地灌溉和排水,以节约水资源。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是一本传达绿色种植理念的优秀读物。在如今这个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时代,能够学习到这样一套科学、环保的草莓栽培技术,我感到非常幸运。

评分

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对草莓栽培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园艺爱好者,我一直对草莓情有独钟,梦想着自家也能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然而,现实总是充满挑战,从选种、育苗到开花结果,每个环节都让我头疼不已。市面上的书籍五花八门,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零散,始终无法系统地解决我的实际问题。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我才真正找到了“救星”。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说”二字。我向来是个视觉学习者,枯燥的文字描述往往让我望而却步。而这本书则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从草莓苗的形态特征到病虫害的细微症状,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例如,在介绍如何判断草莓苗的健壮程度时,书中展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健康植株图片,并配以清晰的标注,让我一眼就能辨别出优质苗和劣质苗的区别。同样,在病虫害章节,那些令人头疼的病斑、虫体,都在书中得到了逼真的展现,并附有详细的症状描述和发生原因,这对于我在田间地头快速准确地诊断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我总是凭感觉猜测,导致用药不准,效果不佳,浪费了时间和金钱。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专家顾问,随时可以对照图片,找到问题的根源。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园艺书籍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这套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草莓栽培的“技术活”,更让我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学习书中介绍的各种优化种植的方法,我发现我的草莓不仅产量有所提升,果实的口感也变得更加香甜,甚至连颜色都比以前更诱人。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草莓品种选择、果实采收和贮藏的建议,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希望将草莓作为一种小副业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如何掌握最佳的采收时机,以及如何科学地贮藏草莓,以延长其保鲜期。这些知识的积累,让我对草莓的整个产业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种植更有信心。

评分

在病虫害防治这一块,这本书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一直觉得病虫害防治是个“经验活”,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全彩图片,将各种常见的草莓病虫害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无论是叶片上的斑点,还是果实上的霉变,甚至是植株上爬行的害虫,都清晰可见,并且标注了病害名称和虫害种类。这种直观的对比,大大降低了诊断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识别”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危害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应该选择的农药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甚至连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以往我看到的很多书籍,对于农药的使用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我总是担心自己用药不当,反而会伤害植株或者造成环境污染。这本书的指导则非常具体,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安全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大大提高了我的防治效率,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解决了我很多“疑难杂症”。过去,我经常因为遇到一些棘手的病虫害问题而束手无策,只能依靠网上的零散信息,或者请教有经验的邻居,但往往效果不佳。这本《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就像一本“草莓病虫害百科全书”,它详细列举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配以清晰的图片,让我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病害的介绍,不仅仅是描述症状,还深入分析了病菌的生命周期、传播方式,以及最容易发生的诱因。比如,对于白粉病,它会解释为什么在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以及如何通过改善通风条件、调整叶面湿度来预防。对于蚜虫,它会介绍蚜虫的繁殖速度和危害,并推荐了几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瓢虫等天敌。这种全方位的防治思路,让我觉得非常系统和可靠。我曾经尝试过书中的一些防治方法,比如在早期发现蚜虫时,立即用清水冲洗植株,或者喷洒自制的辣椒水,效果都相当不错,大大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出色。全彩版的图片印刷精美,色彩还原度很高,无论是植株的形态还是病虫害的症状,都呈现得非常清晰逼真,这对于准确识别和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纸张的质量也很好,手感舒适,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籍。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合理,文字和图片的位置搭配得当,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拥挤或者压抑。每章的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让人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之前买过一些技术书籍,排版混乱,信息零散,读起来费力,最后也就不愿意再翻阅了。这本《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草莓病虫害诊治图册》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我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种”,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种”。例如,在讲解施肥技术时,它会详细介绍各种肥料的成分、作用机理,以及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它还会解释为什么在某个时期需要补充某种元素,以及过量施肥可能带来的风险。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能够模仿书中的操作,更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变通,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我还特别喜欢它对于草莓生长环境的探讨。书中详细分析了光照、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因素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控建议。比如,它会告诉你,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多少,以及如何通过搭建遮阳网或者覆盖薄膜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在露天环境下种植草莓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以往总是凭经验感觉,现在有了科学的指导,我能更精准地把握这些关键因素,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草莓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评分

这套书的结构设计也相当人性化,它将草莓栽培的整个流程,从育苗到采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划分,每一个关键的技术节点都被单独拎出来,进行详细的阐述。比如,在移栽定植这一环节,它不仅介绍了适宜的移栽时间、株行距等基本信息,还深入讲解了如何根据土壤情况调整种植密度,以及不同季节移栽时的注意事项。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根系管理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很多草莓栽培书籍中都容易被忽略。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和水肥管理,促进草莓根系的生长,为植株的健康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在移栽后进行根部培土并配合使用特定的生根剂时,我明显感觉到我的草莓苗服盆速度更快,生长也更加旺盛,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不仅如此,书中对于不同品种草莓的特性差异也有所提及,并给出了相应的栽培建议。我了解到,我之前一直种植的某个品种,其实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比较高,而我当时的土壤条件并不理想,这可能也是导致产量不高、果实风味不佳的原因之一。书中的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草莓种植前辈在循循善诱,把我从一个“盲目尝试者”变成了一个“有理有据的实践者”。这种“量身定制”式的指导,对于我这样想在草莓种植领域有所突破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是我最看重的方面。它没有空洞的理论,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而且这些干货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种植中的。比如,在讲到如何提高草莓的坐果率时,书中详细介绍了授粉的方法,包括如何利用风力、人工辅助授粉,甚至是介绍了一些促进开花和结果的营养液配方。我之前总是以为草莓自己就能结果,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按照书中的方法,我尝试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结果发现,植株上结的果实明显比以前多了,而且个头也更均匀。 另外,对于草莓的修剪技术,这本书也讲解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仅告诉你什么时候修剪,还教你如何修剪,剪掉哪些叶片、哪些匍匐茎,才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我之前总是随便修剪,现在才知道,不当的修剪反而会消耗植株的养分,影响产量。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植株的长势,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剪,比如剪除老叶、病叶,以及过多的匍匐茎,这样不仅能让植株看起来更整洁,还能把养分集中供给给果实,提高果实的品质。这种“精细化”的管理,让我觉得种草莓也不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充满智慧的艺术。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在和我面对面交流。它没有使用过于生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娓娓道来。即使是我这样种植经验不算特别丰富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 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种植“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细节性的指导,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比如,在介绍草莓的施肥时,它会提醒你在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防止烧根;在讲到病虫害防治时,它会强调在晴朗的天气进行喷药,以提高药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往往是决定种植成败的关键。我曾经因为忽略了这些小细节,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现在有了这本书的提醒,我能避免很多“踩坑”的经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